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创伤性骨折心理状态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2023-01-12刘巧红
刘巧红
(1.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8;2.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18)
创伤性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由意外事故或外源暴力所致。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创伤性骨折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儿童具有较高占比[1]。
目前临床上以手术作为创伤性骨折患儿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大多数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由于患儿的疼痛耐受性较差,持续性的疼痛容易引起患儿抗拒术后的康复锻炼,增加了肌肉萎缩、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患儿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不利于预后。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儿疼痛和负性情绪显得尤为重要[2]。
疼痛控制管理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计划和干预措施,以此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康复的目的[2]。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疼痛控制管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儿术后患肢疼痛及锻炼依从性影响,本次研究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疼痛控制管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开放性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中创伤性骨折的诊断标准[3];年龄3-14岁;行手术治疗;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学设定的要求,且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完成实验;凝血系统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51±1.27岁,骨折原因:车祸17例,跌伤9例,重物挤压12例,其他5例;单处骨折36例,多处骨折7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9.02±1.35岁,骨折原因:车祸19例,跌伤11例,重物挤压10例,其他3例;单处骨折38例,多处骨折5例。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予以密切监测,术后给予常规的用药和饮食方面的指导,定期对切口敷料进行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同时开展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术后的功能锻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采用疼痛控制管理干预:(1)建立由主治医生、护士长和护士组成的疼痛管理小组,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并依据疼痛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护理人员主动和患儿和家属进行沟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术后疼痛为正常现象,缓解患儿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3)对于切口疼痛的患儿,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敷料予以更换,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同时可利用冰袋对伤口周围进行冷敷,并对患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患儿切口出现红肿、感染等情况则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对于由于固定架或体位限制引起疼痛的患儿,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4)向患儿和家属告知术后功能的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儿开展肢体功能锻炼,同时通过游戏、奖惩制度等方式,充分提高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两组患儿均连续护理4w。
1.3 观察指标
1.3.1 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1.3.2 焦虑、抑郁、疼痛情况评估
分别于两组患儿干预前后,采用SAS、SDS、VAS评分评估其焦虑、抑郁、疼痛情况。
其中SAS量表共计20项条目,重度焦虑:总分>69分;中度焦虑:60-69分;轻度焦虑:50-59分;SDS量表共计20项条目,重度抑郁:总分>73分;中度抑郁:63-72分;轻度抑郁:53-62分;VAS量表总分0-10分,分数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3.3 锻炼依从性情况评估
护理4 w后,采用本院自制的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对两组患儿的锻炼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估。
其中调查问卷满分100分,优秀:总分>90分,患儿能积极主动完成功能康复训练;良好:80-89分,在家属的协助下,患儿基本能完成功能康复训练;一般:70-79分,患儿可完成50%的功能康复训练;差:<70分,且患儿无法完成功能康复训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作统计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D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控制管理干预缩短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D,d,n=43)
表1 两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D,d,n=4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疼痛控制管理干预改善疼痛和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SAS、SDS、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干预后两组SAS、SDS、VAS评分均所有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VAS评分情况的比较(±SD,分,n=43)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VAS评分情况的比较(±SD,分,n=43)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3 疼痛控制管理干预提高锻炼依从性
与对照组相(76.74%)比较,观察组锻炼依从性优良率(93.03%)明显较高(P<0.05)。表3。
表3 两组锻炼依从性情况的比较(n(%),总例数=43)
3 讨论
疼痛控制管理干预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计划和护理干预方法,从而起到减轻疼痛,促进康复的目的。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可能因为疼痛控制管理干预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然后按照引发疼痛的不同原因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如对于由于体位限制引起疼痛患儿,护理人员指导其如何保持舒适且正确的体位;对于切口疼痛患儿,护理人员采用冰袋对伤口周围进行冰敷,并对患肢的按摩,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在缓解患儿疼痛方面具
有积极意义[4]。
本次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VAS评分均较低,提示给予创伤性骨折患儿疼痛控制管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不良情绪,从而减轻患儿疼痛。而疼痛控制管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疼痛。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并在康复锻炼中应用游戏、奖惩制度等模式,大大提高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患儿锻炼的依从性[5],故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优良率明显较高。
综上所述,对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儿采用疼痛控制管理干预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缓解患儿疼痛,改善其等负面情绪,并能有效提高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