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标准化政策和战略研究

2023-02-18陈大纪张璨张湖波卫云龙盛娴

中国标准化 2023年8期

陈大纪 张璨 张湖波 卫云龙 盛娴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标准化政策和标准化战略等内容,了解全球主要工业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情况,得出政府支持标准化的力度持续加强、新兴技术领域成为战略竞争的重点、全球标准体系面临撕裂的巨大风险等标准化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建议,为国内标准化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标准化,标准化政策,标准化战略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8.001

0 引 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标准化的过程,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中建立的。得到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是1901年英国工程标准化协会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主要工业强国的发展史看,标准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在9%以上[1],并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据德国西门子公司测算,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应用德国标准DIN EN 6227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为企业贡献了约1.1%的毛利润[2]。由于标准化在推动技术进步、发展工业生产、促进社会分工、便利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化国家普遍重视标准化,先后出台政策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标准化政策进一步强化,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竞争甚至博弈持续加强。

1 主要国家的做法

1.1 美国

1995年,美国政府出台《国家技术转移和进步法》(NTTAA),要求美国各联邦机构采用自愿性原则,参与私有部门标准化活动,确保联邦机构在美国国家标准体系中产生重要影响。1998年,美国政府修订发布了NTTAA的实施准则《联邦参与制定和采用自愿一致标准及合格评定活动》(OMB CircularA-119),定义并阐述了标准的技术术语,提出政府机构应为标准制定活动提供财政支持、行政支持和技术支持。2004年,美国政府发布《2004年标准制定组织推动法案》,旨在保护自愿性标准制定组织的权利,推动自愿性标准能够被联邦政府机构采用。从这三部法律文件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实施应用等多个方面下大力气推动标准化工作发展。

2000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发布第一版《美国国家标准战略》(现已更名为《美国标准战略》),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明确美国标准体系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美国更加重视标准化活动的重大举措。最新版《美国标准战略(2020年)》明确了提高标准体系实用性、强化国际影响力、鼓励多元化投入模式、积极培养标准化人才等12项战略倡议,提出当前美国在数字化服务、隐私和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行动指令,构建更加多元、包容的标准体系,以及跨部门的互动的国际标准[3]。

美国通过与英特尔、高通、苹果等大企业联手,组建Wi-Fi联盟、蓝牙联盟、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3GPP)、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等组织,打造全球事实标准,垄断新兴技术领域的大多数标准制定,并建立标准符合性测试认证体系。为有效利用标准推广美国技术、产品和服务,美国政府支持企业通过ISO、IEC、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有利于美国国际贸易的国际标准,达到间接影响甚至控制他国市场准入、确保美国国际贸易话语权的目的。2022年8月,美国出台的《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更是在标准化方面明确提出开展关键技术领域的测量研究、完善国内标准化政策、重回国际标准化领导地位、精准打击标准化的外部威胁等四个方面的举措,对标准化工作进行了立体化和全方位布局,加倍投入100亿美元财政资金,推动各项举措落实[4]。

1.2 德国

1 9 7 5年,德国联邦政府与德国标准化协会(DI N)签订《合作协议》。此协议是指导和规范DIN标准化活动的法律基础,阐述了标准消除贸易壁垒、影响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盟成员国间贸易往来的重要性。规定了DIN是国家标准化机构、DIN优先制定联邦政府所需标准、联邦政府对DIN提供财政支持、联邦政府承诺采用DIN标准、联邦政府官员加入DIN的管理机构、DIN标准保持与政府立法的一致性等内容。德国采取签订合作协议,而不是以立法的方式来确立和规范联邦政府和DIN的关系,体现出其管理标准化工作的灵活性。

2005年,DIN发布《德国标准化战略》,为德国标准化进行有效定位提出指导性建议。此战略是动态文件,根据相关实践和各利益相关方建议持续修订调整。最新版《德国标准化战略(2016年)》提出了德国标准化帮助企业和社会巩固、开发、开拓区域和全球市场的使命,明确了标准化促进国际和欧洲贸易、行业和社会是标准化的驱动力量、企业将标准化作为重要战略工具等六个目标,倡导继续保持德国在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保持对欧盟标准、对国际标准活动的影响力,建立全球领先的标准化平台,推动标准化领域数字变革,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提高公众对标准化的重视程度[5]。

2013年,德国正式发布“工业4.0”战略计划。这是德国针对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标准化排在“工业4.0”行动计划表中所有八项计划的第一位,是德国“工业4.0”的基本保障,更是其树立工业领域全球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目前已更新到第四版,充分说明标准化的重要性。

1.3 英国

1 9 0 1年,英国成立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ESC)。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全国性标准化机构,标志着人类的标准化活动从此步入一个新阶段。之后该机构于1931年更名为英国标准协会(BSI)。

1903年,英国制定了全球首个国家标准——英国标准规格(BSS)《轧钢断面》,开始使用全球首个认证标志——风筝标志。

英国是世界上标准化法律及政策比较健全的国家之一,从《皇家特许》对BSI及工作內容的确认到具体的实施规则(BS 0号标准),从委托授权的法律文件《联合王国政府与英国标准协会关于认可国家标准机构的谅解备忘录》到《英国标准化发展战略》,从国家标准化政策规范到政府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指南,涵盖了英国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各个方面,从而保证了英国标准化的健康发展[6]。

2003年,英国工商部、BSI和英国工业联盟一起制定了《英国国家标准化战略》(NSSF),构建了标准化工作的战略框架,致力于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强调了标准化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NSSF通过判断每个重要领域达成主要目标的程度来衡量是否成功实施。例如,企业在标准化工作的参与度、研制的标准与市场的相关程度、前沿先进领域的标准化水平、借助标准化活动制造的商业新机遇、标准化资源的可用性和可认知性,以及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和采购中采用标准的情况。

1.4 法国

1941年,法国颁布《标准化法》,确认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符合公共利益的事业,明确了政府和民间标准化组织的不同定位。1996年,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与法国政府签订协议,明确了法国标准化到2000年预期实现的目标,为制定法国标准化战略提供了参考。2009年,法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标准化的2009-697号法令》,再次推动了法国标准化的改革与发展。

20 02年,A FNOR发布第一版《法国标准化战略》,截至目前,一共发布了五个版本。最新版《法国标准化战略(2019—2021年)》延续了上一版战略所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数字化影响两大挑战,将促进更加包容的社会作为新的战略挑战,提出了七个主题和五个重点领域[7]。重点领域方面,在上一版战略提及的纳米技术、技术纺织品和新型智能材料两个重点领域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工智能、储能-电池和安全三个领域。整合推进措施方面,新版战略形成了法国标准化体系加强和动员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增强法国标准化体系的有效性、提升法国在欧洲和国际标准化中的话语权等三大进展计划。

从2022年1月至6月在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AFNOR提出了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标准化路线图。此外,2022年版国际标准化调查显示,法国在欧洲层面(CEN-CENELEC)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在全球排名第三(ISO-IEC),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并与中国、日本和英国保持同等水平[8]。

1.5 日本

日本标准化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1949年通过后又多次修正的《日本工业标准化法》和配套的一系列省令和政令;另一部分是在1950年通过后又多次修正的《日本农林产品标准化和正确标签法》和配套的一系列省令和政令。日本工业标准化法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日本工业规格”(JIS),即日本的国家标准;二是JIS的合格评定制度。

1997年,日本工业标准委员会(JISC)撰写了《未来我国国家标准和政策的思考》,成为日本首个标准化专项战略的雏形。2001年,JISC按照“国家产业技术战略”和日本内阁会议确定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制定了《日本标准化战略》。这是日本首个标准化专项国家战略,重点是强化国际标准化活动,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化要求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提升产业界的参加度。该战略包括信息、电器、电子、产业自动化、医疗器具、宇航、基础技术等27个行业的标准化战略,特别强调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反映消费者特别是弱势群体需求、制造技术和产业基础技术四个领域[9]。

2006年,日本发布《日本国际标准综合战略》并持续更新至2010年,目的是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转变本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从跟随西方发达国家转变为引领全球国际标准化发展。该战略由首相亲自主持制定,设定了极高的国际标准竞争目标,表明了日本开始投入举国之力加入国际标准主战场,运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市场开拓一体化推进思想,协同国家知识产权、科技发展两个战略,转变产业界的标准化意识,提高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的能力。

1.6 俄罗斯

1993年,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俄罗斯联邦标准化法》,目的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引导标准化工作由强制性标准体系向自愿性标准体系过渡,逐步实现与国际/欧洲标准协同[9]。2002年,颁布《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法》,主要适用于技术立法、标准化以及合格评定活动。此后又对该法进行了多次修订,根本性地改革了俄罗斯标准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同时,自该法生效之日起,《俄罗斯联邦标准化法》及其修正案当即失效。2006年,出台《全国标准化体制发展构想》,规定了到2010年国家标准化体系的目标、原则、任务并指明了发展方向。2015年6月,正式批准了《俄罗斯联邦标准化法》,为俄罗斯标准化工作、建立国家标准化体系和执行统一的标准化政策提供了法律基础[10]。

《2019—2027年俄罗斯标准化发展措施方案(线路图)》确定了9个战略宗旨,6个专项指标,按照年度明确了战略实施指标的推进目标值,提出了将国家标准转化为“机器可读格式”、对俄罗斯联邦所领导的独联体国家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业务效率进行评估、制定标准化领域专家培训计划、确保每年有资金资助国家标准研制、大力举办关于标准化知识评选和奥林匹克竞赛、制定评估标准经济效益的准则等6项特色举措。

2 标准化未来发展趋势

2.1 政府支持标准化的力度持续加强

从各国标准化战略发展的趋势来看,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已成为各国推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共识。各国根据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定期或不定期更新标准化战略,加强对未来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力度和政策支持,指导国内标准化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部分国家利用自身在技术或市场等方面的地位,形成标准化优势,通过标准垄断、建立基于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手段,提升国际标准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还建立合格评定体系,通过计量校准、检验检测、认证评估等手段推动标准实施,并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中采信,提升标准化地位。

2.2 新兴技术领域成为战略竞争的重点

随着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半导体、生物、清洁能源、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將为经济创造出新的增长点。世界各国对新兴产业发展主导权、控制权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标准在协调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工业国家纷纷在新兴技术领域进行标准化战略布局,重构国际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抢占标准化制高点,推动新兴技术演进,努力争取引领全球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2.3 全球标准体系面临撕裂的巨大风险

在俄乌冲突、中美贸易冲突等事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运用霸权思维,采取单边主义,通过“踢出群”、制定实体清单、知识产权审查、签证限制、舆论抹黑等方式,限制打压部分国家参与新兴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和专业标准化工作,降低这些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通过煽动诱导方式另起炉灶“新建群”、构建“小院高墙”,不惜破坏和分裂全球市场,试图将不符合其利益的国家排除在全球主赛道之外,将这些国家锁定在低端水平,对目前已有的全球标准体系造成巨大撕裂风险。

3 做好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3.1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法律政策,提升各界标准化参与度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等重要标准化法律政策文件宣贯,提高政产学研用各界对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力度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政策,提供资金、资源支持,提高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各类主体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跟踪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开展标准化战略与产业研究,系统指导标准化创新发展。

3.2 发挥标准化引领和支撑作用,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强标准效益研究,促进标准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推动形成一批有用、能用、好用的标准,持续提升标准质量。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建立标准化与科技攻关联动机制,集中力量做好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战略必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统筹制造业产业生态链的需求,构建成体系、协调配套的综合标准体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产品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

3.3 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协同发展,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结合国际国内实际情况,积极完善国际标准转化制度,有效提升采用国际标准比例,持续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快先进技术领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制定,重视国家标准外文版制定,积极将国内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向国际输出,推动其转化为国际标准,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借鉴欧盟打造“布鲁塞尔效应”的做法,深入研究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具体举措,加快标准制度型开放,切实有效推动外国企业应用“中国标准”,提升我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3.4 廣泛拓展标准化国际合作,构建国际发展新格局

充分利用中德、中日韩、“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双多边合作机制,找准利益共同点,强化多国标准化战略合作,推动标准“软联通”。发挥企业先进技术优势,利用我国主导的国际技术联盟,加快培育和打造国际事实标准,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标准体系,防止现有国际标准体系被美国分裂,降低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联合金砖国家等组织建设标准验证与创新应用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标准互认互通,夯实标准化合作基础。

3.5 提升标准化人才质量,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

积极培养和引进熟练掌握国际规则、精通专业技术、善于沟通交流的高层次标准化人才,强化人才储备,努力争取承担国际标准组织关键职位。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多国设厂资源,调动海外专家力量,团结海外华人华侨,丰富标准化人才队伍来源,多渠道做好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培养工作。鼓励高校设立标准化课程,开展专业标准化教育融合试点,为标准化事业培养青年人才,为建设高水平标准化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ISO. Standards & economic growth - ISO [1] members'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tandards on their national economies[EB/OL].(2021)[2022-12-20]. https://www.iso.org/files/live/sites/isoorg/files/store/en/PUB100456.pdf.

HENRYK W. Economic benefits of standards report fromGermany Siemens[EB/OL].(2011) [2022-12-20]. https://www.iso.org/files/live/sites/isoorg/files/archive/pdf/en/12_economic_benefits_of_standards_report_from_germany_siemens_en.pdf.

ANSI.United States Standards Strategy– 2020 EDITION[EB/OL].(2020 -12- 0 9) [2022-12-20]. https://share.ansi.org /Shared%20Documents/Standards%20Activities/NSSC/USSS-2020/USSS-2020-Edition.pdf.

H. R. 4346 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EB/OL].(2022-07-29) [2022-12-20]. https://www.commerce.senate.gov/services/files/CFC99CC6-CE84-4B1A-8BBF-8D2E84BD7965.

DIN. The German Standardization Strategy[EB/OL].(2016-11-03) [2022-12-20]. https://www. din.de/en/din-and-ourpartners/din-e-v/german-standardization-strategy/germanstandardization-strategy-62972.

刘春青.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和俄罗斯标准化概论[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A N F O R . T h e F r e n c h S t r a t e g y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2 019E D I T I O N [ E B / O L] . ( 2 019 - 0 6 ) [ 2 0 2 2 -1 2 -2 0 ] . h t t p s : / /telechargement-afnor.org/french-strategy-standardizationdocument.

AFNOR Group. AFNOR's performance in 2021: a resilientGroup[EB/OL].(2022-07-13) [2022-12-20]. https://www.afnor.org/en/news/afnors-performance-in-2021-a-resilient-group/.

许柏,杜东博,刘晶,等.日本标准化战略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J].标准科学,2018(10):6-10.

驻圣彼得堡总领馆经商室.俄罗斯批准《标准化法》[EB/OL].(2015-07-02)[2022-12-20]. http://petersburg.mofcom.gov.cn/article/ddfg/201507/20150701032645.shtml.

作者简介

陈大纪,本科,高级工程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标准化与计量,科技管理。

张璨,通信作者,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与计量,科技管理。

张湖波,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与计量。

卫云龙,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与计量,科技管理。

盛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责任编辑:张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