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模式探索

2023-02-04胡杭健韩红伟段志祥郝刚

中国标准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智慧化质量体系特种设备

胡杭健 韩红伟 段志祥 郝刚

摘 要:本文通过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结合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相结合的法规标准智慧管理模式。并在技术应用、体系建设、智慧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特种设备,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体系,质量体系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5.033

0 引 言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法规标准是国家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1]。标准化建设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和引领性作用。《纲要》中提出了各行各业加快构建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要通过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加强标准实施应用,完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智慧化管理就是利用科学的理论、有效的管理工具、大数据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手段,实现企业核心业务智能化,经营管理、决策和服务智能化等,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效益[2]。

从2019年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的意见》[3],到2021年底TSG Z 7001—2021《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规则》的颁布,大批的检测机构和公司申请了检验资质(甲类检验机构),并按规则要求建立了与申请核准项目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确保检验检测和评价等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上述文件的起草编制均需参照相对应的法规标准,而受控法规标准的管理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今后明确的发展思路,也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5]。高质量发展对应了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需求,检验机构若想增强内部管理机制,尽快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及时改革、勇于创新,根据总结当前机构内部运营的历史经验,结合当前检验市场的变化趋势,对其管理体系等整体进行整合、完善、优化、升级等[6]。

从而确保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检验行业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这不仅是检验机构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整个检验行业发展的需求。

1 检验机构法规标准管理现状

当前国内检验机构在法规标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很多检验机构均未建立与自身业务相对应的标准体系表。对企业自身在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是很清晰。制定的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无法很好地结合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和行業的发展,导致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体发展战略支持力度不够。

2)检验机构检验业务多样化,导致法规标准的量大面广。检验机构主要业务包含八大类特种设备,细分有上百种。每类特种设备所涉及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维修等法规标准并不相同,导致整体涉及法规标准基数大、涉及面广,收集相关法规标准相对困难。

3)很多企业没有专职的法规标准管理人员,导致法规标准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标准疏漏、标准版本更新不及时、标准受控状态不明、管理制度不清晰等各类情况。

4)法规标准管理制度智慧化不高[7]。由于很多检验机构缺少权威的标准资源数据库作为基础支撑,法规与法规之间无法实现代替关系和引用关系的相互关联,也无法实现标准状态变更实时跟踪和提醒[8]。尤其涉及一些使用频率较低和规定相对较窄的法规标准,更新和获取不及时、共享途径不畅通等问题尤为突出,使得现场检验检测人员难以及时高效地开展法规标准的使用和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

5)很多企业对法规标准管理不够重视,存在法规标准和质量体系培训力度不足、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彻底等情况。检验人员未意识到相关程序文件对工作指导的重要性,对法规标准的理解和落实等各方面也均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很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法规标准的内容,而且法规标准的执行与落实反馈机制不完善,导致检验人员在实施检验过程中和现场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众多隐患。

2 法规标准智慧管理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各类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一些检验机构实际标准管理、实施、反馈等具体情况,开展企业法规标准智慧管理创新研究,来提高技术人员使用法规标准的便捷性和有效性。研究内容主要包含法规标准分类梳理研究,法规标准获取、入库、查询、浏览等软件基本功能需求研究,以及检验机构相关程序文件对标准的引用索引信息化研究,提出标准与程序文件的数据关联模式,为检验机构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系统提出智慧化管理的功能需求、逻辑框架,分析实现智慧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1 法规标准体系的建立

检验机构可以参照表1标准体系编制清单中的法规标准相关要求,再基于对当前检验行业规范要求下企业主体地位的认识,结合自身需求导向、过程方法以及创新设计等管理理念[9],构建与自身机构发展相适宜的标准体系框架。企业标准体系框架建设如图1所示。

检验机构可以依据质量体系文件里涉及的法规标准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然后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原则,编制相对应的标准体系表;并对建立的标准体系表进行有效性和合规性分析[10]。

2.2 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模式研究

常规人工管理的模式存在检索效率低、传阅率低、易丢失、更新速率慢等情况。在标准更新时,会因新旧标准规定不一致,而导致作废标准误用等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标准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法规标准信息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已势在必行。法规标准的智慧化管理在应用、实施和管理方面应体现智能化、自动化、实时化、个性化等特点,不仅仅是被动地查询检索,还应包含大数据计算、智能分析、个性推荐、交互问答等一系列服务;不仅可提供标准内容服务,还可提供与标准相关的关联数据库、知识库及相关问答检索等服务;实现标准间、数据间的关联融合;实现“数据库-人员-智能分析-人员”之间的互操作;可根据个人业务需求将不同标准的内容进行自动组合、归纳;可实现不同语言的标准之间的互认、融通;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跟踪管理和数据分析等[11]。

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量大、管理功能多样的一个系统,在研究开发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系统时,必须考虑法规标准的管理和传播这两个基本问题。针对管理人员需要提供标准体系目录清单;针对技术人员需要提供标准文本查询[8]。其功能主要涉及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和人员系统智能化管理两个部分。系统应至少具备:用户管理功能、联网功能、法规标准检索功能、体系文件智能关联功能、法规标准信息个性化推送功能、个人数据库功能、考核内容、知识社区功能等。

很多检验机构具备独立的网络设施和服务器、有专业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依托专业人才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框架,这样既可以实现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一体化、也可实现软件的定制化、智能化等功能,可以保证软件运行稳定和数据安全[12]。系统框架如图2 所示。

法规标准的智慧化管理和建设涉及面相对较广,除了技术和人员问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要求检验机构必须紧跟时代和科技步伐,目光要领先行业发展水平,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对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的重要性。将先进的检测技术与理念用于检验机构发展和人才培养,以高标准建设、调整和组织企业的建设和人员的分配,以达到标准化、智慧化建设的要求。

3 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建议

3.1 技术方面

随着知识型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标准体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13]。检验机构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统,对现有法规标准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建立法规标准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信息基础数据库为核心,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基于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的标准体系系统,目的是形成具备创新性和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产品,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2 体系方面

法规标准智慧化管理系统应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体系)建立PDCA循环,围绕检验检测实施过程,将标准化的相关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涵盖检验机构全部现场检验检测活动,并同时能够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14],不同体系之间应做到相互补充和支持。

体系建设工作应坚持“标准与实践相结合”,将制定好的标准体系管理系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发挥法规标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达到规范法规标准和体系文件的实施并使之有序、健康的发展。力争做到管理系统建设与相应的标准化工作同落实、同实施,并能对其他机构产生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3.3 管理方面

第一,重视标准化工作[15]。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要对标准化工作的作用以及标准化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具备深刻的认识,才能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并通过标准化工作帮助检验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科研能力的开拓及业务市场的再发展。同时,需要建立标准化人才队伍,为顺利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13]。最后,要对建立好的法规标准运行是否适宜、充分、有效进行自我评价,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与完善。

第二,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标准化管理是一个集组织、技术、协调及监督职能于一体的有机整体,不同职能之间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16]。通过科学的规划对标准化活动目标进行确定,通过完善的组织和有效的指挥保证企业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提供保障,通过标准化管理的监督职能对计划实现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智慧化管理模式持续创新。传统的法规标准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于现有的实际检验状况及管理需求,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会降低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人能力提升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而且也不利于检验机构管理模式的创新。法规标准智慧管理需要在政策的引导下,由技术进行推动,并在遵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制定出满足实际检验和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

4 结 语

近年来,随着特种设备行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检验机构也在积极组织专业人员不断地对质量体系等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行业标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建立检验机构标准体系,可以帮助检验机构更好地了解、掌握和实施其标准;建立完善的标准汇编和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法规标准和体系文件使用的有效性;标准体系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为检验机构全面开展标准化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检验质量提供基础保障。标准体系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对检验机构发展的有力补充,也可为检验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更替,检验机构必将面临越来越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提高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实力,才能随着特种设备行业的浪潮不断激流勇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E B /OL] .(2 0 21-10-10)[2022-10-11].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10/content_5641727.htm.

[2]田书平. QHL公司“五合一”管理体系整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的意见[ EB/OL].(2019-10 -25)[2022-10-11]..https://gkml.samr.gov.cn/nsjg/rzjcs/201910/t20191025_307884.html.

[4]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構考核的实施细则[EB/OL].(2014-08-01)[2022-10-11].http://dara.gd.gov.cn/gkmlpt/content/1/1463/post_1463998.html#1602.

[5]阳晓霞.杨伟民谈“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金融家,2018(3):49-50.

[6]干勇,尹伟伦,王海舟,等.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21,23(3):1-7.

[7]曹观法. 工程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产业创新研究,2020,51(22):53-55.

[8]罗钦. 企业标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J]. 管理学家,201(1):47-48.

[9]张金强. 标准体系管理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12):5-6+13.

[10]魏发孔.技术标准漫谈[J].演艺科技,2015(12):58-63.

[11]于欣丽.对我国标准数字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 ] . 中国标准化,2022(5):7-13.

[12]罗钦. 基于SaaS模式标准管理系统的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21.

[13]钟青,齐海英,赵砚棠,等.论烟草企业标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融合应用.[C]//中国烟草学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汇编.中国烟草学会,2015:5.

[14]周谧. 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措施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1):9-11.

[15]王英杰,师丽萍,冯汉炯. 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研发与标准化同步工作[J]. 标准科学,2011(6):22-24.

[16]孙欣.江苏省知识型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 江苏:东南大学,2003.

作者简介

胡杭健,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特种设备检测检测与评价研究及应用工作。

郝刚,通信作者,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特种设备检验与质量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智慧化质量体系特种设备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构建二级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西部特种设备网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分析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二)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一)
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我国流通企业商业模式探索
智慧学习服务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