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整本书阅读技法探究

2023-01-24王志飞

中学语文 2022年35期
关键词:全书交友章节

王志飞

一、浅度阅读,宏观把握整本书的内容梗概

在对《论语》展开深层阅读之前,学生如果能对文本从宏观上有感性了解,那么深入阅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者只需一部电脑或手机便可通过问答式的信息咨询,展开对《论语》的宏观阅读。

有效使用互联网,如“中学生读者”在正式阅读本书之前,只需向网络平台提出三个问题:1.《论语》目录?2.各章节彼此间有什么关联?3.每一章节都分别都叙述了什么内容?随后,很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论语》全书共20 章,其章节的目录标题分别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乡党、先进、子罕、述而、公冶长、雍也、泰伯、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篇、阳货、微子、子张、尧曰。这些章节标题中,按顺序从前往后数,除了前8 篇的含义各有不同外,后12 篇都与“人名”有关。

《论语》每一章节“标题的选用”与《诗经》较为相似,都是从本章节“第一句话”中截取的,因此它的标题对章节内容并没有起到阐释、概括的作用。每一章节分别叙述了什么内容,都需要读者研读文本后进行二次加工概括。此项工作,网络平台中很多人早已完成过这项任务,这就为《论语》的“后读者”提供了莫大的便利。“后读者”对平台中的许多信息若有质疑,很多时候还可利用网络平台与原创者或同读者及时进行交流与探讨。这里对“每一章节的具体概括”不再做具体叙述。

通过以上3 个步骤的信息搜索,中学生读者可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与《论语》建立了关联,让自己最快捷地找到那种对于《论语》的亲切感。这对强化学生个人的“阅读兴趣”意义非凡。

二、深度阅读,有目标完整地深入阅读

深度阅读是在“整体把握”基础上的深层探究,是有目标完整的深入阅读。“兴趣引领”与“问题导读”两种阅读方式各有其妙处。

1.兴趣引领,以目录为地图,循序渐进读完整本书

“兴趣引领”是建立在浅度阅读基础上的一种深入阅读全书的重要方法。因《论语》这种语录体文本与常规长篇小说相比,章节之间具有低衔接性的优势,即便读者从后往前倒着读,也不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对于读者而言,《论语》的目录就是一片果园,读者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最喜欢的,阅读的顺序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就像随意摘取自己喜欢的果子。因为喜欢,学生读完此书的几率便大大增加,在兴趣引领下,会不知不觉中读完了此书。

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已了解《论语》的章节内容涉及较广,包括孔子本人的言行轶事,公冶长、子路、颜回等孔门众多的贤弟子,阳货、卫灵公等为代表的封建诸侯,薇子、尧舜等上古先贤,众士子为学、为官的基本准则,古代舞乐中的礼学之道等。而正因为涉及内容繁杂,所以更增加了“兴趣引领法”运用契合度。让学生了解《论语》每一章节的概述,就好比让在大海中深夜航行的船舶看到了灯塔,“路盲旅行者”找到了出行的地图。爱好《论语》的学生一旦拥有了这样的抓手,便可根据目录与“对目录的介绍”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章目,根据自己对内容的兴趣程度,制定阅读顺序,循序渐进地读完整本书。

2.问题导读,分角度设疑,有目标地阅读完整书本

问题导读是建立在浅度阅读基础上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在粗略了解《论语》全书内容后,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现实需求来设置的定向目标,再根据目标从全书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无论是学习、交友、做人,还是尽孝、立志、修身,在《论语》中都能找到答案。根据生活实际与教学需求,可以针对《论语》的内容特点为学生设置如下“导读问题”。

问题一:张同学是一名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巨大压力,在学习方法上遇到了瓶颈,苦恼异常,作为《论语》阅读者,你能给他一些建议吗?

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筛选出全书中有关“如何高效学习”的相关内容,促进学习。经过对全书课下速读,共找出11 处,现精选出3 句代表性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共赏:其一,《为政》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在告诫,学习也要诚信,不能不懂装懂,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学生。其二,《为政》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意在告诫,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东西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其三,《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在表明,不要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一定要谦虚好学,养成主动求知的习惯。

以上三条都是经典名句,既是朴素的求学之道,也是高深的为人处世之理。把这些道理摆在学生面前,远远胜过许多苦口婆心的说教;老师也可以将上述“金句”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条写“读后感”,将它们内化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问题三:“礼学”,繁琐而又实用,因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礼仪,如学校的开学典礼,公司的年会,朋友间的聚会等,都需要“礼”的加持。请同学们筛选出《论语》全书中有关“礼”的内容,感受孔子的“礼学”智慧。

通读《论语》全书,涉及到“礼”的描述有30 多处。下面精选出3 处与大家共同赏析:其一,《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寥寥数字道出了“礼”的社会价值,人与人之间因有“礼”的存在才能和睦相处,社会因有礼而有序发展。其二,《季氏》篇:“不学《礼》,无以立。”意为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强调了“礼”对于个人的重要性,见到同事、领导、朋友都应用针对性的礼仪去交往。其三,《颜渊》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告诫读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特别是那些不符合礼的行为不应该发生,这样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礼”的规范。礼仪之用是习近平主席创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需要用礼仪去完善,进而提升个人的社会形象。

问题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简单而又复杂,如何减少与他人的摩擦且与他人和谐相处,是每一个同学都要面对的问题。你想知道孔子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吗?请筛选出《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内容,感受一下孔子的“交友之道”。

经过学生对全书的研读,与交友有关的经典名句筛选出20 多处。现精选出3 处与大家共析:其一,《卫灵公》篇:“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个人修养问题,意在告诉读者要学会宽容,多一点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友谊。其二,《季氏》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在告诫大家:正直、诚信及知识广博的人是值得交往的益友;而谄媚逢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以及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不交也罢。其三,《学而》篇:“勿友不如己者。”意在告诉诸交朋友结交的是别人的“优点”,而不能总盯着别人的缺点。针对如何交友,孔子给出了最佳答案,不仅给出了“方法”,也指点大家如何“为人”。

关于“问题导读”的方向,除了以上3 个问题外还可以有很多,就看教师想让学生获取哪方面的知识。这种方法虽不能面面俱到,但对于“定向知识”的传授或学习,却很实用。

“浅度阅读法”是一种借力的阅读技巧,而“兴趣引领法”与“问题导读法”是两种颇具操作性且效率较高的阅读技巧。“浅与深”的结合,学生很容易就能将《论语》整本书快速读完、读深。

猜你喜欢

全书交友章节
图片资料
孔子论交友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交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