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

2023-02-05项丽娜艾博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院文化教育

文/项丽娜 艾博

近年来,各高校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尝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其中的突破口。这是拓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一种发展、一种升华,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不断创新形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各地各高校发展水平不均衡,重视程度不一,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融合程度不高,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教学模式较为简单,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完成度不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素养不高,大部分创业模式传统化、规模小;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尚未开展过评估等。

创新创业文化的定义及其构成

创新创业文化的含义是个人价值思想观念、管理技能、经验和行为的结合体。而对于高校来说,创新创业文化是指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相关工作中所形成的一套思想体系和制度文化,是在创新创业环境下广大师生群体具有的开创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集合。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文化也基本如此。

观念文化。观念文化包括个人和大众的创新观念和思想文化,具体以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方式创新、核心价值体系取向创新、精神内核创新等形式体现。创新的观念文化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精神、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和群体的自主自发创新创业活动中起主体引领作用,铸就师生创新发展的“灵魂”。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内涵是促进人们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体制和机制中的文化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创新企业运行机制、创新教育制度与体制、创新技术市场体制、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发展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等。因此,不同的制度文化对高校师生学术科研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促进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的各种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总和,涵盖公众对创新创业的基本态度与主观评价、对创业风险的普遍了解、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新型关系,还有高校、家庭、社会能为创新者赋予的各式各样的保障支持和社会服务等。

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文化的意义

高校的五大职能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二级学院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蕴含的基础单位,肩负着重要责任。培养创业文化,也是高校和二级学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一,培养高校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应用的比例。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发展观、就业观,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第三,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学校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亦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探索

要通过大力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使创新创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和学院文化的显性存在。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活跃他们的思想,调动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更新理念。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培养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拼搏、开拓意识,提升学生自强、自立,提升学生的信心,引导拼搏奋进、迎难而上的创新创业文化。在一系列有影响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及时总结推广涌现出的创新创业先锋、创新创业突出校友以及优秀指导教师,树立创新创业榜样,编写和宣传创新创业典型事迹,利用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播放创新创业主题宣传片、杰出校友视频采访等,用成功的经验激励和鼓舞学生创新创业,以朋辈榜样、先进事迹引领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成为一门学科,同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共存共生,建立起多维度与体系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岗位实习、国际交流“三位一体”的实践教育和课程学习、思维训练、企业孵化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使用研究式、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翻转式等教学手段,增加实习实践和实验室学习环节,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基本素质,塑造敢于创造、坚持不懈的精神品格。专业教师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当中,倡导创新创业理念与课程的融合,把项目式、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运用到课堂上。在新入职师资培训中,可以加入创新创业理念与教学融合的专项培训。

加强制度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与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挂钩,并给予一定的成果转化的利润分配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二级学院要发挥最大效能,积极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科研评价机制,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政策,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奖学金评审、课程免修、保研加分等,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引导,进而推动创新创业实践。引导学生转变单线思维,鼓励向复合型社会需求人才发展。同样,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服务带动科技工作者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应用的产品、商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其创新创业意识,以此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提供硬件支撑。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物理空间资源,挖掘院内资源,成立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或工作室,聘请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增加众创空间、创客工作坊的使用面积,提高开放利用率。同时,联动学院专业实验室、合作企业、科研机构,构建起创新创业融合实践大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活动选择,以更好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一是强化舆论引导,鼓励创新探索,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二是探索学院独有的特色文化,将其与创新创业文化联动,打造诸如“创新创业大讲堂”“创业先锋直通车”“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成果交流展”等创新创业文化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和文化影响。三是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依托“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推动学生积极参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思维和能力。四是举办富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活动,遵循“走出去,引进来”原则,既带领学生参加交流展示会,考察创业园区、孵化器,也邀请投资人、企业高管来学院宣讲。并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创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营造追求创新的校园氛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高校二级学院负责人要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共识,围绕专业学习的创新,教给学生主动创造价值的勇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把想法变成现实并产生价值,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实践,去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学院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初等教育学院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