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2023-02-18李兴春

关键词:古诗文初中语文素养

摘 要:初中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瑰宝,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绚丽的篇章。初中语文则是学生们充分了解古代文人墨客以及传统经典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日常教学中避免不了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反之传统文化也可助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路径与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初中语文 路径 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1.015

初中是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道德精神和文化素养的优势十分明显。根据语文教学的特性,传统文化的推广及学习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通过重构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发挥语文育人功能,以及日常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有效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初中语文教师们通过构建传统文化课堂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让中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将他们传承、发扬下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还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渗透教学,以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初中学生的文学核心素养,学生只有努力提升文学素养与能力,才会更加热爱语文这一学科,并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传承下去。

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任何优秀的文化都可以起到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知识宝藏,而当下教育事业的最新发展方向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家长和学生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所带来的改变。在传承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素养,又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影响人的心灵。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教学中的渗透。弘扬传统文化是教师团队在每门学科教学中必须落实的教育理念,这其中,语文教学更是责无旁贷,作为人文教育的代表学科,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认知。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非常之明确,相关教师要在学科育人的教学理念下认真、负责地进行语文学科课程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在相关古诗文教学方面也要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及欣赏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切实发挥专业的教学指导作用,结合古诗文教材内容,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渗透至课堂教学之中,这不仅充分展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还可以完美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下去。

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学科,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科优势进行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传统的语文教学偏向工具性,只注重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而并没有大力挖掘教学中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没有挖掘古诗文中的深厚文化底蕴。语文学科饱含人文性及艺术性,传统文化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的传授,也要肩负起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及文学修养的教育重任。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1.挖掘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初中现有的语文教材中收录着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因地制宜,挑选、整合相关教材内容。古诗文与其他题材内容相比,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富有韵律美,即所谓的“平仄押韵”,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吟诵示范,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初中生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对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挖掘要与学生情况相结合,突出语文特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生不能盲目模仿,而要让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真正融入其中,在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之后,学生可以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文学创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尽快融入学习中,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便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传承下去。

2.利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品德修养

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案例来创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情境课堂模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进而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典型的教学案例,这些都是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文学修养及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以《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这篇课文极为适合初中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活动的开展。本节课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们知错能改、真诚待人的高贵品德。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有效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水平及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唐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引导,逐渐从宽容待物的个人品德上升至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古人的优秀品德后,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就能学会宽容待人待物,知错能改。将以和为贵以及爱国之心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的教学才不失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与初心,不失中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髓。

3.创建古诗文鉴赏教学情景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就是教学导入的特点之一。教师们需要通过有效的、多样化的教学导入设计,多角度地帮助学生提升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古诗文学习及鉴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想象。通过想象,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复现古诗的意境,从而真正体验诗情、领悟诗意。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及内容的创新,引导学生将诗词作者构建的意境转化成自我想象的场景、画面,并让学生学会自我填充古诗文中未涉及的相关情境,以实现意象的有效构建,借此提升学生们对于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及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适用、适时、适度,千万不能用音频、视频代替学生的想象。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无法增加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更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及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得以提升。

例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们预留预习作业,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诗歌的内容扮演角色,学生们通过参与及观看课本剧的方式,能够充分理解古诗的内容并学习相关语文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学生们通过扮演邹忌和齐王等相关角色,明白永远不要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在提建议时一定要讲究方法策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4.突出传统文化内容的针对性

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课堂内外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传承,古诗文中很多的文学常识都是与传统文化知识紧密相连的。例如,有很多古诗文中都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古诗文大单元教学内容,通过收集描写除夕、春节、春分、元宵节等相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注重读书方法的传授。以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韵文、散文作为分类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了对诗、词、曲的全覆盖,诗歌体式中囊括了古风、律诗、绝句等,还注重对乐府、歌行、骈文的了解和学习。“诗是触动心灵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在具体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中,相关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对律诗进行详细介绍,以及进行对仗、押韵等内容的解释,将学生对传统诗文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到对诗歌文化的关注上。

相关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关于感恩精神的表达,立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的核心要义,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古诗文赏析中体现感恩情怀的内容引入教学环节。此外,相关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这一儒、释、道三家思想理论践行的前提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形成的道德遵循,针对学校部分学生考试作弊等现象所透视出的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加强初中生的文学修养及道德品质的塑造。

5.通过新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有关古诗文的图片和视频影像资料,给学生展现不一样的课堂并构建创新型的情景化教学模式。我们国家的教材改革也越来越注重这个方面的发展,现行的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图片资料,也有配套的影像资料,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自己的课堂。情境化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与支撑,由于古诗文大多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产生共鸣,所以适当的影视资料会给学生带来更立体的体验,让学生们的记忆更深刻,加深他们对于古诗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出师表》这篇课文时,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构建一个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现在很多以历史为背景的影视资料具有很高的还原度,教师们也可以借鉴里面的片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事先收集的教学“微视频”资源,比如《三国演义》等相关电视剧、电影的经典片段,为学生们介绍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及当时复杂的军事局面。紧接着,教师可以逐一诵读作者创作的名言佳句,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然后导入新课《出师表》。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利用视频、图片、描摹渲染等手段,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再现古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要结合自己课前的理解与体会,并融合各家的点评,为学生进行个性化讲解,生动地呈现出一堂不一样的古诗文鉴赏课。

6.创设多形式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深耕“文化强国”战略、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诗词文化传承有多个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欣赏古人的诗词佳作教学来传承诗词文化,也可以通过学习诗词创作来传承诗词文化。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相关初中语文教师应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学,有效地结合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及相关活动,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渗透。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现行教材既突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严格对标初中教育阶段“双素养”人才培养具体要求,将古代汉语、古诗文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需要提升初中生们的文化自信心,保证初中语文学科文化教育成果的推陈出新。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举办班级内或者校内“诗词大会”,设置常识问答、连字成诗、你说我猜、据图连诗、飞花接龙五个项目。在这种古诗文教学活动的串联下,学生们可以充分展现其文学风采及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同时,妙趣横生的比赛项目也让学生们都能在欢笑中有所获得。学生们以诗会友,相识、相交、相知,大家品味一份诗情,收获一份友情,更能点燃一份热情。通过“诗词大会”,同学们也能从古诗词中汲取力量,产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以后的深层次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也可以初中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研究为育人模式,以语文学科阅读为活动方式,让学生们在语文古诗文阅读中获取知识信息,认识世界與自我,提升审美能力。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古诗文内容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为了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教学育人氛围,教师一方面通过搜集中国古代为师治学的名言警句,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校园内外。教育终究是“以人为本”,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有切身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教授课程,才会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提升学生对语文技能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案例来创建一个传统文化情境课堂模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进而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教师只有切身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教授课程,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初中语文古诗文的内容更加生动和新颖。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育内容需要初中教师们不断挖掘、摸索和创新。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资源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元素”“中国文化”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正确的民族荣辱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内容,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实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培英《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31期。

[2] 陈星、孙永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探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2期。

[3] 刘凌《加强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网络教学的几点方略》,《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年第10期。

(李兴春,1975年生,男,汉族,吉林九台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猜你喜欢

古诗文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