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庖丁解牛》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
2023-01-24杨咏卉
杨咏卉
在《庖丁解牛》教学中,通过四个任务,整合课内资源,补充道家学派主张,引导学生从表象理解逐步进入深度思考,从而准确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达成“学习提示”里设定的目标。
任务一:阅读思考——技艺提升的要素
对文惠君“技盖至此乎?”的提问,庖丁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某同学由“始”“三年以后”“方今之时”三个时间段得出了“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就能提升技艺”的结论,你同意吗?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以“时间”为触点,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思考交流技艺的提升到底与哪些要素有关。由“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学生读出了“对道的追求,即追求自然的规律,超过(不只是停留在)学习具体的操作技术”;由“所解数千牛矣”一句,读出了“实践、经验”两个要素;由“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一句,读到了“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领悟”;由“彼节者有间”一句,读到了“细节”;由“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一句,读到了“顺应自然结构、事物本质”;还有同学从“今臣之刀十九年矣”一句,读到了“热爱”;从“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一句,读到了“专注”……
通过这个任务,提醒学生理解文本避免因浮于表面的理解而概括偏颇,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文本去理解“技盖至此乎?”是和诸多因素有关的。
任务二:思考交流——庖丁说“刀”的含义
某同学认为庖丁回答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部分已经可以说清楚“技盖至此乎?”了,为什么接着说“刀”的呢?
设计这个问题,可以落实“学习提示”里“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儒家很不相同”这个比较思考的任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出《论语·卫灵公》,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具非常重要。这显然不是庄子要表达的,庖丁说“刀”,这个“器”就是很好的比较不同学派观点的切入口。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①用刀的数量可视化、可量化的表现技艺高超;②用和良庖、族庖的对比凸显技艺高超;③由用刀的方式见人的智慧,及对“道”的理解;④人刀合一,凸显求“道”的境界。在此基础上补充: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可见,道家强调只有毫无依赖,顺应自然才能真正自由,因此,第⑤点由此产生:庖丁说“刀”的数量,是表达对器的不依赖,不受器的制约是求“道”的境界。
任务三:探究思辨——“间”“族”蕴含的深刻道理
某同学认为庖丁因为懂得“道”,有了“道”,其解牛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事物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庄子在这里特别强调“间”和“族”两个细节,应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有怎样的感悟?
设计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之中蕴含的“道”,从而全面把握这个故事的寓意。
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①解牛过程中关注这两个位置,对细节的把握体现了庖丁高超的技艺;②“间”和“族”都是小处,和前文照应,形成庖丁对牛“整体——局部——细微”的认识变化;③“间”是牛骨节间的间隙,族庖难以察觉,良庖可能有所察觉但运刀艰难,然而在庖丁看来是“游刃有余”的大空间,境界越高“小”越显得“大”,体现了道家的“小大之辩”;④因为能把握“间”,庖丁得以回避与筋骨的冲突,可见,“间”是道家追求的安全、自在的空间;⑤“族”是难点、节点,解牛既有流畅的“游刃”之时,也有“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之时,体现了道家对“张弛有度”的追求。
任务四:比较交流——补上脱文的作用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有注:“牛不知其死也,这句通行本缺遗,陈碧虚《阙误》引文如海、刘得一本有‘牛不知其死也’六字。据以补上,文意较完美。”唐修亮老师引用《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脩然而往,脩然而来而已矣。”解读“牛不知其死也”,是道家所追求的“不生不死”的状态,这是一种生命的大自在。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中,时间不再流逝,“自己”与物也不会面对如水流逝的时间而莫之能止。于是,“游刃于其间”,就变成了“游刃于世间”——在无古无今的境界里,牛或者人不生不死,“生”(或者“死”)便自然而然地得其所“养”了。
唐老师的解读很有必要作为文本的拓展补充展示给学生。学生只能理解到“牛不知其死”表现了庖丁技艺的高超,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将学生引领到一个‘有草可吃’的空间——即有学习价值的课堂”,即便这“不生不死”的境界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太困难,他们也有知道的必要。学生看过肥美的“草”是什么样子,日后才可能“自己进食”——即主动学习,真正学习的发生。
任务五:拓展提升——庄子“道”的影响
有人认为魏征、郑燮、苏轼似乎也读过《庖丁解牛》,你同意吗?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燮《题画》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文说》
道家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公正无私,含蓄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它创造了万物,改变了万物;它是不朽的本体。道家不和我们谈上帝,只再三强调道不能名,可名之道就不是道。最重要的是,道给物质世界带来了一统和灵性。老子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长期的。设计这个学习任务,意在让学生在魏征、郑燮、苏轼等人的作品里探寻道家的“道”对后世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