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大学生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2023-02-22赵紫睿
胡 瑞,赵紫睿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教育服务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国家创新发展能力的现实需求。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与大变革时期,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我国迈入人才强国行列[1]。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促进其创新行为(innovative behavior)不仅是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围绕大学生创研究,学界广泛探讨了个体与行为间的影响关系,且论证了个体的自信程度能够影响其创新行为表现,即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innovation self-efficacy)对其创新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2]。然而,鲜有学者结合环境与个体因素展开大学生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的三元交互理论(ternary interaction theory)认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和个体行为三者相互联结、相互影响,个体可以影响行为,个体和环境也可以影响行为[3]。前期研究表明,创新支持(innovation support)是环境因素中的重要构成,大学生通过感受到周围环境中的创新支持以调整自身创新行为;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则是学界新近挖掘的关键性个体因素,是促进大学生掌握和解读创新知识的重要纽带。因此,本研究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构,从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的角度探索大学生创新行为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建议,以期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三元交互理论
三元交互理论是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体系的重要构成,旨在验证和解释个体行为,提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和个体行为三者相互联结、相互影响[4]。其中,个体因素处于环境、个体与行为三者交互关系中主体地位,个体的信心、态度、动机及思维方式等要素共同影响其行为表现[5]。然而,社会性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个体较易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其自身的心理特征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6]。当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个体行为随即产生。
前期研究中,三元交互理论已运用于科学解释个体的学习行为,知识的习得和获取在个体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者的共同作用过程下得以完成[7]。基于三元交互理论,大学生创新行为是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中的创新支持和个体因素中的认知灵活性从内外部因素的角度解释了大学生的创新行为机制。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三元交互理论探索大学生的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
1.2 创新支持感知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创新支持感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Amabile等[8]提出的组织支持感这一概念。组织支持感是指组织如何评价员工的行为,以及组织是否关注员工福利的知觉体现,组织支持感对个体及其组织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Eisenberger等[9]基于组织支持感,提出了创新支持感知,具体指个体对周围环境中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措施、做法的主观认知和感受。创新支持带给了个体直接的主观体验,个体由于认知能力不同,所感知到的创新支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10]。具体而言,当个体获得创新支持后,尤其是感受到外界环境中更多的创新鼓励时,越容易做出更富创造力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当个体感知到更多的创新支持时,开展创造性活动的欲望增强,创新行为的产生率也随之提高[11]。此外,国家和学校层面的创新支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个体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知识积累越多越有利于个体产生创新行为。
创新行为由Amabile[12]首次提出,他认为创新行为是指个体面对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挑战,运用新想法、新方案、新知识,结合实践解决问题的行动。创新行为不仅包括创新观点的产生,还包括创新方案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最终实现创新目标的集合体[13]。因此,创新行为的产生依赖个体自身发展水平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往研究发现,大学生从周围环境中感知到的创新支持能够影响其创新行为的产生。环境中的创新支持为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条件,有利于大学生深入挖掘创意点,进而提高其创新行为[14]。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创新支持感知对其创新行为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H1:创新支持感知正向影响大学生创新行为。
1.3 认知灵活性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认知灵活性源于认知心理学,是认知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指个体采取多种思维方式灵活地处理新问题的认知能力[15]。三元交互理论强调“环境-个体-行为”互动影响的作用,个体处理问题的灵活程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创新行为。丰富的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改善其行为表现[16]。前期研究表明,高认知灵活性促进个体思维发散,能及时地转变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其保持创新动力,并激发更多创新观念的产生和积累。相反,低认知灵活性的个体往往以固有的思维方式解决创新任务[17],忽略了创新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所带来的障碍,极易导致认知偏差的产生,造成个体创新行为表现能力降低。此外,胡瑞等[16]依据943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调查结果进一步论证了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显著正向影响。由此可知,个体的创新行为受到其自身面对困难时的转换能力,灵活性越高的个体往往更能胜任创造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H2:认知灵活性正向影响大学生创新行为。
1.4 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Bandura[18]于 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在“环境-个体-行为”的三元交互理论系统中,自我效能感是最基本的认知变量,主要指个体对自身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信念。随后Tierney等[19]将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用于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创新行为的评估与判断,是个体对自身完成创新活动过程的信心,体现了个体的自信程度。张秀娥等[20]指出,创新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影响个体感知创新环境的能力,而且还通过自身的认知、情绪、意识等改变其行为方式。此外,个体需要自身内在坚定的信心支撑其行为表现[21],作为推动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梅红[22]证实创新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旧保持自信的态度,与此观点相一致,张睿[23]认为创新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个体创新行为的产生。
大学生在执行创新任务时,需要坚定的信念帮助其实现既定的目标。前期研究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易感知到由周围环境带来的创新支持[24],他们会采取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创新活动,并倾向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创新支持,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自我效能感。相反,低创新自我效能感会弱化二者间的关系,导致个体较难察觉到环境中创新支持的改变[25]。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3: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支持感知和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认知灵活性是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产生的重要情境因素[26]。Martin等[27]认为认知灵活性是个体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个体负面情绪产生的关键因素。前期研究表明,高认知灵活性能够给予个体积极创新的动力,满足创新成果期待,增强创新成功的信心[28]。高认知灵活性个体面对困难和复杂的创新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更高,而缺乏认知灵活性的个体则难以面对艰巨的挑战。由此推断,推动个体创新行为表现的间接因素为创新自我效能感,而激发此行为产生的直接因素则是认知灵活性。以往研究也证实了创新自我效能感既能直接促进大学生创新行为的产生,也能通过其自身的内外部因素影响创新行为的表现[29]。据此,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4: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认知灵活性和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研究构建了由两个中介效应组成的假设模型(见图1):创新支持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组成模型1(M1);认知灵活性、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组成模型2(M2);创新自我效能感分别在模型1与模型2中发挥中介作用。由于可从直接关系假设的检验中判断间接作用关系假设是否成立,因此,本研究主要借助模型分析方法对直接作用关系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图1 创新支持感知、认知灵活性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行为的假设模型
2 数据与变量
2.1 数据获取与样本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甘肃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辽宁省、北京市以及重庆市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研对象涉及41所高校,年龄主要分布在20~30岁之间。问卷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发放与回收,本次调研共收回8 699份问卷,在剔除填写不完整、测项多数为极端值、全部测项值相同的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8 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34%。样本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N=8 207/个)
2.2 测量工具
根据理论模型和假设,本研究主要考察创新支持感知、认知灵活性、创新自我效能和创新行为4个要素。测量工具均采用1~5级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具体量表如下。
(1)创新支持感知。该量表借鉴梅红等[30]基于Tierney等[19]对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支持量表的改编进行调整,共计16个题项,从国家和学校不同层面测量大学生所感知到的创新支持,包含工具化支持、精神支持、人际支持3个维度。测量问卷题项包括“我就读的高校试图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设施”“我就读的高校对创新性工作给予了相应的回报”“我就读的高校让我们更加坚信自己有创新潜能”“我就读的高校鼓励我们与其他系所、学校、国家的学生沟通”等。
(2)认知灵活性。该量表主要采用Martin等[27]的测量方法,具体包括12个题项、3个维度,分别为意识、意愿、灵活的自我效能。其中,第二题“我会规避新情况和异常情况”、第三题“我感觉自己从不做决定”、第五题“在决定如何行动时,我很少有自己的选择”和第十题“我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采用反向计分法编制。
(3)创新自我效能感。该量表主要参考Tierney和Farmer[19]所编制的创新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测量,包含创新自我效能感一个维度,共计4个题项,分别是“我擅长贡献出新的创意”“我对于自己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很自信”“我可以想办法使其他人的创意更加完善”“我很擅长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
(4)创新行为。该量表根据Scott[31]所使用的创新行为量表进行改编,用5个题项、1个维度的量表度量了大学生的创新行为。包括“我会积极制定规划来落实我的创新性构想”“我会向同学、老师或校领导推销自己的想法,以获得支持与认可”“学习或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产生一些有创意的点子或想法”等题项。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次调研数据均来源于被试者的主观评判,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首先进行了程序上的控制,例如:部分题项反向计分、匿名填写等。随后采用单一方法潜因子途径中的“控制未测单一方法潜因子法”方法进行测算[32]。构建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M1,构建包含方法因子的模型M2。比较模型M1和M2的主要拟合指数得到:△TLI=0.036,△ CFI=0.037, △ RMSEA=0.020,△ SRMR=0.015,各项拟合指数的变化均小于0.050,表明加入共同方法因子后,模型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测量中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采用SPSS26.0对调查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检验量表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创新支持感知、认知灵活性、创新自我效能感以及创新行为的克隆巴赫系数α值均大于0.700,表明各量表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各量表的KMO值均大于0.800,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的P值均为0.000,小于0.001,表明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此外,经测算,正式问卷整体克隆巴赫系数α值为0.949,对问卷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KMO值为0.974,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的P值为0.000,小于0.001,表明该问卷通过结构效度检验。
表2 相关变量信效度分析结果
3.3 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表3反映了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支持感知以及认知灵活性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由表3可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支持感知以及认知灵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为0.659;创新支持感知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为0.463,P<0.010;认知灵活性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为0.516;创新支持感知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为0.440,P<0.010;认知灵活性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为0.550;认知灵活性与创新支持感知之间的相关性为0.499,P<0.010,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述变量满足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的基本要求。
表3 变量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3.4 研究假设的检验
为验证假设模型是否合理,本研究采用Amos 26.0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RMESA为0.082,大于所规定的最高上限值0.080,模型整体拟合度较不理想。根据MI修正指数进行相关修正,删除CF2、CF3、CF5、CF10四个观测指标(因子载荷均低于0),增加了e1与e2这条同维度下不同观测变量残差之间的路径。经过模型修正,RMESA=0.062,IFI=0.948,CFI=0.948,TLI=0.940,NFI=0.947,SRMR=0.028等指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对整体拟合度的要求。图2中的PIS代表创新支持感知,CF代表认知灵活性,CSE代表创新自我效能感,IB代表创新行为。
图2 创新支持感知、认知灵活性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3.5 路径效应分析
首先检验创新支持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SPSS 26.0中的Process插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创新支持感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0.460,P<0.001;B=0.520,P<0.001),假设H1得到验证;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0.660,P<0.001;B=0.540,P<0.001);以创新支持感知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创新支持感知对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0.440,P<0.001;B=0.540,P<0.001)。随 后进一步检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支持感知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由表4可知,加入创新自我效能感中介变量之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0.520,P<0.001),创新支持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趋于减弱(B=0.240<0.520),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支持感知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即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部分解释创新支持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假设H3得到验证。
表4 模型1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研究同时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将原始样本作为Bootstrap抽样的总体,设定重复取样值为5 000,通过有放回地重复抽样,获得相关统计量。Bootstrap判断标准是如果Bootstrap 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即说明参数估计值显著,反之,则说明参数估计值不显著。 由表5可知,模型1中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支持感知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278[0.259,0.297],其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的Bootstrap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进一步说明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支持感知和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表5 模型1中介效应检验的Bootstrap分析
其次检验认知灵活性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模型2,认知灵活性对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0.690,P<0.001;B=0.980,P<0.001),认知灵活性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 响(R=0.580,P<0.001;B=0.760,P<0.001),假设H2得到验证。随 后进一步检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认知灵活性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由表6可知,加入创新自我效能中介变量之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0.450,P<0.001),认知灵活性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趋于减弱(B=0.320<0.760),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认知灵活性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即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部分解释认知灵活性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假设H4得到验证。
表6 模型2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7可知,模型2中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认知灵活性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442[0.412,0.470],其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各路径系数显著,进一步说明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认知灵活性和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表7 模型2中介效应检验的Bootstrap分析
本研究验证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创新支持感知与创新行为、认知灵活性与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创新自我效能感所发挥的中介效应。两个模型的效应值分别为0.518、0.762。表5和表7的数据分别反映了模型1与模型2中介效应的路径:模型1的间接效应值为0.278,效应占比为53.68%;模型2的间接效应值为0.442,效应占比为57.96%。以上路径说明,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正向作用于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对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说明创新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关键要素。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构建了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的大学生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数据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支持感知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比值为53.68%。创新支持感知是增强大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当大学生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层面的创新支持时,能够根据自身对任务难易程度的判断,以及对是否完成任务的信心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创新行为。与此同时,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中,也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比值高于上一条路径,达到了57.96%。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其创新自我效能感,进而更好的激发创新行为的产生。基于大学生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分析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支持感知。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助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同时也是个体产生创新行为和取得创新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33]。创新环境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速度和发展境况,对提高其创新成功率至关重要。一是构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政府、企业、高校应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教学等模式全方位提供创新支持基金及配套激励措施,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性,进而激发其创新行为的产生。二是升级外部环境设施。高校应合理分配校内外资源,优化科研设施设备,完善网络信息系统等,为大学生打造便利、怡人的创新环境,保障大学生顺利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创新文化建设。高校可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对周围环境中创新支持的感知。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认知灵活性是大学生快速识别新知识,并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心理特征,对大学生的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一是重视个性化教育。教师应充分尊重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并通过合作、探讨、沟通等方式,引导学生迸发出更多新颖、有创意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提高其认知灵活性。二是加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高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举办知识竞赛、科研实践项目、学术论坛等创新型活动,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以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大学生面对挑战时的灵活应变能力。三是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积极的学习情绪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34]。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调节自身情绪,通过关心学生、鼓励学生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以推动其认知灵活性的发展。
第三,树立大学生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实证结论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行为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一方面,教师应主动帮助大学生反思总结日常学习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并鼓励大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相信自身有能力完成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采取创新激励措施可以有效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高校应不断完善激励体系,制定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的政策奖励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成果,同时通过正向反馈机制给予大学生肯定,不断激发其内在动力,引导大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提升创新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