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3-02-18陈玉君

关键词:语文课堂初中语文传统

摘 要: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挖掘,旨在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充实,彰显语文学科本身的价值,减少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让将传统文化扎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1.012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很多生活哲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下,更多的国外文化为国人所熟知和认同,而在年轻人中,则存在着对国外文化了解甚多,但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了解甚少的“崇洋媚外”的倾向。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庸俗”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年轻人渐渐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所以,把传统文化引入学校和课堂,使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更亲密的接触是很有必要的。在语文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价值观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形成阶段,因此,我们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他们进行精心指导,让他们能够成功地渡过这个叛逆期,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为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进行探讨,以期实现初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并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发掘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这个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途径和办法,例如,教师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教育策略与教学内容可以与时俱进。教师有效挖掘传统文化,对初中生的个性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中,通常都蕴含着一些优秀的品质,对学生有着很强的约束作用。

2.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

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语文教育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的重要阵地,尤其是语文课程,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道独特的景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文字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繁体字变成简化字,而且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很多字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为跨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和交流平台。

3.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发掘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当学生开始欣赏和认同传统文化时,他们会对语文课堂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发掘传统文化还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诗词、故事、音乐、绘画等,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要让初中生在课堂中发现新的兴趣点,就不能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要逐步提升初中生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让初中生的认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挖掘,从而改变教育理念,使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量持续增长,从而在今后的成长之路上,获得更多的经验。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挖掘不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发掘不足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期,教师对传统文化材料的解析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对传统文化素材的运用,也都是从应试的角度出发,从表面上来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它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体验。这就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区,也没有将学生的学习特长、学习优势发挥出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教材的发掘力度,以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可信度。

2.未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文章的难易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信心,也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一种现象:一些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时,往往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思维。他们在观察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风格,而是过于依赖群体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其效果并不显著。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并未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出现了很多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很难提高。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改进,始终坚持不断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

3.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时,一些教师并不善于营造教学氛围,致使各项教育工作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另外,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有限。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教学氛围的营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工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教学氛围变得紧张之后,学生的参与度低下,缺乏积极的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传统文化教学中忽略了师生互动

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传统的文化教学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过于单一,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大部分的教学互动都是基于教师的一己之见,学生只是处于被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教学看似有效,其实并没有满足学生的诉求。另外,在对传统文化教学互动方式的选取上,教师存在着对学生兴趣点掌握不够、互动时间过短、交流视角不够新颖等问题。师生间的互动问题,不但對初中的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师生间的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死记硬背词汇的含义,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兴趣,当然也就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方法很多,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只采用一种形式,很少采用诗歌朗诵、主题活动开展等形式,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5.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拓展不足

随着教育和时代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缺乏拓展的现象已经较为突出,这不利于教育的持续优化。初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学的局限性,正是由于教师们过于看重课堂上的资源而忽视课外的资源,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思考时,总是停留在一种固定的视角上,如果长时间没有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最终的后果将非常严重。教师在把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中时,缺乏拓展与创新的方法,许多延伸内容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并未与同学们的实际相结合,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的问题很多,方向也不统一。针对这个问题,在初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学的扩展方面,教师们应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扩展,要始终关注学生的长处,以不同的方法来补足学生的缺点,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全方位转型。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价值

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更不能脱离阅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之中。首先,教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全面学习,从中提取出课本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归类。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文本内容的反思,使学生认识到文本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对文本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进行阐释时,教师应遵循“规范”与“重要”的原则。其次,教师要区分语篇的体裁,并根据语篇的体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语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外阅读,来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经典读物,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学习知识,并养成他们在课堂上思考的好习惯。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大会、戏剧表演等活动。教师们还可以号召同学们成立读书小组,为喜欢读书和分享的同學们建立一个读书圈。

2.重视文化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要想把它的精华发掘出来,还得通过“寻根”这一途径。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自己的教育观念是科学的、开放的,同时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把教科书的内容和实际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传统文化中与当今社会不适应的观念进行探讨,以便取长补短。

3.进行专题教学,突出文化氛围

语文综合学习是一种提倡在实践中求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主题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选题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题。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分别设定相应的文化专题,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所选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其次,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演示、互动等,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在综合性语文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加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程度,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同时,在综合性语文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在传统文化的引入环节中增加互动,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比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5.多种方式助力传统文化教学的拓展

第一,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文化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学质量,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语文教学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必须作出相应的努力。教师要有自觉,积极地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的意识,同时,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并请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来授课,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通过开展专题文化课、专题教研等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第二,教师和父母要共同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根据课文内容,选取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到传统文化中去,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传统文化。

第三,教师利用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适合初中生参与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大型的阅读活动,让同学们一起交流阅读的心得。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活动,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初中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淑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探究》,《文存阅刊》2020年第30期。

[2] 王怀平、丁秀艳《传统文化在汉语文化教学中的融入研究——评〈汉语文化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语文建设》2021年第7期。

[3] 纪德奎、张永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意蕴、困境与转向》,《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0期。

[4] 温映婵《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探讨——以古诗文教学为例》,《中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13期。

[5] 肖正德《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突出问题及完善之路》,《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1期。

[6] 相振港《统编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探析》,《语文建设》2021年第10期。

[7] 李同、刘媛《“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第2期。

[8] 赵正伟、蒋文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12期。

[9] 郭剑花《大语文教育观与统编版高中语文写景散文阅读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10] 钟园青《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策略研究》,扬州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陈玉君,1981年生,女,汉族,山东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初中语文传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