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阐释视角下王昌龄《闺怨》诗的内涵探析

2023-02-08沈英英张高宇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闺怨少妇古代文学

沈英英,张高宇

众所周知,任何一首诗歌,既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也是时代文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同时还是诗人所处的时代风气、社会条件、风俗民情等文化内容的聚集和浓缩。基于此,如果我们仅从思想情感角度出发阐释诗歌的话,那么只能初步了解作者创作诗歌的心境或者时代背景,而更广泛的社会生活情况、写作缘由等文化内容将难以得到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更广阔的文化阐释视角来阐释诗歌显得既重要也必要。下面我们就以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闺怨》诗为例,从文化阐释的视角来探析其内涵,以此揭示这种文化视角的阐释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不知愁”的少妇凝妆出场

《闺怨》诗刻画了一个不知愁绪的少妇,开篇就说:“闺中少妇不知愁”,那么闺中少妇为何“不知愁”呢? 就古人成婚的年龄来看,少妇不知愁是因为年龄太小,没经历多少人生的不幸遭际而不懂愁的滋味。少女早婚现象在古代是比较普遍的,追溯历史我们发现古代盛行早婚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古人早婚跟那时人们寿命普遍偏短有关。与王昌龄同时代的李白曾写过一首《长干行》,诗中说道:“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①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83.李白的诗歌可以印证盛唐时代女子结婚早这个事实。年纪尚小便为人妇,稚嫩的年纪还不能体会将要面对的生活的复杂性,所以还本能地呈现出少女的懵懂与娇羞。再比如在时代更远一点的汉代乐府民歌中有一篇《陌上桑》,故事的女主人公罗敷已经是一个出嫁女子,诗中写道: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②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0.罗敷的年纪在十五到二十之间,但已经出阁为他人妇,由此也可以大致推测她的结婚年纪就在十五岁左右。而与汉代时隔不远的南北朝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中,也曾提到女子婚嫁的年纪:“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郎妇,十六生儿(似)(字)阿侯。”③郭茂倩.乐府诗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9:1233 -1234.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位叫做莫愁的女子是十五岁时出嫁的。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古代女性大致在十五岁左右结婚。就现代生理学而言,早婚早育对女性的身心伤害极大,古人是因为不知道这种生理学常识而要求女子早婚吗? 当然,我们不能从现代生理学的认知去评判古人。其实,古人早婚跟生理学无关,而与其自然寿命普遍偏短有关。根据《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一文对从秦汉至明清约五千人的寿命调查统计来看,在王昌龄所生活的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大概在六十五岁。①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0:131.这里以比王昌龄生平稍晚的韩愈为例来加以说明。韩愈三岁时,父母都已过世,兄嫂将他抚养长大。韩愈三十五岁时,他的三个哥哥去世,比他小两岁的侄子十二郎也过世,他特意写了《祭十二郎文》悼念这个侄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享年五十七岁的韩愈在他的家族中算是高寿。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平均寿命偏短。为了早日繁衍后代,古人逐渐形成了早婚的习俗。

第二,古人早婚跟国家制度有关。西周时期就颁布了我国比较早的婚姻制度。《周礼·地官司徒·媒氏》曾记载: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在其注疏中引用了王肃的评论,王肃这样说道:“‘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谓男女之限,嫁娶不得过此也……前贤有言,丈夫二十不敢不有室,女子十五不敢不有其家。”②郑玄,注.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周礼注疏[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0 -361.据此可知,上古时代女子二十岁出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上限,一般情况下,按规定,女子十五岁就要成婚。不仅如此,国家还会用政令的方式强制人们成婚。“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③郑玄,注.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周礼注疏:362 -364.“齐桓公下令于民曰:‘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④梁启雄.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344.这些都说明了古人早婚现象的普遍流行,来源于国家法律制度层面的明文要求,同时,国家也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

第三,古人早婚跟战争频发有关。从汉末开始,中原地区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百姓死伤惨重,人口锐减。如曹操在《蒿里行》里就有描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⑤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208.这两句诗生动地反映了汉末黎民百姓遭遇战乱而几乎灭绝的惨状,荒野中到处都暴露着无人掩埋的累累白骨,真是触目惊心。王粲在他逃难的途中写就的《七哀诗》,也有类似于《蒿里行》所描述的场景: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⑥郭茂倩.乐府诗集(下):407.因为战争频仍导致人口锐减,历朝历代政府为了增加人口数量,都曾极力鼓励百姓繁衍人口。但仅是口头鼓励并不能保证人口的真正增加,于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强制百姓早婚。《周书·武帝纪(上)》记载,建德三年,北周武帝下诏:“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幣稽留。”⑦令狐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83.由此并结合前述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女结婚的年龄比先秦时期还要偏小一些。《新唐书·太宗本纪》提及唐代第一次规定男女成婚年龄,是在唐太宗贞观元年二月丁巳。“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⑧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7.如诏书所示,男子年满二十岁,女子年满十五岁就应该结婚。如果年满未婚,官府就要帮助他们结婚。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男子在二十岁之前,女子在十五岁之前差不多已成婚。《唐会要·嫁娶》也提到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二年二月下诏调整男女结婚年龄的政令。“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⑨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1529.开元二十二年也就是开篇提及的王昌龄所生活的时代,这个时期基本上承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十五岁、女子十三岁必须结婚的婚配制度。当然,这同时也与唐玄宗时期对外战争频繁,需要迅速增加人口和兵源有直接关系。

综合上述而言,我们大致了解到,古代男女结婚年纪太小,跟生命偏短、国家制度和战争频繁等自然因素和社会事件相关。而这些因素和事件又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女不能理解或者是很难亲身经历的。另外,生活中遭遇的艰难困苦对他们来说也是措手不及的,甚至是难以应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闺中少妇不知道政治、社会和生活等诸多事件带给她的苦痛和愁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也正因为如此,该少妇才没有忧愁或者不知忧愁,才会在精心装扮中隆重出场。

二、凝妆中的少妇欢喜登楼

在春季来临之际,生命复苏,万物生长。《礼记》说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⑩王梦欧.礼记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33.。在春天里,不只是草木在萌发,万事万物都呈现出盎然生机,而这总能激起人们想要出游的心绪和冲动,故一个少女“春日凝妆上翠楼”正恰逢其时。春日出游的习俗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诗经·溱洧》就描写了春日上巳节,男女青年在郑国的溱水和洧水边出游相会的场景。在《丽人行》中,杜甫也曾描述过类似的场景: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①萧涤非,选注.肖光乾,肖海川,辑补.杜甫诗选注(增补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30.。而《陕西通志》曾对此做过说明: “唐人游赏曲江,莫盛于中和,上巳节,故杜少陵有《丽人行》。”②刘於义,等,监修.沈青崖,等.编纂.陕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6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17.由此可见,唐代长安的女性多于三月三出城到曲江踏青。另外,《荆楚岁時记》也曾提及:“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③桑世昌.兰亭考[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2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48.因此,人们在春日出游是一种顺应自然节气的基本习俗。

由上述可知,诗中少妇春日出游是符合历史传统和社会潮流的要求。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该少妇“凝妆”上翠楼时的装扮和神情。凝妆就是盛装、华丽的装扮。从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知道,少妇的丈夫并不在家,但她却打扮得如此光艳耀人地出门旅游,这不太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如王昌龄之前的《诗经·卫风·伯兮》就曾描写过:“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④陈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3:187.诗中的女子丈夫出去打仗,她就不再装扮,因为丈夫已经欣赏不到。另外,《战国策》也曾提道: “女为悦己者容。”⑤缪文远,罗永莲,缪伟,译注.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14:239.这些都说明传统文化要求女子装扮,都是为了给“悦己者”欣赏的。如果“悦己者”不在身边或者已然离去,女子就不用也没必要再去打扮。而王昌龄之后的宋代也是这样要求的,如在《定风波》中,柳永写道: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⑥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9.这里描写的是一个被所爱之人抛弃的女子不再装扮的故事,即便景色再优美可人,她已经没有了心情去关注和留恋它。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闺怨》中的这位少妇,丈夫出征在外,她却盛装出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大概还是因为这个少妇的年纪太小,还不太明白别离对爱情中的男女所造成的思念之苦以及社会习俗对她的规训和劝诫,所以她还没有“女为悦己者容”的观念,或者该观念尚未曾触动到她的内心深处。

三、欢喜中的少妇猛然醒悟

《闺怨》诗中的少妇在登上翠楼之后,忽然看到陌头杨柳之色,引发了后悔之心并产生了悔恨之情。在此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是,在景致如此美好的时刻,少妇也为此精心打扮而来,天真无邪的她本该愉悦地融入其中,为何突然产生了完全相反的心绪呢?在此,有两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观照。

第一,古人对自然时序的感知较今人而言更为敏锐,伤春悲秋似乎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种常态。如刘禹锡在《秋词》中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⑦孙丽,编著.刘禹锡诗全集[M].武汉:崇文书局,2018:795.,秋景总是让人产生一种寂寞、寥落的悲伤情感。同样,晏殊在《浣溪沙》中也提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⑧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卷):126.就像对于美丽花儿的无情落去,依稀与去年相似的燕子再次归来那般,人对美好事物尤其是青春年华易逝等事情因无法掌控而容易产生忧伤和失落感。与晏殊类似,苏轼在《蝶恋花·春景》中也写道:“枝上柳绵吹又少。”⑨顾随,著.陈均,校.苏辛词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126.柳絮纷飞之态虽然很美,但也意味着春日时节将尽,而这又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对岁月流逝的忧愁和感伤。综合上述而言,登楼独处的闺中少妇在看到春景时的心情不是欣喜而是苦闷,就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我们应看到诗中的少妇并不局限于感时伤怀,她更多的是因思想上的觉醒而促使情绪发生了突转,并由此引发她思考自身的人生遭际。像这类突显关于人生思考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比比皆是,如《行行重行行》就曾写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⑩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56.这个女子在思念心爱之人的日子里,岁月飞快流逝并且感觉她的容颜在加速衰老,等她醒悟过来时她才发现虚度的光阴已然无法追回。在汉末至魏晋时期,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促成为诗歌中常见的思想主题。如在《薤露》中就说道: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⑪郭茂倩.乐府诗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9:404.这里指出人的生命一旦逝去,它将永远不可能再次复归。基于此,有人提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及时行乐的主张,如在《生年不满百》中就有:“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①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63.而在唐代,汉魏时期对人生的喟叹和思考在唐诗中得到了延续和张扬。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在对流逝的江水的感悟中上升到对整个自然或宇宙的哲理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②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33.在自然之伟大与人之渺小的对照中,人的生命的脆弱与易逝被凸显出来。在《将进酒》中,李白也提到跟张若虚类似的思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③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81.人生的短促就如易逝的流水那般,尤其在黄河的永恒和伟大的衬托下,人的生命的渺小和脆弱得到凸显。回到《闺怨》中,我们看到登上高楼的少妇似乎在一瞬间就穿透了历史并接通了诗人们感悟生命的神经和脉络,明白了生命易逝、容颜易老的道理。那么承接而来的是,她将在这一刻反思:她一味支持自己的丈夫去建功立业的行为到底值不值得,是正确还是错误? 这个疑问将在第四句诗中得到解答。

四、醒悟后的少妇无限悔恨

由上述可知,此时登上高楼的浓妆少妇已经从美梦中醒悟,意识到先前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并油然而生出悔恨之心。悔恨的到底是什么呢? 诗人在此已经点明: “悔教夫婿觅封侯。”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古代男子们普遍认为建功立业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和价值体现。那么,这个少妇为何说出如此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念的话来? 而且这不与当初极力支持丈夫去追求拜将封侯的初衷相违背吗?想要知道其中缘由,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唐代求取功名的方式。就唐代而言,男性求取功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科举取士。唐代科举取士中最受重视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唐代虽然实行一年一考的科举制度,取士的人数却不多。“唐代平均每年录取进士、明经约为70 名”,“进士百人取一二名,明经约十人取一二名。”④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8 -69.因此,唐史上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称谓,就是对进士科考取难度大、取士人数少的生动说明。我们在孟郊《登科后》一诗的背景及其正文中可略微窥见科考的真实情形。公元796年(即唐贞元十二年),年届四十六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⑤孟郊著,韩泉欣校注.孟郊集校注(上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130.孟郊在中举之前遭遇并承受了太多人的冷眼和嘲讽,而中第后便春风得意,压力完全释放,两相对比之下,以前所遭受的苦痛都不值一提,故孟郊的欣喜若狂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孟郊的妻子在他考中进士之前就已去世,没有等到分享他中举的喜悦。故对孟郊的妻子而言,科举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好处,带给她的只有无情的煎熬和没有希望的等待。而在柳永的词中,也表达过科考中女性的悲惨命运的内容,如“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免使年少,光阴虚过。”⑥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卷):119.柳永笔下的女性虽然生活在比唐更晚的宋代,但她与《闺怨》诗中的少妇的境况并没有什么不同。考科举之不易,加上女性的青春短暂,女子不愿自己的丈夫耗尽一生去求取功名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投笔从戎。因为科举难考和录取率低,唐代士子们放弃科举而从军逐渐成为社会时尚,甚至还一度流传着考科举不如从军的说法。如在《从军行》中,杨炯就提及这种现象,并认为即便做一个小小的军官也远远胜过做一介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⑦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20.同样,李贺在《南园》诗之五中也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⑧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2.李贺坚持认为男子就应该佩戴战刀,收复失地,拜将封侯,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功成名就。但是即便这样,建立军功也非易事。如高适就在《燕歌行》中说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①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55.同样,王翰也在《凉州词》中写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②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40.沙场征战中充满着难以言传的煎熬和痛苦,更糟糕的是随时都可能在战争中丢掉性命,而这都是绝大多数人的悲惨宿命。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了唐代的两种求取功名的真实情形,这两种方式都是比较难以通达和完成的。那么,对于《闺怨》中的少妇而言,从科举和从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她从支持丈夫建功立业中觉醒并悔恨就符合情理了。不过,若结合第一节中的分析,这种阐释似乎有点过度了,因为它拔高了少妇的认知能力并过深地挖掘了她的人生经历。因此,我们推测少妇悔恨的是她亲自把丈夫推出家门去建功立业,从而致使她在青春年华和美景如斯之时处于形单影只、独守空房的凄凉境地,即她悔恨的是,她亲自酝酿了她自己的悔恨,这样理解可能会更为恰切。

五、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闺怨》中,我们看到独守空闺的少妇从最开始的不知愁并兴高采烈地登上高楼,在与美丽的春景的交接中,感知并触发了对自身人生的思考,最终觉醒,并悔恨让自己的丈夫去从军。当然,从文化阐释的视角,我们还看到那个时代与社会对该少妇的残忍,让其在无忧无虑的美好年华中过早地迈入了婚姻,承担着她不该在如此之小的年龄就承担的生活重压。她本该享受婚后甜蜜的夫妻生活,现在却只能独守空闺,眼看青春年华流逝而无可奈何。她极力鼓动她丈夫去边疆拜将封侯,但建功立业并非易事,而且危险重重,丈夫能否平安归来尚未可知。即便丈夫能够平安归来,能否封侯也未可知。即便丈夫能够封侯,她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也无法预料。总而言之,文化阐释全面而深刻地挖掘了《闺怨》的内涵,这丰富的内涵激起了我们对少妇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猜你喜欢

闺怨少妇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撞狗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寻短见的少妇
寻短见的少妇
寻短见的少妇
新闺怨
唐代边塞诗中的闺怨之音
吴藻词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