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2023-01-12任晓红钟慧刘利英
任晓红,钟慧,刘利英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妇科,陕西 咸阳 712000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由性生活提前、性生活混乱、早孕和多产等因素引发,临床多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但发病初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临床确诊时多数已发展至中晚期,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1]。随着疾病发展,宫颈癌会扩散至肝脏、肺、骨骼等部位并引起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据统计,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2-3]。宫颈癌发病早期还未发生转移,此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一般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临床常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研究发现,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患者痛苦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等优点,已应用于临床[4-6]。但临床对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价值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于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检确诊为早期宫颈癌;②于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全程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③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均为第1次进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其他子宫疾病;③肿瘤转移。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27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1),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术前排空膀胱,消毒麻醉后取截石位,使用窥器将宫颈暴露。
对照组患者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采用宫颈碘试验检测病变范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锥形切除的锥高与锥底,用可吸收线对残端创面进行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采用HF-120B型电刀(功率40~60 W)进行切除,首先使用碘液确定病变范围,选择适合的环形电极,分别从上、下、左、右4个方向距病灶外缘5 mm处插入组织,缓慢移动至中线附近,切除宫颈转化区组织,可多次切除面积较大病灶。再用较小的环形电刀切除残端颈管组织,类似草帽状切除宫颈病变组织。将切除的病变组织标本送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手术结束后通过球形电极进行电凝止血,功率控制在35 Hz左右。
两组患者术后均口服止血消炎药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1.3.1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 分别于手术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低温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CC-Ag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 围手术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除宫颈组织宽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3.3 复发率、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DNA转阴率 对所有患者随访5年,记录复发情况。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对宫颈组织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HPV DNA≥1.0 pg/ml为阳性。
1.3.4 并发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出血、宫颈粘连或狭窄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CC-Ag水平的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CC-Ag水平均低于本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CC-A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SCC-Ag水平的比较(ng/L,±s)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SCC-Ag水平的比较(ng/L,±s)
注:*与本组手术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66)对照组(n=61)t值P值手术前3.84±1.26 3.91±1.27 0.312 0.756手术后1.40±0.37*1.88±0.34*7.563 0.000
2.2 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除宫颈组织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s)
组别观察组(n=66)对照组(n=61)t值P值切除宫颈组织宽度(cm)1.87±0.45 2.91±0.63 10.766 0.000手术时间(min)16.86±4.56 36.28±6.89 18.863 0.000术中出血量(ml)17.64±5.62 33.84±5.47 16.439 0.000住院时间(d)4.04±1.25 8.61±1.54 18.422 0.000
2.3 复发率、HPV DNA转阴率的比较
随访5年,两组患者的复发率、HP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复发、HPV DNA转阴情况的比较[n(%)]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15%(10/6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15%(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3,P=0.032)。(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女性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宫颈癌病因复杂,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涉及许多因素,除了目前公认的HPV感染,还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同时也与多次分娩、流产、性生活频繁、吸烟、家族史等有关[7-9]。既往早期宫颈癌患者为保留生育功能,选择宫颈广泛切除术治疗,但手术涉及盆腔内多个器官,容易损伤盆腔神经进而引起功能障碍,且切除的宫颈组织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10-12]。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癌具有出血量多、费用高、切除宫颈组织多等缺点。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切除组织少,有利于术后恢复[1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环形电切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但甚少有研究将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对比。因此,本研究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1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肿瘤基因出现调控障碍时其分泌增加,它由胚细胞有关基因调控,可用于乳腺癌、肺癌及直肠癌的诊断。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主要在子宫内膜、输卵管及胸腹膜等组织中表达。SCC-Ag是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数早期宫颈癌患者鲜有CA125和CEA升高,但SCC-Ag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后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肿瘤标志物具有检查方便、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信等特点,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5-17]。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CC-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8]。说明相较于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可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SCC-Ag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复发率、HP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除宫颈组织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除组织相对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宫颈环形电切术中使用的电刀可高强度聚焦超声,可瞬间使病变组织产生不可逆转的凝固性坏死,而周围组织却不会受损,由内向外选择性地消除病变组织,避免组织内部反复感染,无创伤,无不良反应,同时其属于微创手术,不会损伤周围组织,从而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19-2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颈环形电切术的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可降低SCC-Ag水平,使HPV DNA转阴,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可考虑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