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言:创意写作言语的审美追求
2023-01-11俞永军
俞永军
战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其代表作《庄子》一书,谈及言语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寓言、重言和卮言。何谓“卮言”?一句话,“曼衍之言”“无心之言”“不言之言”。用庄子自己的话说就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即不拘于俗的语言形式,如同小溪潺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是一切言语生发前所没有的言语根据。[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失误。”[2]这些皆指向学生作文言语的真实性、成长性和想象性,指向言为心声、心驰神往的文字。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迸发出真切感人、耐人寻味的“卮言”呢?
一、精心捕捉生活源头,密切关注自我成长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也是卮言的活水源头。叶圣陶老人曾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譬如孩子,他熟识了人的眨眼,这回又看见星的妙美的闪耀,便高兴地喊道:星在向我眨眼了。他运用他的观察力、想象力,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这时候自然要倾吐这么一句话,而倾吐出来的又恰好表达了他的想象与欢喜。”[3]
曾经读到一篇作文,主题“感动”,说自己上考场才发现没带橡皮,急不可耐,突然同桌毫不犹豫拿出一块橡皮,找把小刀一切为二,一半递给“我”,一半留给自己,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读到此处,我们不仅不会感动,反倒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课堂上笔者常跟孩子们开玩笑,即便乐于助人,给橡皮这类文具,也绝非半块,而是整整一块。原因很简单,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条件好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拥有一块橡皮,两三块亦不足为奇。再说,现在也很少用橡皮,而是胶带纸、修正液等,要用尽管拿去,拿去不还也不要紧,明天他又能再买好几样。
再如,拾金不昧静候失主,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搀扶盲人老大爷过马路,等等。不是说这样的好人好事不会发生,而是极为偶然,即便巧遇,也绝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绝非轻而易举就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写作文要杜绝说假话抒假情,要说真话抒真情,要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恰恰又是卮言魅力之所在。如何紧扣生活,捕捉卮言的活水源头?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袁源老师曾经在中华上新河中学上了精彩一课《我有一支棒棒糖》[4],便是极好例证,课堂流程简要如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依序发奖(不同口味的棒棒糖)
第二环节:引导写作,按照要求(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第一步:隔着包装袋摸一摸,写出自己的感觉。
第二步:揭开包装袋看一看,写下它的颜色、形状等。
第三步:抓住包装袋一角轻轻摇一摇,写下它的气味。
第四步:把糖放在嘴里尝一尝,写出闻到和尝到的味道。
第五步:用牙齿将糖咬碎,写出耳朵听到的声音。
第六步:闭上眼睛想一想,而后写下自己的真切感受。
第三环节:交流分享,修改完善(对自己的文字负责)
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家常课,它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恰如评课环节黄本荣老师所说:“课例告诉我们,写作是可教的,但这个‘教’不是简单的说教和告知,它需要执教者的智慧。仔细揣摩这节家常课,你自会从中得到启发。”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样的定势:学生一写到作文就抓耳挠腮,绞尽脑汁,要么咬住笔头干瞪眼,要么胡乱翻书找素材,要么信口开河瞎叨叨。于是袁源老师引导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想一想,结合生活体验,融入真切感受,所以哪怕面对同样的一支棒棒糖,几乎所有同学都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文字。
我有一支棒棒糖/它又圆又滑/就像一个沾满糖水的甜甜圈/它是淡紫色的/浓烈而深沉/它又香又甜/就像刚出来的布丁一样/它刚入口便散发出香香的气味/当我轻轻咬碎它的时候/它发出“咔嚓”一声脆响/就像在咬奶味。(林艳彤)
我有一支棒棒糖/它是硬硬的/就像蜗牛那舍不得的“奖杯”/它有绿宝石般的色泽/翡翠挂件般的外形/它香气逼人,香甜香甜的/就像夏日里那可口的冰激凌/滋润着我心/当我轻轻咬碎它的时候/它似乎“尖叫”了一声。(董静雯)
只要我们多角度观察生活,密切关注自我成长,就能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就能抓住事物特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样的表达也自然彰显创意,吸人眼球。王栋生老师曾说:“在熟悉的地方‘发现’,在‘发现’的地方润笔,熟悉的生活才会绽放精彩。”在此袁源老师的引导就颇具匠心,她充分调动学生“发现”的感官,所以即便是一支小小的棒棒糖亦成为学生写作的极佳素材。
二、灵活把握编排体例,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上,特别重视“随文学习写作知识”序列安排,这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起到很好的依托作用。统编教材所选文章一般可分为“标准”和“非标准”两类。而标准文本恰恰是教师教学中精讲精练的重点,尤其那些在写作教学中具有典范意义的名篇佳作,教师要放慢脚步字斟句酌,精雕细琢,要带领学生走上好几个来回,或吟咏,或品赏,或借鉴。[5]
执教朱自清散文《背影》,笔者一方面让学生密切关注生活,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另一方面又让学生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课堂上我让学生反复诵读“父亲翻过月台栅栏替儿买橘”部分,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的背影,一个汇合浓浓父爱的聚光灯。“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足以彰显他的慈爱与迂执、困顿与挣扎、艰难与努力。读罢,学生极易产生强烈共鸣,他们会纷纷谈及自己的亲人,谈到他们令人唏嘘慨叹的一幕幕。
所以,本单元写作实践虽为《节日》和动手做事的经历,但笔者还是适时更换形式,让学生以“身边的背影”为例叙写亲身经历的往事,结果令人大开眼界,哪怕那些写作功底不甚扎实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亦让我感同身受,拍案叫绝。
下车后,奶奶再一次递给我那袋煎饼,说:“虽然凉了些,但还是热乎的!”这一次,我没有拒绝,一把接过奶奶的煎饼。奶奶笑了,雨也变小了,风也没有那么大了,一切都是暖暖的。把我送到家,奶奶就回去了。我一转身,就看到她那弯似弓的脊背,矮小的身子正拎着袋子走向公交站台。她的步伐轻松了许多,一扫先前的着急与沉重。这就是她离去的背影,不再阴沉,而是温暖的,如同我手上的煎饼一样热乎乎的。直到现在,每次见到热乎乎的煎饼时,我都会想起那个让我温暖的背影!(高颖《奶奶的背影》)
再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训练《学会记事》,其基本要求就是写清楚一件事,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且所写事情必须契合自身成长,包括所见所闻,包括真实感受。笔者让学生充分借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从作者回忆的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情中,从作者的亲身经历里,感受母亲的挚爱深情与自己的深切怀念,以及作者对自己少不更事的愧疚与悔恨。
课程标准强调:“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一次作文课,笔者让学生叙写看病之经历,起初不少学生只言片语,浮光掠影,内容欠完整,描写欠具体,于是笔者指导如下[6]:
师: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生:这篇文章的经过太简单,比如说,医生看病、护士扎针、自身心理等环节。
师:的确如此,看病经过欠具体。“我们来到医院”,怎么来的?一路上爸妈的心情怎样?“医生看了一下”,医生怎么看的?望闻问切,他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你又是如何配合?细细琢磨,我们发现:正因为事件欠完整,所以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生:那么大针筒,成年人见了都怕,难道他一点儿都不怕?或者说,他的态度怎样?有哪些反应?换作我,我会把手使劲往后缩,不让护士扎,即便扎到,嘴里也会不停央求:慢一点,轻一点。
师:说得真好。写作文就要写出自己的心声。有同学害怕扎针,就应该写出害怕的样子。拿我来说,尽管不怕扎针,但看到护士猛得一戳,还是不由自主地将头扭向一旁,不忍直视。
生:文章语言也不够生动,有些地方竟然一带而过,很难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比如说,“到了B超室,里面黑乎乎的”,究竟黑到什么程度?
师:嗯,不错,不错,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描述?
生(沉思一会):我会写“走进B超室,里面黑黢黢的,伸手不见五指,不时还透露出阵阵寒意,活像一个幽灵居住的古堡。”
师:真不愧是班上的小才女,一听这话就有如临其境之感,生动优美的语言好比饭菜中的调料,放一点,味道自然非同寻常。
生:挂水中的小插曲,也是个亮点,可惜未能写出来。
师:看来朱禹同学有过类似经历,你能跟大家讲一讲吗?
生:有一次我在挂水,过了不知多久,突然手钻心般疼。仰头一看,不得了,水没有了,鲜血直往上冒。我赶紧叫醒爸妈,他们立即跳起来,举着盐水瓶,踮着脚尖直往护士值班室跑。
通过这次指导,笔者让学生明白,一件事情,哪怕就是习以为常的看病,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写完整,写深刻,写生动,写出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就能获得非常理想的阅读效果。当然最后,笔者还是提醒学生:生病的虽然是我们,但忙得像陀螺的还是爸爸妈妈,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空气,要么就是站在医院门口愣是没进去,否则关于他们的叙描怎会如此简单?俗话说,扎在孩身,疼在娘心,作为子女,我们应该能觉察到他们内心的紧张与不安、焦灼与伤痛。
三、大胆展示想象魅力,积极促进思维发展
无论写人,还是叙事、写景,读者都希望所读文章语言具体细腻,生动优美,抑或纵横捭阖,肆意汪洋。而想象(联想)就有此功效,因为想象最大的特点是由此及彼,一方面跨越时间界限,另一方面又突破空间阻隔。它不单单使文章的思路更加开阔,而且能让人物性格特征、景物描写特点更加形象、更加鲜明、更加感人。
如作家张晓风《秋天,秋天》所写:“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有点有面——既写出漫山遍野的如花的海洋一般的牵牛藤的整体形象,又写出冲击到“我”窗前的一小片牵牛藤,像小浪花似的的局部形象;有动有静——由远处的“起伏”到近处的“冲击”到最后“猛然收势”,戛然而止,掷地有声;有形有色有神——漫山起伏,紫色的小浪花,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如同一个倔强而调皮的孩子。[7]于此,作者不仅抓住景物特征,而且还描绘出其动感与活力;写得“像”,写得“活”,不是“纸花”塑料花”式的美丽,而是形神兼备,活色生鲜。再平凡不过的藤蔓,再普通不过的花朵,在作者眼中却充满诗情画意般的美丽。
写作的过程就是“看见”的过程,如何看见,怎么看见,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多角度观察的方法,极力展示想象(联想)魅力,同时学会深入思考,进而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境界语文”首创者、江苏省特级教师袁爱国先生曾经执教一节作文指导课《鸟巢的联想》[8],其教学思路如下:
环节一:由汉字“巢”到自然中的“巢”
环节二:多角度观察,写一写“巢”的故事
环节三:走近老房子,观察人类的“巢”
环节四:思考与发现:从鸟巢到老房子
这里袁爱国老师紧紧围绕“巢”先后进行了四个层面的探究:汉字的“巢”、自然的“巢”、人类的“巢”、自然与人类的“巢”的相互关联。如果说汉字的“巢”,重在激趣,重在打开学生的思路,那么自然的“巢”、人类的“巢”则让学生浮想联翩,思绪万千。譬如环节二:
(出示一幅鸟巢图片)
师:看图片,说说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这是一个鸟巢,很细腻,花了很长时间做。
师: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做工的细腻?
生:因为这些草很细,而且都是一丝一缕编织起来的,做得十分精细。
师:你怎么看出鸟儿花了很多时间来做了这样一个精致的窝呢?
生:因为这里有很多很多枝叶编织在一起,即使是人在做,也是要花很长时间来完成这样一个工艺品的。
师:做一个工艺品,说得真好。还有同学来说说你的发现吗?
生:我觉得这个鸟窝里面原来是有生命的,但是它现在应该已经飞走了。我感觉很凄凉。
师:凄凉?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因为它现在是一个已经被遗弃的鸟窝。曾经里面一定有很多小鸟在叫啊叫,可现在只剩下枯叶了。
师:说得真好啊,他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曾经,这只鸟巢也许有鸟儿在这里面鸣叫,他们在欢快地跳跃,而如今鸟去巢空,只剩下一些零落的枯叶。
……
一开始,学生就鸟巢谈鸟巢,做工比较细腻,花了很长时间,但后来在袁爱国老师步步紧问下,脑洞大开,想到“曾经里面一定有很多小鸟在叫啊叫”,它们欢快地跳跃,幸福地生活,可如今鸟去巢空,只剩下一些枯枝败叶,怎不令人唏嘘慨叹、怅惘悲戚?
想象类作文最好呈现“两有”,即有意思和有意义。它们犹如想象类作文的双翼,因为它们,我们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如果说有意思属低阶思维,那么有意义就属于高阶思维。《鸟巢的联想》一课中,袁爱国老师引导学生对于人类的“巢”——古村落里老房子的探究,无疑就属于高阶思维,他由四张照片入手,将学生带入古朴、厚重、宁静而又包含落寞、无奈、忧伤的氛围,自然而言触发他们念及自己的老家、老家的长辈,以及如何满足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精神需求。诚如戚成林老师在评点时所写:“有了对自然的‘巢’、人类的‘巢’的充分探究,由物及人,并进而联系到社会,人生的思维活动便水到渠成了。”
想象类作文看重作者的文学想象力,而非一味追求想象力有多离奇虚幻,有多标新立异,它需要学生“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说通俗点,想象类作文旨在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实合理地向读者展示自我思考问题的角度、自我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如卡夫卡《变形记》,人一下子变成了大甲虫,看似不可思议,却也正是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金钱至上,人们的竞争意识异常激烈,巨大的生存压力致使许多人精神被严重扭曲摧毁。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正是因为巧妙选取了狂人的视角,极尽夸张之能事,才能达到尖锐揭示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赤裸裸的“吃人”本质,使文章产生了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奇效。
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重视教材,重视写作训练;合理想象,合理促进思维。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触动我们沉睡已久、波澜不惊的心灵。越是自我的,越是独特的;越是独特的,越是吸引人的;越是吸引人的,越是能激发读者强烈共鸣的。而这种自我、独特、吸引人,让自己的作文言语水平达到一定层级的审美追求,恰恰是源自我们内心的言语方式——“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