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双减”东风 创设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新模式

2023-01-16高芳

教育界·A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双减政策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进一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与生活质量。教师要落实好“双减”政策,不仅要减少作业量,还需要改变作业设计模式,以发挥作业的效用。教师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完成作业,从作业中获得成长,分层布置作业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分层布置作业能让学生各尽所能,进而为“双减”的落实提供更多可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分层作业

作者简介:高芳(1990—),女,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

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只是完成任务,还是巩固白天所学的内容,同时进一步提升能力[1]。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能精准一些,学生的负担就会轻一些。所谓精准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优等生布置他们需要竭力思考的作业,为学困生布置他们能完成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完成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作业[2]。当学生的作业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他们就可以少做一些不需要做的题,这能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减少作业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作业。

一、将学生按不同层次分组

每个学生在数学能力上的表现都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这样会造成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问题积少成多,最终影响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一般可分为三层,即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这三个层次是按照学生平常的表现划分的,但是在具体操作时又是可变动、可调整的。教师要依据学生发展的情况、进步的幅度合理分层。教师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组,也就是说每个组内各层次的学生人数是一样的,这样便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到同一个组里,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也可以去帮助别人,这更利于他们的发展。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这一章节为例,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学困生能大致说出基本的概念,比如能说出偶数和奇数的特点。中等生能运用新学的知识,比如他们能做出这样的题目:假如随意地打开数学书,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呢?优等生要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比如对于这道题: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六年级5班的36名学生要分成方阵队与健美操队,假如方阵队的学生人数为奇数,那么健美操队的学生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他们不但能知道结果,还能总结如下规律:和是偶数,两个加数都是奇数或都是偶数。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学困生中也有部分学生能达到中等生的水平,中等生能达到优等生的水平。教师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层次能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获得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

当然这个分层更多的是隐性的,教师不会给学生贴上优等生或者学困生的标签,只是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机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前行。“双减”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教师减少的作业量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优等生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量,中等生可能需要一个半小时或者更多时间完成。将学生分层就是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护航。

二、设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師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实现分层,要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如果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他们在课上就会失去听课的兴趣,觉得什么都会,没有挑战的欲望。如果教师设置的目标太难,大多数学生听不懂,课堂就会变得沉闷。因此,就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要明确到人,各有侧重。换言之,教师设定的目标要分层,层层推进,逐步进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的节奏,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设定分层教学目标时,要先关注教学内容,将其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理解记忆类、实践应用类、创新类等。也就是说,教师要先对教材进行重新建构,以更适切的方式呈现给每一层次的学生。同时,教师要研究学生,给他们设定不一样的目标,精准施教。就教学内容、具体学生而言,教学目标还涉及教师的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要基于具体的情况分层。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对于班上的学困生,教师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任选3根小棒,围成若干个三角形,再让他们在表格中记录每个三角形中小棒的长度,最后让他们从这些记录中得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第一目标,学困生通过感性体验,能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对于中等生,在第一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设定了第二目标:学生要能运用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解决具体的问题。对于优等生,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新知去探讨可能存在的结论,这是第三目标,学生需要思考的内容更多。

通过设定这样的目标,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目标分层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双减”背景下,在教学目标上分层能让学生完成目标内的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

三、设计多样化作业

“双减”要减少的是学生作业的量,但是不能减少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当前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其实教师可以布置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展示不一样的才能,甚至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可布置操作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动手能力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动手的过程中会对概念、原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操作上的训练,这样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寻找他们需要的实验材料。教师还可以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让他们走进社会,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交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小区里家庭汽车拥有量的情况,然后运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所学的知识绘制统计图,图中要显示不同年份的家庭汽车拥有量。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客车的速度是95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教师在让学生解决这道题之前,设置了若干个小的任务,以充分展现学生的能力。教师设置的第一个任务为,让学生说说他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将知道的信息列出来,比如路程、相遇时间、客车的速度等。这主要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以及精准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设置的第二个任务是将题目中描述的内容以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主要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思维转换能力。学生可以画成实物图,也可以画成示意图,图1为学生所画的示意图。教师还可以设置第三个任务,如果设货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学生想到,两车的速度和就是(x+95)千米/时;货车行驶的路程就是3x千米;依据“货车行驶的路程+客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这一关系,得出3x+95×3=540。教师设置的第四个任务是用红色、绿色两个不同颜色的小玩具车,一个代表客车,一个代表货车,将题目中的情境展示出来。教师设置的第五个任务是改写题目最后的问题。这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

教师将一道题细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任务,每个任务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规定第一个与第二个任务是必做的任务,其他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教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也达到了,可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是比较有效的举措。

四、实施分层评价

“双减”背景下,教师一方面要减少作业的数量,另一方面也要改变评价的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将完成作业的过程当成一次享受。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比较单一,表面上一视同仁,其实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情况。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实施分层评价,就是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他们参与的过程,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要以激励为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给学生以个性化的评价。教师不要用同一个尺度评价学生,而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对学困生,教师要以找寻他们的闪光点为主;对中等生,教师既要指出他们可提升的地方,同时也要指出他们优于别人的地方;对优等生,教师要让他们学会超越自己,采用期待性评价方式。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大树有多高”这一课时为例,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将学生带到阳光下,让他们测量直立竹竿和大树的影长,最终计算出大树的高度。班上的学困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操场的不同位置上,同时还能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虽然他们说不出其中的道理,但教师可表扬他们参与实践的热情。中等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树的高度,他们把大树影长看成单位“1”,用乘法计算,大树的高度为大树影长×。教师对他们这种做法表示赞同,表扬他们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同时鼓励他们想出别的方法。班上的优等生想到了另一种方法,即用比例解,=。教师表扬他们能深度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已有的答案,能一題多解。同时,教师提出“同一棵大树,在不同时间测量它的影长,结果相同吗”的问题,让他们继续开展深度学习。

可见教师在“双减”背景下采用灵活的分层评价法,能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效果。

结语

教师不但要积极主动地实施“双减”政策,同时也要思考“双减”政策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的契机,进而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做出调整。分层布置作业能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获得感,让每个学生只需要完成他们能力内的任务,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学方法,分层布置作业,因材施教,使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也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韵馨.借“双减”东风,为学生成长赋能:桂林市象山区逸夫小学探索分层作业新模式[J].广西教育,2021(44):18-19,21.

[2]王强强.“课前预习单、课后分层作业”双作业模式的整合与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4(05):60-64.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