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域下的革命传统课文教学
2023-01-14郭青松
[摘要] 革命传统课文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对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教学革命传统课文应基于单元整体视域,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采取引入背景资料,增强历史感知;提炼部分标题,概述主要内容;聚焦关键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推进主题阅读,共话成长故事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 单元整体;革命传统;文道统一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进行单元整体编排。教师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时,要更加注重单元整体,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单元整体教学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及人文主题,单元内的单篇文章围绕着单元学习目标展开教学,每篇文章在单元内都有独特的教学价值,以更好地实现单元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革命传统课文在统编教材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此类文章的教学应坚持文道统一,既要立足单元整体落实语文要素,又要弘扬革命传统精神文化。《小英雄雨来(节选)》编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课文以“儿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此篇是穿插在单元中的一篇革命传统文章。教学时,应树立单元整体意识,以达到言意兼得。
一、引入背景资料,增强历史感知
对一篇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策略等语文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对文本中描述的故事内容及發生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阅读经验与生活知识二者缺其一,都会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革命传统文章距离当代学生年代较远,由于阅读知识及生活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难以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人物的英雄形象产生情感上的
共鸣。《小英雄雨来(节选)》所在单元一共有三篇文章,都属于长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是本单元中唯一的精读课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学习长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进行方法指导。统编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在编排意图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引入背景资料,就是学习长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短视频、统计数据、图片等资源,让学生对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刻地懂得雨来宁死不屈、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之后在学习《芦花鞋》时,就能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故事创作背景,从而对文中人物青铜这一形象有更深刻和理解。
二、提炼部分标题,概述主要内容
统编语文教材力求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泛读。课外阅读是学生将课内所学的方法进一步实践运用,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英雄雨来(节选)》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在单元学习中有其独特价值,即学习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本文一共有六个部分,通过将每个部分提炼小标题,再进行整合概述故事,是把握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教学时,教师借助课后习题二,以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例,先让学生较快默读这部分内容,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谁)+做什么”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后,教师再让学生默读其他部分内容,通过自主思考、同伴交流、教师指导,提炼出各个部分的小标题。当学生将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提炼出来后,再引导学生结合各部分的小标题,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内容。借助小标题,将长文章读成一段话,不仅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长文章的阅读方法,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概括能力、言语表达、思维活力的发展与提升。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当学生提炼出六个部分的小标题后,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要素提问:文章六个部分的前后内容能否调换顺序?学生通过对前后文的阅读思考,就能发现六个部分的内容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如果将各个部分的顺序进行调换,文章的表达则缺乏逻辑性,会造成读者阅读过程中思维的混乱。这一学习过程,将单元中的两个语文要素有机联系起来,为单元习作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对《小英雄雨来(节选)》的学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单元内另外两篇文章《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时,能够较好地运用借助小标题,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建构起按照一定顺序将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习作思维,实现由读到写的有效转化。
三、聚焦关键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革命传统课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物形象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懂得珍惜当下美好生活,从小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志愿,有效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容易把握强烈的思想感情而忽视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往往将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的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注意将此类课文的教学,与思政课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方式上区别开来。要做到文道统一,把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与感受人物形象和美好品德融为一体。教学革命传统课文时,要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人物形象,避免标签式说教。
感受人物形象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中应聚焦关键描写,注重提取支点问题,促发阅读的前后勾连,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受人物形象。对于故事类文本,教师要紧紧围绕文中最能凸显人物形象的重点情节及关键描写,在品读感悟中体会人物形象,从而透过一篇的学习,掌握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小英雄雨来(节选)》最能体现出雨来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美好品质是第四部分,特别是其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内容,教师可以“为什么雨来被称为‘小英雄’”为学习任务,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文中的第四部分雨来和鬼子的三次对话。学生通过自读、同伴互读、表演读等不同形式,边读边思考雨来三次说“没看见”时,心里分别在想什么?语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在朗读好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鬼子的阴险与狡诈、雨来的镇定勇敢。其次,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中鬼子毒打雨来时的语段,让学生圈出相关动词,体会鬼子的凶狠残暴、雨来的宁死不屈。对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品读赏析后,可将学生思维推入更深层次,提出问题:雨来和鬼子一共进行了三次对话,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鬼子对雨来进行毒打,甚至决定枪毙他,而要写前面鬼子对他的哄骗和利诱呢?在师生对话中,学生能够明白这样写既能将事情发展过程写清楚,又能更好地体现出雨来小英雄的形象。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雨来能在鬼子面前表现得这样勇敢坚强”,促使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前后勾连。雨来之所以能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勇敢坚强,是因为第二部分写到的他上夜校时,牢牢记住的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早已埋藏在雨来的心中。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一篇小说,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一共有三处环境描写,虽然内容较少,但是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显得较为重要。教学时,可以采取的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将文中的三处环境描写找出来读一读。其次,让学生结合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说一说朗读这三处环境描写时自己有怎样的感觉。如从第一处环境描写中的“黄绿的芦苇”“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柔软的芦花里”等短语中,可以感受到芦花村的宁静和谐美丽。正因为有如此美丽的家乡,有自己快乐成长的乐土,有疼爱自己的亲人,雨来才会在鬼子面前表现得英勇无畏,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最后,引导学生动笔实践,设计相关学习任务:“许多年以后,雨来去世了,芦花村已经成为河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河北旅游局准备向全国征集一份关于芦花村的旅游推荐词,请写一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份相关的旅游推荐词,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写法的奥妙。要想写好芦花村的推荐词,一是要结合文中的环境描写,将当地的自然風光写美;二是要结合雨来的事迹,让红色精神传递四方。这样的教学,不仅关注了文中的重点部分,还将整篇文章整体串联在一起。在聚焦关键描写的过程中,让学生透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充分感受人物形象,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
四、推进主题阅读,共话成长故事
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才能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带起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带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落实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将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作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一篇革命传统文章,选自《小英雄雨来》,作者是管桦;《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从教材单元编写意图出发,教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单篇课文学习走进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课外书籍,让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运用所学阅读方法,把握书中主要内容,聚焦关键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在语言文字中体验革命烽火岁月中的儿童成长故事,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青铜葵花》《淘气包马小跳》等课外书籍,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感受不同时代的儿童成长故事,从中体验成长中的笑与泪、喜与悲。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
[2]陈先云.谈谈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应注意的问题[J].小学语文,2017(12).
郭青松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