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3-02-18马永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8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马永斌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直观想象等能力的发展,打造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文章以“图形与几何”为例,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小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肩负的责任,教师需要运用前沿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小学数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他们要拥有主动权和发言权.但是,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只是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一味地给学生讲解数学理论,造成学生厌学,无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渗透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单一,很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常是运用“黑板+粉笔”的方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都缺乏灵活性和新鲜感,使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主动性自然也无法提升.另外,教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学习,学生的参与意识下降,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违背.

(二)没有做好学科融合教育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各个学科共同的目标,所以要做好学科之间的融合,避免割裂.但是,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科融合的作用,将数学知识孤立起来,让数学课堂的育人价值受到影响.无论是设计数学练习,还是布置数学作业,教师都没有将数学与语文、德育等学科联系起来,学生根本不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什么,难以形成整体观念.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和教研,树立宏观教育理念,真正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二、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的研究

(一)注重课前导学,培养自学观念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课后完成复习,同时需要在课前有一个充分的预习,让整个数学学习形成一个闭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注重课前导学,给学生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梳理數学知识点,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方式,从而轻松解决数学难题.

“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直接在课堂上引入新的知识,那么对于一些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他们难以快速跟上教师的节奏.为了能够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打开数学教学的新格局,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给学生发放导学案,让学生跟随导学案的步骤展开预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轻学生课上的学习负担.在导学案中还会配备一些实践探究问题,需要学生在预习之后完成,给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也促进了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由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各不相同,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有所差别.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他们发放不同难度的导学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收获到知识和快乐.教师也可以将微课视频与导学案进行配套下发,每一个微课视频当中都包含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进而动手操作、参与归纳,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参与的好习惯.另外,教师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预习当中,让家长带着学生共同在网络当中搜集与“图形与几何”相关的知识,如查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思考这些图形都有什么不同的特征,观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空间特点,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数学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方法,将抽象、烦琐的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投入课堂,使学生保持轻松、活跃的学习心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具有情趣的数学氛围,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比如,讲解“图形与几何”时,数学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中呈现出一幅和谐的图片:春天来了,一只小鸟在鸟巢里叽叽喳喳地叫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小鸟有了舒适的巢穴,才会生活得非常开心.今天,让我们动起手来,给小鸟制作一个个性的鸟巢好不好?”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大家在互相配合之下,很快就制作出了鸟巢.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思考:鸟巢是用哪些图形的卡纸制作成的?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此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再分别动手量一量和折一折,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感受图形特征.学生可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尽情地玩耍,体会图形的变换,培养合作能力,同时能够强化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其中激疑是重要的教学策略,只有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知识,才能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并适当设置疑点,将课堂教学提升一个高度,让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拓展思维空间.比如,教师可提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整理到表格中,并简要说明理由.通过师生问答活动,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特征,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实践力.

(三)开展合作学习,拓宽逻辑思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带动学生深入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励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拓宽逻辑思维,实现自身价值,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合理分组,要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教学,让学生在开放、活跃的环境中学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分组以后,教师要发布小组合作任务,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任务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包括探究任务、观察任务、实验任务、趣味任务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比如,讲解“图形与几何”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多种合作小游戏,如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小棒去摆一摆并探究: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用18根小棒围一个长方形的围栏,思考共有多少种设计方案.每个小组可选择一个任务进行实践,数学课堂出现了探索高潮,学生们在交流中发展,在发展中反思,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合作任务: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们纷纷动手去剪图形,并互相沟通,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锻炼深度思考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告诉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那么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做铺垫.

(四)优化作业设计,提高理解能力

数学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要转变思维,给学生布置更加多元和开放的作业,避免进行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好感.同时,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具有前瞻性,通过作业延伸数学知识,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乐学者”.

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可设计分层作业使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水平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比如,讲解“圖形与几何”时,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其中基础题主要针对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基础数学作业,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提升题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够从多个角度解决数学问题,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拔高题主要针对优等生,让他们对作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挖掘数学本质规律,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设计趣味作业,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绘画作业,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画出轴对称图形或者立体图形,观察这些图案,感受绘画图形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他们绘画数学知识导图,按照一个主线去完善自身的知识网络.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调查式的作业,让他们去调查自己家里的生活用品都是什么形状的,并且制作出统计图.这一作业不仅巩固了图形与几何知识,还将统计方面的知识融入其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日记式作业,让学生将生活中发现的几何问题、几何现象等事例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并且谈一谈自己对这些问题或现象的看法,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对数学学科的情感.

(五)善于运用网络,拓展知识宽度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创设动态化的数学课堂环境,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教育,让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对于几何图形来说,如果仅通过“黑板+板书”的方式来讲述,那么学生的几何思维难以得到发展.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方式授课,通过教师端将相关内容发放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学生端进行实践操作.在电子白板中学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几何图形的变化,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拖拽、弹幕、放大、暂停等功能,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钉钉软件建立班级学习群,将数学教学的课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数学解题技巧等内容发送到群里,方便学生和家长随时查看每天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产生明确的知识轮廓.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群聊的方式与教师取得联系,向教师进行求助,这一过程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此外,数学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便利,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系统中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搜索数学资源,还可以进行在线答疑、学习评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学系统还融合了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等,为一线教师日常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方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六)创新课堂评价,提升数学素养

优质的课堂评价能够激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创新课堂评价方式,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丰富的课堂评价方式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和薄弱点,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感.在评价后学生还要自主进行检验和反思,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构建起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鉴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实施赏识性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应积极表扬学生,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当学生陷入学习数学的困境时,教师不要批评他们,也不要忽视他们,而是耐心地为学生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使其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发展数学能力.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进行评价时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尽量科学合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绩等因素,查找每名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为了拓宽评价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阐述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同时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倾听,记录相关要点,等到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与他们进行心与心、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是势在必行的,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的.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23(7):45-47.

[2]邹俊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23(1):64-66.

[3]赵刘军.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2(21):180-181.

[4]付睿.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究[J].求知导刊,2021(49):34-36.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