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2-05张新炜
摘 要:幼儿园幼小衔接是幼儿入学前的准备活动,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过程是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的重要环节。当前仍有许多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幼儿园、小学和家庭能够更好地配合促进学前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改革发展,文章对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51-0163-04
幼小衔接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热点,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阵地,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幼儿园要做好有效的衔接工作,让幼儿能够顺利步入小学。但是幼儿教育环境松散,十分随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不足,有些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园幼小衔接时存在急于求成而忽视了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等现象;二是缺少社会交往训练,缺乏教育理念上的指导和正确认识;三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身心不适应,因此开展有效衔接非常重要。
一、 幼小衔接概念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环节。对幼儿来说,入学前的准备不仅是在教室里学习新知识,更应该让孩子从幼儿园的状态中转换到小学状态。因此,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衔接工作对孩子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幼小衔接指,让儿童进入小学前,做好与幼儿园相适应的准备,帮助孩子顺利完成生活环境转变、学习方式转变、行为习惯转变等方面的过渡。在幼儿大班上学期开学前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这一阶段是幼儿由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幼儿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期。
二、 幼小衔接的工作现状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到当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文章选取江苏省某3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幼儿教师的工作年限与学历。3所幼儿园幼儿教师共计60人,教师的工作年限在0~5年的最多,共计35人,6~10年的有15人,11~15年的仅有10人。幼儿教师的学历调查中,大专学历教师比较多,共计36人,中专学历教师有2人,其余是本科学历及以上。
(一)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现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主要由我国教育部制定,是幼儿工作开展的指导,其中明确规定了应该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当前幼儿的学习品质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幼儿园要学会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其逐渐形成积极、认真、专注的态度。要不畏惧困难,敢于想象和创新。
文章调查3所幼儿园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共设计三个问题:第一,幼儿园所开展活动是否考虑幼儿兴趣;第二,是否注意训练幼儿的注意力;第三,是否培养幼儿管理学习时间的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活动内容能够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但是对幼儿注意力训练频率与幼儿管理学习时间习惯培养较少。大部分教师培养幼儿兴趣,均会选择设计一些游戏,或在课前做好一些道具,少部分教师选择播放多媒体。幼儿教师在幼儿学习方面有较强的意识,但是在对培养学习兴趣方面则缺少有效的策略。此外,还对教师培养幼儿创造力进行调查,大部分教师易忽视表演游戏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常选用结构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状
针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分析,对调查幼儿园的培养内容、训练频率、作息时间以及行为培养进行讨论。
幼儿园培养幼儿生活适应能力,通常从给自己穿衣服、整理物品、保管物品以及表达自己的要求几方面进行,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培养幼儿生活适应能力均是从“给自己穿衣服”入手,幼儿主动表达需求较少,表明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主动感受。
在行为习惯培养中,大部分教师认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十分重要,也能重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容易忽视针对有效衔接进行作息调整。对于培养行为习惯,幼儿园与家庭均有重要作用,但是家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重视程度高于幼儿园,且家庭与幼儿园配合较少。
(三)幼儿社会交往训练培养现状
人要学会交往,通过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才能有效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想要长远稳定地生存下去,与他人交往必不可少,学会建立稳定的人际交往是有助于人类发展的。因此,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生活后,为了适应小学生活,需要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能够注意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情况,但是针对上课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大多数教师选择偶尔给幼儿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容易忽视鼓励幼儿。而班级中存在不善交际的幼儿,大部分教师选择使用语言鼓励幼儿,较少为幼儿提供与其他幼儿交往的机会。
三、 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不足
幼儿时期对幼儿发展有奠基性作用,属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但是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注意力训练频率低。在幼儿园集体课堂上,教师常常会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但对幼儿的自主活动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训练。尽管幼儿教师知道训练幼儿注意力的意义,但是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很少有教师专门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相关的训练。因此,幼儿在人际关系、学习、自理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有大部分时间进行自主活动,能够体现出幼儿最放松的状态,此时的教育效果是最理想的,然而教师容易忽视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第二,时间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幼儿时间管理比较松散,与小学的作息存在一定区别。例如:在幼儿园内,即使幼儿出现迟到现象,教师也不会责怪。但幼儿进入小学以后,作息管理不同,教师十分注重纪律和秩序。幼儿园的上课时间比较短,而小学的课堂时间为40分钟一节课,当幼儿难以适应小学生活时,可能会出现随意走动,与同学窃窃私语现象,影响课堂纪律。幼儿园教师在完成任务的时间上并不会向幼儿提出过多要求,这就造成了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会出现作业拖沓、完成任务慢等问题。
第三,欠缺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更加积极地探索。大多数幼儿教师在课堂上都会提前做好准备,选择一些道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活动部分,教师以游戏为核心,使幼儿们能从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因为条件和时间的关系,教师很少有机会使用这种方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教师较少对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过分依赖,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过于追求教学目的而忽略幼儿的学习过程。如果幼儿在接受教育时丧失了兴趣,不利于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学习的内在动机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使幼儿保持学习兴趣。
第四,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方式不全面。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用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根据上文调查得知,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采用了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较少使用表演游戏,缺乏综合的创造力培养手段。用比较单一的创意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难以提高培养效果。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将各种不同的游戏形式相结合,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第五,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创造力使用表演游戏的主要问题在于:部分幼儿园缺乏进行表演游戏的条件;游戏主题十分单一,组织形式单调,游戏开展类型较少。幼儿针对表演游戏的参与程度不足,较少有全员参与,游戏表演机会分布不均衡,加之教师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指导,评价内容片面,存在较多问题。
(二)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不够全面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幼儿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那就需要在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适应小学生活非常关键。对幼儿生活适应的问题,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可以自己穿衣、脱衣、保管物品非常重要,意识到基本行为习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忽视幼儿难以主动与他人交流的问题。说明教师尚未做到全方位地培养幼儿。在幼儿的作息培养中,在作息时间调整上,大部分幼儿园都缺少相应的安排,幼儿教师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会造成一些幼儿不适应小学生活变化。在家庭共育中,幼儿教师认知有误,认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重任应该是家长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职责弱化。
(三)社会交往的训练缺乏策略
虽然幼儿教师意识到幼儿与同伴互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幼儿,教师经常采取口头上给予鼓励的方式应对,缺少具体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和互动,当幼儿不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教师偶尔提供幼儿答题的机会,较少针对问题与现象详细分析,不能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和语言发展状况因材施教。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大部分幼儿园很少有机会带着大班幼儿进入小学,更有一些幼儿园从来没有组织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因此,幼儿对小学的整体情况了解不足,最终影响到幼儿步入小学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家园共育工作不到位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效地开展家园共育十分重要。但是,从当前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幼儿教师和父母在幼儿行为方面的沟通和交流较少;第二,部分父母对幼儿园的合作意愿、参与程度较低;第三,幼儿教师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太过传统;第四,在幼小衔接阶段,部分父母的教育思想比较传统,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仅仅注重幼儿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幼儿学习兴趣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 完善幼小衔接工作的对策
(一)重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
1. 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针对幼儿活动,如何使幼儿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培养。
第一,找异同。例如,教师提供“猜猜我们哪里不同”的图片(如图1所示),引导幼儿找异同,教师可以让幼儿首先观察图片,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不同之处。或是选择可以观察的事物,让幼儿用一些时间记住事物的特点,使用遮挡物遮住后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口头表达。
第二,讓幼儿带着目的听故事。为班级幼儿讲故事前,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根据自己听到的故事回答问题。
2. 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一,要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时常采用欣赏与鼓励的话培养幼儿对小学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你们越来越像小学生了”或是“老师觉得你们真的长大了”的鼓励性语言让幼儿感觉到进入小学非常光荣,同时积极带领幼儿进入小学参观,熟悉小学环境。
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的方式不仅有游戏,也可以是儿歌、猜谜以及小实验等,调动幼儿积极性。例如在5以内加减法科学活动中,以便利店为教学情境,引导幼儿不知不觉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
3. 帮助幼儿学会时间管理
从幼儿大班下学期开始,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延长课堂时间,让幼儿按时起床,按时上学,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监督,培养规则意识,当幼儿完成相应的任务时,可以适当奖励相应的奖品。
4. 培养幼儿创造力
上文提到大部分教师习惯采取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创造力,较少运用表演游戏。在运用表演游戏培养幼儿创造力时应该注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表演游戏环境,例如表演区环创、及时更新游戏道具、增加游戏时间等。在组织表演游戏时要注意主题丰富,并要注意引导参与程度较低的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保障班级幼儿的参与度。教师要注意评价,以幼儿为主,适时介入游戏。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不仅包括穿衣,还有独立用餐、自己学会接水、整理物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等。教师可适当给予幼儿期望,采用激励机制,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并逐步调整幼儿的作息习惯,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逐渐缩短幼儿午睡时间,适当延长上课时间。通过创设活动场景,模拟小学生活,充分鼓励幼儿,激发幼儿潜能。
幼儿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合作,发挥家长的监督与示范作用,家长要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园相互协调,努力做好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
当幼儿存在难以主动表达,不愿与他人交流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故事表演,选择投放手偶、小舞台等道具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选择喜爱的角色,感受表演的乐趣。利用升旗仪式,鼓励这部分幼儿参与主持,锻炼幼儿的胆量。
(三)加强幼儿社会交往训练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兴趣与能力,通过扮演“医生”“老师”等角色,给幼儿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为幼儿营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利用游戏培养,例如“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找到自己的新朋友并进行沟通,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在自由活动中,准备充足的材料,例如表演类、棋类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穿衣、脱衣时遇见困难,敢于寻求同伴帮助,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利用交换玩具的活動,为幼儿创造与他人友好互动交流的机会。
在集体课堂中,遇见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幼儿,教师不能一味采用语言鼓励,需要弄清原因,采取针对性办法进行处理,例如部分幼儿胆小,应该对幼儿的进步及时表扬。即使幼儿回答错误,也不能批评,要让幼儿敢于继续发言。
充分利用课间交流的机会,与班级性格比较孤僻的幼儿进行交流,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多与幼儿交谈,引导幼儿主动与教师讲话。此外,教师还应与幼儿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在幼儿园与小学互助活动中,加深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使其从心理与生理上共同做好准备。
五、 结论
总之,幼小衔接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幼儿成长中的转折点,完善幼小衔接有助于为幼儿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家长都应该重视幼小衔接,应从不同阶段、不同角度培养幼儿的知识、技能、心理及态度,促使幼儿得到均衡发展,增强幼小衔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常宏,李一凡,孙璐,等.“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学前教育,2022(9):4-7.
[2]刘益瑄.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式探索[J].智力,2021(13):181-182.
[3]景慧萍.回族社区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平凉市铁路幼儿园南台分园为例[J].科幻画报,2021(1):115-116.
[4]孙可宁.“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小衔接问题研究——基于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2020,19(12):104-108.
[5]张辉.再探日本“幼小衔接”问题——基于其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历史演变[J].启迪与智慧(下),2020(2):91,90.
[6]汤颖华.构建多元互动的幼小衔接教研策略研究——以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为例[J].家长,2022(34):165-167.
作者简介:张新炜(199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市海门区锦绣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幼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