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记·大学》“明德”智慧对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研究

2023-02-08段培燕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明德中庸德性

段培燕

一、前言

儒家传统思想,博大精深,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思想道德理念和个体道德修养方法。尽管这些思想理念与方法形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之下,但其所包含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如“内圣外王”之道,“立德修身”之法以及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人格的完善等方面却带有历时性的普遍指导意义,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利益分化、思想多元甚或少数人价值扭曲的当下,对于人们德性的呼唤和道德塑造,尤其对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教师,在加强师德建设、树立优良师风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是高校教师实现职责使命的外在价值指向,亦是加强师德,树立师风的内在要求。“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根本要求在于通过修炼内功,涵养德性,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实质在于“明明德”,即“不仅始终秉持光明正大的品德,还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启受教育者的心智和德行,使其光明正大、促其光明磊落”①郑振远.试析师德修炼之道[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5,(2):93 -98.,从而实现高校教师应承载的社会功能。“明德”思想贯穿《礼记·大学》始末,强调“德”为人之本,主张本末有别,强调“知所先后”,才能“近道矣”。当前,在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向好发展的情况下,时有一些师德失范、师风不正的现象发生,根本原因在于本末倒置,教师的道德修养内功不足,面对外部种种诱惑,缺乏抵制的决心和定力。这些问题客观上对教师做好“明明德”的功夫提出了必然要求。

二、《礼记·大学》“明德”智慧的价值蕴意

《礼记·大学》是儒家思想的开篇之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其三纲领,而“明明德”是总纲与核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朱熹认为:“圣人教人,只在《大学》第一句‘明明德’上”②朱熹.朱子全书(第14 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433.。陈来先生说:“今天我们提出明德的重要性,对明德重要性的认识,应是来自于八百年前《大学》传承的深远影响。如果不是我们已经有八百多年《大学》的深远影响,如果不是《大学》里面讲了‘明明德’,恐怕我们今天就不会特别关注、提到‘明德’”③陈来.《大学》的作者、文本争论与思想诠释[J].东岳论丛,2020,(9):126 -135.。对“明德”智慧的理解与阐释,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相关研究。笔者认为,《礼记·大学》中的“明德”智慧,从整体来讲,既关涉为什么“明明德”的始点探讨,又包含如何“明明德”的过程策略,同时又指明了“明明德”后的价值追求,实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个体在道德践履上指明了具体方向。

(一)“明明德”的重要性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注云: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4.。在这里,朱熹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明德”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善根,得乎于天。正如孟子所言: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心”。二是“明德”并不具有永恒性,须臾之间就会被物欲、私心等遮蔽和超越。三是“明”的作用就是在日用人伦中,去使被遮蔽的善根、德性彰显,并加以扩充和完善。道德实践是实现“明”与“明德”对立统一的根本。“明德”体现于、发展于具体的人伦实践中,而“明”的过程就是解决道德矛盾,使“明德”逐渐显现并完善。两者的统一,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表现为德性的不断超越与完善;具体到实践层面,意味着个体德性-社会要求-国家意志的完整统一。

(二)“明明德”的基本原则

“在亲民”是“明明德”的原则。关于“亲民”,当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从个体层面看,“亲”当“新”讲,是指把旧的习染、坏的习气去掉,使人达到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的目的。那么,谁来完成这件弃旧图新的工作? 《礼记·大学》里讲道“《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②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北京:中华书局,2019:11.,等等。这表明,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需要自己去实现,强调主体自主自觉的能动意识。二是从个体与他者关系层面看,“亲民”是一个与他人互证互成互生的双向促进过程。“明明德”属于内修,成己之事,但儒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停留于自我的革新,更强调在个体善的基础上,通过帮助他者来实现善的扩充与显发。通过他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个体显明自我德性,同时促进他人德性完善。因此,无论“亲民”行为指向于自我革新还是帮助他者,两者都是丰富、扩展个体道德生命的基本方式。具体展开次序为: 以个人品德修养为基,进而通达服务社会之场域,两者相互成全,彼此抵达,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③朱熹.朱子全书(第14 册):13.的德性发展中达“至善”的道德境地。

(三)“明明德”的价值目标

“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价值目标追求。“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4.。“止于至善”,至善是终,知止是始,因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⑤大学·中庸:6.。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做到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感到内心安宁,内心安宁才能够周详地思考问题,最后才能得事之宜,获得做事做人最恰当的方式方法。“善”不是停留于形而上的道德概念,而是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具体的人伦实践中得以显发与扩充。个体作为社会人,角色不同,不同角色,其所止不同。“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⑥大学·中庸:15.。即是说作为一国之君,要做到仁爱; 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 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 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 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诚信。因此个体应朝着仁、义、理、智、信的道德综合要求去显明并发展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德性。趋近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⑦大学·中庸:106.。“学而知之”,强调个体向学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主要通过学知识、学榜样典型来实现个体德性的正向发展。“困而知之”,是指个体在解决道德矛盾冲突中,实现德性的转化,表现出一种现实需求性。但不管哪种学习方式,只要达到知所止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四)“明明德”的方法路径

修身是“明明德”的具体方法。“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⑧大学·中庸:8.。那么,如何修身呢?《大学》中的四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分别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两方面阐释了个体修身的具体策略。相较于“知”,孔子更强调“情感”,强调“诚意”与“正心”在个体修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诚意。《大学》里讲道: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①大学·中庸:24.。意思是说使意念真诚,就不要自我欺骗,要像厌恶恶臭、喜欢美色一样,一切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不欺人容易,不自欺难,强调不欺人容易主要是因为有外部环境监督。个体行为好与坏,暴露于阳光下,被很多双眼睛盯着,很多双手指点着,“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②大学·中庸:24.。因此,迫于外在环境压力,人们会对行不善之事进行自我约束。不自欺涉及私人空间,处于幽暗处,外人看不到,但是“诚于中,形于外”③大学·中庸:24.,你内心怎么想,会无意识地外露于行为过程中,依然能够被人识破,别人看你就像看自己,“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④大学·中庸:24.,所以说,即使对此加以掩盖,也无济于事。实现不自欺,根本的方法是慎独,这是个体修身的内在功夫,是保证能否真正做到“定、静、安”的关键,也是体现一个人“诚”的真正场域。慎独的过程需要人收心聚神,秉直公正,审慎地监督、察看内心升起的每一个欲念。“莫见乎隐,莫显乎微”⑤大学·中庸:56.,越是隐蔽幽暗之处,越要时刻警醒,严格自律,保持人性的善不被私心妄念、不被分别执着所禁锢和左右;越是细小精微处,越要小心谨慎,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二是要正心。“《大学》认为诚意以后,道德修养的第一个念头虽真实无妄,但身心情志仍需磨砺,‘心’比‘意’更宽泛,因此需要正心”⑥乔元正,周鹭.核心素养德育意蕴的《大学》记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4):40 -46.。“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⑦大学·中庸:27.。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出自于心,若心失之偏颇,被妄念、私欲这些不恰当的认知和失之偏颇的情感所左右,则心就不正,心之所发之意,就不诚。实现正心,至少需要做到两点: 首先要加强自身情感修炼,辩证看待好与恶,认识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⑧大学·中庸:29.,为人处世要坚持做到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其次,要遵循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⑨大学·中庸:36.。“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毋于前,毋以先后; 所毋于后,毋以从前; 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⑩大学·中庸:36.。简单地讲,就是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懂得换位思考,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心才不至于被私欲、妄念所遮蔽和左右。

三、“明德”智慧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一)培育“亲民”的师德自觉意识

大学是教人“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大学问的地方,大学教师应是“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⑪大学·中庸:148.的人格典范和道德榜样,应具有“君子笃恭而天下平”⑫大学·中庸:148.一样不教而成的人格影响力,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中,承担“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份崇高的职业使命,要求高校教师具备“亲民”的师德自觉意识。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礼记·大学》提出的个体修身四步法,格物、致知侧重知识获取,诚意和正心强调情感培养。因此,加强个人修养,途径有二: 一是对教师职业要有深刻的认知。通过学传统文化,向传统文化觅师德文化之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中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个明确”的相关论述,学《新时代高校教师十项职业行为准则》等,去感知获取“为何教师”“何为教师”“教师为何”的价值承担、责任使命以及教师的职业属性和职业特性。唯有在充分的认知基础上,教师才能形成对职业的思想价值认同,才能激发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的内在情感。二是教师要有反躬内省的自觉意识。反躬内省的目的是找到教师个体在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和不足,并加以克服。要实现以德施教,教师必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的前提是教师有突破自我痼疾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物有本末,事有始终”①大学·中庸:6.,教人者先受教,正人者先正己,才是为师有道,才能为学有得。其次,在教育实践中彰显并扩充德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观念层面和情感层面的修身,教师能否在成己的基础上实现达人的德性价值承担,更需要在行为层面的修身,即在具体的教育实践生活中形成一贯的行为方式,在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实践中实现德性的传递和互染。

(二)树立“止于至善”的师德价值取向

《礼记·大学》中“止于至善”的价值取向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在于“止”归何处的问题。不同角色,角色不同,所“止”之处亦不同,对德性的要求也就具有区别性。“从一般到特殊,高校师德培育应包含三个层次,即公民层次、公民中的教师层次、教师中的高校教师层次,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道德内容与要求”②郑小九.论《礼记·大学》对高校师德培育的启示[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2):69 -75.。从公民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是教师之所“止”,也是教师德性修养的依据和标准。高校教师应从观念、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加强认知、理解、认同和践行,实现个人德性与国家、社会要求相统一。从教师职业属性看,教师之所“止”,应遵循针对教师职业具有约束力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成文的规定包括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文件、政策措施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和讲话;不成文的规定主要指社会对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约定俗成的要求。从高校教师职业属性来看,教师之所“止”,一方面在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即“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EB/OL].(2018 -11 -14)[2022 -08 -16].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811/t20181115_354921.html.。这十项行为准则,每一条都对高校教师行为做了具体规定,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底线思维、规矩意识和敬畏心理。

(三)遵循诚以修身的师德建设方法

近年来,师德失范、师风不正的现象依然存在。反观这些现象,可以发现,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心不诚、意不正,是引起教师个体失德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应以“诚”摄之,慎独之,固执之。

首先,培养教师感恩之心。感恩是心之所发,是人的诚意的一种表现。通常情况而言,教育者要求学生懂感恩,讲诚信,但又时常抱怨学生不懂感恩,不讲诚信,精致利己。“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④大学·中庸:86.。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其行为表现会受到教育者行为的强化,如果教育者身不正,言不诚,则虽令不从。唯正本清源,教育者真正发挥“絜矩之道”,即推己及人,以身作则的示范引领作用,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目前,有些教师缺失感恩之心,表现在:一是把主业当副业,把副业当主业,失去教师该有的本分。“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⑤大学·中庸:27.教师做不到心思专一,就无法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古人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当然,这并非指责教师不能从事第二职业,高校教师属于高智力群体,如果能充分发挥其智慧,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劝言,凡事讲本末,守本是关键和前提。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本,能够教好书,育好人,行有余力时,可以从事第二职业。二是个别教师“自我”思想太重,缺少奉献担当意识。造成学生“精致利己”,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在于教师自我的泛化,是自我实现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传递和互染结果。我们在指责学生时,是否意识到,这也是“我”——教育者的真实存在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教师作为传道者,不仅要“博于学文”,增益学识,更要在道德修养上,善于减损,把内心不应有的私心杂念欲望去掉。在行动中,落实感恩的心,此为教师应有的“絜矩之道”。

其次,培养教师仁德之心。“有仁爱之心”是“四有”好老师标准之一。何为仁爱,在儒家看来,真正的仁爱始于心之“诚”,打开方式讲究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唯仁者能爱人”⑥大学·中庸:39.。何为仁? “成己,仁也”⑦大学·中庸:122.。成己是爱人的前提条件,成己之后力行,把对自己的爱,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推而广之。爱自己是关键,但爱字里面讲究一个“诚”字,不自欺,不违背自己的良心,能克制自己的私欲,“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①大学·中庸:36.,这才是真爱。好老师实现仁爱的第一步是慎独。审慎明察内心的每一个角落,不偏不倚与之展开充分对话,在对话中明心见性,实现真我。第二步是力行,就是把自己所修的仁爱功夫扩充开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②大学·中庸:37.。在教育实践中,就是以成就学生来成全自己,以“仁”之心实现想爱、能爱之行。

再次,培养教师正确的义利观。第一,儒家推崇以义至上,以义取利的思想。“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旨在表达当时物质贫乏、环境简陋,与颜回对学习“不改其乐”的心志和精神追求形成鲜明对比,意在说明,君子在面对物质财富与道德精神的矛盾时,应以精神上的富足取代物质利益上的享受,舍利取义,做道德楷模。教师是君子的代表,应保持流淌在读书人骨子里的德性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保持应有的“傲骨”,心志坚定。然而,当前有些教师师德滑坡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唯利是图,以利取义,不守底线,弄虚作假,违法违纪,收受学生钱财,物质上贪婪,精神上“软骨”,心不正,德不存。第二,儒家遵从见利思义的原则。儒家并不反对利的获取,但关注获利的方式,要求取之有道。“德者本也; 财者末也”③大学·中庸:37.,如果外本内末,不重视个体品德修养,就会失去道德的自觉约束,行为上就会表现出不择手段,其结果,一是所得财物不得理法,损人利己,必定“悖而出”④大学·中庸:37.; 二是会减损个人德性,降低个人影响力,“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⑤大学·中庸:31.。高校教师,是学生个体成人过程的重要他者,其思想行为举止,既可以加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整合,又可以从反向上造成学生思想行为的分裂。因此,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教育者要秉持原则,廉洁自律,守住师德,真正担当起学生成长中引路人的重要角色。

猜你喜欢

明德中庸德性
柳亚子书法
中庸自明
谢明德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