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及实现路径

2023-02-09郑银平刘淑兰

关键词:农耕内涵价值

郑银平,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以农民为主体而设立的节日,是集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既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2018 年12 月20 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被选为2018 年年度十大新词语;2021 年4 月29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从立法层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关注与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根基,对于激发文化自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价值可以分为“文化”与“价值”两个关键词。“文化”一般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本文的文化价值是指客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人这一主体产生的效益。目前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丰收节举办的相关报道,深入进行学理研究的成果较为少见。挖掘“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探寻其实现路径,不仅能够从学理层面丰富研究成果,也能在实践上弘扬文化价值,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的文化诉求

“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深刻的节日文化内涵。既是对传统“社日”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有效回应,同时还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强调以农民主体,主张全民共同参与,提高“三农”关注意识,共庆丰收的新时代节日。

(一)历史渊源:“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传统“社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农事节日,批判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社日”文化中感恩思报的人文精神,继承并发展了村民的价值认同和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了农民群体所具有的自然、和谐、团结、奋斗的精神意蕴。

1.“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社日”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展

“社日”是中国古代社会祈求和庆祝丰收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继承并发展了“社日”感恩思报的人文内涵。社,所以神地之道。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2]。这里的“美报”可以理解为对神灵、自然的报答之意。在充满神灵信仰的传统社会,先民们认为一年的丰收主要来自神灵的庇佑,因此要在丰收的时候通过祭祀等活动表达对神灵、土地的感激。虽然“社日”祭祀带有自然崇拜色彩,但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传达了对土地、自然的感激之情,并在此基础上演化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扬弃先民们感恩思报,重视土地的思想观念,将其拓展至更广大的人群中,融入人们的生活常态,巩固个体善于感恩、重视土地的思想观念。

2.“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村民价值认同的继承与发展

先民们由于在同一地域朝夕共处,不仅具有共同的利益,也因为农业的不稳定性,需要在生产和生活上互帮互助,因此形成了村社共同体。村社共同体为村民的凝聚力和价值认同提供了物质载体。村民们在社日这天通过集体性活动沟通了情感,以村社为中心的内在凝聚力也在春秋社日中得到激发和强化。“中国农民丰收节”继承并发展了村民对村社的价值认同,饱含了对广大农民的关注与关怀,激发了农民的自信、自觉,为增进区域交流和民族团结提供了媒介。

3.“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传统生态文明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由于对自然的敬仰,先民们普遍相信,树木是化育万物的结果,其生机蓬勃也表现了土地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繁殖能力。因此,他们选择在“神树”下举行祭祀典礼。先民们通过强调“神树”的神性,强化了砍伐“神树”的禁忌,保护了树木,在一定程度保护了生态环境。他们通过选植良好的树种来培育“神树”,是对植树造林的倡导,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中国农民丰收节”批判性地继承了朴素生态文明观,在节日中展示了生态系统观念,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窗口。如通过举办生态农业博览会、展示稻鱼共生系统来弘扬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文化现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强调要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3]。“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体是农民,内容是展现丰收与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对于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以节庆方式提升农民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的需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以节庆方式展现农民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一是提升农民荣誉感。“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对中国亿万农民伟大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的充分肯定,从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到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农民群体为改革开放、协商民主等方面贡献了伟大经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利于凸显农民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农民的荣誉感。二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民的幸福感。“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能够营造全党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有利于以节为媒,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三是提升农民获得感。“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也是政策信号和改革旗号,其设立给亿万农民拓宽了创收增收的平台,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在物质上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在精神上使农民“富”起来,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

2.以民俗活动推动农耕文化传承的需要

农耕文明孕育中华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财富。在城镇化、市场化的冲击下,一些优秀农耕文化逐渐式微,传统村落减少,农耕器具衰微、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困扰农耕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4]。“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利于为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提供载体。将优秀农耕文化,如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与文化遗产等内容融入节庆活动中,通过文旅、农旅、农文旅等方式拓展农耕文化品牌,从而促进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

“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粮食安全意识和乡土文化内涵,对于当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把握其文化价值,对于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文化根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弘扬生态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传统的农耕社会是一个天然共同体。人、自然、社会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人在与自然、社会相处的过程中衍生了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并用于指导个体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的实践。传统农耕社会的发展既是生命的逻辑,也具有生态的逻辑[5]。“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对于当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农民丰收节”弘扬了“道法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准则

“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道法自然,和合共生”的自然法则。古代因为科学技术水平较低,人们把自然界当成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6]。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深知土地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首要条件[7]。于是人们探索同自然和合共生之道。在这一法则的指导下,先民们总结了“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种植规律;学会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耕作技巧,探索出二十四节气的节气规律。如今,随着工业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部分群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违背自然规律,肆意破坏环境,阻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重要纽带,有利于引导人们回归自然,继续探索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

2.“中国农民丰收节”倡导了“天人合一、循环利用”的实践理念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指明了天与人存在着密切关系,强调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辩证统一。“循环利用”是指在传统农业中,先民们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而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的循环生产。在现代化的市场机制中,人们过度追求集约化、规模化和农场化的经营机制,往往会导致自然界自身调节力量处于失序状态。“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利于唤起个体的优秀农耕文化记忆,继承和发展“天人合一、循环利用”的实践理念,重视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为创建绿色、安全、环保、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体系提供思想指导。

(二)“中国农民丰收节”为继承粮食文化观提供了重要载体

洪范八政,食为首政。农业不仅为人民提供了物质和生活资料,也为国家安全与稳定提供了物质保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前提与基础。“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丰富的粮食文化观,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展了“农为政本,食乃民天”的粮食政治文化观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8]。在古代社会中,粮食不仅是百姓的生存之需,也是国家经济和政治体系运行的税收来源。因此统治者出台了一系列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粮食保障制度来保障农民的生产,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也一直被历代君主所推崇,进而演变成了粮食政治文化观。农为政本,食乃民天[9],更是把粮食安全放在了政治体系运行首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利于批判性地继承民本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10],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了“农为政本,食乃民天”的粮食政治文化观。

2.“中国农民丰收节”发扬了“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粮食安全文化观

“为耕者谋利”即要增加农民的财富和效益;“为食者造福”即要保障消费者的粮食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1]、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1],在顶层设计方面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如今,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的双重挑战,且逆全球化抬头,粮食的价格波动幅度大,粮食安全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过农产品产销对接、特色农产品展销和乡村美食展示等活动将粮食生产者与粮食消费者相联系,不仅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机遇,达成“为耕者谋利”的目标,同时也保障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粮食用量和粮食质量安全,彰显了“为食者造福”的价值意蕴。

(三)“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发展乡土文化提供重要阵地

“中国农民丰收节”根植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蕴含丰富的民俗与乡风,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国的乡土文化,对于乡村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中国农民丰收节”唤醒了个体的乡土文化记忆

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有在谷物成熟季节举办庆典的活动。先民们通过“社戏”“祭年”等各种活动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传达了对土地的热爱与对民族的认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的节庆活动冲击着我国的传统节庆文化,导致部分群体对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处于失忆状态,而沉浸在西方部分物化的节庆活动中。“中国农民丰收节”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连,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具有较强的亲融力,能够通过“旅游+”“科技+”等方式展现传统村落、传统技艺、农业文化遗产等乡土文化的独特记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因此,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记录和解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2.“中国农民丰收节”营造了“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乡邻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地缘为主的乡土社会,“远亲不如近邻”是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乡土社会由原来的“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人际关系的淡漠与疏远愈发强烈。“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农业生产、农村民俗和农民生活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活动,引导个体将目光转向对“那山、那水、那田、那人”等乡土文化的追求,通过在线化与在地化相结合的方式去感受乡土社会中“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乡邻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视和延续,承载着丰厚的乡土文化。

三、“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实现的困境

“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不仅可以促进农耕文明的传承,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其文化价值挖掘、文化形式传承、文化创新发展,在个别地方仍存在重形式轻内涵、重政府主导轻农民主体、重整体性活动轻地方性活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实现。

(一)“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观、粮食文化观和乡土文化,对于打造绿色农业,关注粮食安全和传承农耕文明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对“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内涵挖掘不够,主要体现在其文化底蕴体现不强和文化解读不够充分。

1.“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底蕴体现不强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新兴的节日,要想实现其文化功能与价值,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就要不断挖掘其文化底蕴。然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底蕴体现力度仍不够。已有的节庆方式主要是通过节目表演、展演等形式来进行,节庆活动停留在吃喝玩乐表层,未深入到深层精神文化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3]。“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农事节日的重要部分,要实现其文化价值,也应如此,即要将“中国农民丰收节”深层次的优秀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和节庆仪式,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

2.“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解读不够充分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承载优秀农耕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价值表达过程中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只有经过充分的挖掘与解读,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思想精华。但由于“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的时间较短,对其内涵与价值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较少,更多的集中于丰收节的节庆活动报道,缺少从学理层面进行总结与研究。这不利于人民大众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也不利于个体深刻地理解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宣传力度不足

文化价值的传播和实现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虽然“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成功举办了5 届,但是还存在着农民知晓率不高的问题[14],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宣传力度不足。

1.宣传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随着5G 网络技术和手机科技的发展,大部分农民可以从新兴网络媒体获取新闻内容。然而,目前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宣传主要集中于官方网站、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使用率不高,导致了基层农民群体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2.基层宣传尚需提升

农村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最主要的组织场域,是弘扬其文化价值的重要空间。“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有效结合,缺乏政府“自上而下”的设计与牵引,“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将失去主导性。目前“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开展虽然主要聚焦于国家和政府主导,但大部分的基层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刚设立的节日,还处于探索阶段,专业人员的指导相对较少。与此同时,由于相关资金缺乏,部分基层干部想办丰收节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链条构建不充分

教育是传播、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基本链条。但目前“中国农民丰收节”未能有效融入文化建设的链条中,这削弱了其文化内涵的影响力,同时也不利于文化价值的实现与传承。

1.“中国农民丰收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够

“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丰富的天人合一、睦邻友好与和谐共生的文化元素,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然而当前,“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在个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仍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个体对其节日符号和节日仪式未能达到有效认知,这不利于促进个体对节日文化的认同,更遑论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日仪式、节日符号等文化内涵未能充分挖掘,致使其未能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加之师资、专业人才匮乏导致其未能系统性、整体性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

2.“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体验不强

个体的体验是深入了解文化内容与实质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个体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体验感不强。一方面,个体对其文化内容与形式未能进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就学生群体而言,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感知主要为班队会课、团日活动等方式,农事体验也主要以田间劳作和观赏农具为主,对于其中蕴含的优秀农耕文化内涵未进行深入体验,这削弱了节日文化对于学生群体的文化涵养功能。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人群,未能有效感受节日文化将不利于“中国农民丰收节”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线下体验空间大大缩减。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个体更多的是通过在线化的短视频和新闻来感受节日文化氛围,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的在地化体验,也不利于节日文化价值的实现。

四、“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实现的路径

节日是根植于人民大众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15],这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实现指明了方向,既要发掘农民丰收节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也要融入时代特色。因此,要从多维度出发,促进“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实现。

(一)挖掘内涵,加深“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深度

“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其本质在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传承与弘扬“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并不是简单对其形式进行机械地重复,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蕴含的节日符号与文化内涵。

1.建构“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日符号

节日符号是节日的文化表征,是传播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重要载体。要使“中国农民丰收节”被普遍认知与稳定传承,就要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一方面,创建节日文化载体。例如,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节日形象,收集吉祥物、丰收节标语、丰收节LOGO 等节日符号。另一方面,丰富节日仪式。避免“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一个普通的节日,就要发扬其根植于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特点,将传统的丰收仪式融合进时代诉求当中,赋予其符合现代生活的新时代元素。例如,在节庆仪式中不仅可以表达丰收的喜悦,还应在仪式中加入对中华民族“三农”工作者无悔付出的英雄人物的感激之情,引导个体树立家国情怀,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中感恩精神与人文关怀。

2.丰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国不同地域的丰收文化。至今仍有不少民族保留了庆祝丰收的优良传统。例如哈尼族的“尝新节”通过吃新谷、喝新谷酒来庆祝丰收,“景颇族”在吃完新米饭后欢聚一起共庆丰收。虽然各民族庆祝丰收方式略有差异,但是其本质都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睦邻友好、感恩思报的思想精华。因此,要总结各民族庆祝丰收的共性和个性。如深入挖掘各民族的丰收仪式,总结出睦邻友好、积极向上、勤劳勇敢等共有的精神内涵,并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庆祝丰收的活动,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价值的教化功能。

(二)加强宣传,拓宽“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广度

“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挖掘内涵,也要加强话语构建,提升其影响力。加强宣传有利于拓宽“中国农民丰收节”影响场域,是提升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宣传力度,构建其话语传播体系。

1.构建“中国农民丰收节”话语宣传体系

加大“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传播力度需要发挥媒体的引领力。一方面,利用主流媒体的宣传功能。利用各省区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一些大报大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展现各具特色的丰收节民俗活动,讲好丰收故事,再现共庆丰收的节日记忆。另一方面,重视传统媒体的传播覆盖面。传统媒体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深度性等特点,能够提高宣传的信度与效度。因此,可以收集、刊载专家解读“中国农民丰收节”习俗、大家话丰收、农民企业家座谈等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深度阐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内涵,从而增强个体的认知,促进全社会对“中国农民丰收节”习俗与符号的民俗认同。

2.争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网络宣传话语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5G 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宣传的主阵地。据统计,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9.5 h[16]。微博、抖音、快手等数字媒体成为宣传“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新媒体形式。因此,应打造媒体宣传矩阵,全方位、多视角、高频率地宣传节日活动,营造节日氛围。例如,利用视频的传播空间广泛宣传“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日习俗与活动,通过整合“中国农民丰收节”精神内涵、传奇故事等内容,以生动、有趣的视频解说方式加以展现,同时设置讨论专区,使得个体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流对“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氛围与精神内涵的理解,从而提升其影响力与话语权。

(三)构建场域,提升“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厚度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具有活态性的特点,其价值传承离不开文化场域的构建。因此,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要将社会大众作为文化价值传播与弘扬的主体,参与到文化价值的传承与传播中。

1.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场域构建

文化场域的构建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个体可以在文化场域的构建中更深刻地感知文化意蕴。一方面,要围绕传统文化事象、大众生活构建文化场域。善于将丰收节的文化内涵与大众生活相结合,营造节日氛围。将生态伦理思想、粮食安全文化观、乡土文化等内容添加到文化生活建设中。既以袁隆平、申纪兰等老一辈的“三农”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孕育个体的“三农”情怀,又以新时代“全国十佳农民”等事迹厚植个体的乡土情怀。另一方面,围绕人文精神构建文化场域。“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等人文精神,对于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在推进城乡文明建设中融入“中国农民丰收节”精神要素。例如在社区、乡村文化建设中增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角,在公共服务区域推广“丰收”要素,强化个体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内涵的认知与对中华文明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传承走向常态化。

2.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创新实践活动

个体在实践过程中更能把握“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本质和文化内涵。因此,要整合“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体验载体,集合多方力量开展文化体验项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优秀农耕文化基地为依托、社区为主阵地的丰收节体验平台。例如,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体验与旅游研学结合起来,开展绿色农村体验游、农村红色文化体验游览,既引导个体走进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参加农耕实践活动,又引导个体参观优秀农耕文化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成果,亦可组织社区居民在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排演节目,献礼农民,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的传承。

猜你喜欢

农耕内涵价值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