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普通高校学科建设探索*
2023-01-10龚勇珍贺福元廖端芳
龚勇珍 杜 可 王 炜 贺福元 廖端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通知,该方案在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一流大学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根据《总体方案》,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总体方案》提出,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建设要求,未来大学将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为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第二类为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大学;第三类为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第四类没有指明,但可以推测,即连一个高水平学科都不具备的大学。
毫无疑问,任何一所高校都不想成为第四类。因此,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全国各高校均在谋划如何成为具有高水平学科的大学。高校开始进入争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时期,这给地方普通高校学科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2]。如何建设高水平学科,就成为各高校(特别是省属普通高校)必须突破的关键。
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学科建设实践为例,就双一流背景下普通高校如何进行学科建设谈谈体会。
1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于1993年开设,是湖南省内最早开设的药学本科专业,2006年获批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2008年成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批特色专业。但学科建设一直进展比较慢,直到2011年下半年,药学学科才获批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当时有专家表示我们的申报材料有拼凑的嫌疑,盼验收时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可见2011年的药学学科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经过几年的建设,药学学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2016年湖南省“十二五”学科验收评估为优秀。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学科排名C+,在全国104所参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近30所985、211学校的药学学科)中,处于40%~50%区间,在全国中医药大学药学学科中位居并列第4。
2 学科建设主要体会
我们坚持大学科的理念,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国际交流等全面发展。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科团队建设是关键,学科研究领域确定是难点,学科平台建设是重点,学科环境建设是基础,加强合作是抓手,学科制度建设是保障,学科文化建设是提升。关键是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2.1 突出研究特色的战略作用 明确发展战略定位 从世界一流学科成长的规律来看,有特色的学科虽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流,但一流的学科必然具有特色[3]。对世界一流学科在各类大学中的分布研究发现,尽管有大量的世界一流学科聚集在极少数的世界一流大学中,但分散在非一流大学之中的各类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数量是大致相当的,即“长尾现象”[4]。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以中药(包括资源、药材和成药)和天然药物为主,兼顾化学药品、生物工程药物,以区别于其他西医院校的药学学科;本学科研究中药的手段以现代医药和生物科学技术为主,兼顾传统药物研究方法,以区别于中药学学科。重点是以现代技术阐明中药的生物效应、物质基础、配伍原理、作用机制及加工原理[5]。
2.2 突出人才的核心作用 加强学科领军骨干人才和团队建设 地方高校大多非985、211院校,在引进人才上困难程度较大。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千人计划等人才项目,积极利用这一项目,可借势引进人才。本学科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拥有和共享相结合的策略,在短短几年内,初步汇聚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科研人才。包括湖南省“芙蓉学者”2名,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3名,湖南省“海外名师”计划学者3人。有3人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中-法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2人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被遴选为湖南省首届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对象。近几年,药学院新晋升的教授中,大部分产生于药学学科。
2.3 突出研究方向的引力作用 不断凝练研究方向 建设之初,我们选取了4个研究方向:(1)心血管与炎症药理方向,主要开展脂代谢紊乱和炎症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关系及中药干预;(2)生药品质评价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主要对湖南省生药进行品质评价与资源开发利用;(3)新药设计、合成以及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抗肿瘤和心血管活性成分筛选与新药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4)修饰及组合制剂制备与评价方向,主要从事修饰及组合制剂制备和网络药理学生物效应评价体系研究。通过6年的不断凝炼聚焦,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研究领域。如资源开发利用方向,聚焦土家族(民族)药物研究,提出的“七”“气”同源理论,指导土家族“七”类药物(如白三七、扣子七等)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并获得国内外专家赞誉[6]。又如网络药理学研究方向,创立了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谱动学)总量统计矩方法、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分析方法、动态中药稳态溶出规律定时/定量与定位表征与研究方法[7]。首次提出并阐明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超分子作用本质关系[8],从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的角度阐述了中药异质等效规律及其研究方法[9]。心血管药理方向,提出的荷脂细胞胆固醇跨膜转运工作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同和较高评价,并拓展了细胞脂代谢与肿瘤发生及侵袭转移的关系[10,11]。
2.4 突出学科发展目标引领作用 瞄准一流目标 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重点理论问题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 “双一流”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流学生的培养和一流研究成果的产出。本学科在申请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就将目标引领作用作为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原则和主要手段。几年来,我们坚持高水平、国际化、重实际的目标。要求各方向在队伍建设、论文发表、成果产出、条件建设等瞄准高水平;在氛围营造、人才/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与国际接轨;在创新能力方面要能够为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提供服务[12]。几年来,学科在如下几个发展目标上取得重要突破:(1)发表的科研论文从IF值小于4分拉升到超过10分;(2)师资水平大幅提升,学科可承担只能进行英文交流的本科留学生、博士生或博士后培养任务;(3)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包括规划制订、技术公关等)明显提升。如学科牵头完成的“武陵山片区(四省市)特色中药材资源高效利用与深度开发”重点项目规划被国家科技部采纳;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和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制订了湖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与“湘九味”建设发展规划,并获得省扶贫办、发改委和科技厅的认可;此外,还完成了水线草的国家标准研究任务。
2.5 突出平台的支撑作用 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力度 学科十分重视平台建设,提出平台就是舞台的理念,要求各研究方向加大技术平台和交流平台建设,以支撑学科发展。几年来,各方向负责人以所在实验室为基础,积极申报省级以上平台,取得丰硕成果:申报获批湘产大宗药材品质评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成药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不良成分快速检测及脱除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有毒物质防控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湘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局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民族医药研究国际合作基地[13]、国家中医药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等省部级技术平台。此外,还创办了“湖湘生物医药-中医药国际创新论坛”和Current Traditional Medicine国际期刊,成为国内知名学术交流品牌。
2.6 突出人才培养标准的强制作用 强化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 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后,发挥其对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推进作用,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本科生、研究生毕业门槛。学科要求:(1)硕士毕业必须发表中文核心期刊2篇,或SCI论文1篇;博士毕业必须发表SCI论文且IF>2。(2)药学专业综合评价“十三五”末进入全国中医药院校同类专业前十名,省内前两名、省属高校第一名。(3)药学专业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95%以上。(4)药学专业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药学技能中心、实训基地进入省级优秀本科生质量工程项目。(5)至少与一家海外发达国家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经过几年建设,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
2.7 突出体制创新的杠杆作用 完善学科内部管理体制机制 几年来,学科完成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建设任务。(1)建立了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结合、拥有与共享结合、博士后编制与访问学者编制结合的人才管理制度。(2)建立了以产出、业绩、贡献与工作态度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为原则管理考核体系。(3)建立了按水平、产出、业绩、贡献配置资源的配置体系。
2.8 突出科研人文环境的引力作用 学科十分重视科研氛围和人文环境的营造,提出建立营造4种环境,即:建立整洁、规范、高效的研究环境;建立自由、包容、进取的学术环境;建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的多元文化环境;建立轻松、浪漫、阳光的生活环境。让热爱科学、报效国家的激情竞相喷发,使创新思维充分涌流。
3 结语
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水平整体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水平。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学科建设的进步在于从人才、研究方向、学科平台方面保持了特色,能向一流发展和交流;体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了目标管理。将来,学科还会继续坚持一流学科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获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