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志愿服务劳动育人的优化路径

2023-02-05刘子洋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12期
关键词:志愿协同劳动

文/刘子洋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理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生力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近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国家政策的出台,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劳动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使命和重大价值,并指出志愿服务应当作为实践课程中的社会服务之一,纳入整个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志愿服务对于实现劳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满足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时代窗口,探索高校志愿服务对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高校志愿服务劳动育人的创新路径,就成为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改革议题中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明晰多元主体责任,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融合型教育设计,深化协同创新内核;洞悉系统情境变化,迭代协同创新模式等方式,优化高校志愿服务的劳动育人功能。

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满足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

劳动教育是追寻具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形式。已有的研究表明,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服务性劳动,对于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以及青年价值观培育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首先,志愿服务的无偿性意味着志愿者所从事的服务劳动不以交换为目的,志愿者能从这样的无偿劳动中感受到服务劳动带来的价值。众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志愿服务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等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志愿服务有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不再将劳动仅看作谋生的手段,或者有其他功利的想法,而是作为自己全面发展的一种必经之路。现实的正向服务效果和服务反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涵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其次,志愿服务的组织性将志愿服务活动区别于以个体为单位的好人好事、邻里互助和见义勇为等个人行为,更强调志愿者群体是作为一个团队,进行协商合作,发挥集体行动力,满足社会服务需求。因此,志愿服务是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有机结合,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频繁的团队沟通与协作,不断培养其乐于合作的精神以及善于合作的能力,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和劳动习惯。

最后,志愿服务的公益性表明志愿者的服务劳动具有明显的利他指向。志愿服务会让高校学生在服务的全过程关注和体会他人乃至社会需求,利用所学专业,主动思考能解决社会问题和群众关切的服务劳动知识和技能。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从事服务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在不断满足他人和社会服务需求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自己优良的劳动品德。

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 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 岁至35 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 万人。特别是高校志愿服务,作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青团的支持下获得了稳步推进,这就为其延展劳动育人功能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教育基础和实践经验。

开展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中,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还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活动,都表明高校志愿服务通过项目输出的方式搭建和增强了高校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连接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合。

建立了良好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高校团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对学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进行管理,有些高校团委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内设部门。另外,《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和《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等指导性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为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规范性的制度保障。

协同创新——高校志愿服务劳动育人的优化方略

高校志愿服务的劳动育人功能发挥具有多元主体参与、多种资源聚集和多重场域并存的特点,使得其在劳动教育开发中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并存着不少的挑战。因此,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发挥多元主体共治的优势,成为高校志愿服务劳动育人的优化模式。

明晰多元主体责任,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党和国家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近年来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是高校志愿服务劳动育人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驱动力,不断推进并规范高校志愿服务劳动育人功能的发挥和完善。各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承担起协同领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技术和其他资源,搭建各高校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共享平台,推广成功的模式,商讨共同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案。高校作为劳动教育体系的设计主体,应该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整体把握志愿服务在发挥劳动教育功效过程的总体规划、经费投入、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志愿组织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承接方,应该根据高校的教育设计要求,细化适合劳动教育模式的志愿服务流程和注意事项。作为潜在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其他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应积极响应国家对于高校劳动教育改革的号召,通过需求调研、平台搭建、资源供给、方案研讨等方式协同配合高校与志愿组织,促使高校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打造融合型教育设计,深化协同创新内核。一方面,加强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教育设计。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只有经过教育设计的劳动活动是教育性劳动。一是将高校志愿服务纳入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对其进行教育维度的深入探究和开发,对服务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教育深度开发细致的指导性方案。二是要结合大学生独特的群体特征来设计项目内容,需要考虑其身体状态、心理特征、价值倾向以及认知规律,最大化发挥志愿服务“体验式学习”的优势。另一方面,加强对志愿服务特殊性的针对性开发。一是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对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设计。服务形式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等。二是在实施志愿服务过程中,对于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从而避免课程设置的强制性与志愿服务自愿性的冲突失衡。三是完善志愿服务的评价激励机制。应该强调志愿服务过程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结果导向,激活和保障大学生参与志愿的主体意识。

洞悉系统情境变化,迭代协同创新模式。一是与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相结合,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的方向需要契合当下社会的需求,让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感知到自己的专业能够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的号召,努力创建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契合的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的获得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二是依托技术变革,升级志愿服务的劳动方式和方法。一方面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制定服务需求清单,然后运用线上调查、网上问卷等形式确定具体的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等专业通信和协同办公平台,通过在线授课、心理辅导、云端培训等创新志愿服务方式,优化志愿服务的服务效率。

猜你喜欢

志愿协同劳动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志愿……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