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

2023-01-12孙海青张健吕丹丹宋淳

癌症进展 2022年22期
关键词:直肠癌内镜黏膜

孙海青,张健,吕丹丹,宋淳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38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早期结直肠癌多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大便次数及性质改变,若没有及时救治进展至晚期,会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2]。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较高,预后良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既可保留结直肠壁的完整,又可以整块切除病灶,达到治愈性切除的目的[3]。有研究显示,ESD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相当,但ESD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的优点[4]。本研究探讨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结直肠癌的治疗与康复》[5]中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③未发生远处转移。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③存在手术禁忌证。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80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给予ESD术。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2~71岁,平均(55.24±5.27)岁;TNM分期:Ⅰ期21例,Ⅱa期11例,Ⅱb期8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2岁,平均(55.26±5.25)岁;TNM分期:Ⅰ期20例,Ⅱa期11例,Ⅱb期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取截石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传统5孔法,脐下做一约10 mm切口,建立气腹,脐左右水平及左右下腹部分别做一切口为操作孔,超声刀游离肠系膜,分离系膜下血管及结缔组织,切除病灶,行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过程注意保护盆腔神经及输尿管,置入吻合器,行肠管吻合,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观察组患者给予ESD术,术前4~6 h进行肠道准备,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直至患者排出水样清便。使用靛胭脂染色确定病变位置,于病灶外侧0.5 cm处进行标记,于病变黏膜下多点注射直至病灶明显隆起,沿标记外侧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并逐层剥离。细小血管采用切开刀预凝,粗大血管用热活检钳进行处理,如剥离中出血则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手术完成后观察创面,电凝裸露血管,止血钳夹闭穿孔。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②术前和术后3天,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4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8 cm,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③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30,EORTC QLQ-C30)[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穿孔、吻合口瘘、感染。⑤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5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和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 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患者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的比较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5/40),与对照组患者的15.00%(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2.5 预后情况的比较

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2.50%(1/40)、90.00%(36/40),与对照组患者的5.00%(2/40)、87.50%(35/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直肠慢性炎症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7]。传统开腹手术较为成熟,但具有创伤大、术后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不足。早期结直肠癌是指肿瘤未浸入肌层,且早期患者远处转移率较低,更适合内镜下切除手术[8-9]。

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由于技术难度低、手术时间短,目前成为国内早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手段[10]。内镜黏膜下切除术能够切除局部病变部分黏膜组织,还能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变性质和TNM分期等,从而早诊早治以延缓肿瘤进展[11]。ESD是基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一种新型内镜技术,能够一次性切除并剥离病灶组织,完整切除病灶,具有更高肿瘤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通常不会残留病灶组织[12-14]。ESD的适应证通常为消化系统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具体的适应证由医师掌握,但以下人群不适合接受ESD术:①不适合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包括严重的心肺疾病、心力衰竭、肺功能衰竭等;②已发生远处转移;③黏膜不能充分抬举的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ESD可有效减轻手术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这可能是因为ESD能够一次性切除较大的病灶,可逐步切至黏膜下层,不会导致病灶残留,还可减轻对周围组织的损伤[15-17]。

手术属于强烈的应激源,术后患者一般会产生较强烈的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IL-6、TNF-α、hs-CRP是重要的炎症因子,机体受到损伤时,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会急速上升,加重机体损伤[1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患者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ESD能够降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这可能是因为ESD的视野相对更为开阔,手术操作更快速有效,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减轻了机体损伤[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表明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结直肠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且ESD操作较为复发,切除范围更深,更易导致术中穿孔[21]。预防术中穿孔,术前需要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准确判断病灶位置、深度等,并给予黏膜下充分注射,使病灶隆起;若出现术中穿孔可使用止血钳处理,手术结束时需要吸净胃内空气给予胃肠减压,术后通过抑酸、禁食等促进穿孔愈合[22]。预防术后出血,术中手术操作需要小心、轻柔,且术中尽量减少止血钳的使用,并立即处理可见的微小血管出血等,尽量避免视野受到干扰导致的出血[23]。

综上所述,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效果较好,可减轻炎症反应及机体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直肠癌内镜黏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