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力,在“沉浸”中获得
2023-01-18刘美娟
刘美娟
摘要:所谓写作力,就是指学生取材、立意、构思、表达、推敲等方面的能力,它需要学生长时间地“沉浸”在写作中。让作业从“一篇”到“一本”,通过长程化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沉浸”的机会;从“鼓励”到“表扬”,及时发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保护其“沉浸”的兴趣;从“校内”到“校外”,所有人齐心协力,提升其“沉浸”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力;沉浸;作业设计
所谓写作力,是指学生取材、立意、构思、表达、推敲等方面的能力。毕飞宇在其散文《游泳裤》里说:“乡下人学游泳永远是个谜,没有一个人真的‘学过,划着划著,突然,你就会了……”张炜的小说《寻找鱼王》也有类似的描写:“我”跟着“水手鱼王”学游泳,但她并没有教我,只是让“我”日复一日每天长时间在水里玩,最后“我”也成了一个游泳高手。毕飞宇和“我”学会游泳的过程或许有种种不同,但共同点却很明显,那就是长时间地“沉浸”在水中,终有一天,“身体仿佛得到了神的启示,你的身体拥有了浮力,你和水的关系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写作力的获得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它需要学生长时间地“沉浸”在写作中。
一、从“一篇”到“一本”,创造“沉浸”的机会
我们平时的写作教学通常以两周一篇“大作文”的节奏安排训练,即使加上8篇“小作文”和若干的“小练笔”,练习仍然是断断续续的,远远达不到让学生“沉浸”其中的程度。于是,我们决定让作业从“一篇”到“一本”——聘请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老师做文学顾问,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专题,利用4个月的时间,开展长期性的专题研究,进行阵痛体验式的写作,每周创作5次,最后把所有的作品印刷装订成册,加上封面、个人简介、目录、后记,成为人生的第一本“童书”。这样变“一篇”为“一本”,通过长程化的设计,给学生以“沉浸”的可能。
(一)从兴趣出发,破除写作模式
想让学生“沉浸”其中,前提是学生愿意“下水”,所以,要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
1.给予学生选材的自由
“写”的快乐无法实现,写作热情得不到释放,是习作让学生感到疲惫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写作题材。学生感兴趣,才会真正投入地去思考与其相关的一切,生活中才会充满写作的因子。
“一本”的创作题材涵盖同学、邻居、教师、家人,学校、家庭、小城、医院,科学、数学、军事,小吃、美食,诗词、名人故事……这些题材,都是学生内心的呼唤、情感的召唤,是生命成长的声音。现在机会来了,几乎所有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喜欢的“研究”之中。一位学生在他的“一本”后记中这样写道:
我的爸妈在还没生我之前就经营着饭馆。当时只有三个员工,他们成天忙东忙西。现在好了,他们每天只要结结账、买买菜就可以了。
只要有空,我都会去店里溜达几圈,看看有没有什么趣事发生。当我走进一个包厢时,服务员正在偷偷摸摸看手机;我又去吧台,一位中年男子正和收银员争吵,说帝王蟹太贵了,准备耍赖。这不就是一件件趣事吗?
“用眼睛去看见生活”这点非常重要。可能花花草草在你眼中只是植物,可在别人眼里,却是一个个乐观、向阳而生的生命。
给予学生选材的自由,让学生有写作的意愿,甚至有强烈的写作冲动,这是一个必要的、良好的开端。
2.给予学生表达的自由
很多时候,学生必须写教师认同、试卷认同、父母认同的话,失去了表达的自由,久而久之,他们写作的兴趣就消失了。
学生表达自由的获得,需要教师有真正的平等意识,认可学生表达的选择与意愿;同时,学生的“话”也要得到及时回应,让他们确定这样表达可不可以。学生一旦有精彩的表达,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读,在同学之间“漂流”,在周末班级群里发,让伙伴、父母都来回应。学生拥有固定的显性读者和潜在的隐性读者,就敢表达、愿意表达了。
表达的自由会让学生对写作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一位学生写道:
以前,我总以为文字是死板的,是乏味的,是平淡的,可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我错了。文字是心灵开出的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瓣有一瓣的风情。它可以记录美好生活,抒发喜怒哀乐,让瞬间成为永恒!
(二)连续实践,在熟悉中发现精彩
写作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教的一些写作方法可以优化实践的过程,但不能取代这个过程。所以实践、连续不断的实践,对写作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连续性地创作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推动学生写作力的提升。学生每天在语言文字里摸爬滚打,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笔尖流淌出的文字灵动起来了,就像笔尖开出了花一样。
比如,一开始,写“老师”专题的学生不是写老师发试卷,就是写老师批评学生。这些题材不是不能写,只是作为“一本”的创作来说,读一篇即可见全貌。怎么办呢?我先将这些问题做了整理、讲评,然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在熟悉的风景”里捕捉“新发现”。
学生交上来的创作中,有一部分特别精彩:
一踏进办公室,我就看见隔壁班的徐老师跷着二郎腿,保温杯里泡枸杞;张老师口含一根棒棒糖,在嘴巴里品咂着。刘老师的桌子上,一支支笔排列整齐,一堆堆作业批改完成,电脑上,还有打了一半的文稿。
真的很难想象,刘老师是怎么做到来得晚批得快的。
我当时就被震撼到了。刘老师如果去申请批改作业吉尼斯纪录,一定能上榜。
我将这篇作文在全班范读,与大家分析探讨,告诉他们这就是“熟悉的风景里”的“新发现”。接下来的一周,我们“每日必读”的内容就是“发现普通‘风景中不平凡”的文章。
“一篇”作文带来的成就感,远远比不上“一本”作品。在一本作品里,我们看到学生的写作兴趣渐写渐浓,写作意志渐写渐坚,以及思维与写作技能同构的提升。
(三)以读促写,从优秀的作品汲取写作智慧
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但并不是读得多就会写。孙小冬老师认为,要“打通读写关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习作规律”。确实,阅读对写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阅读了就一定会写作。“阅读只是给‘会写提供了一种可能”,还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留意、关注、寻找习作规律。
在“一本”创作期间,我们正好学到《刷子李》。这篇文章选用典型事例表现刷子李的技术高超,运用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一点:为什么要设计曹小三这个人物?从他的视角去写,作用在哪里?这样关注的是整體构思,提升的是写作思维。
管建刚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带着一颗“作文心”去阅读,关注故事写了什么,思考故事是如何写出来的。带着这样的视角去阅读,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种“作家视野”,写作一定会进入新的境界。比如,我们阅读《母鸡小妮子的伟大梦想》这本书,在发现了地上掉落的羽毛后,我让学生猜猜发生了什么?知道是黄鼠狼干的坏事后,我又让学生去想:你会怎么构思接下来的故事走向?不断的猜想和印证,让学生的创作轨迹渐渐接近作者的思维轨迹。久而久之,学生课外阅读时就会有意识地去挖掘或获取写作技巧和规律,逐步提升写作力。
二、从“鼓励”到“表扬”,保护“沉浸”的兴趣
如果说平时的“一篇”习作常常伴随限制、冰冷、逼迫的话,那么“一本”则是自由、温暖、自觉的。但即便这样,学生在“一本”的创作中依然会遇到不少问题。此时,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做到从“鼓励”到“表扬”,保护学生“沉浸”的兴趣。
(一)文思枯竭的时候多鼓励
学生的创作到了第四周的时候,文思开始枯竭,书写开始马虎,篇幅开始缩水,逻辑开始混乱。追根究底,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储存的素材是可数的,有学生说:“我怕坚持不到最后。”解决这个问题时,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鼓励学生带着“放大镜”看生活。郭姜燕老师说:“要想写好文章,其实就要张开我们身上的每一个毛孔来细细品味生活中很细微的滋味,只有这样你才能寻找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在食堂吃饭时,我鼓励他们借洗手的机会多看看,哪里有动静看哪里;中午午睡时,我提醒他们观察小组内同学的睡相有哪些不同;举办“我的老师我来学”的活动,我暗示他们观察比赛中谁模仿老师最像……平日里哪怕有一点可“放大”的机会,我都会鼓励、引领学生“向着明亮那方”不断努力,并随时表扬和肯定他们“沉浸”的成果。
朱自强教授说:“一个孩子有大如一卡车的自我,就会写出好作文。”很多时候,学生没有“自我”的生活,节奏太快,被父母安排太满,缺失了写作素材的日积月累。因此,我鼓励学生安排“自我”的生活,放慢节奏,用“放大镜”发现生活,以保证文思不会枯竭,能写出“自我”的生活。
其次,指引学生学会“看热闹”。会写作的人,一定是对生活有敏感度的人。除了大量的阅读外,对生活保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样重要。一朵花,一滴雨,一个同学的坐姿,一位老师的笑容,都值得去“看热闹”。看着看着,你就会想观察角度,会换位思考,进入对象的世界,渐渐地,就会发现,写作易如反掌。
我给“写同桌”的学生常换同桌;鼓励“写邻居”的学生家长带孩子主动去邻居家;为写“医院”主题的学生创造机会进入各科室,找理由和各种人沟通交流;让写“放学路上”的学生抓住一切机会深入到路边的人群中,花丛中,店铺里……我觉得教师最应该做的不是教学生如何写,而是引导他们不断发现,不断积累,让写作的源泉汩汩流淌。
再次,和学生一起用好共读书目。“一本”的创作中,选择一本书作为共读书目和创作指导书目,实在是大有必要。创作开始,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斟酌推敲,我们最后选定《看了蚂蚁又看云》作为创作期间的共读和创作指导书目。这本书由9个小故事组成,温情、呵护、成长……每个故事都似曾相识,都能让人从人物细微的情绪与情感里,找到曾经的自己、同学、老师、亲人。最重要的是,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一则小文——《故事是怎样诞生的呢》,讲述了创作初衷,既特别又体贴,读起来既舒服又亲切。
我们先读《赤橙黄绿青蓝紫》,读完交流。学生发现,文中的人物都能对应到班上的伙伴:“赤”是朱常滈,一个着急忙慌的冒失鬼;“橙”是陈宇涵,常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黄”是王梓涵,炮仗一个,一点就着;“绿”是曹芝源,永远不会让人忽略他的存在;“青”是孙刘莉,“优秀”永远是靠自己干出来的;“蓝”是许老师,处事泰然,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中;“紫”是蒋雨涵,内秀又阳光,就像溪水潺潺。学生有些若有所悟,感受到高大上的创作原来跟生活如此接近——写好近在眼前的人、身边的事,小人物、小事物,同样有大能量。我们鼓励学生这样去精读、赏读、仿写,探讨作者的创作初衷,探寻创作的门道,寻找自己的创作灵感。这样的探寻,常常会让学生在“山穷水尽”时,有“柳暗花明”的快乐。
有了这些铺垫,4个多月后,学生的作品熠熠生辉,“后记”写得朴实、真诚、酣畅。
(二)动力不足的时候多表扬
即使是再有热情,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有动力不足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就是表扬,表扬,再表扬。
我最常用的表扬手段之一是手松一点,再松一点——对学生每日交上来的创作,哪怕全文只有一个亮点,都给予最大程度的肯定——红红的一百分。除了高分的肯定,我会圈画出每个学生作品的亮点之处,让学生时时收获写作的动力。每次学生拿到创作本后仔细寻找圈画的场景让人欣慰无比。
表扬手段之二是做足仪式感。一周的创作全都满分的,下周一颁发奖品。我们称之为“荣耀时刻”,奖状、颁奖背景PPT、颁奖嘉宾……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最让学生期待的就是奖品了。
奖品是什么?
我们定制了文创用品,从书签、直尺、橡皮到文件夹、笔筒、书包等,上面还有学校的logo和班徽。拿到奖品的那一刻,看得出学生心底流淌着的是快乐、满足,以及新的一周再出发的信心。每周的创作是小目标,这一周周的小目标最后组成的就是一本作品这样的大目标。
表扬手段之三是让他们的作品亮相。最常做的就是在班上读,先读内容,再让他们猜作者,最后作者亮相。全班的惊叹会给作者带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我想,被表扬的学生一定会反复回忆琢磨自己被表扬的原因,并努力在后续的写作中继续加油。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每周末,我们还将大家的一周写作电子稿发至班级群,鼓励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的同时,评出心目中的优秀作者。这样的亮相能做到“一个都不会少”。除了在本班亮相,我还常常将他们的写作内容与数学、英语和隔壁班的老师分享。这些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常常会让学生兴奋激动好久。讲评时,我将学生的片段与名家经典放在一起欣赏讲评,“这一部分写得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名家”“我甚至认为这段的描写比名家写得还好”……这些表扬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学生写作前进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存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常开“表彰大会”,带给学生的力量是无尽的。持续数月的几十篇作品的连续创作,让学生从“我想写”到“我能写”的痛并快乐的历程中,收获了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收获了耐力和毅力的磨炼。
三、从“校内”到“校外”,提升“沉浸”的效果
学生写作力的提升从来都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当然也不仅仅是学生的事,它需要所有人的参与、配合。
(一)教师是主心骨
如果将一个班级比作一艘航行的船,那么教师就是这艘船的船长,要保证行驶的正确航向,帮助“水手”应对成长中的“大风大浪”。
一开始,我就对整个作业的时间节点进行规划,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不仅如此,我还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学生创作中的问题。每个周末,我们都要将一周的写作内容打印成电子稿,收齐后校对查验,每个家庭进行二次修改后上交。一开始,总有几个爸爸妈妈因为不会排版和版面设置而耽搁时间。第一周发现问题后,我立即录制了操作视频发到班级群,安排班级中的两名电脑高手进行跟踪辅导直至完成“一本”创作。
前行的道路上,船长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即便过程艰难,只要方向准、心团结,纵使劈波斩浪,水手们也会乐在其中。
(二)家长是强大后盾
日复一日地写作,需要学生有持续的动力和毅力。这就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点滴的进步是家长支持的动力。我们每周进行充满仪式感的创作颁奖仪式,颁奖照片即刻发班级群,让每个学生都出镜,让每个爸爸妈妈都能看到孩子快乐骄傲的笑容。看到平日里的字变成了一个个方块,经过一周周的累积,从几百字到几万字,这种对自己孩子坚持创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我们会全力以赴”“我们一定配合好,做好后勤工作”……
创作瓶颈期,我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和老师、家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一旦发现问题,教师主动与家长商量解决方案,优化解决方案。记得有个学生迟迟找不到自己心仪的作品题目,周日下午花了整整三个半小时和家长讨论,最后才确定。
当家长成为一种力量时,肯定、鼓励、相信便会相伴相随,这样便没有什么不可能了。
(三)社会资源是保障
创作到第五周时,学生进入“瓶颈期”,创作顾问郭姜燕老师来解燃眉之急。我们举行了创作沙龙,让学生自由畅谈创作中出现的问题,郭老师当场提建议,找解决办法,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郭老师有一段话,让每个学生底气十足。她说:“孩子们,也许你以后当不了作家,但你竟然在小学就写了一本书,不是你不能,而是你有其他的路要走;也许你以后就是一名作家,那么你更有理由对你的孙子孙女及读者们说,看,这个作家小学就能写书了。”
一个小时的指导,其实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但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持是不可估量的。在接下来几周的创作中,学生文思泉涌,遇到问题不再害怕。郭老师就像一盏灯,指引学生有条不紊地向前走去。
不是每个班都能有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但只要用心去留意,就会发现这类资源无处不在。现在科技发达,很多作家的讲座视频一搜即有;我们当地也有作家协会,里面也是高手如林;一所学校,一家单位,都有文学爱好者,他们的创作更接地气,经验也很丰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与他们近距离交流,定期举办创作沙龙,邀请他们来做讲座……在耳濡目染中,文学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播下。
4个多月后,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自己创作的专题性研究创作作品——小小的一本童书。学生以“一本”升级“一篇”的梦想实现了。4个多月的写作并不轻松,但他们在创作中遇见了最好的自己,他们的写作力得到了看得見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M].北京:明天出版社,2013.
[2]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