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对TNF-α、GSH-Px及IL-1β水平影响

2023-01-12刘曙光彭凯杨聪岩黄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热凝阿霉素三叉神经痛

刘曙光 彭凯 杨聪岩 黄婷

(信阳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河南 信阳 464000)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据国内临床数据统计,该病发病率为52.2/10万,女略多于男,且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常被认为是医学上最痛的病之一,每次疼痛一般可持续数秒至十秒,突发突止,有时疼痛可达15分钟,呈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和流诞等现象[1]。临床针对该病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手段分为开颅微血管减压术,但创伤较大;其二为射频热凝术,通过破坏三叉神经纤维阻断痛觉传导而达到治疗目的,但缺点是费用较高,并有面目麻木等并发症。同时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多数合并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身体状况较差,对手术依从性较差。然而保守治疗疗效较差,长期服药易导致嗜睡、发热等不良反应[2]。

目前,医学提出一种注射阿霉素的新型治疗方式,可抑制疼痛发作[3]。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水平的影响,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射频热凝术)49例和观察组(射频热凝+阿霉素)54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62.09±6.73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03±0.26年;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62.88±6.79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18±0.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及家属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三叉神经痛,且符合《头痛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4]相关标准;本次研究前1周内未使用卡马西平等药物;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者;存在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者。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先注射1%利多卡因0.5 mL实验性阻滞,若患者疼痛程度较注射前减轻皮肤阻滞范围符合要求, 无异常症状和体征时,按以下进行操作。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术:射频热凝所用仪器为R-2000B射频控温热凝器(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射频套管针为RF Cannulan型套管针(英诺曼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头部,C型臂等影像引导下定位,暴露卵圆孔,卵圆孔半月神经节。铺巾、消毒,连接相关电极以作负极。用1%利多卡因局麻后用射频套管穿刺针穿刺,按CT扫描选择的穿刺路线和角度进针,在CT监控下分段进针,直至穿刺至卵圆孔,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流出,注射10%优维显或欧乃派克1 mL,扫描确认造影剂分布在半月神经节内。启动射频电流使产生热度。温度升至60°C后面部相应区域皮肤出现明显红斑,直至70-80°C,相应区域出现麻木,疼痛消失。可以根据不同的疼痛范围及疼痛程度调整热凝时间和温度。常用的是先给60°C热凝,持续60秒,然后在给与70-80°C,持续60-240秒。7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阿霉素:首先先行射频热凝,操作方法同对照组。观察半小时,患者无不适主诉,则缓慢注射0.33%阿霉素(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0.5 ml。7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5]对疼痛症状进行评判,且以此为临床疗效的标准。

VAS评分: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 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降至75%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降至35%-75%;无效: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未出现下降,甚至出现上升。总疗效=(显效+有效)/n×100%。

1.3.2 TNF-α、GSH-Px及IL-1β水平

于治疗前后分别采取患者空腹状态静脉血5 ml,行离心,3500 r/min,15分钟,采取上清液,放置冰箱冷存待检测TNF-α、GSH-Px及IL-1β水平。其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验TNF-α、IL-1β水平(试剂盒均由上海恒远生物公司提供),应用比色法检验GSH-Px水平。

1.3.3 并发症

对比两组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麻痹性角膜溃疡、咀嚼运动障碍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D)描述,两两间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卡方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为92.59%,对照组临床总疗效为79.59%,观察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

2.2 两组的TNF-α、GSH-Px及IL-1β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TNF-α、GSH-Px及IL-1β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TNF-α、GSH-Px及IL-1β水平比较(±SD)

表2 两组TNF-α、GSH-Px及IL-1β水平比较(±SD)

注:两组间比较,aP<0.05;同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TNF-α(pg·mL-1) GSH-Px(U·L-1) IL-1β(pg·mL-1)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9 41.37±9.88 34.83±6.26b 86.29±10.58 99.04±12.43b 45.37±8.31 36.43±3.28b 观察组 54 42.63±9.93 27.37±5.08ab 85.22±10.52 113.15±15.69ab 46.29±8.34 30.59±5.26ab

3 讨论

对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得出统一观点,各学说均无法解释其临床症状,但大家均支持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学说[1-2]。

近年来发现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阿霉素半月神经节注射,其镇痛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高,故被临床广泛应用。在进行疼痛部位定位后,可 将配置好的阿霉素注射液经皮肤或黏膜穿刺后,注入相应的神经骨孔内。阿霉素注射到三叉神经外周分支内后,由于其有细胞毒性和神经毒性作用,可经末梢经轴突逆行而上运转到三叉神经节细胞内,使感觉神经元发生永久性毁损,利用阿霉素的轴浆逆流运输特性和细胞毒性作用,可选择性地破坏三叉神经节细胞,起到“化学性切断”三叉神经节,阻断痛觉传导通路的作用,从而抑制疼痛发作的目的[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射频热凝也是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主要通过穿刺针把射频仪发出的电流传到引发疼痛的神经分支,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让神经休息。有研究指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6]。然而随着临床实践发现,两种治疗方式均存在一定弊端。杨茂林学者认为单一应用阿霉素起效时间慢,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且复发率高;而射频热凝是一种神经破坏性治疗,术后患侧三叉神经支配区域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毁损后遗症,故两者联合可取得良好疗效[1,6-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可达到满意疗效。另一方面,从神经脱髓鞘改变,导致神经内出现巨噬细胞、肥大和细小细胞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可引起炎症反应,说明炎性因子可参与三叉神经痛的发展过程[6-7]。TNF-α主要由巨噬细胞、NK细胞和T细胞产生,可促进细胞凋亡,刺激局部炎症和内皮细胞活化;IL-1β是调节痛觉过敏的重要物质,亦可反映机体炎症状况。氧化应激可以调节神经源性炎症和蛋白质刺激涉及酶、瞬时受体部位通道和谷氨酸能神经传导神经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其中GSH-Px是氧化应激指标之一,GSH-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6]。本次研究显示察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证实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可缓解疼痛,有利于改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综上,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TNF-α、GSH-Px及IL-1β水平。

猜你喜欢

热凝阿霉素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54例的临床观察
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不同腰椎间盘变性程度患者的术后观察比较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丹参酮ⅡA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化疗敏感度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叶酸对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
含有人环氧酶及天然阿霉素或类阿霉素的药用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多种药物的应用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鼻内镜下诊治老年性鼻出血6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