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民间口传文学及其当代价值
——以《木姐珠和斗安珠》为例

2023-02-08邓海成李其林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口传羌族民间

邓海成,李其林

学界对民间口传文学的理解较为宽泛。一般而言,口传文学指的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的文学作品。①黄晓娟.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J].文学评论,2011,(2):203 -206.千百年来,羌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感知天地万物和自然社会,构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我思考。正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经历,汇聚成羌族群体的生命体验,结晶为羌族精神生命的宝贵资源。广泛流布于羌区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构成了羌族民间口传文学的经典和精品,是羌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羌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羌族历史和传统的载体,凝聚着民族创造力和集体智慧的精华②马学良,梁庭望,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4.,反映了羌族独有的民族特性和文化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在知识构建、文化记忆、民间信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羌族民间口传文学

羌族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是我国西南部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甲骨文中频繁提到的唯一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③中国政府网.羌族[EB/OL].(2006 -04 -14)[2023 -01 -05].http: //www.gov.cn/test/2006 -04/14/content_254359.htm.,反映古羌与殷商的密切关系。《说文·羊部》解释: “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④转引自李殿元.论禹羌文化学的建立与拓展[J].文史杂志,2016,(1):42 -50.,证明古羌族是我国上古时期一支以羊为图腾的原始游牧部落。现代羌族源于古羌,生息繁衍于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中,地处边疆文化存储地带⑤孔含鑫,吴丹妮.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羌”在边疆康区的文化主体性[J].世界宗教研究,2014.(2):166 -173.,有“中华民族活化石”之称,是岷江流域“藏羌彝走廊”中多元共生文化的典型代表。费孝通先生说,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羌人起的作用似乎和汉人刚好相反。汉族是以接纳为主而日益壮大,羌人却以供应为主,壮大了别的民族。很多民族(包括汉族在内)从羌人中得到了血液。⑥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8.羌族在文化输出和壮大其他民族的同时,也在不断继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髓核。

羌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史中,羌族文化主要依靠释比的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释比是羌人的精神领袖,释比文化是羌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释比经典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大项目。据统计,释比诵唱的经文大约有500 部,《木姐珠和斗安珠》是其中精品之一,对研究羌族历史文化和地方信仰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在羌民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格斯认为: “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①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M]//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78.《木姐珠和斗安珠》对羌族释比而言,是世代传诵的经典;对羌族群众来说,则是融教育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民间故事。它的故事情节涉及羌人历史、习俗、哲学、精神信仰等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史诗特征。通览整部史诗,其语言之优美,表达之自然,用词之贴切,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是不可多得的民间文学珍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②梁波.经典民族文化与文学叙事——以羌民族文化与文学创作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3,(9):58 -60.从民间文学角度看,《木姐珠和斗安珠》是一部极富浪漫色彩的“叙事长诗”和“爱情史诗”。

一部史诗、一个传说、一则神话,抑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都依赖于语言,语言的特性能够更好地说明民族的特性。③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7:52.语言又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等形式。④杨晖.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其文化语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56 -57.羌族虽古老却无文字,文化传承全靠口头语言,通过口耳相传代代延续。这种既古老又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给羌族民间口传文学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彰显出羌族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木姐珠和斗安珠》与《羌戈大战》《颂神禹》《迟基格布》等被誉为羌族“四大史诗”⑤李祥林.从口头文学看羌族迁徙历史[J].文苑漫步,2020,(4):77 -80.,是羌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其他体裁的民间口传文学共同被收录在《羌族释比经典》⑥四川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中,成为研究羌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从内容上讲,《木姐珠和斗安珠》称得上一部优美的叙事长诗;从其社会效果和历史影响看,它还具有浓厚的神话史诗色彩,对羌族族源、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都有较高的价值。⑦黄杰.如何留住你,羌族民间口头文学[N].中国民族报,2008 -06 -13.《木姐珠和斗安珠》的神话故事让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羌族婚俗的影子,感知羌族复杂深奥的精神世界,感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故事不但向后人展示了羌族男女对自由美满爱情的大胆追求,歌颂了羌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及不畏艰险的顽强斗志,还反映了羌族民间信仰中的人神关系。然而,在信息时代强势文化冲击下,面对羌语活力降低及文化传承断档的困境,把握羌族民间口传文学的内涵特征,挖掘其文化功能及价值意义,对加强羌族民间口传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留住羌族文化之根,保存羌族历史记忆,弘扬羌族文化传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间口传文学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民间口传文学是羌族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一,反映了羌族现实社会的婚俗传统。据羌族民间文化研究者吴天明⑧吴天明,男,羌族,从事羌族民间文化研究30 余年,曾任茂县地方志办主任,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化顾问。口述,“木姐珠不爱神宫,不嫁龙宫,一心向往人间。三公主不听山神劝阻,执意摘了羊角花。谁知羊角花儿是信物,凡人凭此配夫妻……白麻裹脚赠情郎,木姐斗安心相应;剪了青丝心相许,又把木梳送斗安”。互换定情信物本是恋爱中男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表示永不移志的坚定心愿。在故事里,两人就这样互赠了礼物,定下了终身。从羌族不同地区的调查结果⑨王永正,王田.释比经典“木吉卓”及其羌族婚俗的表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46 -49.可知,木姐珠和斗安珠互赠了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青丝”,不仅预示着两人对爱情的笃定及其爱情之路的坎坷,也从侧面反映了羌族民间信仰中神的能力是有限的⑩陈建新,刘汉文.论羌族史诗中的神人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15,(11):122 -127.,木姐珠和普通人一样也要受到命运的束缚。

羌族《说亲词》唱曰:“世间万事有来由,羌人婚配从头说。理不讲来人不知,须将此事晓众人。自古男女皆婚配,此制本是木姐兴,所有规矩她制定,后人不敢有增减。一代一代传下来,羌人古规须遵守。”在神话故事里,羊角花代表爱情的信物,这种从天女木姐珠沿袭而来的婚俗规矩成为现代羌人遵守的传统习俗。在现代羌族社会中,如果男子看中了某位女子,需要“红爷”上门提亲,“红爷”须是与女方沾亲带故的中年男性,且是有名望、儿女双全、能说会道者,还要经过“许口酒”“小订酒”“大订酒”等规定程序,才可着手筹备婚礼。羌族的传统婚俗程序繁复,耗时较长,往往耗资也会较大,精力和经济的双重考验反映出羌人对儿女婚姻这一人生重要礼仪的高度重视。在现实生活中,羌族父母选女婿都会睁大眼睛“千挑万选”,男方想求亲成功要通过女方的“千磨万击”,最终方能办成人生“大事”。正如羌族俗语概括的那样,“买东西还要挑几遍,求亲也得跑几道”。

其二,反映了羌族坚韧不屈的抗争精神。在木姐珠故事中,天神阿爸木比塔设法百般刁难斗安珠,不仅要他砍火地烧火地,还要播种收割。“砍林烧荒不算难,播种收割才算完,青稞九斗撒九沟,九库粮仓要装满,春华秋实结良缘”。我们常说,患难夫妻情更真,真正的爱情在困难和烈火中产生。天女不听山神劝,执意摘取羊角花,由此爱上斗安珠; 凡人斗安珠不畏艰险,勇闯天庭把婚求,历经磨难终成正果。故事中描绘的人与神的爱情传说,充分表达了羌人在婚姻观念上的顽强抗争精神。应该说,木姐珠和斗安珠的感情不是软弱的恩爱,而是勇敢和坚强的战斗,是对人神隔绝的抗争,是人权对神权的反抗。他们共同的努力打破了人与神固有的藩篱,冲破了天界与人间隔断的时空。

长期以来,处于“藏羌彝走廊”地带的羌族深受汉藏文化影响。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前的羌族存在“指腹婚”“怀抱婚”“童子婚”“买卖婚”等婚姻形式。①中国政府网.羌族.http: //www.gov.cn/test/2006 -04/14/content_254359.htm.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自主婚姻逐渐成为主流,但是“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依然存在,传统的婚俗程序也一直保留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木姐珠和斗安珠是反神权的体现,表现出对“指腹为婚”等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精神。②王永正,王田.释比经典“木吉卓”及其羌族婚俗的表征:46 -49.有羌族民谣唱曰: “六月麦子正扬花,丈夫还是奶娃娃。哪天等得丈夫大,落了叶子谢了花。”“十八姐儿九岁郎,夜夜脱衣抱上床,说是郎来年岁小,说是儿来不喊娘,等到郎大姐已老,花也谢来叶也黄。”③转引自马宁.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评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8 -11.这正是对包办婚姻的有力批判,也蕴含了跨阶层婚姻的残酷现实。把木姐珠的故事投射到现代羌族婚俗中,我们看到的是羌人儿女婚配中仍然保留有严格的阶层界限,门当户对、亲上加亲是婚配的最佳状态。正如“穷找穷嫁、富找富配”的说法和现实中表亲优先结婚等现象,是羌族婚俗传统的具体表现形式。④李霞.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J].剑南文学,2011,(9):32 -33.

(二)民间口传文学是羌族复杂神秘的精神写照

其一,反映了羌族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功能主义认为,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愿望和需要,而是为了维持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⑤转引自王小琴.羌族文化教育内生力与文化代际传承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8):14 -16.羌族世代定居于岷江上游高山深谷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频发的自然灾害造就了极富生命力的羌文化,独特的文化又成为维系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稳定的根系。正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羌族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逐渐在释比唱诵的经文中沉淀下来。可以说,羌族的精神世界集中反映在他们的信仰中,流淌在族人的血液里,通过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流传至今,反映出羌族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原始信仰。⑥普忠良.藏彝走廊文化域中的羌文化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9):5 -10.由此,当木姐珠的故事投射到现实生活时,日常生活就有了准则,出门办事便有据可循。从民间文学角度看,羌人巧托天女木姐珠之名,虽显夸张,却事出有因,又自然而然。羌族就是这样既富想象又符合情理地建立起人神互通的关系,不断巩固着民族的精神支柱,持续强化着现代羌人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自尊。

学界研究认为,羌族为多神崇拜,信奉万物有灵,处于灵气崇拜与拜物阶段。⑦陈建新,刘汉文.论羌族史诗中的神人关系:122 -127.史诗记载,在羌族先民向西迁徙途中,天女木姐珠抛下三块白石化作大雪山“挡住魔兵前进路,羌人脱险得安全”。在现实生活中,羌人将白石置于房顶最高处作为天神和其他神的总象征,是其信仰万物有灵的具体表现。有研究表明,羌族白石崇拜源于古羌人对生产生活工具和原始武器神化的结果,还与古人用石取火有关。①钱安靖.试论以白石崇拜为表征的羌文化[J].宗教学研究,1988,(4):60 -63.此外,在羌族民间文学里,不仅有自然物崇拜,还有很多动植物形象。在木姐珠的故事中,天神木比塔将杉树种子等赠给夫妻二人,“给你杉木桦木种,修房造屋少不了”。在羌族婚礼唱词中,当夸赞娘家陪嫁多时会说“杉种三斗当陪奁”; 在祝愿主家人丁兴旺时会唱“如同杉林长满山”;在修房建屋、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活动等重要场合中都会出现杉树,盖杉木乃天上之灵木,羌人相信圣树能保佑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和妇女多子。杉树崇拜,与羌族地区林木资源丰富、杉树外形笔直挺拔以及羌人敬畏自然的圣树崇拜密切相关。②李祥林.人类学视野中的羌族圣树崇拜与族群生活[J].宗教学研究,2016,(2):183 -190.羌人以羊为图腾,盖“羌”与“羊”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③贾银忠.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226.同时,羌族民间口传文学还出现狗、猴、龙等动物形象。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反映出羌族特有的审美追求,既是民族符号的象征,也是善恶标准的表达;既是羌人伦理道德的体现,更是羌族民族精神的代表。④殷晓燕.羌族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3,(2):155 -160.

其二,反映了羌族尊神敬老的传统。与汉族和藏族的民间信仰不同,在羌族民间信仰中,人们不追求长生,不奢求成仙,只求一生一世,不问人生轮回。因为在羌人看来,人死火化,灵魂就被火带走了。⑤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3.因此,羌人没有轮回转世的说法,没有天堂地狱的观念。⑥陈建新,刘汉文.论羌族史诗中的神人关系:122 -127.在现实生活中,人要顺应自然安守本分,要勤劳才能创造幸福,敬神就会得平安,因为天神木比塔不为难人,偏待人。⑦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3.对于生活在自然灾害频发的高山峡谷中又世代农耕放牧的羌族人民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正是这种信念支撑起他们的生活,赋予他们顽强的生命力,突显出羌族重今生、轻来世、“乐活现世”的人生哲学。当通神达人的释比在特定时间和场合以特定仪式对这一古老信仰加以反复演绎,并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势必更加强化了故事内容和精神传统。因为,释比演绎的经典具有祭祀、典仪的神奇效果。⑧鲍特文尼克,科甘,拉比诺维奇,等.神话辞典[M].黄鸿森,温乃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29.其中,作为羌人精神领袖的释比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这种人神互通的方式也反映出羌族民间信仰中强烈的世俗精神和功利色彩。

在故事中,因为木姐珠忘记了父亲“不可回头看”的嘱咐,导致父母赠送的牲口走失,自此,人间的牲畜有了家养和野生之分。来到人间后,木姐珠又误种了灌木,导致人间长满了荆棘。因为木姐珠没有遵守父亲的嘱咐,才会不断出现错误而连续受到惩罚。后来,夫妻二人顺从天神旨意,用勤劳的双手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并在十月初一这天献上青稞酒,敲起羊皮鼓,唱歌跳舞祭白石以谢天神,“从此岁岁相沿成俗,年年秋收后祭祖先”⑨转引自李祥林,王广瑞.作为口头文化遗产的羌族民间诗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8 -11.。在现实的婚礼中,每当新娘即将踏门而出时,母亲总会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回头看,规规矩矩出门去。”这样的习俗既反映了羌族婚俗中的嫁女禁忌,又体现了羌人精神生活中的敬老习俗。可以说,从神话传说中走出来的尊神信仰,在现实生活中演绎成敬老的传统,既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又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羌族传统习俗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对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无形的约束力。

三、羌族民间口传文学的当代价值

羌族民间口传文学内涵丰富,体裁多样,形态各异,叙述着古羌人对自然万物、民族起源等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是羌族先民认识自我、解释世界的独特想象。这些认知和想象成为建构社会关系的权威话语,并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选择和改造流传至今,形成了羌族的集体记忆和群体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发挥着整合社会意识、建构社会想象、规范个体行为以及维护体制权威等重要功能。①熊刚,韩云洁.羌族神话故事的多元文化特征[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8):65 -68.同时,羌族民间口传文学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具有文字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族群中承担着宣传伦理道德、延续民族文化、维系民族情感的社会功能。

一是民间口传文学展现了羌族的生活习俗。尽管没有文字作为载体,作为民族精神生命重要载体的民间口传文学,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来,最能体现羌族的民族特色。羌族的许多生活习俗都可以从民间口传文学中找到源头,如木姐珠的故事集中反映了羌族的婚俗礼仪和敬老传统,如前文论及的白石崇拜、神树崇拜和众多动物形象等反映了羌族的民间信仰和精神脉络。此外,羌历年、祭山会、领歌节等重要年节礼仪和民间活动都与民间口传文学密切联系。作为遗传密码的民族基因,更多地成为一种生活的表达方式,存在于带有民族文化特质的日常生活,如服饰、饮食及心理习惯当中。②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诚然,随着城镇化步伐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流动加速,文化更加多元,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同时,传统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记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的场域正在消解,民间口传文学的生存空间正在萎缩。然而,记忆不会彻底忘却,传统不会完全消失,民间口传文学总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羌人的生活,民俗传统和生活禁忌总会在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场合与羌人不期而遇。

二是民间口传文学体现了羌族的文化观念。我们研究羌族民间口传文学,实际意义不是追根溯源,找寻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在于考察其发展历程和社会意义。③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作为羌族先民集体智慧结晶的民间口传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羌人的日常生活,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沉淀,最终凝结为羌族特有的文化观念。在众多羌族民间口传文学中,不同程度地散发着生生不息的寻根祭祖意识。天女木姐珠是羌人心中的女始祖神,羌人自称“尔玛”或“尔咩”,就有“天人的后代”之意。同时,“在羌族民间文学中,豹子通常是强暴者、凶残者的典型,羊通常是和顺、善良的典型;犏牛是憨厚、正义者的典型。”④李明.羌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2.这些人格化的动物形象,反映出民间口传文学对羌人价值标准和是非标准的影响,是羌族真善美审美观念的体现。在羌族文化中,神有善恶之分,人有好坏之别。他们把天神分为善神和恶神(或称之为白神和黑神),主宰之神是善神,但也有不善之举;而人的好坏标准在于对神的态度,在于是否敬神和安守本分。关于好坏善恶、是非黑白的认知方法,在木姐珠等故事中有很多详细的描写,这与羌族将神“定义为感性与理性并立的存在,神的意志受到情欲和道德的双重支配”⑤陈建新,刘汉文.《羌族释比经典》中创世神话的宗教学解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7.的神性观密切相关。

三是民间口传文学表现出羌族的民族精神。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羌族亦然。在各式各样的祭祀庆典和乡规民约中,可以看到很多从习俗和禁忌中抽象出的概念和观念。比如,关于圣树崇拜表现出的生态观念,关于白石崇拜体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从斗安珠身上反映出的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反抗精神,等等。羌族民间口传文学,不但塑造了木姐珠女祖神的“超人”形象,传递着古羌人“大母神”的文化密码,还塑造了现代羌人的女性审美意向,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羌族社会和文化空间里,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品德教化的重要功能。通过《木姐珠和斗安珠》等口传文学潜移默化的教化和规训,羌族人民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反映了羌族民众群体意识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⑥赵海红.羌族神话的特点与教育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12,(5):62 -65.在众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里,羌民来自同一个祖先,崇拜同一个天神。这种族群的集体意识和历史记忆,既反映了羌族先民面对自然环境和生存挑战时集体劳作的原始生活面貌,也成为当代羌族人民维系民族感情、增强文化认同、推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来源。

四是民间口传文学表达出羌族的审美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羌族民间口传文学除了具有审美共性之外,还存在羌族特有的审美个性。普列汉诺夫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 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 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①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50.据此而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人的审美意识,但影响因素不限于此,自然地理、生活方式、民间信仰、道德观念等都给审美意识打上了不同民族的烙印。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 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又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类型;特定的文化类型继而又塑造出特定的审美心理。②丛溆洋.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长诗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12):125 -131.从审美功能看,羌族民间口传文学是普罗大众的生活教材,起着延续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情感的桥梁作用,它是羌族精神世界的高度抽象,充分反映了羌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黑格尔曾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我们有历史。羌族民间口传文学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历史、考古、民俗、哲学、伦理等,与羌族的民族记忆关联,黏附在羌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习俗和民间信仰里,已积淀为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保护传承的具体实践中,对口传文学进行记录和整理,只是“文字化文本”,是“第二版本”。③乐黛云.重视文学的原生性和立体性[J].民族艺术,2002,(12):34 -39.为了避免羌族民间口传文学走向“文本化”困境,除了重回元典,解读上古,实现与古人的对话,探寻羌族文化之源,探究羌人精神之根之外,还要从根本上解决“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避免封闭死板、静态凝固,要实现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④安学斌.21 世纪前20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理念、实践与经验[J].民俗研究.2020,(1):19 -29.通过记录、整理、翻译、出版、展演等形式,采取项目式、数字化等方式,加大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和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再现羌族民间口传文学之本体,挖掘其当代价值意义,探寻其新的文化定位。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多元文化的共生发展。

猜你喜欢

口传羌族民间
重温教育的口传气质:基于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媒介视角研究
探讨“口传身授”教学法在戏曲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