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乡村人才振兴的探析

2023-02-09起建凌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人口

张 慧,起建凌

(1.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2.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逆城镇化”近几年来成为引导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从事新时代的新农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党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逆城镇化”这一概念,即“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说明城镇化的发展和逆城镇化的发展要兼顾,这也是中央第一次提到“逆城镇化”,逆城镇化对吸引人才、建设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逆城镇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缘起

逆城镇化也叫逆城市化,最早追溯到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 年发表的《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他描述了英国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和社会问题,第一次提出了“田园城市思想”和“城乡一体化”的概念。霍华德认为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1],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其原则是合情合理的。逆城镇化的正式定义是美国地理学家波恩(Berry)在1976 年提出的[2]。他描绘了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交通、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发展,并用“逆城市化”这一术语描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重心向外迁移,同时经济、政治中心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也由城市向外转移的现象。A.G.Champion 在《逆城市化:人口扩散变化的速度和性质》一书中也提出,逆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仍然是人口迁移[3]。因此,测量逆城市化的可操作性的变量,即人口净迁移量。

逆城镇化首先出现于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过程,最早开始于英国。20 世纪60 年代又出现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荷兰,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意大利、新西兰、日本等国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中国学者张善余较早将这种趋势认为是:自二战后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大城市人口的减少在一些最发达的国家中已成为普遍现象[4]。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又将逆城镇化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概念[5]。狭义的概念专指“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时,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区或乡村的主动回流”。广义的逆城镇化是指“城市化高度发达时城市人口向郊区或者农村的流动,包括城市的中上阶层的人口流动,也包括城市市民享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福利制度向农村延伸和覆盖”。

逆城镇化的出现,是在城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镇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城镇数目的增加,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提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持续了高速化的发展,人口不断从乡村到城镇、小城镇向大城市的集中,这里学者杨建军将这种关系称为“人口净迁移/聚落规模”的城市化关系[6]。一些观点认为逆城镇化是有别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继城镇化与郊区化一道出现的,表现为“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镇成为城镇化的主力军,担当起继续城市化的重任”[7],即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三个阶段[8];还有学者将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趋势[9];也有学者将逆城市化与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共同列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四大模式[10]。归结起来,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基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一个新的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反城市性的特征。

(一)逆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用“S”形曲线来表述城市化的起步、加速和稳定阶段,比率低于10%为史前城市化阶段;10%~20%之间是城市化起步阶段;在20%~50%之间为加速阶段;在50%~60%之间,城市化处于临界完成阶段;达到60%~75%时,为基本完成阶段;超过75%,城市化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从城市化经历的阶段上看,西方城市化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20 年,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即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集中,城市由此走向高密度化。第二阶段:1920—1950 年,这一阶段,欧美国家城市化加速,大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现代化城市出现,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城市人口的膨胀,各种矛盾涌现,城市病和社会问题加剧,于是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扩散。第三阶段:1950 年以后,此时城市的发展开始降低,甚至出现停滞的状态,城市弊病和各种社会矛盾愈加加剧,于是许多工商业企业及人口选择到郊区集中,中心城市出现“空洞化”的现象,即“逆城市化”的产生。进入第三阶段的城市,大约在20 世纪50—60 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中小城镇人口增长超过大城市的现象。随后乡村人口比重在全国居民点中的比重日益增高,欧美学者认为这实际上是人口迁移状态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城市人口由城市中心向郊区扩散,大城市人口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向乡村和中小城镇迁移,人口由此也重新开始回升,在人口统计上表现为“人口净迁移/聚落规模”的负比关系。从此,城市化发展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局面。

(二)逆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形态之一

从城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城镇化进程迄今已经历了城镇化、城镇郊区化、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等四种形态[11]。逆城镇化,是在继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滞后及饱和的基础上,大城市人口向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包括,集中的城市化,使得大城市的城区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居住拥挤、地价房租昂贵、生活服务费用上升、生活质量下降而引起城市的人口流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这主要发生于20 世纪50—70 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而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人口从大城市的集中型城市化转变为人口向郊外和卫星城迁移的分散型城市化,是城市化不同类型的转换,很多学者认为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由此可以看出,逆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城市化,就没有逆城市化的发生,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也是处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较成熟时期。

(三)逆城镇化研究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

我国学者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关注西方发达国家逆城市化问题。张善余最早从人口地理学的视角分析逆城镇化的出现,认为这种现象改善以往人口和生产之间分布的不平衡,缩小了城乡差距,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2]。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的特殊制度下的一种表现;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有学者关注国内相关问题,并认为这种现象有助于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步伐、发展农村现代化[13]。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化正在突破原有计划经济禁锢而发展起来,慢慢对逆城镇化有一定的介绍。2000 年以后,研究逆城镇化问题也转向国内的一些具体问题,一些学者认为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逆城市化机遇发展小城镇,进一步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产业彼此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格局,使城镇在新的格局下得以维持发展,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廖筠、陈伯君、郭敬生、郭文婧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视角分析这种现象,认为我国工业生产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14-17]。引导或激励一些城市产业向村镇转移或者新兴产业如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就是逆城镇化的选择。同时,张虎林针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高犯罪率、低就业率、环境污染、人口密度加大、社会资源单边流向等城市问题,可用逆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来缓解我国“城市病”[18];姜峰认为逆城镇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个别优秀的个体要素跳出城市,随着高收入人群离开城市,他们会带走一部分具有价值的城市市场,经济活动中心也会随着高收入居住地点的改变进入农村,引导高效资源和劳动力向农村移动[19]。

2010 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快,逆城镇化一词开始由原来的学术界理论走向社会,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思想和潮流,逆城市化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动向,不只有正式的学术论文对该问题进行论述,而且相关的报纸、电视媒体关于逆城市化的评论新闻采访的数量也日趋增多。这一时期更加深入了对逆城镇化本土化的研究,但视角更加多元化,表现在从对经验、事例引发的现象进行描述,或同农村、小城镇发展不足联系起来,最后得出要推进中国特色逆城市化的道路,但更多的是要结合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实际,对该现象背后“伪逆城市化”的思考,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非转农”、返乡人群等社会问题的思考。

因此,借鉴国内外逆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对于促进城市人口向农村有效转移,借此动力以此来提升农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逆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逆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方向,代表了城市发展由集中型大城市向“郊区城镇化”发展的可能。一方面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分散和缓解城市的一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逆城镇化的发展能够破除城乡二元治理的结构,有效进行城乡融合发展,并产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逆城镇化能够分解城市的一些功能、分流城市一部分人口、转移一些创新性的优质的产业。同时也有利于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自主流动,推动农村的发展。陈伯君认为,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20]。随着信息化、生态化和自动化的到来,人们生活与工作再没有距离感,“分化”不仅带来产业化的转移,而且一些新兴产业如文化旅游、观光农业也将是发展的趋势。而城市的传统产业和资源可以不断被分流和转移到乡镇上来,进而实现就业、就地城镇化,吸引当地人就业,稳定社会。以此形成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正如陆益龙提到的:城乡一体的最终体现,并非在地理、人口层面的居住集中,而是一种文明转型,即从农业、农村文明和文化向工业、城市文明和文化的转型[21],其重点就在于城市、农村没有分别的生产、生活方式被广泛地建立起来,优秀的城市文明在城市亦在农村得以推广开来,城市和农村共同创造出中华文明。

(二)治愈“城市病”,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压力增大,各种“城市病”问题凸显。逆城镇化能够分流城市一部分人口,有效降低城市空间争夺的力度,缓解住房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治愈“城市病”问题,是有助于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的推动和普及。

逆城镇化作为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城市病”的蔓延而使得在城市中居住舒适程度降低,其结果导致了城市的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将自己的生活中心、工作中心向城市近郊农村或者中、小城镇移动[22]。这种从中心向周边的运动,将会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原城市中心的拥堵程度,缓解严重的“城市病”。而伴随城市人将工作中心外移,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将重构,人的理性行为选择和聚集理论同样存在于产业空间布局重构当中,自然,这种重构的方向会是更加趋近于合理。此外,也让城镇居民有权享受农村的清新空气、风光或避暑[23]。学者朱进芳认为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和内在要求的必然,可以借助逆城镇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趋势来发展村镇;而当前,比起乡人进城,让乡人回归故土、建设乡村意义更重大[24]。

(三)人本主义精神回归的场所

首先,村落具备城市里不具备的一些元素,如空气、水、生态、文化等内涵,这也是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城市人迁移过来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也是城市问题的存在,大城市人群在物质、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满足后对生活品质的进一步追求的体现,这使得回归小城镇及乡村尤显个性化意义。其次,乡村也将成为城市人生活回归的另一种载体。在乡村,生活节奏放慢,在其中找到进一步追求生命的意义、灵性的探究以及更深远的价值观是很多城市人群的追求。目前,中国有很多生态环境和人物环境好的小村镇正日益成为城市人抛开城市生活选择回归的地方。再次,这也是城市化发展后期出现对人及人性探索的一种趋势。体现为人群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性更强,主动选择流动方向,并规划自己意义的人生。由于传统价值观型塑着人们:城市代表着“成功”、回农村意味着“失败”的体现,事实上逆城镇化的生活方式更诠释了农村存在的意义及发展的未来,这也是跳出了主流价值观意义的进一步的思考。

三、逆城镇化背景下人才振兴及乡村发展的思路

(一)乡村人才的培育和挖掘

逆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育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方面要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25]。明确提出了乡村复兴过程中逆城镇化的作用以及人才在村落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归结起来逆城镇化人才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类。

1.乡村振兴的引路人——乡镇各级党委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作出了重要指引,需要各地党委、政府充分重视人才,为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开绿灯,铺路架桥,搭好舞台,让本土乡贤乐于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干部的力量,为村落发展积极努力。一方面,通过乡村干部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认真发挥基层干部的“双带”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抓党建促和谐为中心,凝心聚力为党分忧,立足本职为民解难。千方百计找路子、调结构、促发展,牢固树立自己不致富,不配当干部,不能带致富,不是好干部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文化重树乡村人民对乡村的认识,让农民对农业有奔头、有盼头,营造人人想当农民、愿当农民、争当农民的回乡创业热潮。并制定一些吸引人才的措施,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保证一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带头作用,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积极努力配合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发展做好基础的引路人。

2.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返乡务工人员、大学生及企业家

返乡农民工,这里主要指外出打工的农民由于收入、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尽满意,日益被边缘化,生存压力基础上迫使他们回到土地上,以及国家一些惠农政策的实施,吸引他们大部分返乡发展,而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农村,继续原来农民的生活或者是回乡创业。而目前农村土地价值提升,财富再现,尤其城郊的土地,使得农村居民拥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潜在的财富,出于对财富的渴望,农村人口愿意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坚守农村,守望财富。另外,大学生返乡,本身对自己的家乡比较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创新意识,同时能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能够在乡村的发展中大展拳脚。另外,也可以积极吸引外来企业家,在乡村的发展中带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充分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村落发展作出贡献。

3.乡村魅力的挖掘人—城市移居农村的移民人群

应该说,在城市生活长久以后,厌倦了城市繁忙、拥挤的生活,加上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一部分城市人逃离都市选择到宁静、偏远、环境优美的农村和小城镇生活,找到精神的归属和生活的意义。而国内一些小城镇,它们又以生态的环境、独特的文化、自在的生活正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城市的居民迁入。受影响的人群逐渐扩展到了小资、白领、文艺青年、普通工薪阶层,可以叫做所谓的“中产阶级”,并上升到了对另一种生活意义的探索。同时,他们以高端、超前的意识及高起点的城市人眼光和品味挖掘、展示乡村发展的文化精神和时尚魅力,并赋予新的意义。例如笔者调查过的大理古镇周边农村就有很多国内知名的音乐家、诗人、画家等文化人以及外国人租住,他们在体验生活理念和追求的同时,给当地的村落注入了不少文化氛围,在网络上报道以后,成为旅游参观的热点,为当地发展带来了人气。

(二)逆城镇化背景下农业振兴的思路

1.农业产业化振兴的探讨

逆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动。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逆城镇化农业产业的发展。

第一,加大投入,创新农业产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产业带,以效益为目标,切实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植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

第二,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后劲。一是培育中介组织。可以围绕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目标,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庄园、专业合作组织、合作股份、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

第三,发展多种产业新业态,增强产业融合度。一是引入历史、文化、民族以及现代元素,对传统农业种植养殖方式、村庄生活设施面貌等进行特色化改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特色旅游村寨;二是利用生物技术,农业设施设备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特点;三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着力解决冷链、仓储、物流的客观制约因素,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上网的有机统一。

总之,逆城镇化要达到的效果便是使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职业农民,让农村更加具有魅力,最终达到“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26]的效果。

2.乡土文化的重建与传承

通过不断完善和挖掘农村文化让农民树立起本地文化自信,通过文化理念提升农民自身的乡土情怀。孙庆忠认为在传统的乡土社会,村落与农民的时间经验一体,记录着乡村的时序刻度,承载着小农的以礼俗活动为核心的生活内容[27]。而当前农村之所以出现村落凋敝和衰落很大部分是因为传统的村落文化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农村对进城虔诚的信仰,变成了一种“去农文化”的体现,而要彻底改变这样的想法,就需要在农村和农民中重树农村传统的文化,去挖掘村落传统文化、民间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记忆,留住农村的文化信仰的根基,重振村落社会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才能凝聚起更多的村落认同感,也才能留得住人,正如学者张富利认为的:重新追溯根植于乡土社会的道德、文化,形成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传承,才是新时期农村建设运动的最终出路[28]。

另外,加强农村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的教育,提升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创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3.外来移民在农村创意农业的拓展

逆城镇化的带动效应不只在于农村乡村的发展,也在于到村如何吸引城市高收入人群如何在农村更好定居及发展。未来逆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将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为一些新的载体,推动逆城市化的向前发展。

第一,“生态农耕”带动农村的复兴。逆城镇化带动的效应不止体现在城市人对农村生活的满足,也体现在进一步带动农村的兴盛和发展。当下流行的“体验式”生态农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将农业生活、生产和有机生态生活结合起来,这将对带动农村生产、有效进行土地流转、增加农村就业、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孟德拉斯所说,有些人无法在肉体上或心理上并入过于理性化的和过于组织化的社会,对所有这些人,也必须给他们留下生存的空间。如果他们不能够也不愿意按照工业社会要求生活,那他们可以在乡村生活中找到正常的避难所······[29]城市人在闲暇之时或在垂暮之年到乡村里来寻找的正是这种情调。

第二,养老聚居在农村的另一种实践:养老产业的发展。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一些逆城镇化养老的现象也在不断加剧,农村将成为一个样板进行复制,为有效解决老年人自主、生态养老提供了必备的条件。老年人对健康以及生活品质的追求,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老年人迁移到生态环境好的村镇定居,他们往往会采取抱团养老及群居养老的方式过来居住,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及养老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从目前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看,云南的大理、景洪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海南三亚养老、度假的新选择,越来越多的北上广的老年人开始上演空前的“出城记”,选择离开城市,到大自然和乡村田野去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那么未来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逆城镇化的潮流中。

第三,各种乡村体验式的旅游。随着逆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有些想法的人会在村落做一些体验式的旅游,吸引城市人过来居住的同时开展各种亲子活动、禅修活动、美食体验,而这些活动非常受城市白领的喜欢,往往要提前预订才能有机会参加。例如在我国西南一些村镇就有不少外国人和外来城市人做美食、禅修、民宿、亲子、家庭教育等活动,那里变成了城市人在农村实践理想的一块沃土。

总而言之,逆城镇化发展已经和城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讨论城镇化发展的时候,逆城镇化的发展也能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希望。如何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才来到农村,采用各种方式建设农村,使农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方面更有一些城市性的特征,真正实现农村的振兴。同时,逆城镇化不是走原来传统农业发展的老路,而是要不断创新,充分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找到适合于农村发展的机遇和平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善农村,留住人才,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城市化城镇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