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内分泌疾病跟诊心得*
2023-02-13李瑜璠周鑫鑫汪四海方朝晖
李瑜璠,周鑫鑫,汪四海,方朝晖,,3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12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3 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 230038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的基础方,临床可用于治疗诸多疾患。方朝晖教授、主任医师为第一届安徽省名中医、江淮名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分泌学科带头人,擅于治疗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多种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笔者在方朝晖教授门诊处跟师学习,观察其运用小柴胡汤治疗诸多内分泌疾病,收效良好,现将跟诊心得总结如下。
小柴胡汤概述
1 小柴胡汤功效主治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具有着调和营卫,调理脾胃,疏理肝气[1]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胆气郁,三焦失枢,正气受损之少阳病,汪昂称其“少阳百病此为宗”。少阳处半表半里之间,为表里之枢,因而临床表现纷繁复杂。除“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病本证外,又可兼见小便难、头汗出、手足冷、腹中急痛、瘥后复发热等或有表现。故《伤寒论》中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说法,基于这一思想,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大大拓宽了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同时,这一思想也是中医学“治未病”原则的体现。
其中柴胡解气机之郁,散少阳之邪;黄芩清内郁之火,二者合用外透内泄以和解少阳;半夏、生姜合用既辛散寒邪,又化饮止呕;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扶正祛邪。诸药合用,共凑寒热并行,攻补兼施,通达上下内外之效。
2 小柴胡汤的现代研究
任小宁[2]、张晔[3]、汤鑫淼[4]、冯振兴[5]、张志雄[6]等人认为,小柴胡汤具有良好的保肝、调节免疫、抗炎、抗肿瘤、调节内分泌、降血糖的作用,临床课用于感染引起的发热或炎症、慢性肝炎、2型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陈伟杰[7]研究发现,氟中毒可导致肝脏损伤,其机制和氧化应激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可以有效的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脏组织内的MDA、T-SOD水平。朱丽[8]等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小柴胡汤核心靶标集中于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节、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节、衰老等相关生物过程。这些核心靶标可通过调节胰岛β细胞的凋亡,进而改善患者的2型糖尿病。
跟诊心得
方朝晖教授在临床治疗内分泌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大多内分泌疾患的都是由于气、血、津液不通[9-12]而产生,故临床多以“通”字立法。《黄帝内经》中有“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因此方教授认为气、血、津液不通,关键在气。全身气机顺畅,则血、津液自然畅通。若气机不畅,轻者仅有情志抑郁不舒,重者可引起湿、痰、瘀等诸多病变。这些病理产物进一步成为继发病因,停于颈前、肺部、胸前则为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停于子宫、卵巢,则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郁久化热,火热上攻,见颜面部痤疮;阻滞气血,不荣于面则见黄褐斑,不荣于发,则见脱发;痰湿困遏肝胆,则见脂肪肝等病变。《伤寒论》中提到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故方朝晖教授认为,小柴胡汤不仅用于少阳感邪,也可用于诸多内伤杂病,是一张具有调理肝气而舒达全身气机,进而畅通全身气、血、津液的方剂。临证时,只要切合病机,均使用以小柴胡汤为底方或使用其中核心配伍,进行加减化裁。
1 甲状腺结节
陈某,女,42岁,2022年5月4日因“发现甲状腺结节半月余”前来就诊。患者于四月份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3级。外院就诊建议中医治疗。患者自诉颈前、咽喉部无明显不适;平素心烦急躁,多思多虑,时有头目眩晕,夜寐欠佳,难以入睡,晨起口苦明显,纳可,二便调;月经周期正常,月经来潮前自觉乳房胀痛,月经量可,色暗,夹有少量血块,不伴痛经。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甲状腺结节;中医诊断:瘿类病,中医辨证:气滞痰凝证。法拟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方选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15g,黄芩15g,法半夏9g,陈皮15g,夏枯草20g,牡蛎30g,龙骨30g,浙贝母20g,党参15g,茯苓15g,茯神15g,合欢皮15g,郁金10g,香附15g,炙甘草8g;共21剂,水煎内服,1剂/d,分两次口服。嘱患者调畅情志。
5月25日二诊。患者自诉服药后口苦较前好转,月经即将来潮。查体舌淡,苔薄白,脉弦。前方加红花15g,当归12g;共14剂。嘱患者月经量多时停药。
6月8日三诊。患者自诉本次月经乳房胀痛、血块较前明显好转,夜寐仍欠佳。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细。前方去当归、红花、郁金、龙骨,加蜜远志15g,龙齿30g;共30剂。
7月6日四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前方去龙骨;共30剂。嘱患者下次复查前,进行超声检查。
8月3日五诊。复查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2级,后守方继续调养。
按:患者平素心烦急躁,多思多虑,经前乳房胀痛均提示其素有肝气郁结之象,痰气结于经前则发为甲状腺结节。晨起口苦为肝气郁而化热,月经夹有血块为气滞血瘀,由于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因此疏展肝气,则痰气消散,结节及其余诸症自除。方中柴胡、合欢皮、郁金、香附共用疏解肝郁;黄芩清泄郁热;陈皮、半夏行气化痰除湿;牡蛎、浙贝母软坚散结;茯苓、茯神既养心安神,又健脾化湿;龙骨重镇安神;夏枯草软坚散结,引诸药入颈前;炙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患者月经即将来潮,故加用红花、当归活血化瘀,助月经之势。三诊患者月经结束,故去红花,当归;用重镇安眠作用更好的龙齿替换龙骨;加远志养心安神;党参补气健脾。四诊因患者夜寐欠佳较前好转,故去龙齿。
2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徐某,男,57岁,2022年2月23日因“糖尿病”前来就诊。患者自诉7年前因脑梗住院时发现2型糖尿病、中度脂肪肝、高血压病1级(高危),收缩压最高达157mmHg。期间一直口服“达格列净 5mg qd(早)”控制血糖;“依那普利 10mg qd(早)”控制血压,血压维持收缩压120~135、舒张压75~85。近期因血糖波动幅度较大,特来我院调整降糖方案,并要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现自觉口干口苦明显,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明显,寐可,二便调,自测血糖FPG:6~8mmol/l,2hPG:12~17mmol/l。患者身高165cm,体重85kg,BMI:31.22kg/m2。查体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①2型糖尿病②高血压病1级(高危)③高脂血症④脂肪肝;中医诊断:消渴病;中医辨证:阴虚湿阻证。法拟理气祛湿,清热养阴。方选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15g,黄芩15g,法半夏9g,炒白术15g,山药20g,党参15g,茯苓15g,猪苓15g,茵陈15g,五味子15g,炒薏苡仁30g,山萸肉20g,百合20g,玉竹15g,石斛15g,炙甘草8g;共21剂,水煎内服,1剂/d,分两次口服。西药给予“二甲双胍 0.5g 2次/d”,“阿卡波糖 50mg 3次/d”,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清淡饮食,适度运动,复查超声、肝功能。
3月16日二诊。患者肝胆胰脾超声提示中度脂肪肝,AST:157U/L,ALT:47U/L,GGT:67U/L。血糖控制较前好转,FPG:6~6.5mmol/l,2hPG:10~11mmol/l,纳谷不馨,腹胀仍明显,服药后大便秘结,二至三日一行;体重80.2kg,BMI:29.46kg/m2。查体见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原方去五味子、白术,加炒麦芽20g,炒谷芽20g,香附15g,枳实20g,火麻仁10g;共21剂。西医治疗同前。
4月6日三诊。患者大便1次/d,仍干结,食欲较前好转。FPG:6~6.5mmol/l,2hPG:10~11mmoL/L,体重76.9kg,BMI:28.25kg/m2查体见舌质淡,苔微白腻,脉弦。原方去茵陈,加芒硝5g冲服;共7剂。西医治疗同前。
4月13日四诊。患者无明显不适。查体舌质淡,薄白,脉弦。原方去芒硝,继续调养。
按:小柴胡汤原本为治疗肝气郁结而致血、津液等物质停聚的方剂。本例中,患者原有消渴病,致使体内阴虚火旺,见口干口苦;虚火炼津成湿,炼液为痰,阻滞人体气机,见食欲减退,腹胀明显。综合分析本案,阴虚燥热为本,痰湿气郁为标。方朝晖教授创造性地反其道而行之,以标证作为切入点,理气祛湿治其主证;又结合“慢病当以缓图其效”清热养阴兼顾其本。故以小柴胡汤为底方加减。其中,柴胡理气解郁;黄芩、茯苓清热祛湿;半夏燥湿化痰;患者患有脂肪肝,中医辨证为本虚标实,遵张仲景“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意,五味子酸入肝,薏苡仁炒焦味苦,炒白术、山药甘以调之,又用猪苓、茵陈泻其标实;又因患者有糖尿病,辨病为消渴,故用百合、玉竹、山萸肉、石斛养肺、胃、肾三脏之阴,清三焦虚火;再加炙甘草调和诸药寒热攻补之性。二诊,患者由于大便秘结,故去酸收之五味子,加润肠通便之火麻仁;腹胀明显,去雍补之炒白术,加具有理气消痞作用的木香、枳实。三诊,患者虽下,但仍干结,加入味咸软坚的芒硝取其“增水行舟”之意。
3 黄褐斑
王某,女,48岁,2022年3月16日因“面部黄褐斑10年”来门诊就诊。患者自诉十年前面部渐有黄褐斑,两颧明显,经多年治疗均未见良好成效;平素患者心烦易怒,情志抑郁,时有烘热、汗出;近一年来患者月经周期紊乱,末次月经:3月9日,至今一直淋漓未尽,色暗,夹有血块。纳寐可,二便调。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半月前体检子宫内膜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12mm,余无明显异常或不适。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面尘病;中医辨证:肝郁气滞证。法拟:疏肝消斑,调补气血。方选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15g,黄芩15g,香附15g,玫瑰花20g,凌霄花20g,鸡血藤10g,茜草炭12g,蒲黄炭12g,川牛膝12g,川芎12g,炙黄芪30g,党参15g,茯苓15g,法半夏9g,郁金10g,浮小麦30g,炙甘草8g;共7剂,加大枣3枚水煎内服,1剂/d,分两次口服。嘱患者调畅情志。
3月23日二诊。患者月经已尽,余无明显不适。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萎黄。原方去茜草炭、蒲黄炭、炙黄芪;加生黄芪30g,当归10g,炒白芍15g,大血藤10g;共21剂,加大枣3枚水煎内服,1剂/d,分两次口服。
4月13日三诊。患者诉月经已至,血块较前明显好转,无明显不适。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面色淡黄。原方去大血藤,加当归至12g;共21剂,加大枣3枚水煎内服,1剂/d,分两次口服。
5月4日四诊。患者诉月经正常、情绪较前好转。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面色红润,黄褐斑较前明显色淡。后守方继续调养。
按:方朝晖教授认为,黄褐斑是一种以肝、脾、肾三脏失调而至气血不足或气血瘀滞所致。肝主调畅气机,进而调畅情志,若肝气被郁,轻则情志抑郁,重则郁而化热,进而心烦易怒;肝主藏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郁滞,血行不畅,则见月经淋漓,夹有血块;患者48岁女性,“人到四十阴自虚”因而见烘热、汗出。方教授依据刘河间“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思想,从肝、脾论治,故拟定疏肝消斑,调补气血之治法。其中柴胡、香附、玫瑰花、凌霄花疏肝解郁,疏理肝用;鸡血藤、川牛膝、川芎活血以消斑,且患者月经淋漓,鸡血藤补血、川牛膝补肝肾,配伍同用,引血下行而不伤正;茜草炭、蒲黄炭化瘀止血,针对患者月经淋漓以治标;黄芩、郁金清热解郁;炙黄芪、党参、茯苓补气健脾,其中,黄芪炙用,又可补气以摄血;法半夏行气除湿,为防患者气郁致痰阻,取“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内涵;浮小麦收涩止汗,配伍炙甘草、大枣为甘麦大枣汤之意,补气养心以安神。二诊患者月经已尽,故去止血之茜草炭、蒲黄炭、炙黄芪;加生黄芪补益中气,当归、炒白芍、大血藤补血活血,养“肝用”以退斑。三诊患者月经即将来潮,去活血力强之大血藤,加当归至12g,和血不伤正。
结 语
方朝晖教授认为,内分泌疾患是一种以气血失调为本的疾病;小柴胡汤又是一张调和寒热阴阳的方剂。因而,对于大多数内分泌疾患,辨证准确,均可使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化裁。方教授临证过程中有时并不仅拘泥于小柴胡汤原方,而是通过“抓病机、辨主证”从中选取合适的配伍。此外,方朝晖教授还通过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学作用,将其拓展到更多的临床疾患中,大大丰富了小柴胡汤的临床使用范围。方朝晖教授这种辨证辨病相结合,选药组方的思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