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预防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效果研究

2023-02-18王晖

中国标准化 2023年8期

摘 要:目的:观察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应用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预防术后DVT(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予以普通护理干预)、标准组(予以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各组分别纳入29例。结果:标准组术后并发症较参照组减少(P <0.05)。结论: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DVT预防效果。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DVT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8.061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在当代临床中应用广泛,是改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预后的重要术式[1]。但是,手术创伤应激较重,加之膝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容易增加下肢DVT形成风险,甚至诱发肺栓塞,给患者健康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2]。在中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群体中,甚少报道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作用。故而本研究重点纳入58例中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临床对象,对照探讨了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效果,以供参考。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58例中老年患者均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分配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标准组,各组分别纳入29例。标准组16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52~85岁,均龄(68.98±13.20)岁。参照组15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51~83岁,均龄(68.75±13.56)岁。两组基础资料匹配度较高,可比性充分,检验结果P值>0.05。经医学研究伦理批准。入组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择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年龄≥50岁;签署研究同意书并且自愿入组。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脑梗塞;高凝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单髁置换;下肢静脉重度曲张。

1.2 方法

参照组29例辅以普通护理干预,即: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泵,按照医嘱要求,为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以5 mg氨酚羟考酮为主;术后常规说明,口述注意禁忌,從术后6 h开始服用10 mg利伐沙班,每日1次,为期15 d;术后48 h拔管,拔管后,要求患者适当锻炼[3]。

研究组29例辅以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即:术前1~2 d给予0.1 g/d塞来昔布口服;术中穿刺股神经并进行阻滞麻醉;术后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肌注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早晨空腹状态下给予200 mg/d塞来昔布口服;晚上睡觉前注入40 mg帕瑞昔布钠,中间给予氨酚羟考酮口服,5 mg/ 次,1次/d。术后要求患者尽快自主活动,强加教育,提高患者重视程度并意识到DVT预防作用;术前术后运动踝泵、直腿抬高、屈伸膝关节,或凭借助步器、拐杖辅助锻炼;术后24 h考虑拔管,拔管后要求患者适当锻炼;术后饮食以少盐、少脂为主,摄入纤维素丰富的绿色食品,多饮水,预防便秘。术后拔管后,为患者实施气压治疗、足底静脉泵治疗,弹力绷带大小、宽度取决于患者下肢周径,从大腿根部开始加压,一直到脚底,由远及近降低加压力度,每天早中晚各检查一次,确保加压疗效,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减轻对下肢血循环的不良影响。术后6 h给予10 mg利伐沙班,每日1次,为期15 d。

1.3 观察指标

(1)下肢周径。术前、术后第5 d运用软尺测量下肢周径,包括踝上肢(踝关节上方5 cm处)、髌上肢(膝盖骨上方15 cm处)与髌下肢(膝盖骨下方15 cm处)。(2)并发症。术后第5 d运用彩超监测下肢血液流速,观察有无DVT形成;记录患者术后有无其他并发症,包括感染、切口愈合延迟。(3)负性情绪。评估工具为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量表(HAMD)[4],其中HAMA评分≥15分确定焦虑,HAMD评分≥21分确定抑郁。(4)疼痛。评估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从低到高0~10分,从轻到重为无痛(0分)、剧痛(10分),痛感越强烈,评估得分越高。(5)膝关节。评估工具为膝关节评分表(HSS),100分满分,膝关节恢复越好,评估得分越高。(6)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为巴氏(Barthel)指数,100分满分,生活质量越高,评估得分越高。

1.4 数据统计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标准组与参照组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其中以均值±标准差()形式描述(肢体周径、HAMA评分、HAMD评分、VAS评分、HSS评分、Barthel指数)定量资料,组间t检验;以%(率)形式表述(术后DVT形成率及其他并发症)定性资料,组间χ2检验;以P值描述组间数据检验结果,当P<0.05说明两组结果有差异意义。

2 结 果

观察对比标准组与参照组肢体周径,如表1所示。观察对比标准组与参照组术后DVT及其他并发症,如表2所示。

观察对比标准组与参照组HA M A、HA MD、Barthel指数,如表3所示。

观察对比标准组与参照组疼痛VAS评分,如表4所示。

观察对比标准组与参照组HSS评分,如表5所示。

3 讨 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 T形成风险高达40%~80%,以下肢肿痛、肢体活动受限、下肢静脉栓塞、浅静脉曲张、下肢静脉炎为典型症状,单纯进行抗凝处理,难以获得满意效果。因此,本研究开展了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活动,标准组下肢周径较参照组明显缩小(P <0.05)。说明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缩小患肢周径。究其原因:术前良好教育,有助于术后规范化干预,让患者、患者家属深刻认识到了下肢DVT形成对疾病转归的危害,从而能够使其积极主动配合临床各项治疗、护理;术后早期应用加压绷带、早期气压治疗,可在最大限度上消除肿痛,优化下肢血循环,抑制血栓形成;非甾体抗炎药不仅能够消除肿胀,还可以炎性反应。

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对围术期护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减轻了创伤应激反应,缓解了患者疼痛感受,实现了康复促进。本研究对照探讨,结果标准组术后DVT形成率及感染、切口愈合延迟等其他并发症较参照组减少(P <0.05)。可能与术后早期活动有关。静脉栓塞多见于小腿远端,尤其是比目鱼肌静脉,此处瓣膜少,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故而术后早期踝泵锻炼,优化比目鱼肌静脉,显得很有必要。就DVT出现时间而言,术后24 h为下肢DVT形成高峰,若是术后活动锻炼延迟,势必会增大血栓形成风险。故而在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模式下,在患者意识清醒后立即要求患者踝泵活动,并且在24h内离床步行,显著降低了血栓形成率,预防了下肢DVT形成。

最后,标准组术后HAMA、HAMD、VAS评分较参照组降低,而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参照组升高(P<0.05)。說明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负面情绪,改善膝关节功能,优化生活质量。究其原因:术后下肢周径缩小,DVT形成风险进一步降低,让患者切身感受到了干预效果,消除了患者心理问题,缓解了负性情绪。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模式下,超前镇痛、与多模式联合进行镇痛干预,显著提高了疼痛控制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踝泵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减轻对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中老年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期间,有必要落实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不仅可以预防下肢DVT,减少并发症,而且还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消除负面情绪,实现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张驰,庞素芳,王彤,等.基于康复评定的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对髋膝关节置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7):967-970.

付中敏,宁宁,陈佳丽,等.加速康复理念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6):554-561.

闫丽欣,张平,刘晓磊,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22,57(5):575-577.

陈玉芳.早期规范化康复锻炼对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J].中国标准化,2021(24):231-233.

作者简介

王晖,本科,康复治疗师,研究方向为骨科康复。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