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团建设贯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
2023-01-11刘钋宁张亦弛胡千帆
刘 璐,刘钋宁,张亦弛,张 刚,丁 叶,胡千帆,张 磊,徐 进*
(1.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66;2.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113)
公共卫生与人群健康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生活方式改变、新发传染病的不断涌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因此,培养适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捍卫我国居民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已成为当代预防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2]。现存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体系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与社会需求,专业社团建设贯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弥补、缩短这一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新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现存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预防医学本科生存在着专业认同感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怠慢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4]:(1)社会上重临床、轻预防的现象较为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2)由于高考失利,录取时被迫调剂到预防医学专业,学习信心不足;(3)医学院校中的临床、护理等专业学生人数远远多于预防医学,易形成不重视预防医学的观念。
(二)课程体系设置陈旧。
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卫生学专业以来,“三段式”的传统预防医学课程模式就一直沿用至今,学生经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课三阶段的学习,易产生知识结构狭窄、思维模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预防医学本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临床医学的结构基础上,没有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对创新能力和应急能力的培养不够,迅速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待提升[5]。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验课和专业实习是预防医学本科生直观了解今后工作内容的窗口。但是,受学制、教育体制等多方面的制约,预防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大多在大学阶段最后一年半的时间[6],且理论课所占比重相对过大[7];此外,因专业实习时间较短,且实习期正好处于考研、找工作等阶段,部分学生存在着怠慢、参与感差、实习效率低等现象,这些均导致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四)人文教育体量不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8]。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及博爱精神。然而,人文课程的设置体量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仍然是现阶段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的痛点之一。
二、专业社团建设贯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全程的理论探索
专业类学生社团有别于兴趣爱好类社团,由专业课教师和学工老师组成指导团队,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的自发性群众组织。专业类学生社团不仅可以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框架,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9-10]。
(一)专业社团建设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专业社团可吸纳不同年级的预防医学本科生,通过参与社团的策划—组织—宣传—实践等环节,在相互交流中增加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识,并且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学科前沿;同时,通过向公众推广公共卫生知识的这一环节,打破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神秘感和固有偏见,在实践中增强了实践能力。因此,专业社团建设可能是预防医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二)专业类社团建设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现有的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实验和实习课时相对偏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专业类社团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以疾病预防控制、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卫生应急、儿少与妇幼卫生等主题为契合点,开展大量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性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在培养组织管理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各专业方向,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整合,培养职业核心素养,为今后实现由预防医学生到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奠定基础。
(三)专业类社团建设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今后的工作特点和性质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学生在基层开展社团活动,对大众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感同身受到人群面临的健康问题,增加了责任感、使命感和服务群众的道德意识,提高了人文素养和博爱情怀。
三、南京医科大学专业社团建设贯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度重视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已成立了多个以专业为导向的学生社团。社团指导教师由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组成。专业社团包括以艾滋病防控为核心的“红丝带同伴教育协会”、以促进妇幼人群健康为核心的“人初·康健”社团、以宣讲合理膳食为核心的“食·尚”社团、以促进环境卫生为核心的“青源”社团、以控烟为核心的“TCA”控烟协会等。社团充分覆盖预防医学大一至大五的学生,广泛拓展活动范围,深入学校、街道、社区、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将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社团学生利用课余及寒暑假,走进周边高校、社区和公共场所(如市民广场、车站、食堂、工厂),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同伴主持人教育和科普讲座,提升大学生和群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并多次在省市级防艾同伴主持人大赛获奖;与大学所在周边小学共建“我所在大学城社区”校本课程,由大学生担任“小老师”,向小学生们讲授预防近视、合理膳食营养等健康知识,加深小朋友对健康、环境的认识;与高铁站、汽车站、社区等公共场所合作,开展控烟、平衡膳食、合理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活动。通过上述的活动开展,不仅增强了预防医学本科生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在活动中增进了本科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此外,随着参与活动次数的增多和年级的增加,学生对在社团活动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根据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在社团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设计,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多个项目的资助及奖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因此,专业社团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专业社团建设贯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综合能力和素养,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