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3-02-18杨月梅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华英语教学

杨月梅

摘 要: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人文主义色彩很浓,因此,可以作为向孩子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科技手段,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学器材,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并对学生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1.028

英语是一门必修课,在小学英语课上,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大量的关于西方文明的知识。但是,因为小孩子的年纪还小,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三观”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左右。所以,在教授英语时,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学习,又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们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给予足够的关注,把它融入英语教学中去,用中华传统文化来充实学生的思想,指导学生的行动,让学生对我国的先进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1.符合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外,还应具备与西方文化相符的知识,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深化对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对文化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应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传统文化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给学生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活动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傳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3.有助于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素质

英语教师既要承担英语教育的重任,又要肩负起弘扬中国民族优秀传统的重任,同时,教师的文化素养也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素养。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

4.有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

英语学习是一种对文化的学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欧美国家的习俗。当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若不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的想法和行为。因此,教师在讲授中国传统节日时,可先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介绍给学生,并让他们自己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东西方传统节日的不同之处。这不仅能使同学们在闲暇时保持更高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中国传统节日形成深入的了解,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期间,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英语教材中,包括民间传说、传统节日、哲学、民俗、服饰、特色饮食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授课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并制作出符合英语教材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例如,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在此期间,人们会选择与家人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节日,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对比,探寻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注意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要注重精益求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的真谛。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并且尝试将传统文化转换成英文表达出来,更加从容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2.传统文化融入词汇教学

语言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而词语又是话语的重要部分,可以对社会文化进行直观表达。由此可以看出,词汇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词汇的优势,在讲解词义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对祖国产生更多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选择词汇,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小学英语词汇较为简单,但在教学部分单词时,教师可合理利用我国的节日传统文化,不但可充实单词数量,还可以体现人文因素,这也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做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My favourite season”时,学生在学完这节课中的season、spring、summer、winter等表示天气的词汇后,笔者引导学生说一些我国关于气候的谚语。学生说出了“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跟气候相关的谚语,在说出这些谚语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造福于子孙后代。学生更要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这也是新一代小学生需要承担的责任。

3.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的学习需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时,需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My birthday”时,教师可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教学,当教学描写西方平安夜和圣诞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将圣诞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东西方两个最重要的节日,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拓展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接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完成对有关知识的消化吸收,在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小学生英语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同步提高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跨文化交流的趣味性,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4.结合课文拓宽教学内容

在学校里,学生休息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教师也要利用空闲时间用来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认识中华文化的辉煌,让更多的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的报纸、书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英语周报》《21世纪报》《学英语报》蕴含了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学英语讲中国故事》是国内首部以中华优秀文化为蓝本,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在电影方面,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挑选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电影,例如昆格、潘达、穆兰、古沙树等。通过英文影片,学生既能学到纯正的英语,又能从西方人的角度感受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中国文化交流比赛,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5.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

语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文化了解的过程。学校的英文教学内容一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学内容也较为简单,但通常都与朋友、同事,或者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文化交流活动有关。不可否认,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若想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从而强化教学成效。首先,教师要以“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英语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材料,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材料。教师应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设计好问题的同时,教师也要掌握好提问的时间,给学生创设恰当而又富有内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让他们在情境中感知和学习。

例如,在教学“Look at the monkeys”时,笔者以“参观博物馆”为主题开展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在教授教材内容后,笔者适时提出问题:“Our country has along history and many historical cultures.There are many rare animals in our country.But many are extinct.Now, I need you to tell me what are the historical relics.”在听完问题之后,同学们就清楚了自己的思路,然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所要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意义的故事,从而增长了对中华文化和我国历史文物的认识,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开阔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从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便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教师们可以针对当前最热门的话题,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进行合理提问,创造一种自由探究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教师要创设对话情境,以对话情境为导向,指导学生学习。对话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出多种形式的英语对话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首先要找出教学内容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乐于积极地表現自己,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技巧,并使他们的思想受到积极影响。

例如,在教学“This is my day ”时,笔者设计了以“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为主题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交流。在活动开始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I know you all have abilities to help others.However,what can you do to help your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on the weekend?”面对这样与自身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学生纷纷主动发言。有学生说:“I visited the history museum and learned a lot about history and culture.”通过学生的发言,其他同学也会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学习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创设精彩的对话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让他们畅所欲言。

6.立足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偏于基础,其教学重点是学习英语音标,积累英语词汇,以这些为基础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能取得好成绩。目前,小学英语课本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章节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剖析课本的内容,选择适合小学生水平的内容进行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的过程中,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与小学英语课堂相融合的重要举措。在进行英语教材相关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逐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讲授“The Spring Festival”这一话题时,为了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西方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将其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让其更加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从而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奠祖先的一个重要节日,而在西方的万圣节期间,人们都会悼念死去的亲人。在讲解了西方的节日历史文化知识的内涵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讨论中国的节日文化,使学生深化对中英节日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进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用“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Christmas is on December 25th”来描述传统节日中的时间。通过给学生提供有关中国农历新年、圣诞节等节日的照片、录像材料,让学生想一想,“Dumplings”是中国新年的一道菜,而在圣诞节,“Turkey”也是一道菜。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单词。从节日主题出发,引申出十分丰富的英语知识,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扩大词汇量,这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针对班上孩子的学习状况,开展一些有难度的活动。

總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的精神源泉,而且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不竭力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使英语教学更加富有人文色彩,进而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其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安利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人生与伴侣》2021年第43期。

[2] 周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策浅析》,《校园英语》2021年第46期。

[3] 胡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英语广场》2022年第3期。

[4] 禹慧《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校园英语》2021年第12期。

[5] 卞海兰《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校园英语》2021年第13期。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中华英语教学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