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实践
2024-01-06郎朗
文/郎朗
人才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永葆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医疗卫生事业来说,更是如此。医疗卫生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更是全力打造“健康中国”的坚实后盾。如何引进或培育高水平医疗卫生人才成为各地政府和医疗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人才引进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人才引进政策的内容形式方面,而对于某一行业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人才引进政策执行后效果回溯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北京市受其他城市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高级人才有外流倾向。如何重塑高层次人才的信任,留住高层次人才成为当地政府首要考虑的重点。研究北京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现状可以填补现有人才引进研究的行业空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且以人才引进政策执行成效为主要研究对象,可以促进地方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的不断完善。
北京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现状
北京市医疗卫生事业起步时间早、发展速度快,医疗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过去十余年间,北京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出台了人才引进计划及实施方案,其中也涵盖了医疗卫生领域相关人才引进办法;北京市卫健委基于医疗卫生改革办法,在2022 年针对医疗卫生高技术人才,制定了专门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以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的人才引进和培育。
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内容不断丰富。通过对北京市近年来人才引进计划或政策内容的分析,北京市委、市政府从多个角度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方式,并从人才落户、科研经费、人才补贴等方面配备相对完善的政策措施。从医疗卫生层面专属政策来看,北京市相关责任单位出台了《北京农村山区、半山区定向培养卫生人才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十、百、千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定,有针对性地为引进和培养医疗卫生高技术人才提供政策保障,也为除核心区大型医疗机构外的农村及社区医疗机构配备高水平人才创造条件,促进北京市医疗卫生水平的整体提高。
医疗卫生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数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本年度该行业人才变动情况,也是展现一个地区人才引进政策效果的重要数据。根据北京市卫健委2017 年至2022 年统计年报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自2017 年北京市下发《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后,北京市医疗卫生行业从业工作者,特别是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几家大型医疗机构及社区医院人才招聘简章及录取情况来看,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人才招聘均为研究生学历,超过80% 拥有博士学位;山区及较偏远社区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也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医疗卫生人才引进质量不断提升,为北京市医疗卫生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存在的不足
重视人才引进,但人才培育不够。从北京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相关情况来看,北京市对医疗人才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从政策内容来看,与其他城市的政策大同小异,也主要集中于人才引进方面,针对人才引进后的培养管理层面政策措施相对较少,造成人才引进政策“重视引进,忽视培育”的问题。从医院实际来看,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人才培育与管理机制,导致高水平医疗人才引进至医院工作后,不能合理匹配到对应岗位,人才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有部分人才选择聘期结束后不续约,医疗人才流失率高。因此,北京市在制定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时,除了政府从宏观层面出台引进措施外,医疗机构还应该积极发挥责任单位的主动性,配套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保证人才的后续发展。
图据网络。
政策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不准确。纵观北京市涉及医疗卫生人才引进的政策,可以看出作为全国率先实施人才引进政策的城市,其政策大多属于“摸石头过河”,能够借鉴的其他城市经验有限。特别是在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方面,由于之前许多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科技创新型,极少有人会关注到医疗卫生行业,对人才需求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例如,北京市尽管对医疗卫生人才相关要求做出明确规定,但很多时候在制定人才政策时,忽视了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将学术论文视为重要评价方式,忽视临床经验,部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不足,导致职称不高,也就不符合人才引进的标准;虽然有医生愿意到北京工作,但是由于论文、职称方面的因素,缺少入职机会,而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受北京高成本的生活压力影响,对进入北京医疗卫生体系也慎之又慎,造成了符合北京市人才引进标准且又愿意前往北京工作的人才较少,影响了北京市医疗人才的引进。
人才保障不到位。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服务政策,特别是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障等,但是每个人所能享受到的政策略有差异。虽然有孩子上学、住房补贴等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实施落地难度大。部分非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生由于条件限制,很难申请到科研经费,医学实践也难以有效开展,不利于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的质量,影响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对策建议
做好人才培育工作。人才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要精雕细琢。北京市在后续制定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人才的引进外,还可逐步推进高层次人才培育、管理、发展等环节的工作,做好人才培育。此外,作为医疗人才引进后服务的工作单位,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人才的发展创造空间,将人才合理匹配到对应岗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人才职业价值感和职业满足感。与此同时,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还应着重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监督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保证政策的执行落实。
深化医疗职称改革,提高人才待遇。应当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补贴,提高医疗人员待遇,如提升医疗人员薪酬水平,加大对临床科研经费补助。建立紧缺人才、重点岗位、一线医务工作者不同职级薪酬体系,通过深化医疗职称改革,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
优化政策制度环境,完善人才保障。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措施等是人才关注的重要因素。应结合城市定位,发挥好首都的统领性作用,突出城市优势,推动各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人才住房问题与子女教育,为人才提供基础性保障,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才能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