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药整理研究
——鹿角胶

2014-08-09曲晓波姜宗文律广富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鹿角胶方剂古籍

李 娜,曲晓波,姜宗文,律广富,林 *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长春 130021)

鹿角胶是鹿角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为扁方形块,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有的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质脆,易碎,断面光亮,气微,味微甜[1]。别名白胶、鹿胶[2]。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归甘、肾经[3]。临床用于治疗肾虚,精血不足,虚劳羸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等症,历代古籍中均有详细记载,笔者通过对古籍的大量查阅,从《圣惠》《圣济总录》《外台》《鸡峰》《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两汉以来的660种中医药学典籍、80 000多个古今方剂信息中[4-7],统计了鹿角胶的配伍规律、炮制方法、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诸多信息。其中有近270多个古方剂中曾使用过鹿角胶,并对其进行充分的整理,归纳出鹿角胶较为全面的传统应用规律和用药理论,为其现代研究提供详细可靠的依据。

1 鹿角胶的主要功效及其适应证

鹿角胶作为名贵中药,其主要功效和适应证一直备受学者关注,为了考证鹿角胶在古代中医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笔埏对古籍进行查阅检索,获得了大量关于鹿角胶药用的信息,鹿角胶具有益气养血、益精填髓、强筋骨,壮阳等功效。根据所归纳整理的古籍文献,对鹿角胶的主要功效及其在古方剂中的使用情况加以统计,详情见图1。

图1 鹿角胶在古方剂中主要功用使用次数统计

2 鹿角胶的主治病证

基于鹿角胶的主要功效和传统应用,笔者对鹿角胶所涵盖的主治病证进行统计,主要包括虚劳,阳痿遗精,胎动不安,五劳七伤、面黄肌瘦等病证。其中以治疗阳痿遗精的次数最多,约有36次,腰膝酸软次之,共33次。具体数据总结如下,详见表1。

表1 鹿角胶在古方剂中主治病症使用次数统计

3 鹿角胶的配伍

中医用药讲究配伍,为了提高药效,古方剂中大多将鹿角胶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从而发挥其特有的功效。其中鹿角胶主要配伍对象有人参、当归、白茯苓、甘草、牛膝等。现将与鹿角胶配伍的主要药物归纳总结,具体信息见表2。

表2 鹿角胶在古方剂中主要配伍药物使用次数统计

4 鹿角胶的用药剂量

剂量是其功效发挥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古籍中关于鹿角胶的用药剂量介绍的较为详细,且其主治不同鹿角胶的用量差异也很大,根据功效和适应症的差异鹿角胶的使用剂量主要在3钱到1斤之间变化, 其中以1两、2两、4两的使用剂量最为常见。鹿角胶的具体使用剂量情况见图2。

图2 鹿角胶在古方剂中常用剂量使用次数统计图表

5 鹿角胶的炮制方法

鉴于鹿角胶的不同功效、作用、适应病证和剂量等诸多因素,合理的采用炮制方法对更加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古籍文献查阅,鹿角胶的炮制方法多以炒、炙为主,此外还有烊化,酒浸等炮制方法,见图3。

图3 鹿角胶在传统方剂中常用炮制方法的使用次数统计图表

6 鹿角胶的现代研究进展

鹿角胶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将其列在兽部第五十一卷。《别录》载:“白胶生云中,煮鹿角作之。”李时珍曰:“今人呼煮烂成粉者,为鹿角霜;取粉熬成胶,或只以浓汁熬成膏者,为鹿角胶。”[8]由此可知现今用药与古方相符。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鹿角胶有血浆渗透压增高补充肾小球缺损,恢复肾功能的作用,为补养之药。笔者主要从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3方面来体现鹿角胶的现代研究进展。

6.1 鹿角胶的化学研究 现代化学研究显示,鹿角胶主要含有动物蛋白质,各种氨基酸、多肽、激素、糖类等成分。鹿角胶含蛋白质为82.49%,总氨基酸含量为34.40%。鹿角胶肽及N-氨基酸:初步研究认为鹿角胶有4个N-端氨基酸,分别为丝氨酸、结氨酸、丙氨酸、亮氨酸。鹿角胶中含有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ppm):铜11、锌9、铅113、镍3、氧化钠2976、氧化钾511、氧化钙360、氧化镁130、铁20.7、锰0.8、锡2.2、钡0.8、钛1.0[7]。由此看来,现代的化学研究对鹿角胶合理、有效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6.2 鹿角胶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鹿角胶药用价值极高,古今方剂中均有应用,随着进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动物药的研究,鹿角胶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研究焦点,鹿角胶在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上都十分显著。将鹿角胶水解后制成注射剂给药,可增强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作为抗癌辅助治疗剂,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有效成分为鹿角胶酸性多糖。鹿角胶对胃黏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8]。鹿角胶溶液对强烈的胃黏膜损伤剂-无水乙醇造成的大白鼠胃黏膜损伤,能够降低其胃黏膜损伤指数,增强胃黏膜屏障,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9]。采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维甲酸可导致大鼠骨结构改变,骨密度降低,应用鹿角胶丸后,可增加骨密度,调节AKP、BGP、HOP含量,具有改善骨代谢,增加骨胶原的利用,减少钙排出,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10-11]。鹿角胶给大鼠灌胃,可显著缩短电刺激诱发阴茎勃起的潜伏期限,对雄性大鼠精液囊和前列腺有明显的增重作用,并对雄鼠交配能力有增强趋势[12]。鹿角胶给贫血小鼠模型灌胃,可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球压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趋势,鹿角胶还可显著提高鼠持续游泳时间,有明显抗疲劳作用[13]。鹿角胶又是临床常用的补益之品,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之功效,广泛用于肾虚及气血虚寒证。临床配伍得当,可收到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鹿角胶为中医方剂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药材,同时也是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的重点项目。鹿角胶作用显著,可作为药材与其他类药配伍应用,也可作为补益之品延年益寿,是现代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目前,笔者的研究侧重点应在合理利用中药鹿角胶药用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对它的作用机理、药理毒理研究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索。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利用中药资源,使这一传统中药更好地为临床医疗和健康保健服务。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5.

[2]中国动物药志[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9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55.

[4]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2.

[5]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6]孙锐.鸡峰普济方北京汪士钟覆南宋刻本艺芸舍藏版,清道光八戊子,1828.

[7]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8]严茂祥,陈芝芸.中药抗胃黏膜损伤的研究近况[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1):49.

[9]吴静,余仕龙,王峰,等.鹿角胶对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36.

[10]汪孝恒.骨密度测定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1):69.

[11]王志超,李志毅.鹿角胶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3,15(11):656.

[12]聂淑琴.鹿角胶新老剂型壮阳、补血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0):625.

[13]王龙.六种补胶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48.

猜你喜欢

鹿角胶方剂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鹿角胶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鹿角胶、龟甲胶、黄明胶的药性变迁及现代研究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我是古籍修复师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