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分析及帮扶策略研究
2023-02-13席海建
景 磊 席海建 钱 丹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指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后,但没有及时就业。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普及式教育,毕业生的规模随之逐年攀升。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 万人,首次突破1000 万人,同比增长167 万人,规模和增量上创历史新高;2023 届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 万人,同比增长82 万人,规模上再次刷新历史水平,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企业生存成本增加等客观因素,导致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愈发激烈。因此,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量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难以顺利融入社会。这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和家庭的利益,也会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因此,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帮扶策略,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1.缺乏清晰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一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当初刚进入大学时,缺乏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清晰的职业定位。在专业学习上存在应付和侥幸心理,以不挂科为最终目标,导致专业知识不扎实、动手实践能力欠缺。同时,他们也未能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因此对自身和职业认识不足,对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最终在面临就业时不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2.缺乏科学的就业观、价值观。一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对就业有过高期待,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该获得高薪、稳定、体面的工作。因此,在面对就业选择时,他们常常过分地追求大城市、名企业,但实际上,这些提供的招聘岗位有限,竞争压力大。此外,企业招聘应届生更多是要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并通过自身努力逐步获得晋升,这与他们的就业观相悖。因此,一些毕业生选择了公务员、事业编制等“铁饭碗”来追求稳定的工作,宁可不就业也要坚持备考[2]。一些选择考研的同学,有的是热爱科研,目标是成为科研工作者,通过所学来改变生活、造福社会;有的是为了提升学历,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还有一些则是为了暂时躲避就业,从众选择考研。因此,有些考研失败的同学也会执着地选择“二战”,甚至“三战”,直到考上目标院校,这部分毕业生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反映了整体的就业观和价值观的不合理,这种观念使得这部分毕业生在离校时依然没有实现就业。
3.缺乏明确的就业动力。目前“00 后”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他们通常拥有优越的家庭条件,经济上不需要他们迫切地进入工作岗位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他们生活的环境比较宽松、自在,拥有独立的思想,不愿也不会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缺乏强烈的就业动力和愿望,也倾向于慢就业或不就业。
(二)家庭原因
1.安排子女的职业道路。部分毕业生家长以自身的工作经历、生活阅历、社会就业热点等为参考,在子女的专业选择、就业目标的制定和职业方向的规划方面替子女作出决定。然而,这些决定往往与子女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目标等不相符,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和失败,逐渐丧失自信,抵触新的尝试,最终可能演变成慢就业或者不就业的状态。
2.盲目尊重子女的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家庭条件普遍优越,物质基础丰厚,所以子女不就业不会对家庭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当子女选择考研“二战”、考公考编、慢就业或不就业时,家长会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导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
3.亲戚邻里相互攀比。受文化传统和社会认知的影响,部分家长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坚定地认为子女大学毕业就应该进入体制内,工作稳定、待遇优越、受人尊敬。因此,他们会坚持要求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支持子女在备考期间不就业。
(三)高校原因
1.缺乏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各行业更迭迅速,然而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制定上,未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导致毕业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培养,进入社会后可能无法胜任用人单位所需的工作技能要求,从而面临着无法找到相匹配工作的困境。
2.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部分高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未进行系统的规划,或者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等方面的专业指导不充分,导致学生普遍出现大一、大二、大三阶段对于职业认知不到位、不重视、不关心,到大四求职时,又因缺乏合理的职业目标、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3]。
3.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工作主要由就业辅导员和班主任承担。然而,不少就业辅导员和班主任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社会职场经验,因此在就业指导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部分就业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指导专业不相关,对于专业发展领域和行业背景了解不够深入,在就业指导的专业性方面存在欠缺。
(四)社会原因
缺乏协同,各自为战。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高度重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作为优势主体,高校应当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部分地区,政府与高校的协同合作程度不高,导致摸排登记信息不准确、就业指导不到位、帮扶措施不奏效等现实问题。
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帮扶策略研究
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群体日益庞大,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如果不能够及时帮助他们落实就业,会影响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认同;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招生和就业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精准帮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策略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加强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式。工作对象不仅仅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还应兼顾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要注重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分析和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鼓励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价值观[2]。
对于职业期望值过高的未就业毕业生,通过职业生涯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引导,分析自身优劣势及与职业匹配度,助力学生找准合适目标;对于职业技能不足的未就业毕业生,要根据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如求职简历设计指导、面试技巧演练等,提升求职实战技能;对于懒就业、慢就业和不就业的毕业生,发挥家庭、高校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加强思想引导,改变就业观念。
(二)加强信息摸排,建立个性化电子档案
高校毕业生毕业离校后,追逐梦想各奔前程,部分学生会更换联系方式,手机、QQ、微信等在校期间的通讯工具无法发挥即时作用,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或因未能顺利就业而不愿与老师交流,或因“慢就业”和“不就业”而对就业帮扶缺乏积极性,导致与学校和老师之间的情感纽带逐渐弱化,就业信息不能及时传达,给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4]。
精准的信息摸排是实现精准就业帮扶的前提,而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积极作用,可使精准帮扶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要在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前建立电子档案,掌握离校未就业原因及有效联系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就业信息推送、就业问题指导,同时加强与其家人、朋友、导师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及时跟踪和反馈毕业生动态,不断完善电子档案。针对离校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后续的就业指导过程中优化就业指导方式,更加高效地开展精准帮扶。
(三)优化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就业指导团队
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线指导团队,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程度,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将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团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将就业指导团队的理论水平提升和专业技能提高作为职业发展计划。加强理论学习培训,组织就业指导团队分批次、全覆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训促学,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职业指导水平;加强业务交流,通过定期的辅导员沙龙,分享与交流就业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群策群力,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在交流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制定奖励机制和畅通晋升渠道,通过物质奖励和职业肯定,增强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加强职业稳定性,有助于就业指导工作长期、稳定、有序地进行。
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能够给予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专业的就业指导,同时发挥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模块工作优势,注重对困难群体的重点帮扶,包括身体上存在缺陷的、家庭经济困难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建立“nVS1”帮扶机制,由就业辅导员、班主任、资助辅导员、心理辅导员作为指导团队,根据每人存在的不同问题,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让他们既能感受到服务的温情,也能享受专业的指导。
(四)促进协同治理,发挥政校和校企合作合力[5]
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要始终保持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匹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主动走出去、迎上去。
高校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寻求帮助的首选,应要发挥母校的天然优势。具体来说,第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引导未就业学生能够及时到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登记,及时获取就业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第二,鼓励未就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国家每年都会提供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志愿服务计划和就业见习机会,鼓励和引导未就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到基层就业,为建设国家和服务人民而奋斗;第三,加强校企合作,高校要重视产教融合教育,建立专业的企业库,加强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6]。
三、结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离校未就业群体的日益增大,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离校未就业不仅影响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家庭的经济状况、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重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体,认真分析离校未就业原因,制定精准帮扶的策略,对他们给予情感关怀、专业的就业指导、及时的就业信息,引导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