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化导向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2023-02-05高颂娟储梁华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人本化精细化人力

文/高颂娟 储梁华

近年来,人本化思想广泛受到各界重视,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树立和传播,使得人本思维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成为常态。从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需求入手,推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夯实人力资源工作基础,符合单位发展利益,同时也是造福单位全体职工的必要之举。基于此,有必要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转型升级,人力资源和要素实现优化配置,每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可以得到有效激发,从而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的有效迭代和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精细化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突出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摒弃传统、滞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一方面,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按规章制度办事,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发挥制度优势,确保人力资源配置、部门运转、人才调动等处于高效状态,这样可以极大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水准;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精细化模式,可以发挥技术功能,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可以为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大幅度提升。

另外,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确立人力资源工作的底层作用,使之与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运营工作、财务工作等形成协同,筑牢单位发展之基,扫除事业单位工作流程中的阻碍,实现单位的转型升级。

人本化导向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精细化模式的应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化思维,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符合事业单位的整体利益,也将对全体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主动作为,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工作的不断创新。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制度要求。在人本化理念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都应该服务于广大职工。为此,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落实精细化要求,杜绝人为元素的干预和影响,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公正与严谨细致。比如,在招聘新职工的工作中,单位要制定相应《职工招聘方案与管理制度》《新职工培训工作细则》等制度条文,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具体依据,确保工作流程都符合规范与要求,扫除工作死角,摒弃传统模式,提升新职工的招聘、入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效率。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监督执行,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落到实处,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也才能具备稳定的发展前提。此外,单位要充分争取全体职工的支持,对精细化管理制度要解释到位、宣传到位,得到职工的支持,夯实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根基。单位可以借助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常态,同时有效听取、吸纳职工们的合理意见与建议,为精细化管理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比如在单位的奖惩制度设计过程中,单位可以打造“职工信息站”机制,引导大家多提意见、多说创新性想法,也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加以投递。通过对职工意见建议的汇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更精确地做出决策,设计更务实的奖惩制度。总之,相关工作的持续开展,要始终围绕单位职工的诉求、利益和关切展开,要体现人本化特征,落实制度管理的要求,推动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不断创新。

构建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积极性。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针对性的绩效管理和职工激励将发挥突出作用,尤其是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十分重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细致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分段、分周期的激励方案,同时对全体职工的绩效考核、评估要具体到个人,要体现职工的贡献,从细节处做到精确无误。比如,对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从履职尽责、服务能力、保障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贡献等方面入手,对一些难以用数据量化的指标,必须精确分析,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考核每位职工的绩效,让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确保职工的工作热情得以延续。此外,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设计要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体系,并制定相应目标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内容应因人而异,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且适用于该员工,如此才算完善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才能做到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尤其是激励机制的构建,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切忌照搬照抄,更不能搞“一刀切,一风吹”,否则容易打击职工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管理者要率先垂范,提升绩效考核、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在勤勉工作中落实激励机制要求,营造良好的奋斗氛围,推动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走向深入。

加快信息技术渗透,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众所周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成为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型的重要动力。从现实维度看,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尤其是专精特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极大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确保管理者更快捷、更精准识别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进而提出智能化的匹配和解决方案。相比于人为管理,信息化技术、数字技术的有效运用,增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动能,让人为管理的风险得到规避,同时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成本,提升了管理综合效率。所以,信息化思维和技术的有效渗透,将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全面影响。例如,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对本单位的各类数据信息、档案资料开展综合整理与分析,借此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针对性,降低档案损毁的风险;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汇聚更多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打造本单位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实现对组织部门、岗位、人员、业务等全面的关联性分析,帮助决策者更精确地开展工作。再如,当前十分流行的人力资源商业智能模式,可以发挥大数据和AI 技术的双重功能,实现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协同管理。具体而言,人力资源商业智能模式通过其多维数据库功能,进行数据建模,提高大数据情况下的人力资源分析效率,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找到不断调整与优化的方向与策略,更好地支持日常工作发展,可以助力单位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对创造“人尽其才,各显神通”的工作氛围至关重要。可见,通过信息技术的渗透与深度运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将得到提升。

推进柔性人力管理工作,建设人本化文化。在传统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本化的思想并未得到重视,管理者的角色很重,而普通职工的角色则被淡化。在人本化的导向下,事业单位推进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应当落实柔性管理的要求,打造内部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提升管理举措的辐射力与渗透力。例如,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到对本单元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使各个岗位上职工的创造力与职业精神都能得以提升,确保员工价值更好实现,使企业及员工利益达到最大化。此外,要注重内部文化的建设,打造单位专属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活动,在双管齐下的过程中促进职工的情感发展,激发起荣誉感和工作热情,培养职工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夯实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提升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对人力资源各个要素实行有效培育,将“充电+学习+再教育”的工作举措常态化,确保每位职工都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觉,塑造“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管理者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问题;要突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于出现错误、能力不足的职工,要加强培训、培养和再教育,帮助职工转变思路,逐步提升其综合能力。另外,人力资源部门要与业务部门、运营部门合作,通过优化组织架构、配强配优片区管理人员,严控人员配置编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开展一体化考核等精细化手段,打造适应单位发展的一体化模式,促进本单位的快速发展。

在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思路,落实人本化要求,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极为关注的议题。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打造精细化的规章制度,开展有效的监督执行,提升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品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手段,与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绩效管理、激励机制相统筹,实现情感留人、文化育人,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升级奠定基础,为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创造积极条件。

猜你喜欢

人本化精细化人力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