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3-01-16蔡海燕

教育界·A 2022年32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初中美术传统文化

【摘要】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还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传统文化引入初中美术课堂,不但能丰富美术教学资源,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应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多样化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蔡海燕(1973—),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初级中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整合教材,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教师还可将生活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人事物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在美术教学、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之间搭建桥梁。总之,美术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更好的美育。

一、利用传统服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很多学生提到了美术。学生所给出的理由大多为美术课可以进行写生,可以了解赏析精彩的画作,可以画他们想画的东西等。根据调查结果,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可根据教材的内容融入新鲜元素,以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我们的风采”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先是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服装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包括:“你对校服的款式满意吗?你觉得有必要穿统一的校服吗?如果学校不要求,你会主动穿校服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顺势引入与传统服饰相关的内容。比如有学生说:“校服挺好看的,有唐装的意蕴。”教师就顺着学生的回答,将教学内容延伸到传统服饰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濡中深化认知,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之后再让学生就相关的作品展开描摹。

接着,教师通过白板展示中国不同朝代的服饰变化,让学生对传统服饰文化产生初步的了解。通过白板,学生可以了解汉朝服饰特色,也可以欣赏到唐朝时人们穿衣的风采。之后,教师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服饰面料的演变和服饰设计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在从服饰的设计、色彩和面料等多方面了解我国服饰文化的演变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最喜欢哪个朝代的服饰。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按照唐朝服饰的特点设计一套具有唐朝服饰风格的校服。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更有兴趣和动力展开实践操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通过上述方式,学生既对传统服饰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实现了审美能力的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素养。

二、借助传统国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就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让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教师可围绕这些环节,多途径、多策略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绘画中的花鸟虫鱼类作品,是中国绘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不但重视点线面的应用,同时对笔墨与意境的处理也有很高的要求[2]。也就是说,学生要从写意、写神这两个方面体会出其中的美。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国画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能提高他们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理解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的教学为例,上课伊始,教师先是展示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画的虾、郑板桥画的竹、徐悲鸿画的马等。学生不但能从这些优秀作品中感知到国画之美,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名家们炉火纯青的绘画技艺。接着,教师让学生试着从线条、明暗、色彩、比例、外形、版面、构图等多角度赏析这些国画作品,发展审美鉴赏能力。在这样的观察与揣摩中,传统文化基因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学生的审美能力也逐步增强。

有了对国画的基本认知,学生才能更好地品味出其中的精髓。当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齐白石的画作《青蛙》后,学生都将目光聚焦到画作上。有学生指出,齐白石用几笔淡淡的水墨就将青蛙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画中的青蛙被芦草缠住脚,正在挣扎着,整幅画作充满了生气。在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下,学生感知到了美,也享受着美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国画等优秀传统艺术精粹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

三、融入节气文化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丰富性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认识世界、观察自然规律变化的智慧。倘若学生能够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識,就能很好地了解自然节律变化,从节气的角度去理解画作,为理解作品增添新的维度。比如,学生看到一幅有关季节的作品,他们可以这样思考,这属于什么节气,这个节气的大自然应呈现怎样的面貌,天气是怎样的,可用什么样的色调体现这样的节气。有了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多了一层文化底蕴。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是让学生回答对于节气知识的了解。学生回答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大多数学生对节气有所了解但是并不深入,无法分清楚节气的前后顺序。接着,教师播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二十四节气,感受中华文化的智慧。

教师再追问,如何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节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将节气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自然景色呈现在多媒体设备上,通过感官刺激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铺垫,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吴冠中的画作《春如线》了。教师询问:“光从画作的色彩上来感知,你们认为这幅画画的是什么节气的景色?”学生纷纷认为这是春天的节气。他们的理由是,画中的线条仿佛是春天的藤蔓,这是春分时候的风景;又像是水流,使画面具有流动的韵律;又像是春风,这是春天的号角。还有学生说,画家随意挥洒的墨点就像写意版的惊蛰,这些墨点如春芽,似蓓蕾。可见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走进中国文化,还能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美术作品。

四、根据区域文化特点,开展实地教学活动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美术是个大家族”一课中提到,美术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也就是说,美术学习与其他三者关系密切,学生的美术学习不能局限在美术作品本身,而要拓展和延伸学习方向。

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不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还包含了众多美术元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渗透传统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理解美術作品。一般来说,学生所生活的区域都或多或少地保存了一些富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名人故居等。从这些具体的建筑中,学生能直观感知其中的中国元素,领略传统建筑文化。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富有区域文化特点的建筑,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以一次户外美术活动为例,教师让学生找出学校附近的传统特色建筑,让他们从美术视角观察这些建筑。学校附近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包括“常乐粮站”“常乐老邮局”“老乡镇政府”“许家豆腐店”等。学生发现这些建筑物的门十分具有特色,上面都雕刻了龙凤的图案,砖头十分精致,上面都刻着字,且这些建筑物的色彩十分和谐,青砖黑瓦像是一幅水墨画,很有神韵。教师让他们将参观时看到的建筑物绘画出来,并要着重体现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加深了对传统建筑的认知。

五、引入民间艺术,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民间艺术都包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了解、学习民间艺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从民间艺术中,学生不但能够认识到更多的民俗文化,还能增长见识。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有所减轻,他们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因此,教师可将民间艺术文化与社团活动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课后生活。蕴含美术元素的民间艺术形式种类很丰富,如街头的剪纸、吹糖人、捏泥人、设计图案等,都包含了丰富的美术元素。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喜好以及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元的课堂教学活动。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了解纹样”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内容是了解纹样的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开展简单的纹样设计和装饰活动。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品欣赏中感知什么是纹样,进而再在实践中尝试设计出既新颖又美观的纹样。

基于此教学目标,教师采取了灵活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他们对纹样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教师引入民间的剪纸艺术,剪纸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常接触到的民间艺术形式,教师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在了解剪纸技艺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运用纹样设计剪纸作品。接着,教师展示在红纸上初步刻画出来的喜鹊形象,同时在旁边放置了一些白色形状的图案,这些图案是接下来要通过剪、刻去掉的部分,以此种方式让学生尝试进行剪纸。当学生学会剪纸后,他们对纹样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将美术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创作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的探究、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也提供了无尽的动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让学生从学习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同时,教师要调整教学方式,创设美术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发展个人艺术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雯雯.浅议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J]. 大众文艺,2021(10):207-208.

[2] 孙繁华.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154-155.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初中美术传统文化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