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民歌的文化涵化现象研究
——以《花儿纳吉》为例

2023-01-18梁树婷刘灿禹

戏剧之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纳吉音阶羌族

梁树婷,刘灿禹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225)

一、羌族历史概况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根据历史记载,羌人在历朝历代都有族群部落和活动轨迹,在漫长的历史中,羌族不断发展和分化,其中一部分演变为现在的羌族,另一部分则在不断变迁中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现今的羌族大多数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羌族的起源和发展对羌族民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羌族民歌概况

羌族人民淳朴、善良,他们热爱劳动,能歌善舞,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羌族民歌是其绚丽历史诗篇的一角。羌族民歌大多是羌族人民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即兴创作的,至今仍保留着其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羌族民歌按照歌曲类别大致分为劳动歌、山歌、风俗歌、舞歌、酒歌等,其唱词内容来源于羌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传统习俗、历史传说、宗教信仰,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男女间的朦胧情感、长辈的言传身教等。羌族民歌早已成为研究羌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环,其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生产习俗、历史文化、性情人格,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是羌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羌族民歌短小精悍,多为单段结构,通常有两句结构、四句结构及其扩展结构。在节拍上既有自由节拍又有规整节拍,如山歌一类抒情歌在拍子上就比较自由,常常根据歌者的演唱习惯和内心感情即兴而作;而在劳动歌等歌曲中,节拍就较为规整,歌曲节奏多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节奏而作,由于常常需要配合劳动速度,整体节拍明晰,富有韵律。在节奏型上羌族民歌多运用附点、切分节奏型。在调式方面,羌族民歌大多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有的还有六声和七声调式;在调性上以徵调式居多,宫、商、角、羽调式也有使用,部分歌曲存在转调和离调。在演唱方面,受自己的语言语调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演唱技巧,如羌族的“摇声”技巧,歌者也常常根据自己的演唱习惯自由变换音符。在唱词方面,羌族民歌因地域差异,有的采用羌语演唱,有的采用汉语演唱,也有羌汉两种语言混合演唱的。羌族民歌的演唱形式也各有特点,如男女独唱、男女对唱、二人重唱、多人齐唱等,其具体形式根据实际劳动或活动情况而定。

三、羌族民歌的涵化现象

涵化是指文化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的过程,具体指一种文化在接触另一种文化后,持续性地接受或受其影响的过程,也可以称作“文化入侵”,在这个过程中,受影响的一方存在接受、反抗、消失的过程,继而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改造和重组,最终形成文化变迁的现象就是涵化现象。早在汉代,受战争影响,羌族逐渐南移;隋唐时期,羌族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宋代以后,南迁的羌族逐步发展为今天的羌族。羌族文化在历史上与多种文化相互影响,而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于羌族本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进一步加强。其中,汉族文化的影响最大,羌人因为不断的战乱、迁徙,使得自身难以得到发展,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相较于汉族处于劣势地位,这使得羌族不得不接受部分的外来文化,继而自发地融合或者被迫融合,这种现象就是羌族文化的涵化现象,具体在音乐方面则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吸收和融合。一些传唱的民歌既在羌族地区流传,也在汉族地区流传,其旋律、调式、音阶可以说大致相同,但是唱词却不尽相同,这说明同样一首歌在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后,产生了不同的演唱风格,这就是文化间的相互吸收和交融。而另一方面,在羌族地区,部分民歌在一代代传唱后慢慢贴近汉族民歌,吸收了汉族民歌的一些表达元素和演唱风格,这说明某种程度上羌族民歌受到了汉族民歌的影响。在体裁上,羌族民歌中的劳动歌和山歌与汉族民歌有共通点,都具有民歌的一些普遍风格,比如运用赋、比、兴的手法。由于羌族在历史上存在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混居的现象,因此,羌族的语言也会混杂着汉语、藏语等,羌人的习俗习惯也会效仿其他民族。目前在羌族地区流传的民歌,有很大一部分都变成了汉语演唱,或者在羌语中也有汉语借词,这是羌族民歌逐步融合了其他民族民歌元素的表现之一,而一些羌人将这些唱词当作本民族语言,侧面说明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谱例一:《花儿纳吉》

(二)变化和创新。在古羌民歌中,有些歌曲还使用了三音和四音音阶,如《瓦耶纳》①的四音音阶,而一些现代羌族民歌大多使用五声音阶,部分地区传唱的民歌有六声、七声音阶。部分学者在谈到五声音阶的来源时提到,五声音阶很可能是从最早的三音列、四音列逐步发展形成的,甚至六声、七声音阶都是由五声音阶加入特定的音形成的,而在历史上,汉族民歌在较早时期就能看到五声音阶的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猜测,羌族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此影响,才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今天的羌族民歌。在演唱时,羌族歌者也会在原曲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羌族自己的特色,比如将一个音符唱高一点或者唱低一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受羌语的语音语调影响所导致的。另一方面,现代的羌族的舞歌——“萨朗”,在表现形式上也有了创新,比如羌族在迎接外来的客人时,常常围绕篝火带着客人唱起歌跳起舞,以此来欢迎外来的游客,展现羌族人民纯真热情的性格,所演唱的音乐结合汉族民歌的曲式特点、调式特点,用汉语或羌语演唱,再加上羌族特色的舞蹈,这就形成了羌族的锅庄。

(三)反抗和消失。羌族的一些宗教、祭祀、丧葬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留下来,其地位难以撼动,这也导致一些祭祀歌、丧事歌难以被外来文化影响。这反映了涵化现象中的反抗过程,这或许也是羌族文化能在漫长的衍变过程中得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原因之一,否则,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过于落后的文化终将被抛弃,被主流排挤在外。又如羌族的征战歌和铠甲舞,在过去用于出征前鼓舞士气,纪念战死的英雄,或者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起威慑作用。而如今羌族的征战歌和铠甲舞已变得娱乐化,部分地区在一些大型活动还会使用,也有些地区的征战歌和铠甲舞在一步步消失。“所有民族在其上古时期,都因狩猎与战争而举行过类似的仪式。只是因为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的改变,这些仪式活动最终发生变异,淡化乃至消泯了初始的意义和形态。”②这是羌族民歌消失的另一种形式。

四、《花儿纳吉》

《花儿纳吉》是流传于理县和茂县的羌族民歌,它被广泛传唱,主要用于娱乐活动和婚礼习俗。“花儿纳吉”是曲牌名,来源于歌曲中的羌族衬词“花儿纳吉”,不同地区的“花儿纳吉”的旋律会有些不同,在演唱风格上也会略有不同,歌词也有所差异,但调式和结构基本一致。早期一般采用羌族语言演唱,但目前多采用汉语演唱。本文所选《花儿纳吉》③是其中的一个版本,如谱例一。

这是流传于理县的一首羌族情歌,早期羌语演唱的形式已经逐渐消失了,随着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汉族文化在羌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播,羌族人民逐渐开始接受和学习汉文,以汉语优美的表达来代替羌族语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今大部分的《花儿纳吉》都采用汉语演唱,这与羌族文化模仿、学习汉族文化和羌汉人群相互交融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羌族民歌的传唱发展。在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在主流文化的广泛传播、入侵下,产生了一种趋同、趋强的文化交融现象,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作为核心的骨干音和曲式结构得以保存下来,赋予了不同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性,形成了一种新型民歌的表现形式,这或许是一个民族在文化相互碰撞间为了保护自身而产生的行为,有可能是自发性的或是被动发生的。比如,《花儿纳吉》保留了如“花儿纳吉”“吉吉尔塞”的羌语衬词,这类衬词没有明确内涵,只是作为前一段表达主要内容的唱词的陪衬,体现了羌族人民在演唱时的美好心情,同时,衬词给了演唱者即兴发挥的空间,演唱时较为自由,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方言习惯来演唱;在汉语歌词中,同样加入了羌族人民习惯使用的语气词,这使得在演唱时,既保留了羌族民歌俏皮、优美的旋律特点,又融合了汉语诗词独有的字词美感,从听觉上来说,独具艺术效果。在调式上,《花儿纳吉》使用了羌族典型的五声徵调式,在唱词方面,运用了七言句体,采用了诗词中“兴”的手法,借鉴了中国传统诗词句式表达。在曲调上,使用了诸如切分、附点节奏型这类羌族民歌的特征,整体旋律线平稳,没有很大的起伏感,多使用二度和三度的进行,很少使用跳进。这些都是羌族民歌的一些基本特点,可以说,在这短短一首羌民歌中,体现了文化交融、文化变迁中的涵化现象,更突出体现了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下的音乐涵化现象。

五、对继承和发展羌族民歌的一些思考

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民歌的传承大部分靠口传心授,传承手段较为狭窄。同时,年长一辈的艺人逐渐离世,年轻一代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这也加剧了羌族民歌的失传现象。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对于羌族民歌的传承及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那么如何传承发扬羌族民歌呢?笔者认为有三点:

第一,民歌的收集和整理。羌族民歌大多是羌族人民在劳动时的即兴之作,没有乐谱、没有规定的演唱形式,那么对于民歌的采集、记谱是尤为重要的,目前已有许多音乐家前往羌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调查,所收录在册并发行出版的羌族民歌也不在少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民歌的二次编创。纵观当今各类节目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大众的审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从作品的灵感来源、展现形式、视觉和听觉效果等方面对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成功的作品可以融合历史、文化、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元素,那么对于羌族民歌的二次编创,我们不能局限于谱面的二次改编,如何创作出大众喜爱的作品才是重点,不同的展现形式、技术手段、表达内涵都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多元素及多元化的创作与展现仿佛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我们或许可以考虑把单一的民歌元素与科技、环境、影视等元素相互结合起来,把一个民族的民歌文化介绍给大众,将它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第三,民歌的传承和保护。二次创作固然是一种继承发展形式,但是民歌最基本的保护和传承也不能落下,随着羌族文化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现今许多羌族人民已经不会说羌语,更别谈唱羌族民歌了,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将羌族民歌引入校园,一些高校将其改编成音乐剧或者合唱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演唱中感受羌族民歌的魅力,学习羌族文化。我们也可以将一些简单的民歌带入小学、初中的课堂,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比如编写教材、录制音频、播放采风视频等,做到对羌族民歌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做好羌族民歌的宣传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只有将它宣传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羌族民歌。当然,为了保护羌族民歌的传统性,还需要培养下一代的羌族民歌传承人。

最后,笔者认为,我们对于各类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归根到底,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创新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研究羌族民歌的涵化现象,寻找民歌的一般发展规律,对于羌族民歌及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维护传统文化内涵和寻求多维度保护与发展民歌的途径。

注释:

①流传于理县蒲西乡,王定湘演唱,杨香花收集,冯年记谱。

②万光治主编:《四川民歌论集》,巴蜀书社,2020年出版,第38页。

③郑毅峰记谱,余总文演唱,收集于2017年8月田野调查。

猜你喜欢

纳吉音阶羌族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云起龙襄 纳吉呈祥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纪念《论各民族的音阶》翻译三十年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