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路径

2023-02-05王菲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科技人才

文/王菲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采取更多突破性措施,必将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如何自主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让他们在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是教育界、科技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时代命题。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的重大意义

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把人类从工业时代带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产业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经营方式、收入分配等都产生了变化,必然带来新兴产业引起的专业人才缺口和人才需求。青年科技人才是人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抢占先机,实现突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突破了不少国外技术封锁,生产许多大国重器。但是也应该看到,基础科研能力有短板、关键技术“卡脖子”、科技领军人才紧缺、创新迭代能力欠缺等因素阻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客观事实依然存在。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力强,是科研生涯最有生命力也最有可能创造性、突破性开展工作的阶段,面对基础科研、关键技术、领军突破等挑战,青年科技人才变得十分特殊和重要。因此,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自主培育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点。

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的必然选择。从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从劳动力驱动、产品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动力,只有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群体,才能牢牢抓住变革的关键要素。因此,加强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既能够为应对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又能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储备更多的关键领域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营造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

坚持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党管人才不仅能政治引领,还能体现党对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整体统筹把握。

突出党建引领的重要作用。发挥好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始终把准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一方面发挥骨干力量作用,引导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攻关一线攻坚克难、不断突破;另一方面发挥组织保障和协调作用,了解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全力做好保障协调工作。

以公平公正塑造良好生态环境。科研工作是实事求是的工作,必须以科学事实判断成功与否,以公正公平的导向、清楚明晰的科学标准,尊重科学事实和科学精神,尊重每一位青年科技人才的成果和付出,尊重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营造公平公正、可上可下的良性竞争环境,杜绝不良竞争和违背科学精神的现象发生。只有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

完善政策,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平台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科技人才的政策文件,政策的出台固然重要,如何实施到位才是关键。

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一是提升人才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虽然各部委出台了相关人才政策,各地也配套出台政策,但仍会出现衔接困难等情况,尤其是在经费和支持措施的延续性和政策执行程度上。因此,相关政策的出台需要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政策制定上要考虑落地执行的空间,这样各地才会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分工协作,让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在顶层布局上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参与科研攻关、创新平台等,培育合适的青年科研团队,给予经费和科研实践上的机会和支持。

鼓励多元和包容的科研环境。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但当前确实存在人才评价标准趋于单一,以课题数量、论文数量、经费总额为主要评价标准,暂未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因此,要大胆创新,探索建立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为依托的选拔和评价机制。瞄准“卡脖子”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领域,建立符合这些项目的人才选拔体系,逐步打破学术出身、背景、工作经历、年限和奖项荣誉等固有体系,不拘一格使用能够破局和破题的人才。要保持一定频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相关研究表明,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大多都有国际交流的经历。除了完成本硕博等专业学习的基本培养阶段外,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定期参与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专业前沿,丰富研究内容,互相取长补短,创新科研思维。

产学研融合,补足紧缺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短板

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要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础培养。重视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研究生的科研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才能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打造打下坚实基础。

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基础培养。一是围绕国家重点领域,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设立一批例如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在内的紧缺专业学科,重视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加强专业间学科交叉培养的力度,从根本上弥补空白。二是强化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比重。改革现有课堂教学的方式,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让本科生在扎实的通识教育中了解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基本运行规律,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思维、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加强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比重,在创新性课程和实践中了解书本知识的运行规律,在重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实践中理解科学研究和产业变革之间的关系,增强理性认知和感性认识。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联动。建立产学研融合发展格局,加强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产业发展的联动融合,在基础培养的过程中融入科学研究前沿知识,在教育教学中介绍产业发展现状,在科学研究中突破产业发展困境。针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不局限于特定的培养模式,允许“偏才”“怪才”发挥最大优势。加强产学融合、产教融合,建立政府、科研院所、高校、行业企业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实践教学场景,打造多元、先进的师资队伍,实现“教得新、学得实、做得对”的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新局面。

深化机制改革,扫除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有序发展。如何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是实现关键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攻关的关键。以基本薪资为基础,建立教学型、科研型、产业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不同薪资管理制度,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配套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薪资制度,形成良性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经费制度。实施全面“包干制”的经费使用制度,不设置过于具体的使用时限,在过程中根据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灵活调整经费使用额度。

健全服务保障,确保全身心投入。青年科研工作者精力足、创新强,处在科研产出最为活跃的阶段。相关研究表明,青年科研工作的时间主要分为科研、学习和生活三个部分,但是由于繁杂的行政事务和非科研工作的影响,很难保证科研、学习和生活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充足利用。因此,一要减少不必要的如非学术会议、重复性的申报材料和行政事务的非科研工作干扰,让他们把精力集中在科研攻关领域。二是精简财务报销、申请申报等环节,并加强过程监督和提醒,以减少来回奔波。三要提供具有全局性和差异化的物质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处在人生的高产出期,同时也面临子女抚养、老人赡养和经济收入的压力,各地应配套人才政策,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在落户、住宿、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让其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科技人才
人才云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科技在线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