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和育人: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节日的教学选择

2023-02-18许欧

关键词:风俗传统节日中华民族

许欧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有助于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本文從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育人两方面详细阐释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至教学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到每位学生的心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传统节日 小学语文 文化传承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1.006

语文课程是母语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语文教材选文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知识,更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选文编设中占据较大比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情感价值及审美情趣,是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深入探究传统节日文化题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设意图,深刻洞察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功能,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实现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

一、传统节日风俗中的文化传承功能

传统节日文化源于中华文明,是历经时间洗礼,留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在,从民族到世界的伟大进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中包含着对新春送福、清明出游、端午赛舟、中秋团圆、重阳登高等传统习俗的记载,既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促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扬。通过对教材的梳理与归纳,笔者整理出如下传统节日文化形态,并对其中的文化传承教育功能进行深入探析。

1.从春节风俗看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境内影响最大、民众最为看重且节日氛围最为热烈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民重视过“年”的历史较为久远,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据悉,最初的“年”是指谷黍等作物成熟之意,后衍生为计时单位,用以代表四季的轮回。上古时期的人们会在丰收的时候载歌载舞、或祭奠神灵或祈福保佑,这种行为逐渐被仪式化,成了中华民族“年”的最初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从庆丰收、祭祖先到祛疾恶,再到迎春纳福、燃放爆竹、张灯结彩、访亲拜友等等。在诸多形式中依稀可以窥见中国人对春节的厚重情感与特殊情怀。虽然不同时代的春节有着不同形态的风俗形式,但春节风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是独特的,它并未伴随岁月的变迁而削弱,反倒随着时光的推移,成为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璀璨的星光,照耀着亿万中华儿女心怀祖国的浓浓归属感。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春节风俗的选文及学习内容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六年级下册中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文章中涉及的内容从腊八一直到元宵,全面展示了老北京人们欢庆春节的习俗传统,在腊八粥、腊八蒜、买杂伴儿、买爆竹、买玩意儿、做新鞋新衣服的春节筹备中,学生们能感受到北京人辞旧迎新的快乐心情。文章介绍,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北京便进入了繁忙准备春节的阶段:祭灶神、贴春联、大扫除、备年食等,一到除夕,春节的大幕才算正式开始。除夕夜,人们吃团圆饭、放鞭炮、祭祖守岁,将“年”的氛围推向高潮。农历的大年初一便是新春,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在春节期间,北京人还有逛庙会、天桥听戏、寺庙上香等节日民俗,体现老北京春节风俗的独特魅力。北京的春节一直可延续到元宵。元宵节一到,街上处处悬灯结彩,店铺里也挂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引得民众前来围观赏灯。在元宵节里,人们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放鞭炮,体现出新春佳节喜庆祥和、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课文《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方地区春节的特点,而五年级上册课文《父爱之舟》、六年级上册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章则从不同方面谈到了南方过春节的习俗。《父爱之舟》中提到了春节“逛庙会”的情景,称其为“盛大的节日”,见到了“各种彩排的戏人”“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彩风车、布老虎、泥人等)各种各样的玩意儿”,体现出南方春节庙会的盛大景象。《少年闰土》文中提到“新年祭祀”风俗,如供祖像、摆供品、用祭器等,体现南方春节的祭祖风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提到南方除夕燃放爆竹、花筒等民间习俗,让人从中读到南方春节的喜庆与快乐。除了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材还采用儿歌、童谣、诗歌等方式介绍新春节日风俗,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独特风俗文化的喜爱。例如,二年级下册课文《传统节日》根据传统民谣改编,通过“贴窗花、放鞭炮”“看花灯”“人如潮”等语句,描述了春节和元宵佳节的场景;三年级下册古诗《元日》通过七言律诗将新春佳节中放鞭炮、饮新酒、挂桃符等民俗文化形象描绘出来,促使学生在诗歌意境探究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心生美好憧憬之情。

2.从中秋风俗看民族文化的浪漫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是除了春节之外,在我国流传较为深远且影响较大的重要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承载着浓郁的思乡和思人之情。据考证,中秋节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形成于唐宋。中秋节源于远古的祭月活动,后演化为赏月颂月活动,最后变成思乡思亲、祈盼丰收幸福的传统节日,并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其他节日相比,中秋节更具有浪漫主义气息,这与该节日的相关传说息息相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贵妃月神、唐宗览月等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给中秋节带来了迷人的色彩,使其成为中华民族重要且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与中秋节风俗相关的选文或内容编排也有多处。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作家琦君的《桂花雨》,虽然全文并非围绕中秋节而作,但开篇那句“中秋前后,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瞬间将我们带到浓郁中秋节氛围当中。一股家人团圆、中秋赏桂、满院飘香的节日浪漫气息瞬间出现在每位学生的心底。唐朝诗人王建的著名古诗《十五夜望月》,借助庭院空满月、夜静人也稀、白露沁人寒、桂花香无语等对中秋夜景的描述,揭示了中秋佳节思乡思人的节日特征,在委婉哀怨的思绪中透出诗人对中秋主题的喜爱,赋予中秋节一种浪漫气息。小学一年级下册“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古朗月行》(李白诗)将中秋赏月中的各类神话故事予以呈现,为中秋节日涂上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中,诗句“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中提到月亮中的仙人与桂树,诗句“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再现了月亮宫中玉兔捣药的场景,将中秋与月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中秋节团圆和美的文化气息。在课文《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一句话,合辙押韵,既体现了中秋节日赏月吃月饼的民俗文化,也将学生拉回到节日体验当中,增加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之情,促进语文教学情感培养、价值熏陶、品格塑造等教学目标的落实。

3.从端午民俗看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风靡于我国大江南北各个地区。端午民俗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其节日起源有着重要关系。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为紀念屈原投江而特设的节日,有人则认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等形成的民间传统节日,再加上南方的吴越图腾祭祀、趋避恶月恶日等不同传说,为端午注入了浓郁多元的民俗文化气息。由于起源说法不一、地域差别较大,所以端午节期间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征。归纳起来,常见的节日活动有:插艾草、挂菖蒲、赛龙舟、包食粽子、饮雄黄酒、祭拜先祖等。

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与端午相关的题材作品也有不少,体现出浓郁的节日氛围和多元的民族节日文化特征。如,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粽》中不仅详细讲述了端午粽子的制作工艺、种类、烹饪方式和食用方法等,还强调了端午节来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将传统节日文化与爱国情怀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再如,在二年级下册课文《传统节日》中,通过“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等语句,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等民间习俗刻画得生动有趣,体现出浓浓的节日氛围。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将端午节日习俗文化纳入小学语文教材,能够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的过程中,自然生发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

二、传统节日风俗的育人功能

从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节日风俗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的中华传统美德,诸如爱国爱家、尊师重教、敬老爱幼、勤劳勇敢等,在传统节日中还凝聚着浓郁思乡之情以及爱国之情,包含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可融入语文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力素材,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凸显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学宗旨。

1.以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人们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传统节日源于农耕社会,受自然条件限制,人们以节日的形式祭拜神灵,祈求丰收平安。随着社会发展,节日中融入了更多的娱乐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在当今时代,小家的幸福美满,离不开国家的强大兴盛,传统节日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的前提,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从小形成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比如,在课文《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面对文中所提到的节日筹备、除夕团圆、放炮守岁等情节时,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过春节时的情景,回味家庭中的温暖,反思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形成从“文本阅读”到“情感反思”再到“精神升华”的思想进化,体现传统习俗文化对学生的德育熏陶。再如,在《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文章结尾处的“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该国诗人屈原”这句话展开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屈原事迹,感悟诗人屈原的伟大之处,进而形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以传统节日文化塑造学生个性品格

学生的个性品格塑造源于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渗透。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与民风习俗的内容,对塑造学生品性情操、促进个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价值。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历代中国人民在辛勤劳作基础上,在认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传统节日中包含华夏儿女热爱劳动、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将这些品质精神融入当前的学生个性品格培养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以童谣《剪窗花》为例,剪窗花是我国北方地区过春节时常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将红纸用剪刀进行剪切,形成一个个精美图案,贴在窗户的玻璃上,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年景。在民间,剪窗花需要眼手心脑并用,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试着让学生先动手剪一剪、做一做,体会剪窗花的不易,继而引导学生在剪窗花的过程中懂得坚持、专注对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塑造学生勇于坚持的品格特性。

再如,课文《腊八粥》讲述了春节期间腊八粥的熬煮过程,体现了小朋友在等粥时的煎熬,侧面反映出腊八粥的熬制过程烦琐。在文本探究中,学生们除了能读出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还被文中“妈妈”的勤劳能干、爱子顾家的精神所感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父母对自己的无私付出,使感恩敬老、爱家勤劳等优良品格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扎根发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3.以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农耕时代人们对世界、自然的认知与理解,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其中的习俗活动如祭灵拜神、祈求保佑等,具有明显的愚昧落后特征,与当今科学高速发展下人们对宇宙万物认知观产生了严重冲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内容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树立正确认知观,为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教师针对中秋佳节中“皓月当空”“月大如盘”等现象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通过对比中秋节期间太阳、月球、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科学解释“十五月亮大又圆”的现象及原因;再如,针对中秋节日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故事真伪,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月球结构、月表地貌等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带领学生重新审视中秋节中的各种神话传说,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观。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借助传统节日文化来培养学生探究世界,明辨是非,正确区分科学与传说之间区别,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和认知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的时代潮流中,教师探究与发掘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美德精神,进而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俊玲《统编教材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探析》,《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3年第3期。

[2] 朱敏《融入节日文化,让语文课堂更有底蕴》,《语文教学之友》2022年第10期。

[3] 陈秋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天津教育》2022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风俗传统节日中华民族
太平风俗美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红楼风俗谭》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