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膳食指导对超重肥胖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1-09李景辉刘乃榕
李景辉,刘乃榕,任 刚,詹 杰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医学营养教研室,沈阳 110101)
研究显示,膳食指导可显著降低大学生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体脂率[1],但其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涉及。本研究就膳食指导对超重肥胖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做一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8—2020年某大专院校大一至大二学生共220名,根据BMI判断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本研究共检出80名超重肥胖学生,将这80名超重肥胖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并取得书面同意。
1.2 方法
将纳入的8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膳食指导干预组40名例和无干预对照组40例。对照组学生不给予任何干预,仅做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干预组学生在纳入研究日开始,根据饮食行为习惯、体格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给予个体化膳食指导,主要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在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蛋奶制品、油、盐、水及体力活动进行指导。每日总能量摄入控制在20~25 kcal/(kg·d);增加水的摄入量,尽量达到1 500~1 700 mL;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如慢跑、跳绳、羽毛球等,每次30 min,每周3~4次。本干预共持续4个月,要求学生每月至研究组办公室进行1次随访,及时根据变化进行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采用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和腰臀比进行超重肥胖评估。24BMI<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体重为晨起空腹体重(精确至0.1 kg),身高用身高仪测量,精确至0.1 cm。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腰围和臀围由研究组工作人员采用皮尺进行测量,均精确至0.1 cm。
1.3 观察指标
采用3 d 24 h方法记录两组学生干预前后膳食摄入情况,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膳食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的摄入量。记录两组学生干预前后BMI和腰臀比,比较干预前后变化。
学生生活质量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共调查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8个方面,每项独立计分,分数越高,表明该项内容生活质量越高。问卷及量表均采用自填式,当场收回。
1.4 统计分析
问卷、量表及体格信息回收整理后,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频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统计有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描述
由表1可知,本研究共纳入48例男生、32例女生,其中干预组男生23例、女生25例,对照组男生17例、女生15例;平均年龄为(19.87±1.248)岁,干预组年龄为(20.09±1.421)岁,对照组年龄为(19.65±1.023)岁;来自农村的学生46名、城市的学生34名,干预组学生生源地为农村者24例、城市者22例,对照组学生农村16例、城市18例;大一、大二学生分别为49、31例;超重者54名、肥胖者26名,干预组超重者25名、肥胖者15名,对照组超重者29名、肥胖者11名;平均腰臀比为(0.95±0.217),干预组为(0.96±0.029),对照组为(0.95±0.201)。2组大学生性别、年龄、生源地、年级、BMI分类及腰臀比间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大学生基线资料比较
2.2 2组大学生干预前后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比较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相比,两组大学生均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偏高,膳食纤维摄入偏低的现象。干预组在经过个体化的膳食指导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显著降低至适宜摄入范围内,且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膳食纤维和水摄入量显著增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大学生干预前后膳食营养素摄入比较
2.3 2组大学生干预前后BMI及腰臀比比较
由表3可知,干预前2组大学生BMI和腰臀比均高于正常值,干预后,干预组学生BMI[(25.03±2.320)vs(26.54±2.045)]kg/m2和腰臀比[(0.90±0.143)vs(0.96±0.029)]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大学生干预前后BMI及腰臀比比较
2.4 两组大学生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如表4所示,干预组学生经为期4个月的个体化膳食指导后,其躯体健康[(94.22±7.029)vs(92.32±6.932)]、躯体角色功能[(88.06±10.393)vs(81.65±9.028)]、总体健康[(76.21±11.023)vs(70.12±10.302)]、精力[(72.92±8.022)vs(69.26±11.022)]、社会功能[(70.48±9.309)vs(64.71±8.932)]、情绪角色功能[(75.27±9.924)vs(68.28±8.391)]和心理健康[(78.93±9.302)vs(67.43±10.399)]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均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均有差异(P>0.05)。
表4 2组大学生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出现体重和BMI增高趋势,超重肥胖率呈现持续增长,男生出现正常体质量人数下降,超重肥胖者快速增长,低体重者无增加或减少趋势,女生呈现两极分化,正常体质量者减少,低体重和超重肥胖者均呈现上升趋势[2-6]。根据超重肥胖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学业压力、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是大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7-8]。故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膳食指导和行为心理干预可能是帮助其减脂减重的有效手段。另外,大学生常面临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的抉择与压力,故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是必需条件。SF-36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在采用项目反映理论对SF-36进行区分度考核时,其选项设置合理,难度合适,且信度和效度均较高,适合用于大学生生活质量的评估,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验证[9-10]。关于体质指数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一项涉及全国9个省市青年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肥胖者SF-36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均出现下降[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进行个体化膳食指导可显著改善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降低BMI及腰臀比,改善生活质量。大学生群体中用于减脂减重的相关研究证实,加上适当运动的减脂减重效果优于单纯膳食控制[1]。关于膳食指导改善超重肥胖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研究甚少,而膳食指导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总体健康状况评分[12],显著提高围绝经期并发慢性病女性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生活功能[13]。本研究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进行膳食指导,可显著改善大学生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进行个体化膳食指导,可使大学生膳食结构和摄入量趋于合理,降低BMI和腰臀比,改善生活质量。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营养相关知识,增加体力活动,以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塑造健康体魄,拥有高水平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