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23-02-18马占秀
马占秀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如何有效实施创新教学,渗透数学思维和创新品质,成为教师思考的课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创新教学的研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搭建数学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获得较大的进步.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意义,论述了实施创新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以往较为死板的教學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发展需要,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其能力发展,因此亟待改进和创新.为此,创新教学被提上日程,其不仅有利于优化师生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固有观念,利用创新教学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并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在创新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的目光应放得更长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还应融入数学思维、数学实践、数学素养教学,从而使数学课堂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尽情汲取知识,找到学习数学的动力.同时,创新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必须走出传统思维的怪圈,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对数学知识要有自己的见解,开阔自身视野,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数学,获得学习成就感.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以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掌握着主动权,对学生发号施令,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其预设的方向进行学习,导致数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实施创新教学以后,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数学思维的关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对数学充满期待.同时,除了一些常规性的数学资源,数学教师还应挖掘更加新颖和独特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极大的提升,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学优生的感受,而忽视学困生的想法,要让每一个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突破自身认知局限,学会举一反三.随着创新教学的实施,教师应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实.另外,当遇到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水平不同的学生划分到一组,实现“先进带后进”,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欢声笑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迸发创新意识.
二、小学数学实施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灵感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坚持以创新破解难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数学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入情境之中,使学生一边感受数学课堂的奇妙有趣,一边产生创新的灵感,从而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有了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才会有动力,才会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大部分的新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根据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设计后续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促使他们在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激烈的认知困惑,从而用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融入新知识的探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伴着故事长大的,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用有趣的小故事进行课堂导入,把枯燥、单调的数学问题融入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当中,化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中思考得更加主动和深刻,产生更多新颖的想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鉴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具有启发性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知识,积累学习经验,从而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游戏化,寓教于乐,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生活无处不数学,但是学生缺少发现的眼睛.教师还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画面,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到生活与数学间的联系,从而改变自己以往的学习态度,学会结合生活探究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模拟再现现实生活,体会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发现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善用生活案例,唤起创新欲望
从实际经历来看,生活确实与数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价值,借助实际的生活案例使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有价值.教师可以把生活案例引入数学课堂,用形象化的生活素材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创造,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重复讲解、大量做题的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扎实,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这在无形之中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减少这一现象的产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等方式为学生呈现生活案例,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案例形成自己的认识,同时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内容提出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案例、思考案例,从而实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目标.在学生完成观看和充分思考后,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案例内容和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还要鼓励学生走到讲台上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在激烈的思辨中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新想法、新思路,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由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基础、生活经历等存在不同,在面对同一数学案例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对其中的数学问题产生不同的解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引入一些开放性的数学案例,如让学生探索购物的多种方法、设计各种装饰图案、合理安排公园用地等,从而把数学问题融入现实生活背景当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学会正确应用数学知识.
(三)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它是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实践活动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习需求设计实践活动,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启发性于一体,使实践活动的价值得以发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能只靠教师的口耳相传,更要靠其自主探究和自主领悟.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学具的作用,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操作学具,自主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发展自身思维、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另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敢于利用学具开展验证性的操作实践.学生先提出数学问题,即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提出自己的假设或猜想,再利用学具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或猜想的正确性,最后得出数学结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从中掌握数学探究的一般思想与方法,进而提高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走出去”,开展社会调查、实地测量、创意设计等社会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借助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这可以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还能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推荐优质的数学读物,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从而掌握更多教材中没有的数学知识,了解更多实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拓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开发线上学习,激活创新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式逐步推陈出新,线上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树立起信息化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线上学习,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为其提供创新机会,促使其思维得到发展.
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搭建班级学习平台,并在平台中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智能学习终端进入线上直播中,利用弹幕功能与教师开展实时交流与沟通.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网络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创造更多师生互动的机会.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引导学生在课前对新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的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产生更多想法.另外,教师可将微课应用到课后复习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观看微课,巩固不足之处.班级学习平台也可以成为展现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可以在其中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讨论,为学生创造更为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五)常用赏识评价,培养创新意识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工作开展的最终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手势都会成为其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常用、善用赏识评价,鼓励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产生学习动力.
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寻找每名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与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真诚,特别是对那些数学学习水平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赏识,改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看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要想掌握丰富多样的数学知识,主要依靠自己的内化与吸收.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独到见解、新颖的解题思路、富有个性的结论时,教师要给予赞赏,巩固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思路、错误探索方式和结论,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可以用平和、包容的心态引导学生,在肯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启发,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维护好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尊重每名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学生,使每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认可、激励.除此之外,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还要组织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与被评价中发现彼此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设置优点卡,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赏识,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或在课堂上好的表现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回顾,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豪感与优越感,让学生变得更自信,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创新地学习.
结 语
总之,实施创新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其能够解决数学课堂乏味、单一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创设开放、轻松的数学课堂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秋敏.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6):85.
[2]荊延花.浅谈新课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亚太教育,2015(10):31.
[3]祝艳华.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评价[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