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学科发展与卓越人才培养的互构与共生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实践、理念及反思

2023-02-08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术理念学科

李 力

一、实践回顾:基于学科发展,重构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我国高等学校的工作中心因应而进行调整,显著表现为高校由过去单纯的教学中心转变为教学和科学研究双中心。这一转变不仅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进步,而且深刻影响了我国高校办学的观念转变和实践走向。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基本职能,率先通过重构自身理念和实践积极加以回应,鲜明表现为40 年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形成的一系列代表性试点创新。

1978 年3 月8 日,中国科技大学在全国首创少年班人才培养,目的在于通过批量选拔智力超常少年,集中进行系统和严格的高等教育,培养少而精的基础理科人才。①辛厚文.少年班三十年[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 -3.1984 年9 月5 日,中国科技大学创办第一个特色少年班——计算机软件专业,简称软件班,在原有理科背景下尝试理工结合,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工科人才。②辛厚文.少年班三十年:14 -15.1985 年9 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教学改革试点班”(下文简称为“试点班”),探索人才培养经验,并将成功的实践经验向全校普通本科生推广。“试点班”学生均从本校各系当年高考成绩拔尖的新生中选拔,单独成班,纳入少年班统一管理,按照少年班人才培养计划同步教学。“试点班”不分系和专业,没有系别或专业代码,简称零零班。③辛厚文.少年班三十年:16.2008 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少年班学院,实施少年班人才培养计划。

“1990 年7 月下旬,原国家教委在兰州大学召开了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明确高等理科教育的基本任务,即保护和加强基础,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会后,国家先后分5 批在高校建立了106 个‘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①叶俊飞.从“少年班”“基地班”到“拔尖计划的实施”——35 年来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回溯与前瞻[J].中国高教研究,2014,(4):13 -19.。南京大学于1993 年申报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由此而产生的“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及其形成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时众多高校中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典型代表。理念层面上,大理科人才培养主张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充分的学科方向自主选择权,倡导多次选择、逐步到位;具体举措层面上,大理科人才培养重视通过学科交叉、研究型教学以及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以此综合培养学生扎实过硬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评价层面上,大理科人才培养主张以学生的群体特征作为评价人才培养创新效果的标准。②卢德馨.大理科模式20 年:思想、举措、人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序.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于2006 年成立匡亚明学院,进一步探索、提炼、总结和推广大理科人才培养经验。

进入21 世纪,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呈现出集中和密集的特点,涌现出一批在理念和实践方面勇于尝试和大胆创新的改革典型。2000 年,浙江大学成立竺可桢学院。进入学院后第一年,不分专业,学生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接受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为主的培养。第二年,学生自主确认主修专业,进入后期培养。竺可桢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之处,在于形成一整套旨在体现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复合理念和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荣誉课程体系。③叶景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核心要素的研究——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11-12.2001年,北京大学创办元培计划实验班,正式实施元培计划教育改革。2007 年9 月成立元培学院。元培学院的理念设计与制度优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由。学生入学之初的学习不选择专业,三学期的通识教育以及若干专业学习结束之后再选择专业; 其次,组织跨学科本科专业,培养跨学科人才。④卢晓东.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为平台建设跨学科本科专业[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3):23.目前以元培学院为平台建设了五个跨学科本科专业,分别为“古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05 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复旦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新生按专业录取后进入复旦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学习,然后分流至各个专业院系继续学习⑤复旦学院与通识教育[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3.。

与高校自主进行人才培养试点同步,国家层面也通过出台政策积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大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2009 年,教育部着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打造一批国家英才培养基地,探索高校拔尖学生培养体制机制,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目前已有19 所高校参与此计划,试点学科集中在数学、物理学等五个基础学科。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展报告:2009.01 -2011.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5.2010 年12 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目的,在于通过先行选择一批试点地区和学校,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提升教育质量。2011 年,教育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 所高校设立试点学院,旨在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试点学院的核心,在于通过改革体制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环境。⑦庄怀玢.加大力度 积极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35 -37.

梳理40 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理念和举措,不难发现,上述高校之所以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成为理念清晰、内涵丰富、效果显著、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典范,在于形成了一条贯穿人才培养改革始终的主线,即基于学科发展,重构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化身为办学逻辑并发挥作用,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乃至重塑,持续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改革走向和实践路径。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建伊始,积极打破当时国内高校通行的按系或者按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固有体制,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创新能力、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⑧辛厚文.少年班三十年:31.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尝试在一个院系涵盖多个学科,鼓励学生选择“学科方向”而非“专业方向”。①卢德馨.大理科模式20 年:思想、举措、人才:11.北京大学则以元培学院为平台,“采用柔性课程计划的方式组织专业,因而自然可以从多个院系组织课程,形成跨学科专业以有效弥补现行制度不足……北京大学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淋漓尽致的作用”②谈小媊,漆丽萍,卢晓东.专业自主选择与跨学科专业建构的实践——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1):54 -57.。

回顾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实践历程,厘清指导人才培养创新的改革逻辑,探究这一逻辑产生的理念根源,反思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宝贵经验,有助于当前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二、理念溯源:政策理念的推动、学科典范的承续、大学的内在逻辑

基于学科发展,重构人才培养的改革逻辑并非偶然,其之所以能够成为支配和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办学理念,是政策理念的推动、学科典范的承续以及大学的内在逻辑三者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一)政策理念的推动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之所以能够形成基于学科,重构人才培养的办学逻辑,之所以能够形成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构与共生的实践格局,首先归功于20 世纪80 年代自上而下逐渐形成的政策理念的推动: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最为根本和核心的内容。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双中心定位的确定,学科建设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逐渐被教育政策制定者和高校办学者所认同:“……学校建设的核心和龙头是学科建设”③张国兵.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3.。对于这一理念最为凝练,同时也是办学者最为心领神会的表述,就是“学科强,则大学强;学科弱,则大学弱”④韦禾.学科建设:高等学校的龙头工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64.。

上述关于学科与学科建设的认识,伴随着国家层面政策理念的凝练形成、陆续出台和实施推行,最终落地转化为深刻影响我国高校整体办学实践的具体政策。日后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格局的“重点学科”“基地建设”“211 工程”“985 工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等一系列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无一不是基于这一政策理念。⑤张国兵.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研究:41 -46.

上述政策理念最终被凝练表述为“以学科建设统摄大学整体发展”的办学思路。这一思路随着现代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不断被认知而愈加凸显。象征“知识源泉”的学科建设与代表“知识洪流”的人才培养在高校办学中的关系定位则逐渐明晰,成为高校办学者的共识: “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其基本方式是传授知识。而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传授知识则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层次和水平……大学必须实现‘知识源泉’和‘知识洪流’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⑥魏炳波.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0,(4):7 -9.。

基于学科发展,重构人才培养的理念,本质上是对“基于学科,重构大学”这一大学发展和改革的根本逻辑的真实写照。“学科是大学的细胞,学科组织是大学组织的基础,学科制度是大学制度的根基。没有学科就没有大学。没有学科制度就没有大学制度。我国大学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战略规划都应以学科制的构建为中心……从我国大学改革的现实出发,‘基于学科,重构大学’的逻辑非常高明,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国大学组织变革和学科建设中诸多问题的要害。”⑦王建华.基于学科,重构大学——读《大学变革的逻辑》有感[J].教育研究,2011,(10):110 -111.

(二)学科典范的承续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从根本上着眼于保护基础学科发展和促进跨学科发展。无论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办,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的形成,还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建设跨学科本科专业,初衷都在于推动学科发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种办学思路的内在逻辑为,学科典范的传承与接续的实现,高度依赖于大学组织。

学科典范是指某一学科专业成员共同拥有的学术信念、研究范式以及价值观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基于学科发展,重构人才培养之所以能够产生、形成并发挥积极影响,本质上是对学科典范的承续与大学内在属性之间互动关系的积极回应。

学科发展需要大学学术共同体作为载体,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存续无法离开对于学科典范的尊重与顺应。20 世纪英国哲学家布朗将学术共同体定义为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①郄海霞.美国学术协会的功能及其对研究型大学的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51 -58.学科典范的存在维系着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存续。“就大学自身而言,损失了学术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件不幸的事情,还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因为它破坏了大学建立的基础——信念。这种信念是: 追求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依靠学者在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学术共同体中所进行的工作,而不能依靠在孤立状态下进行的研究。”②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蓝劲松,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7 -58.“任何学科失去了与教育、科学和学术活动的共同核心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就会质量下降。各个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它们或者存在于一所大学,或者以大学系统为母体。”③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M].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99.大学学术共同体存续的基本条件,正是植根于共同体成员对于学科典范的高度尊重。“大学的有效性,部分来说取决于它们的集体自觉意识,取决于它们对自身作为这样一个单一的、协调一致的实体的认识:它强制实行一套规范和规则,并制定个人成员必须遵守的标准。”④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85.

学术发展史的演进历程充分印证了二者的互动关系。“一门学问的创新与发扬光大往往是前后几代大学问家共同持续做长期性努力的结果,所以大学更是要热心地培植可能成为下一代大学问家的年轻学生,才能后继有人而开花结果,这由考察一个学术派典的兴起与衰落即可得到印证。”⑤吴家莹.跟蔡元培学当校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大学独有的兼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属性,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构与共生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大学自然有知识上的能力来从事教学、培养和研究活动。没有别的机构能够将这三件紧密地互相依赖的事情做得如此好……在提供科学和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投身于追求这种知识的人员方面,大学是不可替代的。没有谁能够代替它们在知识上的成就和能力。如果大学不做这些事情,它们就做不出来。”⑥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115.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历程也充分彰显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大学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正是高质量的研究产出,以及向年轻人投资将他们精心培养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体系,把美国伟大大学和其他院校区别开来,并使它们成为世界的艳羡。从科学和工程到社会和行为科学到人文学科,一切学科莫不如此。”⑦科尔.大学之道[M].冯国平,郝文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4.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所言:“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生的学问,将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⑧许兆新,严汝建,许珊.试点改革任重道远——从17 所试点学院想到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14 -17.

(三)大学的内在逻辑

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构与共生的理念与大学的产生同步形成。西方中世纪时期,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单位存在,而作为大学基本职能的人才培养已然蕴含其中。西方中世纪大学使用拉丁语faculty(系)形容文、法、医和神四门学科,college(学院)也最早产生于巴黎大学。⑨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6 -47.“在拉丁语中,‘universitas’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是指为了共同目标聚集起来的一群人。拉丁语‘collegium’也有同样的含义。”⑩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37.西方中世纪大学开启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二者的互动传统,也从源头上决定了大学组织最为素朴,同时也是最为理想的存在方式:“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⑪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9.。

大学的学术共同体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关系存在的合理性。大学(university)的本意是指“大而全的宇宙”(universe)。⑫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75.大学从产生就以追求完整统一的知识作为自身“大而全的宇宙”的象征。大学学者在不懈探索过程中呈现出的终极信仰与根本理念,正是所谓的大学理念抑或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学术共同体无疑是能够实现和满足大学求知意志的理想形态。作为人类“第二个千年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创造”①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序言29.,对完整统一知识的渴求不仅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必须以学术共同体的形态演进与发展。“统一性(oneness)与整体性(wholeness)是人类求知意志的精髓所在。在实践中,这种统一性和整体性只有在专门的研究领域内才能够实现,然而,恰恰是这些专门的研究领域,倘若它们不再作为一个纯一的学术体(a single body of learning)的部分而存在,也会丧失其生命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将各个学科融会成为一个宇宙,这个宇宙在统一的科学视野中,在神学中,在哲学中,达到了极致。”②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21.大学学术共同体本身就是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二者互动理念的彰显。

学科之于大学的意义以及人才培养之于大学的地位,决定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在互动中维系自身发展并促进彼此进步。大学产生伊始,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就保持着积极互动,表现为学科作为连接知识与人才培养的桥梁存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使得知识顺利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课程和专业成为可能。“在作为知识体系的维度上,大学里的学科分化为课程,课程组合成专业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科、课程与专业三者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在知识层面上的存在。”③王建华.高等教育学的建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7 -48.学科及其组织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载体与平台,人才培养则为推动学科的横向延展和纵向深入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学科通过建制化的学科组织不断生产与创造新知,进而分化为课程和专业来实现学科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科人才反过来又支撑和推动学科发展及其知识再生产。

三、经验与反思:什么是好的人才培养?

(一)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理念的重塑

好的人才培养应该充分彰显和体现以学科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互动逻辑观构建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办学理念。

改革开放40 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之所以能够成为改革典范,积累丰富办学经验,关键在于,从教育政策制定者到高校办学者自上而下地形成了基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互动逻辑构建大学学术共同体的理念共识,最终定型为主导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办学逻辑。

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理念形成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于构建学术共同体。康奈尔大学前校长罗德斯对此曾有过精辟阐述:“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学所进行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多种任务的独特方法,那么这个词就是‘共同体’。不建立学术共同体,知识就会变成孤僻的东西:在孤立中进行研究的孤独学者,其狭窄的研究范围、独断主义和未经考验的假设都是脆弱的,站不住脚的;其知识无法得到扩展和传播,无法与相反的意见进行争论,无法接受不同经验的影响,也无法用另外的视角对其加以磨炼。不建立学术共同体,个人的发现就是有限的,这不是因为个体研究者的创造力和开拓性不及研究群体,而是因为他或她的结论没有接受质疑,也无法得到更多的检验;这样,个人的知识就是不完整的……大学功能的发挥要依靠学术共同体,因为具有相互作用特点的共同体能够壮大其力量,扩展其成员的能力范围。”④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55.

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是构建大学学术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指出,学术共同体由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就包括旨在体现大学作为学术研究中心的“探究的学术”(scholarship of discovery)以及旨在向学生传播和教授知识的“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⑤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4 -77.“探究的学术”代表的正是学科发展所蕴含的探索、生产和创造知识的特质,“教学的学术”代表的正是人才培养所蕴含的向学生教授知识,培育人才的特质。

正如哥伦比亚大学前首席学术官乔纳森·R.科尔所言:“事实上,几乎所有真正杰出的大学都在各个独立的专业之间编织了一张无缝而又相互影响的网络,并最终形成大学整体的质量。”①科尔.大学之道:4.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有力印证了一流学科发展、卓越人才培养和形成学术共同体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典范,根源就在于,其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基于学科构建形成卓越学术共同体的内在变革逻辑,并且始终将人才培养创新与学科发展紧密相连。②李力,杜芃蕊,于东红.从学科构建到卓越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哈佛大学学科发展的内涵与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2,(4):65 -70.

(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指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

高校办学应该充分认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逻辑在实现一流学科发展,助推一流大学形成等方面所能够发挥的特殊影响和重要作用。

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指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院士所言:“大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既然如此,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之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又如何呢? 窃以为,大学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③李培根.认识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07.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和培养规律,充分说明了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人才培养这一事实。曾有研究者对改革开放至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67 名两院院士的成长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其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相关。④瞿振元,韩晓燕,韩振海,等.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2):7 -11.清华大学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并建立了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创新性实践教育。作为近年来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推进的重大举措,其宗旨和着眼点就在于,办学者充分认识到学科发展之于人才培养的独特意义:“高水平大学开展创新性实践教育,目标是规模化培养创新人才,须依托高水平学科建设,否则难成规模,也难以发展”⑤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1 -5.。

探究“学科”概念本身的定义,同样能够清楚地看出学科发展指向人才培养这一基本意涵。作为知识分类与集合的概念,“学科”意指初学者在最初进入学习领域中的一种必要引导。⑥谢维和.把教育的基本概念搞清楚[N].中国教育报,2011 -11 -15.正是在引导初学者进入学科领域,向初学者展示学科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过程,向初学者示范学科研究范式的过程中,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呈现得淋漓尽致。

破解当前高校办学实践中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需要高校办学者将基于学科发展,重构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积极融入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现代大学不仅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且更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或学科建设来进行。”⑦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6):73 -77.进入21 世纪,我国高校在“后大众化”时代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症结所在,均不约而同地指向学科。基于学科发展整体思考高校综合改革已成为办学者的共识。“大学内部在学院或学系之间、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以及各个部门之间日渐森严的壁垒,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大学自身的活力与创造力。为改变这一局面,从学科入手去统整地考虑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在很多高水平大学内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⑧荀渊.知识·学科·课程:大学教学的组织与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前言2.

2015 年10 月24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以学科为基础”推进包括“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内的“双一流”建设。就政策连贯性而言,“双一流”的建设思路本质上仍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学科建设统整大学整体发展这一政策理念的延续和深化。为了更好地应对“双一流”建设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挑战和要求,高校办学有必要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互动理念积极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正如研究者所言:“中国‘双一流’建设政策在技术核心上突破,就是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①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2 -76.

(三)高校办学要厘清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逻辑的实现路径

高校办学不仅要深刻认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逻辑的基本内涵,更要把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构与共生的理念切实转化为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发展思路,并将之积极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各个环节。

40 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对于当前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最大启示,就是高校办学应把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构与共生的理念切实转化为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发展思路,并将之积极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各个环节。“如教材建设、实验基地建设、教学法改革、实践教学建设、课外创新活动环境建设等,都应该是学科建设的内容,而且应该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内容。”②李培根.认识大学:208 -209.总体而言,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逻辑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重构课程体系,推行研究型教学,倡导本科生科研,深化师生互动,重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营造课外学术氛围,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培育学科传统与文化。

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之于学科发展与大学办学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提倡实施课程门户化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展示相应学科的魅力,吸引学生把课程作为进入学科的门户。特别是数、理、化、生基础课,它们对学生学科方向的选择影响很大”。③卢德馨.大理科模式20 年:思想、举措、人才:103 -104.1980 年,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研究开发并由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CIP),于2000 年最新一次修订。2002 年4 月最终定稿的CIP -2000 明确指出,是否拥有自己独立的特色课程或实践,且所有课程或实践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被视为高校学科专业得以设置和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④刘念才,程莹,刘少雪.美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借鉴[J].世界教育信息,2003,(Z1):27 -44.

坚持以学科发展为主导重构课程体系的理念,已被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卓越办学的实践充分证明。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反映,构建课程体系需要基于学科发展综合衡量,以学科发展为主导构建课程体系,坚持将课程编制建基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之上。⑤李力.重构大学学科发展:从内在理念到基本内涵[J].教育发展研究,2013,(5):55 -62.哈佛大学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反映哈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建设,之所以能够在全美诸多大学课改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哈佛始终基于学科发展来引导和推进课程改革。此举既能够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同时也能够将学科交叉的理念付诸大学教学和研究过程。⑥李力,杜芃蕊,于东红.从学科构建到卓越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哈佛大学学科发展的内涵与经验:65 -70.

推行研究型教学。推行研究型教学是实现基于学科发展,重构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教学改革与新的教育理念的建构影响、推动和引领学科发展。“通过教学,大学引领着他们学科的未来,将其影响渗透到下一代人,同时使这种影响的传授超越它们教授的内容,并按照它们自身的教学与发现的传统来做到这一点。教师们因其与学生的关系而变得生动活泼。教学并不阻止研究的专门化,而是使其维系于更广泛的学科的认同。”⑦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11.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经验深刻地印证了这一事实。“研究型教学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设计的,大理科模式致力于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以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为特色的人才,无疑会非常受益。”⑧卢德馨.大理科模式20 年:思想、举措、人才:122.

倡导本科生科研。美国学者豪斯泰德曾如此评论倡导本科生及早介入科学研究之于学科发展的意义:“与导师一起搞科研,学生不仅能从他们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从对导师的观察和导师的指导中受到熏陶,这些导师都是些学而不倦的人。”⑨刘宝存.为未来培养领袖: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6.从更深层面而言,本科生及早参与科学研究,也是构建大学学术共同体必不可少的基本途径,能够间接加速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探究的共同体中,不再有教师和学生之分,在那里每个人都是学者,本科生被一种个人探索的氛围所笼罩,成为终身学习态度的基础。在那里一方面研究生要争取赢得教师的关注,另外一方面他们又可以充当老师和辅导者。”①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27.

深化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实施研究型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研究型教学中设计的互动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参与。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是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实施互动的目的只能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造成平等的学术氛围……而这种教学相长正是教学质量的本质的提高。”②卢德馨.大理科模式20 年:思想、举措、人才:127.师生互动对于大学办学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建者,同时也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最初在擘画和定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等学府的特质时,首重师生互动。因为在他看来,“老师和学生共同踏进一片片知识的处女地,师生关系也许不是完全平等,但至少互视为伙伴”③里吉斯.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大师们[M].张大川,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17.。

师生互动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自述师生互动对自身学术成长的独特影响:“我自己成长的经历,从束星北、吴大猷到费米这三位教授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培养我的,我的成长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培养人才方式的重要性。”④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5.1934 年入学燕京大学,日后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王钟翰,正是在与燕大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的过从交往中奠定了自己毕生研究清史的志趣:“我之所以能走上清史研究这条路,除了自己的志向外,邓先生的启发培植,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⑤王钟翰.王钟翰学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8.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对于师生互动这一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有内涵有过精辟论述: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⑥甘阳,李猛.中国大学改革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4.

重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构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思维的落脚点和关键是重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世界高等教育的演进历史与发展经验表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互构与共生关系,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则是连接和贯通二者的桥梁。大学自中世纪产生,就是以学科为基础实现自身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无论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还是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大学发展史上的历次重大变革,均伴随着学科组织的创新与变革。日后为世人熟知的讲座制、系科制均是如此产生。

大学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诉求,必然要求通过重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加以满足。二者之间的互动逻辑不仅没有随着大学的变革而淡化,乃至消逝,反而每每在大学演进历程中成为构建全新学科组织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基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实现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这一改革思路无疑值得中国高校在推进良治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借鉴。⑦李力.抗战前中国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来自《独立评论》的观察和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2):164 -180.

营造课外学术氛围。“对本科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个性的培养往往不在课堂上,而是在被称为‘第二课堂’的学生活动中。”⑧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13.无论是学友之间,抑或以学术研究为主旨的学生社团均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研究旨趣。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 “在大学里面,所有的学科应该是统合在一起的。各个学科的学生相互遭遇。他们被眼前如此之多的知识形态所鼓舞,并联合在了一起。他们之间的相互切磋导致了不同学科统一性的出现。而倘若任由它们各自发展,学科的整体就会土崩瓦解,成为一个松散的、由孤立的学科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它们在大学的联合出现再度提醒人们它们是有联系的,也激励着人们致力于实现它们的总体统一。”⑨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104.

基于课外学术氛围的营造实现学生学术发展,屡见于中西方大学发展史。中华民国时期大学生学术社团在营造学科文化,培育学生学科素养,实现学生学术成长方面发挥过显著影响。“作为民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学生社团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作为课外活动的学术研究社团生活,看似游离于正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却同样能够发挥激发学生学术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独特效用。”①李力.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艺娱乐——抗战前民国大学生社团之形态与功能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4,(4):54-59.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正是在就读西南联合大学的六年中,培养自己对于物理学科的最初认知和学科情感:“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6 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但我对物理学中某些方面的偏爱则是在昆明的岁月里形成的”。②杨振宁.杨振宁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施瓦茨则直言,他对物理学的最早的兴趣完全由同学之间引人入胜的讨论引起的。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展报告:2009.01 -2011.12:76.

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跨学科发展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它是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学科本身在越来越深入自己的对象时,就接近这样一个界限,这个界限表明,构成其它学科对象的属性和过程在客观上包含在这一对象中……不去考察似乎与这一对象完全无关的属性和现象,就不可能认识构成该学科本身的对象那些现象。”④斯米尔诺夫.现代科学中跨学科发展的某些趋势[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8):15 -18.作为多学科互动发展的学术共同体,大学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对于学术研究和大学发展影响重大。“今日许多真正有趣的学术挑战完全跨越了学科界限。学者需要同事的专业知识。问题的极端复杂性要求跨越学科界限。结构随着功能的转变而调整……为获得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就需要把思维方式迥异的学科人员和思想整合起来,这种趋势将持续下来。它将是完全动态的——不在于是否创建新的中心或研究所,而在于搭建一个不断流动和变通的舞台。”⑤维斯特.一流大学 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M].蓝劲松,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7.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演进历程是对此的有力印证。“将数学的方法引入物理学,便带来了物理学的革命;将物理学的方法引入化学,便带来了化学的革命,这就是以数学为先导的‘哥廷根学派’的成功之路!”⑥李工真.大学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74 -75.

大学积极推行跨学科发展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就犹如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园,而大学生就像蜜蜂,要到处沾花惹草,将各种不同的花粉互相配合,最后酿造出具有自我特色的蜂蜜。”⑦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迈向顶尖:大学的办学策略与方法[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81.作为顶尖创新人才典范的诺贝尔奖得主,其成长历程所体现出的共性也鲜明地表明这一特征。曾有研究者专门考察466 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背景,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⑧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6):73 -77.。

高校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通过“以人才的复合来培养复合的人才”⑨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317.。这一理念业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改革的共识。“美国大学与学院里的跨学科计划标志就是强调发展学生的兴趣……跨学科计划就以学生设定的目标为主,同时可以突出实用的和应用性的知识概念。”⑩霍利.理解高等教育的跨学科挑战与机遇[M].郭强,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57.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正是在于通过形成跨学科学术组织实现创新人才培养。1943 年成立的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日后之所以闻名全美,成为影响人文社会学术研究和思想创新的重镇,恰恰得益于时任芝大校长的哈钦斯对其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定位:“在博士阶段不分系科专业而致力于综合人文研究的特殊高等学术研究机构”。⑪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97.麻省理工学院则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就创建4 个虚拟中心,目的正是在于为深入推行跨学科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⑫维斯特.一流大学 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57.牛津大学也通过创建新学院的方式积极推进跨学科发展。“今日的牛津有两个相对较新的学院——马丁学院、布拉瓦尼克政治学院,它们将交叉学科特点置于其工作的中心位置。牛津大学马丁学院进行着21 世纪最富紧迫性、面临重要机遇的研究课题,如能源与环境、健康护理、对未来人类的责任等。”⑬汉密尔顿.融古通今:牛津的传统与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19 -20.

培育学科传统与文化。学科传统与文化对于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影响深远。大学的“主导精神是可以通过它的行为和言谈方式来确认的; 而这些行为和言谈方式是这个团体通过符号、通过无形中被接受的俗语、通过团体的规章和惯例而采纳下来的”①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154.。这些看似随意的符号、俗语、规章和惯例,恰恰代表了学科传统与文化的精髓,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学科知识、学术规范和学术信仰的认同和理解。正如希尔斯所言:“一所大学的资本远不只是它的物质设备或它的图书馆; 它也远不只是大学的学术人员带到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它包括对发现的热情、道德上的正直诚实、区别判断的能力、对重要问题的认识、它的成员具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可能性。这是一些个人的品质,但这些品质的牢固持久取决于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它存在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一所大学的各个系和学院,存在于整个学术界——一个国家内部的学术界和国际学术界。”②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229.有意识地培育学科传统与文化,不仅从根本上有助于大学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而且能够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逻辑的形成及转化提供组织基础。

猜你喜欢

学术理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