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壮族文化的渗透研究

2023-02-19刘立元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渗透

刘立元

[摘 要]壮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壮族文化,是教育民族性回归的重大表现。目前,本地区的学生对壮族文化体验不足,对壮族文化的价值认识不深,因而传承壮族文化面临着挑战。教师基于壮族文化资源,精心筛选教学素材,将壮族文化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既能增强学生对壮族文化的体验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写作能力,优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壮族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4-0094-03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认为:“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在作文教学中,文化资源承担着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任务。根据作文教学的定位,教师引入文化资源,能够优化作文教学。一方面,学生结合文化素材丰富作文内容,能够增强自身的创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从人文情感、文化传承等多元视角实施教学,能够发挥民族文化反哺语文课堂的价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带动下,作文教学呈现出审美、表达、积累、创造的多元价值,从而改变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不断产生创作的灵感,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作文教学现状

(一)缺乏创作资源,学生难以形成灵感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围绕单元写作主题设计写作任务,往往只关注写作要求,忽视了文化资源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教师不断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但是学生能应用的文化素材枯燥单一,缺乏合理的写作框架,难以创新思路。创作资源的匮乏,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字数与篇幅,从而难以提升写作技能。

(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创作热情

作文教学应呈现出感悟、创造、体验的多元价值。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文化鉴赏、趣味表达、随堂练笔等角度入手,开展写作教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以字数达标为基本要求,且作文题材单一,表达方式有限,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学生的创作热情无法被调动起来,作文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二、民族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培养创作灵感

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在地域环境与人文思想的共同影响下,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现文化发展的地域性、阶段性与独特性等特点。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壮族文化资源,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以壮族文化为基础,将其中的手工艺术、传统技艺、地方文化等作为创作素材,构建以抒情、纪实、想象为主要创作技巧的作文框架。

(二)拓展教学范围

作文教学涉及文化鉴赏、人文情感传承、故事建构等多元过程,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作文教学也有不同的要求。将壮族文化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教师拓展教学范围,帮助学生整合语文知识。一方面,引入壮族文化资源,基于文化积累、文化交流的多元视角展开互动,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进行更为高效的语文创作;另一方面,基于阅读、表达、写作的多元引导,帮助学生梳理壮族文化故事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开展书面创作活动。这样,学生在逐步挖掘壮族文化的过程中,就能学习到写作技能。

三、壮族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以壮族文化资源激发创作灵感

作文教学只有通过作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学生在灵感的支持下对作文内容、表达结构进行加工,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发展,才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结合壮族文化资源开展作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并对比素材的差异性与相似性,从而确定创作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作文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构建多元文化交流的课堂,逐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从文化结构上来看,壮族文化与语文教材编排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创作思想与表达技巧具有相似性等。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壮族文化作为灵感来源。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缩写故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壮族文化资源与学生展开互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首先,展示壮族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如《百鸟衣》《蛇神的故事》等,引导学生阅读、鉴赏,让学生感受文本中故事的瑰丽想象,随后开展以讲故事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其次,以壮族神话故事展开缩写教学。教师提问:“如果要将故事缩短到一定的篇幅,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删减?”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缩写故事,调动写作热情,自觉构建写作方法。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为学生创设课堂互动的机会。这样,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将传统的单元写作教学转换为从说到写的写作教学,注重对学生多元化写作技能的培养,将民族文化很好地融入作文教学中。

(二)以壮族文化素材构建习作主题

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较低,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心理,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思路,进行书面表达,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作文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只有为学生创建自由探索的学习空间,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在壮族文化的支撑下,教师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利用壮族文化素材构建写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介绍一种事”时,教师引入壮族文化素材,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以壮族地区的建筑为例进行引导:“壮族人民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壮族民居在选材、结构上,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借此开展作文教学活动。首先,引入壮族文化资源,从房屋的结构、外形入手,以短视频、图片等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壮族房屋建筑的外在特点,进行状物描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壮族文化,梳理写作思路。其次,深入探究壮族文化产物。教师围绕壮族房屋建筑的发展史、结构特点组织文化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角度,分析壯族房屋独具特色的原因,挖掘地方性人文资源,开展更为高效的文化学习活动。

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教师应尝试以壮族文化素材为基础,确立多元化教学主题,拓宽作文教学范围,引导学生围绕文化资源应用、文化素材开发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壮族文化题材设计习作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设计作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加入写作交流、文化探究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掌握语文知识,积累写作经验。同时,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挖掘壮族文化的习作题材,创新写作思路。这样开展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壮族文化的理解,提升了写作能力,作文教学也得以进一步优化。

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壮族文化资源中取材,积极挖掘作文素材,设计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活动。教师提出多元化的学习任务:“探究壮族文化当中的世界文化遗产,思考一下,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有着怎样的特点?”同时,将作文教学划分为自主探究、写作交流、后期修改等多个环节。一方面,教师结合学生收集的壮族文化资源,围绕壮族文化的构成、人文价值的实施展开教学。学生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独立进行文化学习活动,感悟壮族文化中独特的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教师为学生设计写作框架,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写一篇传承壮族文化的作文,你会从哪些角度入手?”教师明确写作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使学生获得了清晰的写作思路。除了课堂上的阅读交流、文化探究,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名家作品导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积累,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四)以壮族文化活动开展专项训练

基于作文教学的定位实施教学活动,要关注作文教学的发展性。从学习表现来看,学生在作文细节的处理上仍存在一些短板。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结合写作要求展开创作,但在细节描写、文字应用中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如对字词含义的理解不當、忽视了细节描写的详略原则等,导致写作水平难以提升。教师可以壮族文化活动为基础,开展专项的作文训练活动,从细节描写、故事叙述等多元视角入手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多彩的活动”的教学为例,基于壮族文化,教师利用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探究,对学生的写作技能展开强化训练。首先,结合广西地区的民族文化活动,如壮族“三月三”歌圩、壮族祭祀会等,组织学生收集当地相关的民俗资源,为后续写作做好准备。这样,在整合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开展专项训练教学,以“多彩的活动”为主题绘制写作框架图,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流程。教师从活动的选择、表达手法的应用、活动细节的描述、作文的阅读评价四个方面整合作文资源,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最后,基于壮族文化活动的具体流程,组织学生进行短篇幅的随文练笔。教师明确提出细节描写、情感描写的不同写作要求,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写作任务。在互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样,以壮族文化驱动学生进行创作,构建理解、写作、评价于一体的作文教学模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

(五)以壮族文化产物实施深度写作教学

在先前的作文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创作素材,学习方式枯燥,学生有时会表现出抵触情绪。一方面,教学方式枯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表达热情,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学生更为关注多元化的写作资源,单一化的学习任务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优化作文教学,教师要关注壮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基于人文思想、文化资源、写作技能展开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写作,让壮族文化在作文教学中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时,教师设计深度写作教学活动,构建情景交融的语文课堂。首先,选择壮族文化中的风俗、建筑、服饰、节日、山歌等,或是民间故事、壮族人文精神等作为素材,以此开展作文教学。以壮族地区的饮食文化为例,壮族人民在大山、江河中寻找食物,以独特的智慧创作美食,形成了勤劳、节俭的优良品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地方的饮食文化,引导学生表达对壮族同胞的钦佩之情。其次,关注民族文化资源的多元应用,以壮族人文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结合壮族活动实施教学,如壮族同胞通过唱山歌来歌颂自然、赞美生活;为了表达哀思、寄托情感,壮族人民也会开展多种多样的祭祀活动。这样,教师结合壮族文化资源,从多元化视角引入作文资源,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发散思维,融入真情实感,提升了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写作离不开多元文化资源的支撑。作为广西的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壮族文化资源,凸显壮族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写作技能训练、文化素养提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海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12):65-67.

[2] 陆玲利.借助传统文化经典开展作文教学[J].语文天地,2020(13):45-46.

[3] 龚海燕.在作文教学中活用传统文化[J].语文天地,2020(11):69-70.

[4] 吴娥芬.如何让民族地区的学生作文渗透民族文化的元素[J].中学语文,2016(30):119.

[5] 石国权,张迪.利用少数民族文化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开发[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4):33-34.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渗透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