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指向表达的实用性阅读
——五年级上册《太阳》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2023-01-09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312049特级教师季科平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312049) 特级教师 季科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三个层次、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隶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从而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的需要。
一、教材解读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作说明性文章的方法,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单元的篇章页有两部分内容:上面部分引用了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借此点明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下面部分则提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点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指向说明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单元安排了《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安排的习作内容是“介绍一种事物”。选入的精读课文、习作例文均是说明性文章,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性、科学性,说明方法多样性的特点。这样的编排充分地凸显本单元学以致用的特点,单元习作就是要将本单元的学习经验进行综合运用,通过搜集资料,以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性文章,主要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语言严密、简洁、平实、通俗易懂。文章层次清晰,共有八个自然段,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后羿射日”传说引入,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太阳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影响煤炭的形成,影响气候的变化,利用太阳光可预防和治疗疾病。两部分内容之间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又距离我们那么远,所以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太阳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作者采用列数字的方法:“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为了说明一亿五千万千米究竟有多远,作者进一步用了举例子的方法进行说明:一是步行到太阳上去,日夜不停,差不多需要三千五百年;二是坐飞机到太阳上,需要二十几年。这样既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又使人读起来兴趣盎然。太阳到底有多大呢?作者拿地球和太阳作比较,指出“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在介绍太阳热的特点时,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将太阳比作大火球,形象地反映出太阳的形状及发光、发热的特点。
文章第4自然段介绍太阳和动物植物的密切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说明动植物的生存、生长离不开太阳。文章第8自然段从总体上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也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正面说;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第三句,在正反两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体现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二、教学建议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周一贯先生提出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必须凸显其交际性、情境性、对象性和明晰性的特点,笔者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从整体入手,观照任务情境
《太阳》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入手,明确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要学习写作一篇说明性文章。首先,学习篇章页上面部分的文字,引导学生理解叶圣陶先生的名句:“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在互相交流中明确说明文的写作要领。同时,引导学生找到阅读说明文的路径:说明白什么(内容),怎么说明白(方法)。接着,引导学生阅读篇章页下面的文字:“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第一句指向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第二句指向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然后,带着学生阅读第五单元的目录。通过目录,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精读课文《太阳》《松鼠》、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最后,笔者带着学生先浏览习作的内容,并进一步细化习作的要求:想清楚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一种事物;写清楚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以终为始”,学完这个单元,最终目标是要完成一篇“介绍一种事物”的说明性习作,浏览习作相关要求,能让学生在单元学习开始前就有清晰的目标。这样,引导学生一开始就树立大单元的整体意识。整个单元的学习都“以终为始”,让每一篇说明性文章的学习都指向预想的结果。这样,课堂学习目标就不会偏离方向。我们期望学生最终完成的说明性习作,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最终得以自然地呈现。那么,在“以终为始”的单元整体视野下,如何学习精读课文《太阳》呢?笔者依据“终”(习作)来开启“始”(《太阳》)的学习,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阅读课文,画一张“太阳”的思维导图,并给小伙伴介绍太阳。
(二)从任务入手,展开真实学习
1.从内容入手画思维导图
从内容入手画思维导图,需要学生知道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又有哪些作用。因此,笔者首先让学生读通课文,并自己当小老师来学字识词,扫除阅读障碍。其次,聚焦难读的自然段,大家再一起读一读,真正读通课文。其三,通过默读课文来知晓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方面的内容。其四,归类梳理课文的说明要点,并运用思维导图(如下图)梳理课文框架,将读书的收获呈现出来。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样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便会充满愉悦感。思维导图会随着学习的推进而不断地丰富、完善。其五,展开讨论,一起思考交流: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在交流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煤炭的形成、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们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防治疾病。
《太阳》思维导图
经过这样几个步骤,思维导图将《太阳》的内容清楚地呈现了出来。“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太阳》一文说明白了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对人类的作用。课文从“远”“大”“热”三个方面来介绍太阳,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从方法入手,丰富思维导图
说明文为了把抽象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本单元要求学习的语文要素之一。《太阳》在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应的说明方法。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先圈画出描写每一个特点的相关词句,想想它们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再细细体会,说说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讨论时,让学困生先说,学优生做小老师补充完善,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最后,进行全班学,这时展现的是同伴共同学习的成果。教师要努力做好引导提升,杜绝学习出现平面推移的情况。下面是具体的教学片段。
【远】
列举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列数字)
有了这个“一亿五千万千米”的数据,我们能够具体地感受到太阳离地球的距离非常远。
列举2: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列数字、举例子)
有了具体的数字还不够,还举了例子,一下子将这个“远”说得更清楚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
列举: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
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看似“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太阳作比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热】
列举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形象地说明太阳的热。
列举2: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列数字、举例子)
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太阳的温度很高,又用了举例子的方法生动地说明太阳的温度确实很高。
……
学习说明文,要让学生在了解说明要点的基础上,学习具体的说明方法。《太阳》一文的作者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把事物说明清楚了。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如果学生体会时产生困惑,教师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再来试一试,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的好处。
(三)从生活入手,重视清晰表达
课堂上,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思考:“没有太阳行不行?”再请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用“如果没有太阳……就……”的句式来表达,感悟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三句话之间的关系:第一句正面说,第二句反面说,第三句总结说。最后,要求学生朗读积累,达到读熟、读透的目的。
根据课始确定的任务情境,利用已经完成的思维导图,笔者请学生为小伙伴介绍一个事物——太阳。画思维导图的过程是输入的过程,从课文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完成思维导图,让说明要点、说明方法得以清楚地呈现;“为小伙伴介绍太阳”则是输出的过程,思维导图成了交流的支架,帮助学生更有效、更清晰地输出。无疑,这样的介绍交流是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不仅是因为它有明确的交流对象,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助思维导图这个支架,把原本输入的有价值的信息输出来。从“输入”到“输出”,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学习全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以终为始”的单元整体意识。
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选择身边的一种事物,试着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一两个特征。这个事物可以是“初试身手”中提供的电视塔,也可以是学生熟悉的升旗台,当然还可以是学生自己最喜欢的某一事物。不管是哪种事物,都要求学生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这是本单元教学的目标。在学完《太阳》这篇说明性文章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为最终完成整篇的说明性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明文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说明文,学生认识了太阳。《太阳》这篇文章使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把太阳介绍得清楚、明白。学习《太阳》这篇说明性文章,最终是为完成“介绍一种事物”的习作服务的。从整体入手,观照任务情境;从任务入手,展开真实学习;从生活入手,重视清晰表达。这样的学习就是“以终为始”的大单元整体意识的体现,这样的学习让《太阳》这一课的学习更实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