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艺术特色赏析
2023-01-24黄伟
黄 伟
茹志鹃小说《百合花》深情赞美了小通讯员、新媳妇崇高的人性美,表现了军民的深厚情感,它是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青春颂歌,感人肺腑,动人心魄。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富有艺术特色。
一、典型感人的形象塑造
小说人物形象的感人在于细节描写。《百合花》中有几个意象值得品味:一是枪筒“伪装”。小战士在护送“我”的途中,在紧张战斗的间歇,还有心思在枪筒插了几根树枝和野菊花当装饰,可见他蓬勃的青春活力和对生活执着的热爱。二是两个“馒头”。文中两次提到“馒头”,第一次在离开包扎所时摸出两个馒头对“我”说:“给你开饭啦。”这可看出他对同志的细心关怀;第二次在小战士牺牲后,“我”无意摸到两个干硬的馒头。睹物思人,想起了他的憨厚、羞涩、天真、善良,对小战士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对失去战友内心的悲痛。三是衣肩“破洞”。小战士接到新媳妇被子后,转身不小心把衣肩刮破了洞。新媳妇要给他缝补,他不肯,这显示出小战士的憨厚、腼腆、孩子气。最后小战士牺牲了,新媳妇还低着头密密地缝补着“破洞”。“我”劝她不用补了,她异样地瞟“我”一眼,仍然低头一针针缝着。这细节包含着人物复杂的心绪:有借被时让小战士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有对烈士的敬佩和痛悼。四是“百合花新被”。新媳妇把自己唯一嫁妆献出来给伤员们用,小战士入殓时,卫生员揭开他身上被子,新媳妇顿时脸色发白,一个“劈手夺”的动作和“狠狠地瞪”的眼神,倾泻了她心中巨大的悲痛,并亲手将半条被子铺在棺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并流下晶莹的泪水。这些细节多么感人!
上述写意象的一些细节,主要是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表现出来的。这些细节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或刻画人物性格,或表现人物善良品质,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渲染气氛,或前后照应,或深化小说主题。细节完成了对典型人物的塑造,让人物形象熠熠生辉,散发出感人的魅力。
二、亲切真实的第一人称
小说中第一人称“我”既是叙述者,也是见证人,这双重身份强化了虚构故事的真实性。“我”在小说中还起到陪衬人物、突出主题和贯穿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作用。
小说围绕“我”和通讯员的交往叙事。因为“我”的女性身份,团长才派小战士护送“我”到包扎所,“我”才有缘了解他。没有“我”这个女文工团员的介入,就难于见识他的羞涩、腼腆、淳朴,故事就缺少了情趣性,人物形象就少了感染力。“我”开始对他有些生气,后来产生兴趣并和他亲热交谈,了解到他贫穷的家庭状况、干苦力的身世,主动参加革命等情况。这种看似随便聊天得来的信息,却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到他舍己救人的思想根源。“我”对护送过程的叙述,让读者体会到小战士的细心、体贴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我”对故乡竹海劳动场面的想象,突出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
借被子的过程展示出小战士的淳朴和憨厚。新媳妇的漂亮模样、神态、举止都是通过“我”的眼睛观察传达给读者的。没有“我”参与借被,新媳妇就不能走进读者视野,就没有故事的戏剧性。小战士牺牲的情景是“我”从担架队员口里听来的,新媳妇虔诚地为小战士擦拭身子,补衣肩上的破洞,用自己的嫁被裹盖遗体,这一切都是“我”的亲自见闻。作为见证人,“我”的情绪直接感染着读者。
在整个故事中,“我”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也因为“我”的见闻和思绪,故事更显真实,情节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灵活多变的叙述方式
叙述方式,按结构关系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按详略可分为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各种叙述方式自有妙用,运用得当能使结构富于变化,条理清晰,也能增加叙事波澜、深化主旨。
这篇小说叙述方式灵活多变,自然巧妙。全文按“护送—借被—献被”的情节顺序叙述,先后介绍小战士、新媳妇。展开故事情节,蝉联转换场面,都是遵循人物活动的自然顺序。开端交代小战士带“我”去包扎所,主要写他的言行、神态,而后因包扎所需要借被子,又引出新媳妇出场。在对她具体描写以后,再写她到包扎所的表现,然后把她与小战士交错写,结尾又写小战士动人事迹和新媳妇的感人表现。小说按主情节流程叙述,让读者对故事来龙去脉有了清楚的了解。但若一味这样写,笔法不免显得呆板,没有波折感,缺乏参差变化美。作者在叙述中灵活变换了另外几种方式。如小战士负伤,运用倒叙方式,先叙述他身负重伤用木板抬进包扎所,再叙述他受伤的具体原因。这样叙述突出小战士眼前的情景给人的震撼,再追溯原因,符合读者认知逻辑;对小战士帮人拖毛竹的想象和中秋节的回忆,采用插叙方式。在主线叙述过程中插入次要情节小片段,在纵的叙述中兼顾到横的方面,进一步充实了小说内容,丰富了形象,深化了主旨。同时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对小战士的外貌介绍,用的是补叙方式。在团部刚见面时因为“没有注意”,就没有叙述,在送“我”去包扎所途中,适时地补叙一笔:高挑的个头,厚实的肩膀,稚气的圆脸。这个补叙是必要的,写人不见貌就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同时简略的补叙也突出了叙事主线,使内容更显合理和完整。
小说灵活的叙述方式,使内容穿插自如,衔接紧密,转换过渡自然顺畅,再加上细节的前后呼应,篇章结构完整和谐,浑然一体。
四、虚实相生的构思艺术
虚实相生的构思技法符合传统美学观念。以虚补实、以虚衬实、虚实兼用能表现形象,突出主题,收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虚与实常表现在写人、写景、叙事等方面。这篇小说本是军事题材,但作者没有正面写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写短兵相接的激烈搏斗。写到战斗,只是用敌人“盲目地轰炸,燃烧弹一个接一个升起”一笔带过,作者有意回避战场情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小说只是借战争背景,写战斗前沿包扎所中的动人故事,于细微处展现人物心灵美。文中作者怎样用的虚笔呢?
一写担架队员讲述小战士的牺牲情况。敌人在屋顶上扔下手榴弹,手榴弹在担架队员人缝里冒烟乱转。小战士叫大家快趴下,自己扑在手榴弹上。这舍己救人的壮举十分感人,但作者虚化了,没有把它推到前线现场直接具体地表现。这样安排,一是基于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作者不能亲见,只能耳闻;二是小说重在表现新媳妇见到牺牲小战士的思想情感及“我”的思绪。虚化掩护群众的现场感,并不会削弱小战士的感人形象。不把故事转到正面战场,保证了情节线条的单纯性。
二写小战士护送“我”去包扎所途中,走累了在半路休息聊天时,得知他是自己老乡,在家帮人拖毛竹,一股温馨的乡情顿时幻化为对小战士在家乡劳动的情景:“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应该说,“我”与小战士要谈的话题很多,但作者没有正面写,有意避开繁冗的絮说,用绿雾竹海的画面代替了小战士的劳动情景,给人诗情画意之感,可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三写战斗打响前的中秋月夜,“我”吃着老乡送来的干菜月饼,眼前景又幻化为故乡的美景,美好的画面给人幽远的想象空间。“我”还想到小同乡此时或正趴在工事里,或在团指挥所,或行走在弯曲的交通沟里。中秋象征着团圆,而战士还在前方打仗,还在流血牺牲,小说把二者放在一起写,反衬出对和平安稳生活的向往,更突出战争的残酷性和小战士的悲剧性,反映“我”对小战士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