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药胶剂在膏方中的应用*

2023-01-10郝晓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鳖甲膏方阿胶

付 达 刘 真 郝晓丹

(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中医应用膏方历史悠久,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医药中的瑰宝。膏方始见先秦,起于汉唐,传于两宋,盛于明清,近代膏方发展更为普及,诸多名医大师均在膏方上卓有成就,如近代名家丁甘仁、秦伯未、蒲辅周等,颇具影响。

膏方的制作工艺在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和成熟,即用水多次煎煮,浓缩药液,最后加蜂蜜成膏。晚清时期膏方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鳖甲胶等胶剂以增加补益阴精的作用,并可增加膏剂的黏稠度,以便固定成型[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膏方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膏方的制作、质量、药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养生延年和防病治病成为内服膏方调治的2个关键点,因此具有补益虚损作用的胶类药物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胶剂系指用动物的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2]。具体分为皮胶类,包括阿胶、黄明胶等;甲胶类,龟甲胶、鳖甲胶等;角胶类,如鹿角胶;骨胶类,如虎骨胶、狗骨胶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胶类药物对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有良好帮助,并有抗疲劳、抗骨质疏松、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抗炎镇痛等多方面作用[3]。在膏方组方配伍应用胶类药物应根据病情、体质等特点,辨证使用、合理选择,一剂膏方中胶类总用量通常为200~500 g,在获取临床疗效的同时以便保证收膏成型。现将临床膏方中常用胶剂功用特点论述如下。

1 阿胶

阿胶别名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以产于山东东阿县而得名。阿胶甘,平。归肺、肝、肾、心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有补肝血、润肺燥、滋肾阴、养心血、固冲任等特点,可用于血虚导致的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寐、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便血崩漏、胎动不安等,为补血要药,多用于血虚诸证,尤擅治疗出血所致的血虚;另本品味甘质黏,止血效果亦佳。车飞纲等[4]通过临床统计分析指出阿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止血补气、安胎保胎及滋阴润肺,其临床应用比分别为35%、29.58%、22.92%。阿胶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如脾胃薄弱、不思饮食或纳食不香以及呕吐泄泻者均忌服。

现代研究表明,阿胶由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透明质酸以及多种矿物质等成分组成。蛋白质含量60%~80%,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含有国际公认的、对人体有益的全部16种矿物质。阿胶能促进造血功能,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量,对缺铁性贫血有突出疗效,其补血作用优于铁剂,并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而具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内部出血,如吐、衄、崩漏等症[5]。

择《秦伯未膏方集》[6]中应用阿胶医案一例,供参考借鉴,如下:

王左,劳伤中气,火载血行,血从上溢,失血成杯而至。治以清理胃气,和营降火,血得循止。方药:炙棉芪二两,炙生地五两,茜草炭一两,赤白芍各八钱,泽泻二两,西潞党参三两,龟甲心五两,川石斛四两,炒黑牡丹皮一两,制西洋参二两,炒牛膝三两,生山药四两,生扁豆衣四两,炒麦冬二两,川贝母二两,茯苓、神各二两,真阿胶二两(溶化,冲入)。

该患者病机为劳倦伤中、气虚生热、耗伤营血,中气虚则生内热,如李东垣《脾胃论》中所言:“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火邪多指因脾胃气虚引起的心火、肾火而言。热入营阴,迫血妄行,而至失血。故治应“益其中气,清其肺脏,补其肾水”,中气足则火莫能犯,肺气清则木不妄动,肾水足则火有所制。本膏方中应用阿胶作用有三:(1)滋心肾之阴以降火,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2)润肺燥以降气逆,肺气降则火气得降,方中伍川贝母、麦冬更彰清肺润燥之功。(3)补血止血以培补中气。阿胶性质黏腻,有碍消化,方中加用扁豆衣、茯苓以助中焦运化。

2 龟甲胶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味甘、咸,性寒,归肝、肾、心经,有益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的作用,龟甲胶为龟甲反复熬煮、过滤、浓缩成的固体胶块,味甘咸,性凉。归肝、肾、心经,有滋阴、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烦热惊悸、崩漏带下等疾病。龟甲虽补而不腻,但性质偏凉,如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当辨证选择、配伍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龟甲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肽、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激发机体自身调节机制、增强机体自身稳定性的药理作用[7],临床有补血养血、补肾健骨、调节代谢、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延缓衰老、健脑益智、补益生殖等功效[8],可用于骨关节病、甲状腺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帕金森病、慢性肺病、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治疗。

择《秦伯未膏方集》[6]中应用龟甲胶医案一例,供参考借鉴,如下:

薛左,平素痰多,渐起眩晕,始清痰热,未能速效。继以进育阴以潜阳气,眩晕才得轻退。盖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升降之机,肝合脾,主左升,胆合胃,主右降。惟胃有蕴聚之痰,之斯胆失下行之路,于是甲木生火,火即化风,久之而水源亦耗。方药:炙生地五两,奎党参三两,粉丹皮二两,滁菊花一两,黑玄参二两,生于术一两,杭白芍(酒炒)一两五钱,广橘红一两,竹沥半夏一两五钱,生甘草五钱,萸肉炭一两,川石斛三两,生牡蛎四两,茯苓块二两,南花粉一两五钱,川贝母(去心)一两五钱,海蛤粉三两(包煎),大天冬二两,石决明四两(打),煨天麻一两五钱,肥玉竹二两,白蒺藜(去刺,炒)三两,泽泻一两五钱,龟板胶溶化,冲入收膏。

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本案病机为脾虚生痰阻滞气机、胆腑郁热引动肝风而至眩晕,并有肝风化火消耗真阴迹象,医者先以“痰热蒙蔽清窍”论治不效,改用“育阴潜阳、息风止眩”法获效,所谓“以育阴之济而获效于后”。方中应用龟甲胶即取其益阴潜阳,滋补肝肾真阴之功效,与方中白芍、玄参、萸肉炭、牡蛎、天冬、天麻、白蒺藜、石决明等药物相伍以达滋水涵木、潜阳息风之目的。

3 鳖甲胶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味咸,性寒,归肝经,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鳖甲胶由鳖甲制得,味咸,性微寒,归肺、肝、肾经,有滋阴、养血、退热、化瘀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往来寒热、温疟、癥瘕虐母、血虚经闭、痔核肿痛。鳖甲胶与龟甲胶虽同属甲胶,但性偏寒凉,擅治痨热、湿热脚气、温疟等证的后期发热。滕佳琳[9]研究指出龟甲味甘咸补肾益阴作用强,而鳖甲味纯咸,软坚散结作用为胜,善治肝脾肿大、腹中瘀块及女子经闭等症。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孕妇慎用鳖甲胶。

现代研究表明,鳖甲胶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碘、碳酸钙、维生素D等,有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作用,故可用于消散结块;能增加血浆蛋白,延长抗体存在的时间,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肝病、闭经以及其他炎症性疾病[10]。

清代医家丁尧臣著《奇效良方·卷二十二》中记录一膏方名“三神煎”[11],用于治疗虚劳,癥瘕结块不消者。组方为桃仁300 g,鳖甲(醋炙)、炮三棱各150 g,上3味药均研为细末,先用酒煎桃仁,待药液减半下鳖甲、三棱,搅拌均匀,半小时后,下酒,再煎如膏状即可。方中桃仁、三棱均为破血行气散结之品为臣药,鳖甲为君药既可滋阴养血扶正,又可软坚散结驱邪,可虚实兼顾、一举两得。

4 鹿角胶

为脊椎动物鹿科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头上骨化的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始记于《神农本草经》,名为“白胶”,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并有良好的止血作用,《本草纲目》言其有“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之效。鹿角胶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形寒肢冷、步履乏力、男子阳痿遗精、女子宫冷不孕或胎动不安等,也用于吐、衄、崩、漏、尿血之偏于虚寒者,以及阴疽内陷等。阴虚火旺者需慎用鹿角胶。

现代研究表明,鹿角胶含胶质25%,磷酸钙50%~60%,以及少量的雌酮,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治骨质疏松、抗乳腺增生、提高性能力、保护胃黏膜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骨疾病、乳房疾病、心脏疾病、不孕不育以及其他疾病治疗,疗效确切[12]。张婧卓等[13]通过实验研究提出鹿角胶有显著的抗炎、镇痛药理活性,为其治疗肿瘤等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秦伯未《秦伯未膏方集》[6]中应用鹿角胶病案一例,如下:

张夫人 十二月三日 贝勒路 女子以肝为先天,而冲任奇经属之。经行后期,先见腹胀隐痛、腰酸背痛、心悸头眩者,气血虚寒,营养亏乏所致也。入冬肢冷,大便易传,脉象沉细濡弱,尤为真阴真阳俱传见衰弱之微。际前闭证之合,为制补益之方。方药:大熟地三两,潞党参二两,全当归一两,炒白术二两,炒白芍一两五钱,云茯苓三两,大川芎八钱,制远志一两五钱,炙艾绒一两五钱,炒枣仁三两,鸡血藤一两五钱,煅龙骨五两,甘枸杞一两五钱,玄胡索一两五钱,炒川仲三两,川楝子一两五钱,炒川断三两,制香附一两五钱,菟丝饼一两五钱,淡苁蓉一两五钱,补骨脂二两,柏子仁三两,紫石英(锻)三两,独桂心三钱,紫河车一两五钱,龙眼肉四两。龟鹿二仙胶二两,冰糖八两。

该女性患者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虚衰”,中医认为先天是指人体在受胎之始所禀受于父母的物质能量和生命的动力,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决定着天癸的至竭,肾阳为阳气之本,肾阴为阴气之源。女子胞宫是通行经、带、孕育胎儿之所,胞宫的生理病理与冲任二脉是否通盛有直接关系,与肝之关系十分密切,因肝藏血、主疏泄,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本案治则为“滋养肝肾、阴阳双补”,正所谓“甘温咸寒之属,尽奇恒揆度之长”。方中应用鹿角胶与杜仲、续断、补骨脂、肉苁蓉、紫河车等配伍应用,即取其补肾阳、益肝血之功,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方中加用了龟甲胶、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白芍、酸枣仁等益阴补血药,取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寓意。

5 黄明胶

黄明胶又名牛皮胶,是牛科动物黄牛的皮经熬制并佐以黄酒、豆油等加工而成。其味甘,性平。归肺、大肠经。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散痈消肿之功,用于治疗体虚便秘、虚劳肺痿、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下痢便血、跌扑损伤、痈肿、烫伤等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黄明胶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可水解成多种氨基酸,在各类中药胶剂中含量最为丰富[14],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作用及神经递质作用较高。药理研究证明其有补血作用,能显著提升小鼠血红蛋白数量,并可增加小鼠胸腺重量,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对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紫癜、衄血有显著作用;还有抗疲劳、保护受损黏膜、止血等作用[15]。唐代以前动物皮熬制的胶均成为阿胶,唐末至宋代方有所区分,驴皮熬制的为阿胶,牛皮熬制的称为黄明胶,并一直沿用至今。明代医药学家倪朱谟撰《本草汇言》二十卷,书中称“黄明胶,止诸般失血之药也,其性黏腻,其味甘湿,入服食药中,固气敛脱,与阿胶仿佛通用,但其性平补,宜于虚热者也。如散痈肿,调脓止痛、护膜生肌,则黄明胶有迈阿胶一筹也”[16]。据此可知,黄明胶具有和阿胶类似的补血止血功效,但其补性较阿胶平和,更适用于“虚不受补”人群,且在治疗外科跌扑损伤、痈肿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中医辞海》中记载以黄明胶、新绵各30 g,新米饮调下,食后卧时服用,用以治疗吐血、咯血等病症,且不论病势新久,此法均可应用。说明黄明胶不仅可以治疗久病失血导致的体虚,更能酒煮服用止血救急。目前关于应用黄明胶的研究报道较其他胶类相比明显不足,古籍文献中记载亦不常见,需要广大中医学者多多临床实践以总结更多的体会和经验。

6 其他胶剂

霞天胶即牛肉胶,为牛科动物黄牛的肉熬制的胶块,味甘、性温,入肝、脾、肾经,有益气养血、健脾安中之功,适用于久病之后、气血亏虚所致的头晕心悸、肢软乏力、精神倦怠等。猪皮胶,又称新阿胶,是经漂泡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将毛去除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之功,可作为阿胶的替代品。鱼鳔胶为鲟鱼科动物中华鲟、蝗鱼或石首鱼科动物大、小黄鱼等的鱼鳔在煎熬、浓缩后制成的固体胶,味甘性平,入肾经、肝经,可起到滋养肝肾、补益精血、止血养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可为精子提供能量,适用于精子数量下降及活力不足[17]。

膏方是调补和治疗的有机结合,需要精确辨证,注重用药处方个体化,方可达到补虚扶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18]。如膏方名家秦伯未所言:“膏方并非单纯之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故膏方之选药,须视各个之体质而施以平补、温补、清补、涩补;亦须视各个之病根,而施以生津、益气、固精、养血”。中药胶剂在膏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有补益虚损、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同时有利于膏方的固定成型,在临床组方中应充分结合病患的体质、病情特点辨证选择应用,灵活参变。大体上皮胶类入血,既可补血又可止血;甲胶类滋阴养血,除阴虚劳热;角胶类温阳,可益精血、温肾阳;骨胶类补骨,可祛风湿、强筋骨。具体讲阿胶长于补血益气,更适合于女性应用;鹿角胶补阳填精作用较强,更适合男性;龟甲胶、鳖甲胶均有育阴养血清虚热的作用,适合易上火者采用,前者还可用于强健筋骨,骨质疏松者优先选择,后者则长于软坚散结通血脉;黄明胶具有补血止血功效,且补性平和,在治疗痈肿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霞天胶味甘气清为补养后天脾胃之要药;猪皮胶功效近似阿胶,养阴润燥作用尤佳;鱼鳔胶是一种高蛋白滋补良品,对吐血、腰膝酸软、肾虚滑精者等较为适用,并可以改善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免疫力。在临床开具膏方时上述几种胶剂可单独或配伍选择应用,要以中医辨证为基础,并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19],应注意中药胶剂补益作用虽强,但也有滋腻之弊,容易妨碍脾胃运化功能,适宜佐以行气疏通之品,以达到动静结合、补而勿滞之目的。

猜你喜欢

鳖甲膏方阿胶
欢迎来到2060年!
欢迎来到2060年!
软坚散结说鳖甲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服用膏方不适怎处理
冬令进补有膏方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冬来到,膏方俏
治早期肝硬化
阿胶,功效与品质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