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01-12张静静田永凤岳俊学吴建峰
张静静 田永凤 岳俊学 吴建峰
(1. 济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济源 459000;2. 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部,河南 南阳 473000)
热射病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出现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无汗、高热、意识障碍等,严重可造成大面积组织损伤,甚至可引起神经系统异常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严重反应[1]。当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时,药物治疗及物理降温方法对于患者效果并不明显,且预后差,病死率高。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中指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病死率,治疗效果明显[2]。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将患者血液持续性引入体外净化装置,来维持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具有清除体内代谢毒物、抑制炎性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优势,在重症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3]。
既往用于治疗热射病的文献研究较少,近些年来,临床会将此治疗方法应用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的治疗中,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8)。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29.14±1.20岁;室外劳动时发病32例,室内发病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28.36±1.36岁;室外劳动时发病46例,室内发病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好发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里关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诊断标准[4];相关常规检查完善;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意识不清者;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者;伴有严重心肺等器官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情况,予以物理降温、补充葡萄糖、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其中物理降温包括冰水擦拭身体,功能恢复支持包括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方式;有出血倾向患者予以输入血小板治疗;颅内高压患者予以抗血小板凝集、营养神经、脱水等治疗,告知患者勤换衣物,保持身体干净,减少细菌滋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采用BM25型血液滤过系统治疗,血液滤过器(聚砜膜面积1.2 m2)患者行经股静脉置管,置换液量2200-4200 mL·L-1,血流速度190~210 mL·min-1,予以稀释方式输入。每组置换液配方:0.9% NaCl 2500 mL、注射用水800 mL、50%葡萄糖14 mL、5%碳酸氢钠200 mL、25%硫酸镁2.7 mL、10%氯化钾8 mL、10%葡萄糖酸钙25 mL,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或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予以血液置换,置换血浆量2000~2500 mL,每次持续平均时间为2.5 h。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基础指标
记录患者临床基础指标,包括:体温(Temperature,T)、心率(Heart Rate,HR)、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O2/FiO2)。
1.3.2 肝肾功能指标
清晨空腹抽取对照组患者3 mL静脉血,同时分别在治疗后6、8、12 h抽取患者3 mL静脉血,一半自然凝固,一半放入含枸橼酸钠的抗凝管中,3000 rpm离心15 min后分离上清,并放置于-40℃冰箱待测。采用重氮试剂法、动力法、二点速率分析法、免疫抑制法分别检测血清中胆红素(Bilirubin,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a,AST)、肌酐(Creatinin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通过在血浆中加入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试剂与钙离子,记录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
1.3.3 症状体征及病死率
观察并记录症状体征,包括腹胀、心动过速、高热,并计算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基础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T、HR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O2/FiO2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基础指标对比(±SD)
表1 两组临床基础指标对比(±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 例 T(℃) HR(次·min-1) PO2/FiO2(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5 37.86±0.21 37.26±0.25b 100.03±.26 99.10±5.23b 395.26.30±25.34 420.31±10.25b 观察组 48 37.46±0.22 36.42±0.26ab 99.87±2.19 92.14±4.36ab 395.64±25.47 450.29±10.49ab
2.2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T-BiL、AST、Cr、CK、APTT指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对比(±SD)
表2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对比(±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 例 T-BiL(µmol·L-1) AST(U·L-1) Cr(µmol·L-1) CK(U·L-1) APTT(秒)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 5 131.20 ±30.11 123.76±49.08b 1540.11±320.15 1453.28±3 42.19b 372.15±1 00.23 364.20±1 62.76b 2730.49±267.46 2511.66±3 80.14b 1480.66±283.20 1456.87±4 57.93b 观察组 4 8 131.46±30.26 99.23 ±26.31ab 1540.26±320.16 1290.54±4 31.02ab 372.14±1 00.26 176.92±4 9.06ab 2730.58±267.18 2051.04±5 73.82ab 1481.89±284.26 1230.42±5 30.24ab
2.3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病死率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腹胀、心动过速、高热及病死的发生率分别为40.00%、34.28%、42.85%、22.85%,观察组腹胀、心动过速、高热及病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0.41%、4.16%、4.16%、2.08%。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3 讨论
在全球环境天气报道中有指出,2003年热浪覆盖大部分欧洲,造成法国近一万多人死亡,而热射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热射病患者体温具有很大差异,最高可达46℃,体温越高且持续时间越久,患者症状则越严重,若患者体温持续在41℃以上超过1d,则导致预后效果极差[5-6]。因此,需要早期进行积极有效处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T、HR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O2/FiO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可知,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能迅速降低患者机体体温,恢复正常体温,减少组织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发生,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6]。而热射病可累及多个系统损伤,导致机体出现休克、肝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等,从而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7]。有学者在研究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对机体影响时指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热射病患者具有维持体液平衡、水电解质平衡、降低感染发生率等作用[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T-BiL、AST、Cr、CK、APTT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分析原因在于该治疗方式在热射病中改善肝肾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而连续性血液净化通过特定的半透膜过滤或吸附血液中对的炎性介质,阻断细胞因子产生连锁反应,维持一个动态平衡。可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肝肾功能、凝血异常,同时清除代谢产物,维持内环境稳定。此外,曹莹莹[9]等认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可导致机体肝肾、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系统等多器官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器官衰竭,预后及病死率极高。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腹胀、心动过速、高热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说明对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患者的治疗上予以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可减少胃肠道反应,临床效果明显,改善其内皮细胞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综上所述,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热射病患者治疗中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体温,改善肝肾功能及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胃肠道反应,降低患者病死率,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