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下的智慧养老模式

2023-02-05于澜韩杬希魏晓妍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12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文/于澜 韩杬希 魏晓妍

智慧养老是指通过新型技术手段,提供针对老年人的物联网系统服务,通过养老和健康结合的系统,把健康机构、经营者、服务商、个人与家庭连接起来,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让老年人享受更及时、便捷、智能的服务。智慧养老服务水平将在环境赋能、政治赋能、经济与社会赋能三个机制的综合影响下,实现老年人口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伴随而行的智能养老服务供给。在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中,并不能单纯注重信息技术的赋能,更应该重视在智慧服务中的组织协同、信息价值以及数字化建设,考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医疗服务之间的联系,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时代需求。同时,重视老年人群体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素质的增强和提高。

智慧养老模式的分类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了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可以在老年人家里配备安全监测仪器、可穿戴设备、智能呼叫机、烟雾报警器等智慧生活硬件,通过远程收集关于老年人的健康、安全等有关信息,并及时传送给社区居家养老系统的网络平台,发现异常信息,通过智能生活网络平台主动通知老年人的监护人并报警。对于拥有半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在社区内部嵌入养老服务床位,由专职护士为他们进行食、住、行、娱、康等配套服务,离家近,可以随接随送,比传统长住式医养结合方式更为便捷。

机构养老模式。以养老机构为主导,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集中居住场所,满足老年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文化活动等方面需要的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就是把专业的医疗技术检查和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日常学习、日常饮食、生活养老等相融合,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医”主要就是重大疾病早期识别、必要的检查、治疗、康复训练,包括有关疾病转归、评估观察、有关检查、功能康复、诊疗护理、重大疾病早期干预以及临终关怀等医疗技术上的服务。“养”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用药和安全、日常饮食照护、功能训练、日常学习、日常活动、身体状况分析、体重营养定期监测等服务。这种模式融治疗、恢复、看护、养老于一体。

长者食堂配餐模式。长者食堂配饭管理系统模式是一种以中心餐厅为中枢、各社会配餐点为抓手的管理系统,设计以经理、后厨、客服、助餐员和财务五大角色的协调运行为基础,以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拥有海量数据能力为目标的全流程餐馆配餐模式。老年人只需在小区内定时定点领饭,而食品则是按照老年人的口味以清单、易消化、荤素相配的宗旨制定的,并采取“自己掏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机构捐一点”的原则消费。使老年人花费更少的钱,一日三餐都可以吃上合口味的、热气腾腾的饭菜。

智慧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

目前,智慧养老的建设逐步从政府到企业。各地也在进一步推进智慧养老发展,把家人赡养、社区赡养、组织赡养的传统赡养管理模式引入地方统筹管理,各地智慧养老在政策上得到了发展。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一些挑战。

信息不对称。现实表明,没有严格的机制约束、标准控制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一些智慧养老企业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养老科技产品,也没有下功夫仔细研究过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因为在智能养老业务进行流程中具有一定技术的专业知识壁垒,供求各方之间面临着信息非对称性,致使老年人对信息了解不全。

服务内容性质单一。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性质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的养老需求。随着空巢独居老人的数量逐渐提高,老年人的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社会化再学习、社会交往等需求与日俱增,而现有的传统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满足。此外,受老年群体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操作不太熟练等因素影响,部分智慧居家养老产品、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效果不佳。

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现有信息利用率低。许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缺少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现有信息多为老年人身体基本情况,而关于老年人需求爱好、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志愿者等信息则少之又少。政府与服务机构之间、机构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性较差,一方面导致养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导致了养老信息和数据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利用。

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目前,智慧养老推行正在初步发展阶段,缺少专业人才的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还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护理人员负责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帮助老年人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技术人才则需要通过运用技术对数字经济下的智慧养老相关平台进行开发、升级、维护与完善。目前,对高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许多从业者并未经历过专业培训。

智慧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

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新技术研发。发展适用于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微型化、高灵敏度生物传感技术,大容量、微型化电池技术和快速充电技术,高性能、低功耗微处理器和轻量级操作系统;开发适用于养老照护的多模态行为监测技术、跌倒防护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支持突破康复干预技术、神经调控技术、运动功能康复评估与反馈等核心技术;攻关适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脑机接口、自主学习等关键技术。可以通过实施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工程,重点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等产品,带动技术突破。

推进平台提质升级,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做强智慧健康养老软件系统平台,实现数据的有效归集与管理。推进建设区域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平台,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养老补贴、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信息化,实现老年人信息的动态管理。鼓励企业面向居家、社区、机构等场景,开发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强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能力,丰富服务种类,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服务的流程化标准化。完善数据要素体系,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鼓励企业研究健康养老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运用数据安全技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丰富智慧健康服务,提升健康管理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产品在预防、医疗、康复、护理中的普及应用,重点发展远程医疗、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健康咨询、“互联网+”健康科普等服务。

促进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化。智慧养老服务的产业化是实现智慧养老服务的重要路径之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人民群众的健康及养老服务需求,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形态。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企业对智慧养老服务的研发和应用,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务支持。鼓励企业开发具有适老化特征的智能产品,如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持续优化老年人使用体验,同时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提升老年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接受度。还应该支持智慧养老服务生产销售,并建立智慧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多渠道引才育才。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将老年医学、护理、康复、全科等医学人才,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社会工作者等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纳入相关培养项目。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健康、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适应行业需求。大力开展医养结合领域培训,发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用,进一步拓宽院校培养与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路径,鼓励为相关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岗位。引导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壮大失能照护服务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救助和照护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以护理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

依托大数据背景与数字互联网技术,构建完整的智能健康养老模型,对既有的健康养老模型加以融合,逐一攻克技术难点,逐一解决老年人所遇到的问题,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动养老行业的发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