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高校全科医学生营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1-09刘晓英邓佩琳张琳琳赵秋菊杨建军邓峰美
刘晓英,邓佩琳,杜 涛,张琳琳,赵秋菊,杨建军,李 蝶,邓峰美
(1绵竹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200;2成都医学院研究生院,成都 610041)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中体重过轻、超重肥胖等问题比较突出,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及不良饮食习惯等[1-4]。全科医学生由于毕业后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营养认知要求[5]。健康教育理论的营养知信行(KAP)认为,良好饮食营养行为的形成应该要经历3个连续过程[6],医学生更应该具备完善的营养知识、积极态度及良好行为[7-8]。既往研究表明,部分医学生营养知识理论知识不足,营养态度及行为水平也较低,且对于在校全科医学生的营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少[9-11]。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全科医学生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全科医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为全科医学生教育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2年6月对成都某医学院一至五年级全科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47份,有效问卷423份,有效率为94.63%。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问卷调查 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民族、生源地、月消费情况、父母婚姻及职业等。
1.2.2 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 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全科医学生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并结合营养KAP相关文献资料和大学生饮食营养等具体特点,经由专家审定和预调查,调整问卷条目,形成问卷终稿,通过电子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营养知识10道、营养态度5道、营养行为15道。营养评分计算,营养知识选择题回答正确记1分,满分10分;营养态度依据“非常重要、比较重要、无所谓、不重要”不同程度进行评分,依次0~3分,满分15分;营养行为对三餐和不同食物食用频率进行评分,对“每天吃、4~6次/周、1~3次/周、0次、从不”依次0~3分,满分45分。KAP满分70分,0~42分为低、43~56分为中、57~70分为高。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423份,其中男生222人(52.48%)、女生201人(47.52%);大一至大五人数分别为48人(11.35%)、83人(19.62%)、79人(18.68%)、61人(14.42%)、152人(35.93%)(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n=423)
2.2 营养知识知晓情况
医学生营养知识的总体情况:总正确率=总正确数/(总人数×题数)×100%。本次调查的423名医学生营养知识总正确率为48.39%。学生营养知识正确率较高的题目分别为“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下列哪种疾病”(88.42%)和“您认为下列哪种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86.52%)。正确率较低的题目是“哪种食物中锌含量最低”(15.13%)和“哪种食物维生素A含量最丰富”(19.62%),其他营养知识正确率在26.95%~77.07%。男女生之间的正确率分别为48.78%和54.2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之间还有3个问题的正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全科医学生营养知晓情况[n(%)]
2.3 不同特征全科医生营养知信行比较
423名被调查者的营养知识平均分为(5.14±1.83)分,其中男生得分为(4.88±1.91)分、女生为(5.43±1.69)分,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P<0.05)。不同年级和月消费水平营养知识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8、P=0.016);而全科医学生民族和家属有无医生与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P=0.121)。全科医生营养态度平均分为(10.94±3.06)分,其中男生得分为(10.35±3.40)分、女生为(11.59±2.48)分,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P<0.05)。不同月消费水平营养知识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0);而全科医学生不同年级、民族和家属有无医生与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8、P=0.372、P=0.245)。营养行为平均分为(27.90±5.54)分,其中男生得分为(26.54±5.65)分、女生为(29.41±5.02)分,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P<0.05)。不同月消费水平营养知识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6);而全科医学生不同年级、民族和家属有无医生与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P=0.466、P=0.170)。营养KAP平均分为(43.98±8.49)分,其中男生得分为(41.77±9.11)分、女生为(46.43±6.98)分,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P<0.05)。不同月消费水平营养知识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0),而全科医学生不同年级、民族和家属有无医生与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P=0.720、P=0.099(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KAP得分分析
2.4 多因素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
依据对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结果进行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与营养知识有关;营养行为与性别和民族有关;KAP得分与性别有关,女生KAP得分等级约为男生的3倍(OR=3.088)(表4)。
表4 全科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多因素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 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结果
本研究营养知信行调查显示,KAP总体平均得分为(43.98±8.49)分,仅为百分制分数线的62.83%,整体成绩较差,其中营养知识(5.14±1.83)分(正确率仅为48.39%)、营养态度(10.94±3.06)分、营养行为(27.90±5.54)分。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级高低、性别、民族与营养知信行得分有关。
3.2 讨论
总体来看,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12-14],女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均好于男生,这与女生的学习态度及习惯有关,也可能与女生更注重身材管理和健康水平有关[15]。这也表明,男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均未实践落实,仍未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营养知识知晓程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对于浅显、科普较为广泛的营养知识全科医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是对较为深入的营养知识了解程度不够。营养知识得分也可以看出,年级越高得分越高,可能是全科医学生随着课程的学习和营养学课程的开设提升了全科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在饮食行为上,全科医学生每天可以食用肉类和蔬菜的比例较高,蛋类和奶类摄入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存在早餐不规律,常吃宵夜、外卖、烧烤、煎炸食品等不合理饮食行为。从月消费来看,月消费较高的同学营养知信行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可能是因为每月饮食支出较高的同学更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和饮食卫生。
综上所述,在校全科医学生营养知信行处于较低水平,受到性别、年级、民族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应鼓励学校和营养学相关专业老师积极开展营养教育,使在校大学生认识到形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另外,促进健康饮食进食堂,发挥掌勺人在学校营养健康教育中作用,引导全科医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膳食结构更为合理。