从“扎西协哇”“恩巴”表演看多元文化交融对巴塘藏戏的形塑及意义
2023-02-23兰凌普布志码丁真扎西
兰凌,普布志码,丁真扎西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1)
在众多的藏戏中,西藏藏戏是最古老的母体剧种,藏语称其为“阿吉拉姆”。它在几百年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由“温巴顿”“雄”“扎西”组成的程式化的演出模式,这种结构模式脱胎于开场戏“温巴顿”的三步式或四步式。[1]“温巴顿”的表演保留了祭祀仪式的原始风貌,因而,在戏剧发生学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巴塘藏戏,藏语称为“江嘎冉”,在四川康巴藏戏中形成最早。巴塘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扼川西咽喉。巴塘县是以藏族人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此长期和谐共处。长期的多民族杂居的生活造就了巴塘人的开放意识和文化包容理念,形成了以藏文化为主体又兼容其他文化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文化格局。巴塘藏戏的开场表演包括“扎西协哇”“恩巴”两部分,巴塘藏戏既继承了西藏藏戏“温巴顿”的艺术传统,又吸收了当地以及汉文化中有益于发展自己艺术个性的养料,展现出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本文将聚焦于巴塘藏戏的“扎西协哇”“恩巴”开场表演,以期从它们演出形态的变化入手,探讨多元文化交融对巴塘藏戏的形塑,进而揭示在多民族交汇地区,藏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
一、“温巴顿”的结构模式及象征意义
藏语把西藏阿吉拉姆的开场表演称为“温巴顿”,它是正戏前必须有的表演,亦可单独演出。“温巴”汉语意为“猎人或渔夫”,“顿”是“开场”之意。“温巴顿”的三段式结构和内容可概括为:猎人平整净地,甲鲁太子降福,拉姆歌舞欢庆。“温巴顿”的一般演出程式是:第一段,乐师奏响鼓钹之后,七个头戴温巴面具,右手持“达塔”(彩箭)扮演温巴的演员出场。他们先一起表演祭祀礼赞性的舞蹈,随后,从第一温巴开始,各个温巴依次演唱一个长调唱腔,再集体表演一段舞蹈。在猎人进行“净化大地”的表演之后,舞台被净化。第二段,两个甲鲁手持竹弓上场。甲鲁,意思是太子、国王或长老。甲鲁太子降福,象征着长老加持演出场地,给观众带来福泽。在演出中,甲鲁先进行祈神赐福的舞蹈表演,然后,两人交替演唱长、中、短三种类型的唱腔,向天神祭以歌舞,向唐东杰布顶礼膜拜,向各方保护神祈求赐福。演唱完之后,甲鲁逐一按顺时针方向绕场一周表演旋转舞蹈。甲鲁表演之后,常安排有一段甲鲁与温巴之间以口语对白调笑打趣的即兴喜剧表演。第三段,七个拉姆依次进入表演场地,“拉姆”,汉语意为“仙女”。她们按照排列顺序演唱“迎祥步步高”的唱腔,表现向佛、法、僧三宝,向铁桥大师所修行的圣山和尊者本人祈祷的内容。演唱完,每个拉姆分别献上旋转舞蹈,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随后,两位甲鲁、七个温巴也出场献艺竞技,其中穿插歌舞百艺、杂技短剧等艺术表演,而某一位温巴或甲鲁打躺身大蹦子“拍尔钦”,这常常会掀起歌舞竞技的高潮。[2]仙女们通过表演歌舞为观众及当地社区祈福,预祝整场表演顺利进行。最后,温巴、甲鲁和拉姆集体进行歌舞表演结束开场戏。在“温巴顿”中,温巴、甲鲁、拉姆三类人物配置以及其表演所具有的仪式功能已为诸多藏戏学者深入解读。有的学者认为,“温巴”“甲鲁”“拉姆”分别对应人界、人神界、天界与龙界。开场戏“顿”是以“上、中、下”三界的力量完成“黻除不净”“赐福吉祥”以及“歌舞供养”的仪式功能,在藏戏的“顿”中,“力、福与美”的宏观意象被不断重复刻画,深切地影响着每一个藏族人。[3]
二、巴塘藏戏“扎西协哇”“恩巴”的演出模式
关于巴塘藏戏的结构模式,目前有两种说法,据《巴塘县志》介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藏语叫‘扎西协哇’,主要是祝贺节日吉祥如意。第二部分是开场式,藏语叫‘恩巴’,主要是向观众介绍演员、预告剧目及其内容。第三部分为正式演出,藏语称为‘雄’,按剧目的故事情节分场演出。第四个部分是谢幕,藏语叫‘扎西交’,全体演员在歌舞中接受观众的馈赠,向观众表示感谢,并预祝来年丰收。”[4]巴塘本地学者肖雅敏认为,巴塘藏戏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幕,称为“扎西协哇”,第二部分为“雄”,第三部分为“扎西交”,这与《巴塘县志》的说法不尽一致。那么,巴塘藏戏的演出结构模式究竟是三段式还是四段式?“扎西协哇”“恩巴”和“温巴顿”又有什么差异?为此,笔者查证了相关史料,并特意求教了巴塘藏戏团团长西绕吉村。
每年“央勒节”,巴塘当地人都有演藏戏的习俗,地点多数是在县城西郊龙王塘广场。演出藏戏时,草坪中搭制有鹿子、金轮的大型无帷帐房。在帐房中坐西向东的一根撑柱下,供奉着藏戏祖师唐东杰布的塑像,观众在帐房里围观。首先,序幕“扎西协哇”表演由格梗(戏师)领头,六位扎西协娃(即温巴)头戴白山羊皮制作的黄面具,手持“达塔”上场,先走成横排向藏戏祖师唐东杰布舞蹈致敬,然后围绕供奉有藏戏祖师唐东杰布塑像的帐篷杆舞蹈,戏师边跳边致赞辞祝语。接下来,两位甲鲁和十几位拉姆一起上场。他们除了代表神仙外,还代表各行各业的凡人,如农女、牧民、汉民等,用来说明人间胜过仙境。甲鲁、拉姆等登场之后,戏师与拉姆中的赤登央宗(由戏师的大徒弟担任)问答说唱表演,随后,甲鲁和拉姆下场。扎西协娃接着边舞边唱,祈求丰产丰收,祝福人民吉祥如意。最后,扎西协娃围圈而舞,舞成一个横排后退场,格梗(戏师)独自用舞蹈向周围的观众致谢,结束“扎西协哇”的演出。
接下来表演第二部分开场式“恩巴”。西绕说:“恩巴”就是“温巴”,就是跳藏戏“降嘎冉”。从演出情景看,它源自西藏蓝面具藏戏江嘎尔流派的开场戏“温巴顿”。其中,跳“恩巴”的人数、表演的段落、甲鲁和十几位拉姆一起上场的方式均与序幕“扎西协哇”相差无几,只是赞语唱词有所区别,而最大的差异在于,“恩巴”所戴的是蓝面具。一般而言,要区分所谓白面具派藏戏和蓝面具派藏戏,主要看温巴所戴的面具究竟是白面具还是蓝面具。从藏戏历史看,白面具藏戏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8 世纪。白面具发展到后期,就出现了扎西雪巴流派的黄面具,蓝面具是在白面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巴塘藏戏通常是在“央勒节”期间演出,开场时先演“扎西协哇”,然后再演“恩巴”,应该是对西藏“雪顿节”先演扎西雪巴开场戏再演蓝面具藏戏这一传统惯例的继承。或者,也可能是为了活跃节日气氛,吸引更多的观众。所以,巴塘藏戏在正戏“雄”开始前,把源自藏戏扎西雪巴流派和蓝面具江嘎尔流派的仪式性开场表演进行了融合,相当于是跳了两次“温巴顿”,并非因此就成了四段式结构。不同流派的黄面具、蓝面具藏戏的混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既增加了藏戏的吸引力,给当地观众带来了节日的快乐,也带来艺术重构的新意。其中,亘古不变的依然是“驱邪除恶、祈福纳吉、祈求丰收”的象征意义。
三、“扎西协哇”“恩巴”仪式表演所凸显的文化意义
巴塘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巴塘藏族地区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后,来了一批纳西族,清末改土归流,内地大量垦夫、工匠迁入,加上历代留住巴塘的官兵,使巴塘的汉族剧增。这些汉族人与巴塘藏族妇女通婚繁衍,使藏汉民族结成了世代相依相辅,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的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特别是在巴塘城区,有一半以上的藏族都是藏汉结合的后裔,这些人在生活中既保留了藏族的各种习惯,又继承了汉族的各种风俗。[4]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为拉近距离、消弭隔阂和增加亲近感,主动建构或创造了一系列双方共有、共享的文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极强的兼容性”。[5]从巴塘藏戏发展脉络,同时从当下“扎西协哇、恩巴”开场表演“黄面具、蓝面具”混搭,以及“汉民”角色的加入等方面来看,多元文化交融对巴塘藏戏的形塑,及其文化兼容性的形成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一)“不变”所体现的文化传承性
巴塘藏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据《巴塘县志》记载,清顺治十年(1653 年),在丁宁寺(现康宁寺)大殿落成举行开光典礼时,丁宁寺十四世纳卡活佛庚呷洛绒曲珠从西藏请来藏戏大师群觉纳,寺僧在他指点下表演了《江嘎冉》《扎西协哇》等藏戏剧目。从此,藏戏在巴塘不断发展,并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巴塘藏戏。[4]三百多年来,巴塘藏戏时兴时落,但由于受到当地群众喜爱,一直传承至今。2008 年,巴塘藏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序幕“扎西协哇”和开场式“恩巴”从名称到演出程式都是其古老而又延绵不断的传承的鲜活见证。伊莎贝拉·亨利安·多茜分析了阿吉拉姆“温巴顿”表演及每个人物角色的象征意义,认为这一戏剧化的“场景转换”与西藏的宗教仪式(秘传性除外)的程序类似。……这是一种供奉活动,以祈求兴旺和丰产、和平,并为众生谋求利益。[6]这一文化内涵在巴塘藏戏“扎西协哇”“恩巴”演出中得到了继承和充分展现。
(二)“变”所体现的文化兼容性
在1949 年12 月9 日巴塘(原巴安县)和平解放以前,每年农历五月、八月,巴塘人都在龙王塘演出藏戏。因为藏历的五月十五日和八月十五日前夕为藏传佛教的迎夏节和送夏节,这时气候宜人,又值农闲,丁宁寺就组织喇嘛到龙王塘搭上帐篷一边念经一边演出藏戏,每次历时三至五天,僧俗大众均可前往观看,人们习惯上把这两次藏戏演出称为“雅勒羌”。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政府为尊重民众的风俗习惯,将“雅勒羌”改为现在的“央勒节”,意为“送夏迎秋,欢庆丰收”,并于每年农历八月在龙王塘进行为期七至十天的藏戏演出。[4]跳藏戏是巴塘“央勒节”的主要内容,因此,“央勒节”也约定俗成地成了巴塘藏戏的代名词。在某种意义上,“形塑”是指通过外在的影响力把某种文化由原来的状态塑造成一种新的形态。在《巴塘藏戏传承与发展》专题片中,巴塘籍著名藏学家降边嘉措指出,跳藏戏与这两个传统节日结合在一起,主要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过去的演出时间一般在端午节、中秋节期间,这就和汉民族的节日文化融合在一起。巴塘藏戏有神圣庄严又不失热烈奔放的开场戏及巴塘方言的唱白,又吸收了巴塘弦子、热巴等本地文化元素,使唱腔更加优美,音乐曲调更加流畅,舞蹈更加奔放欢快,这增加了巴塘藏戏对本地观众的吸引力。在“央勒节”期间,巴塘人往往全家出动,当地各民族群众都去看藏戏,节日里的藏戏表演表达着各民族共同的信仰、意愿和情感,这有利于促进巴塘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利于藏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各民族的团结。
四、结语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巴塘藏戏“扎西协哇”“恩巴”仪式歌舞表演既继承了藏戏“温巴顿”的祭祀仪式的庄严神秘,又因兼容了多元文化因素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态,从而展现出巴塘藏戏热烈欢快的独特艺术风格。前者厚重庄严,后者自由奔放,双重文化气质使巴塘藏戏既增强了藏族人的文化认同,又加强了藏族人与本地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消弭了民族之间的隔膜,成为维系和促进当地各民族关系的重要文化纽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