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脏腑气机升降探讨上热下寒证形成机制及辨证分型

2023-01-10沈祥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肾水泻心汤心火

沈祥立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湖北 武汉 430015)

上热下寒证是临床常见的寒热错杂证候之一,是指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致使阴阳不交、升降失常的证候[1]。上热下寒一词,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上热下寒证属于一种复杂矛盾的证候,治疗上如单用温热药恐助其热,纯用寒凉药又恐增其寒,常需寒热并用、清温同施,治疗颇有难度。汉代张仲景虽未明确提出上热下寒一证,但所著《伤寒论》对寒热错杂之证辨治详细,而且采用清温并施治法也十分广泛,给我们临床很大启发。然而,上热下寒证只是一个大体部位上的寒热辨证,太过笼统,难以直接指导临床治疗。如何深入理解这一证候,探讨其形成的机制,使其辨证具体化将有助于临床对此类证候的治疗。

1 上热下寒证形成机制

1.1 中焦脾胃升降失常 《素问·刺禁论》曰:“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脾胃居于中焦,上焦之气的下降和下焦之气的上升,皆在中焦脾胃的斡旋转输下发生[2]。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正常生理情况下,脾升胃降,维持人体气机升降运转,则寒热调和、阴阳平衡。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阴易伤而脾阳易损,二者的生理特性决定了胃易热而脾易寒。在病理状态下,若脾阳虚,寒性趋下而凝滞,则升清无力;胃火旺,火性炎上而升散,则下降无权,从而使脾胃升降失常,形成上热下寒之证。在下表现为脾寒,如腹冷痛、便溏或腹泻,在上表现为胃热,如胃脘灼热、口干、口腔溃疡、心烦等。脾胃同居中焦,故胃热脾寒证亦称为中焦寒热错杂证,这里之所以称为上热下寒证,是根据其证候特点相对而言,并非只局限于上焦和下焦。引起脾胃损伤的原因很多,如饥饱失常、劳倦过度、过食寒凉或辛辣,或喜肥甘厚腻及思虑过度等,脾胃一旦受伤,其升降功能就会失常,最易形成脾胃寒热格拒之上热下寒证。

1.2 心肾不交 心脏位于上焦,五行属火,但内藏真阴;肾脏位于下焦,五行属水,但内含真阳。气机升降理论认为,在上者必下行,在下者必上升。诚如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言:“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肾水上济于心,以制约心火,则心火不亢;心火下降于肾,以温煦肾水,则肾水不寒,这就是心肾相交或称水火既济,是维持人体阴阳水火平衡的重要方式。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心肾升降运动失常,则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其基本的表现为心火亢于上,而肾水寒于下,呈现上热下寒之证。上热以口舌生疮、失眠多梦、心悸、面赤等心火偏亢为常见症状,而下寒则以腰膝冷痛、遗精、带下清稀、夜尿清长等肾阳虚为常见症状。这种病理状态又有“火不归原”“虚阳上浮”之说。然而,肾水之所以能上济于心,全赖肾中真阳蒸腾气化;心火下降于肾,全靠心内真阴润降。心肾不交之成因,虽与心阴不足及肾阳虚2 个方面有关,但关键还在肾阳虚,因心阴不足常致心阴虚火旺,虽有“上热”未必定见“下寒”。若肾中阳气虚损,肾水阴气相对过盛,肾阳不能蒸腾气化肾水上济于心,则心火亢盛,极易形成上热下寒之势。从这个角度理解,所谓“火不归原”,实则是心火不被制约,偏亢于上,其根源在于肾阳虚、下焦寒盛,其本质是虚寒证[3]。

1.3 肝肺功能失调 在五行中,肝属木,法春气,为阴中之少阳,主生主升,阳生之始也,人体五脏六腑之气血皆借助于肝胆之气而升发。肺属金,法秋气,为阳中之阴,阴藏之初,主杀主降,为气之终也[4]。肝与肺,一升一降,调节人体整体气机的运动,从而影响各脏腑的气机活动。人体脏腑功能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一方面肝肺气机升降异常,可以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或加重胃热脾寒之证;另一方面,也可影响心肾的正常升降运动,形成或加重心肾不交。同时,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和(或)心肾不交也可引起肝肺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受阻。正如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指出:“冬水闭藏,阳气要生,得益于春风鼓动,若土气不升,则赖木气以升,木气郁遏不能辅助肾水升,实则是脾土升清之力不足矣,因为太阴主升,已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故有厥阴风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之说,只有水土温和,才能木静而风恬。又因木为水火之中气,木郁风生,土木郁迫,水火不交,下寒而上热”。此外,肝气升发太过,本身就能化热化火,肺气下降不及也可郁而化热,诸气不降,胆气亦可上逆,因而肝(胆)火、肺热又可与上热之心火、胃火同病;肝旺可克脾土,又能导致脾虚,脾病及肾,加之在上之心火不能下降温煦,易致脾肾阳虚,从而形成复杂多变的上热下寒之证。

2 上热下寒证辨证分型

2.1 胃热脾寒证 《伤寒论》对胃热脾寒证论治甚详,以泻心汤类方证为典型代表,包括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三泻心汤方证的主要区别是:半夏泻心汤治胃热脾寒证见心下痞满、呕而肠鸣者;甘草泻心汤因增加缓急补中之甘草用量,故偏于治脾寒胃热之中气较虚而急迫者;生姜泻心汤减干姜用量而加大生姜用量,故治胃热脾寒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5]。此类方剂均以黄连、黄芩苦寒清泻胃热,以干姜辛温温散脾寒,组成寒热并用的基本架构,是方剂组成的核心。三方均用人参、大枣、甘草,是由于脾阳虚者常兼脾气虚,故三药补益脾气,又因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则水液运化失常,饮邪停聚中焦,故又以半夏驱饮止呕。其他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可看作是泻心汤的变方,与泻心汤类方相似,亦可用于胃热脾寒证的治疗。

2.2 心热肾寒证 此证又称为心肾不交证,其代表方剂为交泰丸。交泰丸出自明·韩懋的《韩氏医通》,其方以肉桂辛甘大热,主入肾经,擅长温肾阳、补命门之火;黄连苦寒,主入心经,擅泻心火、除烦热。二药相伍,寒热并用,相反相成,可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需要注意的是,此方黄连用量十倍于肉桂,主要用于心火偏亢较重者,临证若见肾阳虚之下寒较重者,可加干姜、附片以增强温阳之力。

黄连汤由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则全方寒热比例亦随之改变,桂枝辛甘温,可补心肾之阳气,黄连、桂枝配伍成对,含交泰丸之义,虽看似仍升降脾胃,实则已成交通心肾之方[6],也可用于心热肾寒之证。

此外,近贤张伯讷创制的二仙汤,其基本病机一般认为是肾阳不足、虚火浮越,所治证候具有典型的上热下寒特点。国医大师薛伯寿的经验认为,更年期或非更年期之男女,若病证见肾精气不足,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或上盛下虚,二仙汤皆可加减应用[7]。笔者认为这种上热下寒也属于心热肾寒证的一种。或曰知母、黄柏乃泻肾火之药,能泻心热乎?其实不然,肾阳既虚,其火必不足,何来肾火一说?此其一;其二,凡苦寒之品,即能清、能泄,非只泻肾火。只不过此方兼顾调理冲任,更适合于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

2.3 肺热脾寒证 《伤寒论》第357 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麻黄升麻汤被认为是肺热脾寒证之代表方。其证以表邪内陷,阳气被郁,上焦实热,下焦虚寒,肺热脾寒,中虚不运,寒热虚实错杂为特点。阳气不达四末故手足厥逆,“火性炎上”“热盛伤津”故热邪在上耗伤津液致咽干口燥,热盛灼伤血络则咳吐脓血;脾虚脾阳受损不能温煦而寒在于下,以致关、尺脉不至,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则下利不止[8]。治则以清肺温脾,扶正养阴,发越郁阳为主。方中用麻黄、升麻、桂枝辛散以发越郁阳,选石膏、知母、黄芩清解肺热,干姜温脾寒,茯苓、炙甘草、白术补脾益气,天冬、玉竹、芍药、当归养阴生津[9]。然而本方麻黄剂量独大,药味组成看似杂乱,历代医家对此方多有怀疑,认为非仲景方,临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2.4 胆热脾寒证 《伤寒论》第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刘渡舟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胆热脾寒,他在《伤寒论通俗讲话》中指出:“邪陷少阳,气郁不舒,故胸胁满微结;胆火上炎而灼津,故心烦口渴;热郁不得宣泄而上蒸,故头汗出;正邪分争,故往来寒热;无关乎胃,故不呕;三焦气机阻滞,所以小便不利;内伤脾气,太阴虚寒,故见腹满或大便溏泻”。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看作是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由少阳病主方而成厥阴病主方,小柴胡汤用柴胡、黄芩重在清透胆热,而柴胡桂枝干姜汤除用柴胡、黄芩外,又用桂枝、干姜温脾散寒,故为胆热脾寒之剂。

以上就脏腑辨证角度分析上热下寒证常见方证,具有比较典型的代表性,但上热下寒证并非只有此四证。由于人体气机升降失常可表现在多个方面,能同时影响多个脏腑,因此,上热下寒证也有复杂的一面,上热可肝(胆)火、胃热、心火、肺热之中二种及以上并见,下寒亦可脾寒、肾寒同见。如对《伤寒论》厥阴病篇之乌梅丸方证的理解,就有胃热肠寒、肝胆热脾胃寒、肝胃热脾肾寒等不同认识,临床上多种脏腑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之证均可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运用范围较广,疗效卓著。需要注意的是,上热下寒之证,其寒、热轻重有所不同,脏腑部位有异,又热易伤阴、寒易留饮,故兼夹证候不一,因而临证仍需仔细辨别,选方用药亦需斟酌、化裁,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上热下寒证是临床常见的一大类证候,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将有助于临床辨证施治。从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角度来分析上热下寒证,其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心肾不交及肝肺功能失调有关,对其具体形成机制的理解,使我们可以将上热下寒证细化为胃热脾寒证、心热肾寒证、肺热脾寒证及胆热脾寒证等4 个基本类型,为临床治疗这类证候提供了具体参考。

猜你喜欢

肾水泻心汤心火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虎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半夏泻心汤干预“菌-炎-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士铎五行生克法辨治目痛经验
【消暑需从“心”开始】
劳宫穴断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