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沿海经济带产城融合发展研究及优化策略

2023-02-17杨亦文欧向军秦乃馨朱虎啸

生产力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城区县测度

杨亦文,欧向军,秦乃馨,朱虎啸

(江苏师范大学 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引言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设立了多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举措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围绕人的需求完善城市功能,在此基础上推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西欧和北美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方面早于我国近两百年,但国外的学者们并没有提出“产城融合(City-Industry Integration)”这一专有名词,只是对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我们仍旧可以从国外研究中找到产城融合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有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理论[1]、“田园城市”理论[2]、自组织理论[3]、可持续发展理论[4]、工业区位论[5]、增长极理论等[6]。国内对产城融合发展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时期,相关的理论体系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国内学者对于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李文彬和陈浩(2012)[7]认为产城融合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之间能够进行协调、有序地发展,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产业;刘畅等(2012)[8]探讨以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空间融合三个方面为核心的产城融合内涵,并且针对产城融合这一理念提出了“功能之间能够复合、布局融合和配套完善”的发展模式;刘瑾等(2012)[9]认为可以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十二个字来对产城融合型高新区的内涵进行定义;钟睿(2018)[10]从发展动力、产业、功能、空间4 个方面对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进行了阐述,并以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实证案例,得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质是我国开发区转型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之一。综合上述观点,可将产城融合的内涵概括为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城市相适应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持续良好发展来促进一座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同时,城市自身多方面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城市内部产业更好的发展,产业更好的发展又会继续促进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最终达到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国内对于产城融合发展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时期,因此相关的理论体系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都较为发达,其产城融合水平和发展路径都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和城市提供参考。因此本文以江苏省沿海经济带的16个区县为例,通过分析其2020 年的产城融合度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出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区县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优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更好的产城融合。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产城融合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11-16],在SPSS 26.0 软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7]和熵值法[18]对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的产城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模型[19]进行测度,对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遵循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从产业发展程度、城镇发展水平两个层面进行指标体系的建构。其中,系统层中产业发展程度测度城市产业效益、产业结构、产业创新和产业规模的情况;城镇发展水平测度城市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城镇建设以及环境状况方面的情况;指标层主要选取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可量化指标,最终构建了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区县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区县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江苏省沿海经济带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地级市,总面积为35 096km2,常住人口超过2 000 万人,约占江苏省总人口的25.56%;2020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 724 元。

本文数据来源于《2020 年江苏城市(县城)年报》《2021 年江苏省统计年鉴》《2021 年南通市年鉴》《2021 年盐城市年鉴》《2021 年连云港市统计年鉴》,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江苏省沿海经济带的16 个区县2020 年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且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产城融合水平测度结果加以对比和验证。

三、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区县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

1.无量纲化处理。首先,由于各项数据计量单位、数量级不同,本文采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越大越优),极差法公式是:

负向指标(越小越优),极差法公式是:

其中,xij为原始数据,rij为标准化数据,max(xj)和min(xj)分别表示第j项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

2.KMO 和Bartlett 检验。在对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前,需要通过KMO 和Bartlett 检验对变量进行查验,两个系统层子指标检验的KMO 值分别为0.754、0.566(均大于0.5),表明样本充足,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结果的sig值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所选择的变量之间相关性比较强,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3.提取公因子。用因子法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评价指标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由表2 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发展程度的前两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707%,说明用这2 个主因子就能充分地代表所选取的11 个指标;城镇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896%,说明用这4 个主因子就能充分地代表所选取的15 个指标。

表2 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根据公式(3)分别计算产业发展程度、城镇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

最后根据熵值法计算得出的子系统权重,计算出16 个地区的产城融合度:

其中,Bij表示i个地区第j个主成分的得分,Aj表示第j个主成分矩阵得到的值,λj表示相关系数矩阵的第j个初始特征值,Aj与比值得出的是第j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Xik表示标准化处理后i个地区第k个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Qj表示提取出的第j个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

4.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结果。通过表3 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区县2020 年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结果,通过ArcGIS 10.6 对测度结果进行可视化,并采用自然断点法将测度结果分为四类。

表3 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2020 年产城融合水平测度结果(主成分分析法)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

本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19]对江苏省沿海三市的产城融合度进行测度,并对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测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式(1)式(2),对原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根据熵值法计算得出的各项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的综合得分:

式(5)中,U表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情况,n表示的是指标个数,Xij表示的是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Qj表示的是通过熵值法计算得出的第j项指标的权重。据此可以得出耦合协调度模型:

公式中的C代表耦合度,体现的是各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和水平;U1表示产业发展程度的得分情况,U2表示城镇发展水平的得分情况;T表示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协同效应的综合协调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代表着各系统的重要性,且α+β=1,本文认为对于产城融合而言,产业发展程度、城镇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重要性是相当的,因此α、β均取值0.5;D表示耦合协调度,表示的是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取值范围在0~1 之间,D值越接近1,表明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可以得出基于耦合协调度的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2020 年产城融合水平(见表4)。

表4 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2020 年产城融合水平测度结果(耦合协调度模型)

(三)结果分析

1.产业发展程度子系统得分情况分析。图1 是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产业发展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分情况的对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两种方法对产业发展子系统的测度结果总体趋势相一致,只有连云港市区的得分差异较为明显,在主成分分析法中其得分排名第4,在耦合协调度模型中排名第9,可以发现两种方法在测度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在总体趋势上较为一致。

图1 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产业发展程度得分对比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结果可知,南通市区和海安市的产业发展程度最高,其得分分别为2.034和0.948;东海县、滨海县和灌云县的产业发展程度较低,其得分分别为0.231、0.191 和0.091。结合表3中产业发展程度的得分、排名以及图2 的可视化结果,可以分析得出盐城市区以南的区县产业发展总体优于北部区县的产业发展程度。同时可以发现,部分沿海城市并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发展产业,尤其是北部一些沿海区县,在产业发展程度方面的得分远低于同样位于北部地区的内陆区县。

图2 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产业发展程度得分

2.城镇发展水平子系统得分情况分析。图3 是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城镇发展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分情况的对比,可以发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城镇发展水平得分总体趋势较为一致,证明了主成分分析法的测度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3 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城镇发展程度得分对比

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分可知,南通市区、连云港市区和盐城市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最高,分别为1.763、1.288 和1.220;东海县、灌南县和响水县的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其得分分别为0.453、0.402 和0.385。通过分析图4 可以发现,江苏省沿海经济带的城镇发展水平在纵向上呈现出“高-低-高-低-高”的带状分布,南部以南通市区为核心的区县城镇发展得分较高,中部以盐城市区为核心的区县城镇发展得分较高,北部以连云港市区为核心的区县城镇发展得分较高,且南通市区周边得分较高的县域要多于连云港市区及盐城市区周边的县域。

图4 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城镇发展水平子系统得分

3.产城融合综合得分情况分析。通过对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的产城融合度得分进行可视化分析(见图5),可以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在灌南县体现得较为明显,但各区县的得分趋势十分相近,表明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的结果有着较高的可靠性。

图5 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产城融合度得分对比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的产城融合度得分可以发现,江苏省沿海经济带16 个区县产城融合平均综合得分为0.708,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总体良好,排名前3 分别为南通市区、海门市、盐城市区。南通市区的产城融合度最高,灌云县的产城融合度最低。根据测度结果,在ArcGIS 10.6 中采用自然断点法将沿海经济带16 个区县的产城融合水平划分为4 个等级。南通市区属于优质融合型,连云港市区、盐城市区、海安市、如皋市、如东县属于良好融合型,启东市、建湖县、东台市、射阳县属于中度融合型,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属于低度融合型。根据可视化结果(见图6)可以发现,江苏省沿海经济带16 个区县之间的产城融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南北区县之间的产城融合水平差异显著,南部的区县产城融合程度普遍高于北部,低度融合型区县都位于盐城市区北部。北部的响水县、灌云县、滨海县作为沿海城市,其产城融合水平依然低于同属北部的阜宁县和建湖县等非沿海区县。

图6 2020 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产城融合度得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产城融合是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城市相适应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持续良好发展促进一座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产业与城市的融合,需要以人为核心,为人的需要提供服务。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各区县在“产”“城”方面的发展程度上都具有差异,且最优与最劣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总体而言,各区县的产城融合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但连云港市区、盐城市区和南通市区的产城融合度是市域范围内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区作为各个地级市的经济、政治中心所在,是全市范围内开发程度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备、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市区产城融合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南北地区的产城融合水平差异较大,因此要通过发挥各个市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地区发展,尤其是南通市区作为苏沪间的重要节点,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产城融合水平的协调发展。

(二)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在产城融合发展中,“产”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产业的发展对于产城融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因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为了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发展,城市通过发展获得了各方面的提升,从而反馈于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推动城市产城融合发展。因此切实增强城市的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形成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时代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要求。

2.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还应通过招商引资等手段继续发展与城市相契合的产业。招商引资和吸引外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的相关工作制度,这样才能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与分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促进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进行招商引资。同时,要加强经济带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是吸引外来企业和外来资本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还要为外来企业或者资本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可以分为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多个方面。从税收方面而言,对于外来企业可以减少或者免除其最初几年的税收;在土地政策方面,对于外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以在土地价格上给出一定的优惠,从而降低企业落户的成本,更好地吸引外来企业来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落户。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住体验。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推动力,所以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要继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比如建造公园以及城市绿化带,进一步提高城区内建设用地的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加大对于企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监管力度,对超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企业进行罚款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令其停工整顿,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更多人前来居住和落户,通过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人口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带动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4.重视科学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加大对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可以使学龄人口有机会去更好的高校就读,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如果最终能够学成归来,那么对于江苏省沿海经济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增加对科学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科学研究也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实验场地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才能完备,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的科技水平;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有能力的专家、学者以及科研团队常驻江苏省沿海经济带的主要城市,帮助其发展科学技术,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提高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5.激发城市潜力,多核驱动发展。核心城市的引领对带动江苏省沿海经济带的产城融合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沿海三市中的核心主要是各市的市区,应以市区为点,以连云港市区-盐城市区-南通市区的交通线路为轴,点与点之间通过轴线进行交流,并且带动轴线附近的城市发展,保持和扩大优势资源及产业,发挥核心点的经济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如南通市区与上海毗邻,是沟通江苏省和上海市的重要桥梁,需要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推动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金融、商贸、物流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总之,要明确核心城市的定位,加强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在优势产业上的分工合作,“多核”驱动发展,拉近区域内南北区县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产城区县测度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丘海雄 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擎动下一个产业风口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